(主持人)每年的这个时候,北方大部分地方的小麦都已经收割完毕了。这麦子是进仓库了,这地里大量的麦秆该怎么办呢?今天,就给您介绍一项新技术,这项新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把没用的秸秆变成有用的燃料,甚至能替代生活中所用的煤。
从放进机器里开始,大约经过三到五分钟,麦秆就会变成这种表面黑乎乎的棒状材料,它真的能替代煤吗?
(采访)河南省孟津县薄姬岭村村民黄枝:“烧水做饭用煤得两三块,用这个一根就行了,用这个烧水做饭比烧煤快,像这一锅水有十几斤重,用这秸秆七八分钟就烧开了,如果是用煤得半个小时。”
这种用麦秆加工成的棒子,烧开一锅水的时间比烟煤快了三倍不止。而且烧的时候不冒黑烟,烧后的渣子还能肥田……看来用它来替代农家常用的烟煤,有谱!可是,普通的麦秆一烧就完,要烧开一锅水很费劲,为啥改头换面成了这种燃料棒,烧水比烟煤还好使呢?
因为它比烟煤的热量利用率更高。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烧煤烟常常出现的煤烟说起。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煤块在燃烧过程中,里边一些受热不均或者供氧不足的部分,会从煤块上裂解出来,变成我们常见的烟尘和煤黑。
也就是说,这些原本也能变成热量的部分,却因为燃烧不够充分,并没有转化成热量。打个比方说,一块煤原有的热量是10,现在因为有那么一部分燃烧得不充分变成了煤烟,那可以利用的热量就变成9或者8了。
而秸秆棒呢,在燃烧的过程中就没有煤烟。
(采访)河南省孟津县薄姬岭村村委会主任郑石献:“用这秸秆还有就是不会有烟,这锅底没有烟,用煤锅底都是黑的。”
(采访)河南省孟津县薄姬岭村村民黄枝:“烧剩的渣子还是草木灰,可以直接上到地里,不脏。”
燃烧时没有煤烟,说明它燃烧得很充分,没有像煤烟那样的损失。热量利用率高,所以比煤烟烧水烧得快。那秸秆棒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因为,它的燃烧过程,比烟煤多了一个步骤。
(采访)河南农业大学博士樊峰鸣:“这种燃烧棒在燃烧时,先进行的是气化燃烧,然后才是碳化燃烧。”
碳化燃烧很好理解,就是秸秆棒中焦炭的燃烧,那什么叫气化燃烧呢?就是燃料中可燃气体,比如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等的燃烧。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这些气体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当燃烧棒在炉火的高温炙烤下,内部温度达到700摄氏度的时候,燃料棒开始膨胀,并出现一些空隙或者裂纹,少量的氧气会渗到这些空隙或者裂纹里面,跟燃料棒里的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并且很快燃烧起来。因为这种反应是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它的全称又叫:“厌氧气化反应。”。
因为多了这么一个气化燃烧过程,所以秸秆棒燃烧得很充分,几乎所有的热量都利用上了,没有损失,所以既不会冒黑烟,烧水也烧得更快。
而烟煤却缺少上面所说的气化过程。烟煤的结构比秸秆棒要致密的多,即使受到高温炙烤,内部也不会裂开缝隙,没有缝隙,外部的氧气就不可能进入缝隙,也就不能发生厌氧气化反应了。
秸秆棒技术能把废弃秸秆变成燃料,但一定要掌握好秸秆棒的密度。河南洛阳有个叫张德生的人,几年前听说河南农业大学正在试验:“把秸秆变成燃料的技术。”,通过和专家沟通,他得知这项技术的原理很简单。
(采访)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李保谦:“就是秸秆里面的木质素在180~250摄氏度会软化,在这个时候加入一定的压力,就会粘结在一起,形成秸秆棒。”
秸秆中的木质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会软化,把秸秆粘结在一起,在加上适当的压力,在压缩管里把相互粘连的秸秆挤压在一起。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技术原理简单,又能变废为宝,张德生于是把这项技术引了回来。之后又收集了大量的麦秆,制作出了第一批秸秆棒。这第一批秸秆棒在农户家里试用的效果非常好,可是等到他计算制作成本的时候,却吓了一跳——每吨秸秆棒的制作成本跟当地每吨烟煤的价格几乎一样!如果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这秸秆棒是很难被农户接受的。要想让秸秆棒物美价廉,必须降低成本。经过分析,张德生发现,造成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效率太低。
(采访)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发明人张德生:“那个时候,每小时只能生产50~80公斤的秸秆棒。”
经过反复推算,张德生认为,只要每小时的产量能超过120公斤,每吨秸秆棒的成本就会比每吨烟煤的价格低一百多块钱。可是,怎样来增加产量呢?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采访)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发明人张德生:“以前的管子直径太小,我就决定换大一些的管子,这管子大了,吃进去的秸秆就多,出的就多了。”
张德生把压缩管口径从以前的60毫米换成了75毫米,压缩管口径大了以后,每次出来的秸秆棒就变得粗了,产量也就上来了,可是等他试烧的时候,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这些新的粗秸秆棒远没有以前的耐烧,烧开一锅相同重量的水,这粗的要比以前的多用将近一倍!通过向专家请教,张德生知道了其中原因。
(采访)张德生:“如果无止境的增大直径,密度就达不到要求。”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原来,压缩管的直径跟管子里秸秆受力的大小有很大关系,在机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压缩管的直径越大,秸秆受到的压力就越小,秸秆棒的密度就越小。专家告诉张德生,燃料棒的密度跟燃烧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燃料棒的密度在0.8~1.0吨/立方米时,燃烧最好,当密度大于1.0吨/立方米时,燃料棒就会过于致密,影响气化反应的进行,并且对着火的温度要求高,不易点火。相反,当密度低于0.8吨/立方米时,易松散、破碎,不易存储和运输,燃烧气化效果不理想,会产生黑烟,燃烧时间不能长久。
要提高秸秆棒的产量,压缩管的直径一定得增大;直径增大了,这压力也得相应地增加,让秸秆棒的密度保持在燃烧所要求的最佳状态:0.8-1.0吨/立方米。这个改进的方法说起来很容易,但是要找到合适的压力和恰当的压缩管口径,是需要无数次的实验的,为此,张德生又进行了长期的反复试验。
(采访)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发明人张德生:“现在,我的技术已经能够每小时生产180公斤。”
秸秆变燃料技术,已经能够在一小时里轻松生产上百公斤的秸秆棒,每吨秸秆棒的生产成本也降到了只有烟煤一半价格的程度,用秸秆棒烧水做饭,不仅比烟煤快,干净,还比烟煤更便宜。
(采访)河南省洛阳市农机局长裴万赢:“这种秸秆的利用方式比秸秆还田,比过腹还田更直接,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为秸秆的再循环利用提供了其实和借鉴。”
(主持人)怎么合理、科学地利用农作物秸秆,一直是各级政府和科研部门都很关注的事,先不说张德生的新技术,能为秸秆的综合利用做出多大的贡献,单单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钻研精神,就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我们真诚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像张德生这样投身到秸秆再利用的研究中,为秸秆找到更多的出路。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河南省洛阳市的张德生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发明了一项把麦秆转化成燃料棒的技术,张德生的这项技术已经在洛阳的农村地区广泛使用,这种用秸秆制成的燃烧棒已经走进了农家,已经取代了烟煤的使用,并且成本只有烟煤的一半,更重要的是,这种燃料在燃烧时没有烟尘的出现,已经获得了国家环保部的科技进步奖。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