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天津的武清区有个华北有名的大黄堡湿地,这里是一片芦苇沼泽湿地,野鸭飞来飞去,有非常好的生态环境。武清人李东升面对着湿地的大好风景,萌生了个想法,就利用上家门口的这片湿地人工养殖野鸭子,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野鸭咋就越养越少呢?
要想把野鸭养好,可得下一番功夫,要模拟野鸭的生存环境,依照它们的习性来养,如果没有天然的水域还要给它们创建人造的戏水池。天津市武清区的大黄堡湿地中本来就栖息着一群野鸭,李东升想,要是能利用天然湿地来养野鸭,肯定会把鸭子养得更好。
(采访)李东升:本身这个湿地来说,它水域,水质要好,因为这边它湿地呢,它是一个保护区,人也少。
湿地辽阔的水域给野鸭提供了戏水、觅食的环境,像野鸭这样的野生动物,它们更喜欢安静的环境,湿地中人烟稀少,自然生长的芦苇下面,更是野鸭隐秘的栖息地。
不仅如此,在湿地这种相对封闭的区域,野鸭也不容易生病,这样,也能大大降低养殖风险。
(采访)王景蔚:另外它湿地是一个相对封闭隔离的一个区域,它的传染源是相当少的,它缺少传染病发生的几种因素它都没有。所以在湿地里养野鸭还有其他自然里,自然界里栖息环境里这个野鸭它都不容易发病,它具有这个优点。
大黄堡湿地中丰富的小鱼小虾还是野鸭最好的天然饲料,如果能利用上湿地的资源,还能降低养殖的成本。
(采访)李东升:再说这里头又有它特别喜欢吃的一些小杂鱼,野菜什么的。
大黄堡湿地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实验区属于保护区的最外围,是可以开展利用的湿地。在取得了林业部门的许可以后,李东升在湿地的实验区用网围出了300亩的水面,养了2000只野鸭。
大黄堡湿地有最接近野鸭生活的自然环境,在取得了林业部门的许可以后,李东升就在湿地的实验区用网围出了300亩的水面,养了2000只的野鸭。
(采访)王景蔚:像南方一些设施畜牧业建造的用人为控制这种环境养的鸭舍,它是人造陆地、人造戏水池,大概它的比例是按照每平方面积一比十的比例建的,比方说我们建造一个养1000只鸭舍,它的陆地是100平米,但是戏水池也是100平米,这种环境是永远达不到湿地养殖标准的。
利用大黄堡湿地这样无污染又相对安静的原生态环境,又在这么大面积的水域中养野鸭,李东升就想把这野鸭子真正养出野的味道。可没想到的是野鸭子越养越少。
(采访)李东升:最后我们就是统计数的时候,总数损失了360多只。
天天看着这群野鸭子的李东生知道,损失的360多只野鸭子都是飞越围网逃跑的。
(采访)李东升:就好象跟那小飞机一样的,一个一个的老这么飞,一天有时候飞个三两只。
野鸭本身就有善于飞翔的特点,李东升养殖的是第二三代的杂交野鸭,野性已经被削弱了不少,可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些养在大黄堡湿地里的杂交野鸭怎么还这么野呀。
(主持人)这里给大家介绍湿地保护区分区的概念,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的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在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是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得到相关部门允许,李东升在湿地实验区围网养野鸭,是想利用湿地清洁无污染的水,和更大的活动空间,养出来更好的野鸭,可现在野鸭不断地外逃,也成了困扰他养殖的一件难事儿。
李东升在大黄堡湿地的实验区里围上了一大片水域,为的就是给野鸭子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可活动区域大了,野鸭子玩起来野性也更强了,逃跑的事情时有发生。
(采访)李东升:因为它毕竟它属于野生东西,它要飞,开始我们也是做了好些工作。你像一开始时候,我们认为就是这个鸭子你像这个给剪羽,剪羽我们当时试了一部分。
要想让鸭子不飞,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把它们飞羽的剪掉一部分。李东升尝试着给一部分野鸭断羽,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
野鸭子经过李东升这么一折腾,是飞不出去了,不过,种鸭的交配却成了问题。
(采访)李东升:种鸭它在交配过程中,它在水中交配的时候失去平衡。
公鸭需要依靠翅膀的平衡,爬到母鸭背上进行交配,如果剪短了翅膀,就很容易使公鸭失去平衡,造成交配不成功。
不仅如此,这些断了羽的鸭子都好像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
(采访)李东升:你在,从这个饲养舍放到咱们这个苇地养的时候,它肯定要有一个跑的过程,因为鸭子它一出圈它有这习惯,一出圈它就要跑,跑,或者要起飞。一起飞就是说产生它这种鸭子,本身它就不习惯了,它体质肯定要弱,就是引发一些疾病。
原来,野鸭的翅膀不光是用来飞翔,它们奔跑走动的时候往往也需要借助翅膀的力量,剪短了飞羽,翅膀借不上力,全靠腿的力量来奔跑,抢食就会受到影响,野鸭的正常活动也就受了限制。
看来剪羽这招是彻底行不通了。李东升又琢磨了一招。
(采访)李东升:办法只能说是加强人工驯养,让它在这个飞翔能力上退化,但是在肉质上不能让它改变。
一般来说,人工养殖野鸭子,小鸭子出生一周的时候就可以逐渐让它们去戏水了,下水早,小鸭子骨骼锻炼也早,也就会很快就能学会飞翔。于是李东升就偏偏不让它们下水。
(采访)李东升:在让它在地面上熟悉一阵子,就是为了在棚里时间长了减少它的飞翔能力。
不让野鸭飞太高的确很难,李东升就尝试着从小就开始对它们进行人工驯养,在封闭的环境里,逐渐抑制这种爱飞的野性。他把这个封闭期设定为28天,也就是野鸭的育雏期。不过,抑制的时间太长也不行。
(采访)王景蔚:这个野鸭的肌肉得不到锻炼,骨骼得不到锻炼,那我们就从家鸭的养法不一样嘛,给它弄一个小的陆地圈起来,何必浪费这么大的资源呢。
抑制野鸭的野性,就在于一个度。李东升当初选择利用湿地的大水域来养野鸭,就是为了给野鸭充分的活动空间,让野鸭能增加运动强度,强健骨骼和肌肉,让野鸭带上真正的野味。可圈养时间长了,野鸭子的很多野性就会彻底退化,会成为不会水的旱鸭子,这可不是李东升想要的。所以,一过28天,李东升马上开始对野鸭子进行恢复性训练了。
(采访)
李东升:这就是放出来的时候呢,到时候呢,有一段时间就把它赶回来,因为它当时对水从小出雏到30日龄它根本就没看过这个水,你让它呆时间长了它也不行。它本身的体质方面在这个游泳上它都不会。
李东升:只能说放一段时间赶回去,一点点的,适应这水让它去。
记者:就是大概得训多长时间它能完全适应了?
李东升:这就看它自个主动的,全都下水了,然后就整个让它全天都在水里头了。
就这样逐渐延长鸭子的戏水时间,经过了一周的恢复性训练,野鸭就可以在湿地这个大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戏水、觅食了。
(采访)王景蔚:经过这么一个星期的条件反射训练呢,它每天都要定时到水里面去游泳,去戏水,游泳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耗它体内的能量,增加它的运动量,达到增加它的新陈代谢,是它体内大量的聚集蛋白质,消耗它体内脂肪。
28天的圈养再加上7天的恢复训练,野鸭子学会飞翔时间向后延迟了,飞翔的能力也减弱了,飞过围网的野鸭子开始减少了。
(主持人)野鸭飞翔能力弱了,外逃的数量确实少了下来,可是还有不少野鸭子不安分,看到野鸭子每天总是在不停地找吃的,不停地在吃东西,李东升就想是不是因为野鸭的贪吃,要去觅食才这么爱逃,能不能在吃的上面留住野鸭呢?别看这野鸭子个头不大,食量可是惊人,它们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找东西吃。
(采访)王景蔚:因为鸭子是以能采食的一种动物,包括家禽都是,它永远吃不饱,它为了它生长,为了它的发育、为了它的产蛋的需要,它要不择手段的从自然界里摄食一些营养物质。
在李东升围网的湿地水域里,自然生长着一些鱼虾,湿地边上还有一些杂草。这些都是野鸭子爱吃的食物。
(采访)李东升:咱这个养殖区域里头,长期它要长期叼这小鱼,小鱼也会跑,跑它就逮不着了,逮不着了长期再吃一些杂草类,它鸭子一多了,肯定要减少。
在固定的一个养殖区域里,野鸭的密度大,当围网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可吃的时候,野鸭子一定会想到别的地方去找吃的。
李东升怕野鸭子因为吃不饱飞到外面去觅食,就像喂家鸭一样,人工每天喂两次。每天早上八点钟以后,鸭子下水之前,他都要先给鸭子进行第一次补料。
晚上5点钟,鸭子回来以后再给它们补上一顿。定时饲喂,李东升就是想让野鸭子能有个到点就回来的条件反射。
(采访)李东升:对,这个开始的时候就是像那个,就是说拿这个小旗慢慢把它赶下去,赶下水之后呢,它这熟悉水了,等回来肯定要使这个船再把它赶回来,慢慢的把它赶回来也是经过大约也就是在3、4天左右吧,它就也就形成这个生物钟了。到点几乎就是相差不了10分钟、8分钟它到点叫着都回来。
现在每天五点左右,野鸭都会一片一片,成群结队的往回赶,等着吃那顿加餐。不过,给野鸭补饲,不光要让它们吃饱,还要喂给它们在湿地中摄取不到的营养物质。
(采访)王景蔚:但是说这种湿地的环境,虽然说有蛋白质的饲料来源,就是像一些野杂鱼、小鱼虾,但是它没有一些能量的饲料的来源,像一些谷物,粗纤维的饲料它来源不了,我们只能说通过人工补饲,给它满足这种生长需要和产蛋需要。
谷物和粗纤维的饲料野鸭子平时不容易采食到,李东升就在在饲料里面加入一定量的玉米面,稻糠和一部分的豆粕,通过观察,李东升还发现,野鸭喜欢吃水中的浮萍,他每天到湿地中捞取一部分,把它作为青饲料,添加进来。
(采访)王景蔚:一般我们要求喂早晨青饲料,在饲料里加上50%的浮萍,加入30%的玉米面,15%的稻糠,5%的豆泊大概早晨喂它们到全天采食量的七成饱,晚上喂成三成饱,就这种状态。
最初的时候,李东升给野鸭喂料,一般按照一日龄一克的标准来补饲。
(采访)王景蔚:假如说一日龄的鸭我们喂一克饲料,30日龄的鸭呢,我就补30克的饲料,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个适当的调整。
可是利用天然湿地来养殖野鸭,野鸭每天都在外面自由采食,到底吃了多少的小鱼小虾,补饲的量够不够,李东升心里也没数。
不过,经过专家的指导以后,现在李东升看鸭蛋的形状就知道鸭子头一天到底吃没吃饱。
(采访)王景蔚:像每天早晨,有经验的饲养员都会观察鸭蛋的形状,正常的鸭蛋是一种椭圆形的,它的蛋形应该在3:4左右,就75%左右,像这种蛋。
像这种蛋形比例在3:4左右的,是最正常的蛋,能下出这样的蛋,说明这只野鸭早晚都吃饱了。
如果野鸭没吃饱,下出的蛋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第一种情况是,野鸭蛋的大头比正常鸭蛋的要小很多。
(采访)王景蔚:我说早晨补饲的情况下,达不到它的营养标准的话,会出现这种形状的蛋,这种形状的蛋就是,大家一看就是很明显,它的蛋头很尖,是一种不规则的一个长椭圆形的形状,就是说我们发现这种鸭蛋超过40%的比例的时候,就要适当增加早晨这种饲料补给量。
第二种情况,是野鸭蛋的小头比正常鸭蛋的要小。同样,当这种情况的鸭蛋出现的比例超过40%的时候,说明有一部分野鸭下午没有吃饱。要给它们增加下午的饲料量。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两头都小的畸形蛋。
(采访)王景蔚:这种形状的就是一个橄榄形或者要方锥形吧,它是一个标准的奇形蛋,它分不出大小头的,我们大家看,这种鸭蛋它没有大小头,你怎么分也分不出来。这种比例要增加的时候,证明它全天食物的营养,食物的能量,蛋白质、脂肪都是达不到它的能量需要和产蛋需要的。
每天早上4点到8点,是野鸭产蛋的时间,这样,只要每天早上观察一下鸭蛋,根据蛋形,就能够判断出头一天鸭子的采食情况。正常的情况下,补饲的量可以按照一日龄一克的标准,然后根据蛋型再做调整。
(主持人)野生野鸭在外觅食,难免饥一顿饱一顿的。李东升人工养殖野鸭子,既借助了大黄堡湿地这个最适宜野鸭生长的自然环境,又通过补饲弥补野生野鸭觅食上的不足。这样养出来的野鸭子,从肉质和蛋品上,都不比野生的差。
(采访)
记者:咱这鸭蛋现在卖多少钱?
李东升:现在这个鸭蛋目前在市场是2.2块一个
记者:一个,是吗?
李东升:对,2.2块一个。但是来说那他们也就是说这些客户也不嫌贵,因为他们来是冲着这个,咱这个环境,养的鸭子挺好,当然来说也是冲着健康来的,吃的放心。
别看李东升的鸭蛋卖的贵,照样不少人来买,这都是因为在湿地养出来的野鸭,蛋品质量就是比较好。
(采访)李东升:只要说你蛋一个是环保,再一个味道正,吃着香高点也无所谓,你像咱这种鸭蛋要是跟咱们普通养的这鸭蛋还有鸡蛋,这个蛋黄打出来完全不一样,从蛋黄的颜色来说它要比咱这个鸡蛋、鸭蛋的蛋黄要黄,从这个蛋清上它要黏的多。你像从这个你打开来可以看,打开来放到盘里或者碗里的时候,它是一个成黏状、稠状的东西再落到碗里头,不是说咱们使筷子一打它就麻烦就散。
把鸭蛋打开以后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用大黄堡天然湿地养出来的野鸭下的蛋,蛋清紧紧地包裹着蛋黄,不会散。这说明,鸭蛋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水分含量低,蛋清就比较浓稠。同样,湿地养出的野鸭,鸭肉的蛋白质含量也要更高一些。
(采访)王景蔚:咱们湿地养这个鸭,养野鸭鸭肉蛋白质含量相当高的,大概在28%左右。像咱们人工控制鸭舍养野鸭,它没有这种自然的光照、没有自然环境,没有这些野杂鱼来补充它这种生长因子,它的蛋白质含量要低,脂肪一点点经过人工饲料补喂,它的脂肪含量要高,大概在9%到10%左右。所以它的口感上、肉质的细腻程度上,还有蛋的品质上,蛋内容物的浓度、蛋白的含量它都要逊色于湿地养的鸭。
利用天然湿地来养殖野鸭,自然环境好了,野鸭也不爱生病,李东升没费什么力气,轻轻松松就养出了高品质的野鸭,不仅如此,李东升发现,野鸭所在的这片水域,环境也更好了,就连小杂鱼的质量都比以前好了很多。
(采访)李东升:原来那个小鲫鱼应该是2、3两沉的多,现在我们逮上的鲫鱼呢,6、7两沉,7、8两沉的多,比例数要比原来得增加一半还得多,并且肉质呢比原来的也不次,吃的也挺香的。
原来,野鸭产生的一部分鸭粪排到水里以后,鸭粪肥了水,水中的营养物质就增加了,这样一来,水里的一些小杂鱼、小虾,就会长的更好。除此之外,就连芦苇也会长的更好。
(采访)湿地办副主任:另外呢,它的粪便可以为这堆芦苇提供一些养分,苇子长好了,对湿地的自然环境也改善了。
鱼虾多了,野鸭就有了更多的天然饲料,野鸭产生的鸭粪又喂了鱼虾、肥了芦苇,芦苇又净化了湿地里的水,给了野鸭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让李东升没想到,自己养殖野鸭,让他取得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保护了家门口的这片天然湿地。
(主持人)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允许下,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天津武清区的李东升在大黄堡湿地实验区内进行了野鸭养殖,这是对保护湿地、适度利用湿地资源的一种探索。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湿地仍然是我们的一项首要工作。但如果能在其中的一些探索中取得经验,达到既能对湿地的长久保护,又能让湿地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