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声)
小伙子,这里面养的是什么呀?
全是种鳅。
这总共有多少啊?
一共有300多口网箱,这一个网箱里面有30多斤种鳅。
(主持人)刚才看到的那位小伙子叫唐思军,是搞泥鳅繁育的。在前不久的节目中,我们曾介绍过他给泥鳅催产的事儿。今天要说的是他帮泥鳅孵化的事儿。给泥鳅催产、帮泥鳅孵化是人工繁育泥鳅过程中最关键的两步。第一步就是通过注射催产激素,让性发育到一定成度的泥鳅,集中在同一段时间内产卵,可这产下来的卵得怎么才能把它们集中起来,孵化出更多的小泥鳅呢?这里面的门道就多了。
要想掌握人工孵化泥鳅的门道,就得先了解泥鳅在自然环境下是怎么孵化的。
这泥鳅也是鱼,所以它和普通鱼类一样属于卵生,雌雄亲鱼排卵、排精是在水中同步进行的。在繁殖的季节,也就是4—9月份的时候,成熟的泥鳅,会将自己的卵产在水草上面进行孵化。
(采访)四川省简阳市东溪镇 泥鳅养殖户 唐思军:泥鳅的卵它是一种沉性卵粒,产了之后沉在水底,而且它具有一种微微的很弱的粘性。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专业的说,泥鳅的卵属于微粘性的沉性卵。这种卵的特性就是卵膜微微有一些粘性,遇水会粘附在水草、木桩或岩石等附着物上,所以在自然环境下泥鳅会选择水草当鱼巢来孵化自己的宝宝。但是由于卵粒的粘附性不大,附着力不强,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卵粒很容易从附着物上脱掉落到水底。 这些是放大后的是泥鳅卵,它们实际的直径只有0.8毫米左右,像这种就属于受精卵,几乎完全透明,在22—26度的水温中,只需要30多个小时,它们就会变成小泥鳅苗,但是它们要在3天以后才能游动,这就是泥鳅自然孵化的特性。
可是在自然环境中,因为受到天气、水温、天敌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泥鳅的自然孵化率是非常低的,只有20%--30%。 而人工繁育就不同了。
(采访)唐思军:像现在的话,我们的孵化率在80%到90%,那么成活率就是在80%以上。
泥鳅卵的孵化率达到了80—90%,这可是小唐摸索了两年多得到的成果。因为泥鳅的人工繁育是近两年才开始,没有太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作为初养者的小唐来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就拿收集卵粒来说吧,他就走了不少弯路。
(采访)唐思军:最初采用的一个方式就是,在小池里面放上一部分干净的水草,让种鳅把卵粒产在水草上,那么产了之后,我们再到其它小池里面去孵化。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在自然环境里,泥鳅习惯把水草当成鱼巢,所以仿自然人工人工繁殖的时候就得给它们提供这种条件。 小唐用的是消毒之后的水葫芦,水葫芦的根须比较多, 当种鳅们在上面产卵受精的时候,卵粒可以比较集中的错落分布在根须上。这样人工收集卵粒就比较方便了。但是这些收集起来的卵粒,必须移到另外的池子里单独孵化,这是一种常见的仿自然人工孵化方式。可实际操作之后,小唐发现这种方法并不理想。
(采访)唐思军:卵粒和种鳅在一起的时候,难免会把卵粒损失掉,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碰坏卵粒这种情况。
要解释这个问题得先说说泥鳅的产卵特性。 泥鳅属于多次产卵类型的的鱼类。在一个产卵期每尾雌泥鳅可以产3000-5000粒卵。但是这些卵要分10几次产出,一般来说每次产200—300粒卵,可这一棵水葫芦最多能收集300—400粒卵。这就意味着,泥鳅产卵期间,工作人员得仔细观察,一旦发现鱼巢附着的卵比较多的时侯,就得及时更换新的鱼巢继续收卵。如此一来很多卵 粒就会从水草上滑落到池底,对于掉到池底的卵来说成活率是很低的。
(采访)唐思军:这个水草在操作过程中要掉下一部分根须,那么这个根须掉到水里面之后,卵粒就出现死亡就污染水质,泥鳅对水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但是小苗在孵化的过程中呢,对这个水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在自然环境中,泥鳅喜欢生活在稻田、湖泊、池塘等潜水水域中,只要水质肥沃,没有污染,就能满足他们生存的需求, 可是这些卵也就是它们的孩子不行,娇气的很,对水质要求很高。
(采访)唐思军:要求是清水而且没有其它的异味,水质要求要高一点。
就是说水体的透明度要高,,像井水、自来水、地下水都可以用来孵化卵粒,但ph值应在6、5-7,水体中不能有污染物。 可话又说回来,这些知识小唐都懂,为了不让水质有污染,这孵化池使用之前,他都会用 进行消毒,用来收集卵粒的这些水葫芦也都是消毒之后再使用,为什么它们的根须掉到池底还会污染水源,造成卵粒的死亡呢?
(采访)唐思军:因为卵粒要出小苗的时候,有一个微弱的力,会动,那么这个时候根须和卵粒搅在一起,卵粒动不了,最终导致那个小苗出不来 。
这是正在孵化的卵粒,里面的鳅苗要想破膜而出,就得运动,但是这个运动的力量很弱, 在这个时候一旦有污染物覆盖到它们的身上就会成为障碍物, 让它们失去运动的自由,后果就是导致卵粒死亡并污染水体,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全军覆没。 所以这些掉下来的根须对于孵化期间的卵粒来说是很大的隐患。为了免除这些隐患,小唐干脆换了个方法。
(采访)唐思军:后面呢我们就把这个草撤去了,没有用草,直接让泥鳅在池底产卵,这样平铺在池底充氧孵化。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就是说,不用水草收集卵了,让种鳅直接把卵产在池子里面,等产卵完毕 ,把种鳅收走,让卵粒就呆在原来的池子里进行孵化。这样就解决了水草压迫卵粒从而污染水源的问题。此外,为了给种鳅和它们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孵化条件,小唐还把孵化池改建到了大棚里 。小唐了解到,这种孵化方式简单好操作,鳅苗的孵化率也比较高,所以小唐的信心很大,可是初次尝试的结果并不如意。
(采访)唐思军:开始看着产的卵粒比较多,后来看就不是很多,就比较少了。
这种现象曾让小唐感到奇怪。明明看见泥鳅产了很多卵,可最后把种鳅捞出来,一合计,卵的数量并不多! 为了搞清事实,他在玻璃缸里搞了一次试验,在观察中,他发现了卵粒丢失的真相。
(采访)唐思军:种鳅它把卵粒给吞吃了。 就是种鳅产卵有早晚,时间上有一个差异,有的早产有的晚产,早产的种鳅产完之后,那么它在这个池子里面会吞食卵粒。
(主持人)原来丢失的卵粒被种鳅给吞吃了!其实这不难理解, 你想啊,泥鳅在产卵过程中运动量是非常大的,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一旦生产完毕肯定是饥肠辘辘、饥不择食。但由于种鳅们的生产速度不一样,有快有慢,所以小唐很难及时的把早产的种鳅给捞出来,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采访)唐思军:就设计了一个小网在水里面,就是加了一个小网。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小唐的方法很简单,但是很实用。 你瞧,用网布把做隔断,种鳅们在可以在网布上面交配、产卵,卵粒可以通过网孔落入池底 。
(采访)唐思军:这个网布网孔选择8—9目的, 那么泥鳅跑不掉,卵粒又可以很轻松掉到池底去。而且边上的网必须要高于水面,不能让种泥鳅掉到 掉到网的下面去了。
就是说,用网布做隔离的时候,网布的两边要高于池水并拉紧,这样就彻底解决了种鳅偷吃卵粒的问题。不过按下葫芦起来瓢,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又把小唐给难为住了。
(采访)唐思军:卵粒产的特别多,但孵出的小苗一个都没有,就是水质恶化了 。
为什么水质会恶化呢? 小唐开始了排查工作 。首先他想到的是不是水源有问题,可这孵化用水他用的是井水,不含泥沙、没有污染,透明度也很高,不应该有问题。那是不是水的温度有问题呢?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泥鳅属于温水性的底层鱼类。生长的水温范围是10—30度。可是要孵化宝宝的话这水的温度就得严格要求,如果水温高于三十度或低于20度的话,都会造成一些卵粒的死亡 。
(采访)唐思军:但是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孵化温度一般都是在20—26度这个范围。
也就是说水温没有问题。小唐说为了控制好孵化水的温度,他特别注意。夏季温度高,而他又是在大棚里搞孵化,所以为了降温,每天早晚他都按时通风1个小时, 大棚的外面和里面以及孵化池上面都加了遮阳网,一来泥鳅怕光,二来可以避免水的温度过高,可就是这么小心,卵粒还是没活,问题出在哪里呢?通过咨询,小唐明白了问题所在。
(采访)唐思军:原因就是投放种鳅的密度过多。
小唐设计的孵化池是2米乘4米的,那么他投放了多少种鳅在里面呢?
(采访)唐思军:大概在500条种鳅。
种鳅交配的雌雄比例是1:2,也就是说500条种鳅里面有近170条雌鳅。我们可以来算一笔帐,一条雌鳅的产卵量是3000---5000粒,如果按每条平均4000粒卵来算的话里,就有68万多粒卵集中在8平方米的空间里,如此一来,很容易在池底形成堆积。
(采访)唐思军:造成下面的受精卵无法孵出小苗,然后造成水质恶化,水坏了之后造成全部死掉。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得减少投放密度。小唐咨询之后了解到,种鳅的投放密度应该控制在每平方米40条左右。像他这种8平方米的孵化池,种鳅的投放密度应该在300—350条。
(采访)唐思军:然后在卵粒堆积的情况用手轻轻的煽动水,把卵粒堆积的让它平平的铺在池底,那么这样就不存在说有的卵粒被压死这种情况。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主持人)小唐年龄不大,但是好钻研,爱琢磨。他发现,卵粒在孵化过程中之所以会死亡,除了密度太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体中的溶解氧不足。这溶解氧是怎么回事呢,我简单的解释一下。 我们人啊,是通过空气来呼吸氧气的,但鱼在水里,只有当氧气溶解在水里的时候,它们才能吸收。可是氧气从空气到水的速度是很慢的,怎么办呢?就通过增氧机给它们帮忙。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水体中能有充足的溶解氧,种鳅进产房的时候就应该把增氧机打开,可小唐偏偏没这么做。
(采访)唐思军:最初是在产卵完了之后,我们把种鳅捞起来再给卵粒加氧。
小唐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采访)唐思军:这个泥鳅,它有肠呼吸也有腮呼吸,那么它在溶解氧不足的情况下它也能生存。
小唐知道,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非同一般。因为它们的呼吸方式与众不同。泥鳅属于鱼类,很多鱼只有一种呼吸方式,就是用腮进行呼吸,可泥鳅有三种呼吸方式:腮呼吸、肠呼吸、和皮肤呼吸。
(采访)唐思军:泥鳅一般在小苗的时候,它是一个腮呼吸。那么在三厘米过后呢基本上就实现一个肠呼吸结合腮呼吸。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肠呼吸是泥鳅特有的呼吸方式,一旦水中溶氧不足的时候,它们就会浮出水面,吞咽空气,在肠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将废气从肛门排出。泥鳅喜欢生活在溶解氧高的水体中,但是在溶解氧缺乏, 甚至是没有水的情况下,它们也能存活。 这个时候它们会用皮肤进行呼吸。泥鳅的皮肤上布满了微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
(采访)唐思军:一般像六厘米以上泥鳅,在保持身体湿润的情况下, 离水四个小时它能生存 。那么就有这一方面的影响嘛,就没有给种鳅增氧。
其实小唐是觉得,在泥鳅产卵期间不给它们增氧可以省点电,可没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于这些成年的泥鳅来说,只要有水,这溶解氧多点少点,短时间内是不会影响存活,可是它们的孩子只有一种呼吸方式,一旦溶解氧缺乏很快就会死亡。虽然小唐在种鳅产卵结束后及时的把增氧器打开了,但是对于早出生的泥鳅卵来说还是太晚了。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因为种鳅从第一次产卵到最后一次产卵完毕,中间要隔10个小时左右呢,这就意味着,第一批产下来的卵粒吸收不到足够的氧气,因为它们的父母正在繁衍后代呢, 需要大量的溶解氧。和父母亲争夺有限的氧气,它们哪是对手?所以为了提高存活率,增氧应该及早不及晚啊。
(采访)唐思军:现在我们全部是把种鳅放下去,然后就开启增氧机给它增氧。
俗话说: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啊。为了保证溶解氧的充足,这增氧机小唐是轻易不敢关了。从种鳅进产房,到孵出的小苗能吃食了,这增氧机他都开着。 可是不久他就注意到,有一些刚刚开口吃食的小苗行为很奇怪。
(采访)唐思军:它漂浮于水里面,就是它的肚子朝上沉不下去。当小苗受到惊动的情况下,它就立即往下面游,拼命的往下面游但是游了一段时间之后,它自然而然的往上浮,就漂浮在水面,始终是沉不下去的,但是它游动能力还是有。
会游泳,但是游不到水底,只能浮在水面。通过放大镜头还会发现,这种小苗的体内有一个气泡,而正常的小苗是没有的。 其实这是一种病,就叫气泡病。通过查询,小唐找到了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采访)唐思军:一个就是溶氧过足,那么都容易造成小苗染上气泡病。水中溶氧过足之后呢这个水中池底、池壁它有一些小小的气泡,那么小苗它把气泡误以为是食物,然后它吞食之后造成它的腹中有一个泡鼓起来了。那么另外一种情况就是, 它的溶氧比较缺,溶氧不足的情况下,小苗呼吸比较困难,它会在水面呼吸空气,有可能吞食空气,那么也是一样的沉不下去, 时间过久,那么也会造成死亡。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原来溶氧太多太少对于鳅苗来说都有危害,可如何才能控制好水体的溶氧量呢?小唐说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观察鳅苗的活动情况。
(采访)唐思军:如果说这个鱼出现缺氧的情况下呢,它就不会在水底,它会从水底慢慢的游到水面,那么就是在溶氧充足的情况下,这个小苗它是大部分在池底,而不会出现在水的中层和池壁上的。
就是说要根据鳅鱼苗的状态,采取间歇式的加氧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控制好鳅鱼所需要的溶解氧,可太费神费时,有没有即省心又省力的方法呢?
(采访)唐思军:可以引用了一种延时控制器,定时开机、定时关机。
这种延时控制器可是小唐自己设计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你设定好时间之后,它可以让增氧机定时开、定时关。
(采访)唐思军:这种延时控制器呢我们就是采用在冰箱上的延时控制器来用的。通过冰箱延时器接入增氧机,把电流从延时器出来控制增氧机的开关。延时控制器也是比较普遍的,一般的就是家电维修或者卖电器的都有延时控制器卖。
一般来说,只要控制好溶解氧,就能杜绝种气泡病的发生。当然,对于已经发现生了气泡病的,必须及早治疗,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食盐。
(采访)唐思军:食盐兑上水全区泼洒,就是一方水配一百克盐这个浓度,那么通过一个渗透作用,让它把这个气泡排出体外,缓解气泡。小苗肚中没有气泡之后呢,它自然而然就沉到水里去了。
(主持人)由此看来啊,搞什么养殖都没那么简单,不仅要学会用科学道理,还要全面掌握科学技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肯定是要走弯路的。希望小唐的养殖经历和养殖经验能带给您启发。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