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瞧见没有,这些在森林里,跑来跑去的可不是野猪,它们是松辽黑猪,以往呀,它们可都是圈养的,现在却把它们放到了森林里面来养活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家好,我就是松辽黑猪,由于我们的汗腺不发达,天一热,我们就受不了了,我们只能靠大口大口的呼吸来散发热量,可这天气越来越热了,光靠我们自己是没招了,好在技术员想了很多办法,在我们的家里安装了很多降温的设施。
(采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 副研究员 李兆华:像有的遮荫网或者是给猪喷水,在不就是给猪做一个泥坑,让猪在里头打滚。
为了让我们安全的度过炎热的夏天,技术人员还准备了充足的饮水,在圈舍的周围种了一些树,使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我们,这样就减少了热辐射,有了树,在天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躺在树下休息了,从而达到防暑的目的,即使是这样,夏天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太热了。
(采访)李兆华:温度已经达出它的最是范围了,超过它的最是范围之后。对猪的生长速度不能达到最佳生长速度,浪费饲料了,浪费咱们人工。
我们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8——25摄氏度,温度过高以后,能量都消耗在抵抗热量上,我们长得就慢了,所以,我们特别想过上另外的一种生活。
(采访)李兆华:我们选择在夏天给它放养,主要是因为我们气侯的问题,因为在东北夏天时候也是非常炎热的时候,比如现在,现在的温度已经达到30多度,放到林子之后就是林间空气非常清爽,非常另双适猪的生长。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方式,在森林里,有非常高的树木、也有矮的灌木丛,这些都会遮挡太阳,我们也就不会担心中暑了,在这样的地方,我们可以自由采食,自由活动,饿了就吃一些青草,渴了就喝一些山泉水,吃饱了,喝足了就睡一会,那生活可没得比。
(采访)李兆华:我们把猪放到山上之后,猪可以自由采食恢复它的一种动物的本性。
出去生活好是好,可是在我们这个群里,个头大的大,小的小,这样就不能一起出去生活了。
(字幕)散养猪的选择
(采访)张全:由于刮风下雨,特别是刮风下雨的时候,它容易得含感冒,小猪的抵抗力差,容易感冒就造成可能是发现,不能及时发现的时候可能就造成死亡。
所以说,个头长得小的,体弱多病的就别想出去了,能出去生活的,体格就得像我这样。
(采访)李兆华:主要一个是体重的选择,这个猪必须达到60、70斤,因为猪在饲养过程,过了这个阶段如果这个猪没有什么…的话,它以后的死亡率非常低的,这是一个大小的问题。
所以,在刚刚到夏天,当我们的体重长到70斤左右的时候,才能到森林里面去生活,在野外,我们的体重一天能增加400克左右,经过大约六个月的生活,到秋末的时候,我们的体重就会增加到200多斤,当然了,在森林里面生活,我们还要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主持人)在标准化养殖场的时候,消毒和防疫已经成了日常管理中的一项工作,那要是放出去养殖的话,再做消毒和防疫可就难了,所以在把猪放出去之前,就要把这些工作做好。
(字幕)驱虫和免疫
(采访)李兆华:另外一个就是去之前,上山之前我们必须得消毒免疫,特别是寄生虫类的免疫的,必须做好。因为我们不知道山上有什么各种虫卵什么的,我们不可能像圈舍达到这种消毒,所以说在去之前我们把猪必须处理干净了,让它就是身上一点不带病的去。
为了让我们健健康康的上山,也为了到山上去以后,减少病菌对我们的侵袭,技术人员可没少费心思,在放出去之前首先给我们打疫苗,增加我们机体的抗病能力,另外一个措施就是,在上山前的一星期为我们驱虫,驱虫的时候,可以把驱虫药直接拌在饲料里,搅拌均匀后给我们吃,连续吃两次就可以了。
(采访)张全:驱完虫直接可以拉到山上去了。
我们要搬家了,就要去一个新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都符合我们的要求。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字幕)散养地的选择
技术人员选择了吉林省长白山山脉作为我们的新家,但并不是这里的每一座山都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首先要选择的就是植被。
(采访)李兆华:就是地下植被的种类必须丰富,数量也必须多,吃的东西越多越杂,它的营养得到补充,这里有植被200多种。
这200多种植物,光我们能吃的就有170多种,这些植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采访)李站长:你比方这个叫蒲公英,老百姓讲婆婆丁,它是一种既是一种蛋白质饲料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作用。
常见的还有藿香,同样具有防暑降温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喜欢吃的一种中药。
(采访)李站长:这种草学名叫牛蒡子,也叫大力子,在生长期就是叶茎比较丰富,蛋白质含量相当高,这个也是猪特别愿吃的一种草,也是一种药物,它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我们在野外一般以野草的嫩叶、嫩芽和根茎为食物,自由的采食,但是夏天,天气炎热,在野外没有遮阴的地方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野外生活,对树木也有一定的要求。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采访)李兆华:就是说山上植被的问题,一个是树木的种类要繁多,像可以有这个榛子、栗子这些东西,这些野果。
这里还有生长多年的阔叶林,而且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这里有一种说法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这里生活,就能做到哪里舒服就到哪里呆着去,说到这儿,我得给您提个醒,我们呆的地方,树木生长的时间一定要超过20年。
(采访)李兆华:这个树要是说的话,抗猪祸害。你新建的三五年的小林子放的猪,它几天就把林子给毁了。有些地区是人工林,人工林和种类单一。而且念头不够的话,猪连拱带吃树皮啥,这树马上就死掉了。
这可怪不得我们,那些小树可禁不住我们的啃咬,所以说,我们在野外生活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我们放到新建的人工林里,要把我们放到像这种植被丰富,树木种类繁多的森林里,这样我们夏天吃青草,到了秋天,也到了我们长膘的时候,这时我们可以一方面吃草籽,另一方面吃树上掉下来的果实,
(采访)张全:咱们这个地区一般都是7月核桃、八月梨。阴历的7月份核桃就已经成熟了,就开始往下落了,落下之后这个猪就靠它的嗅觉,去才是这个核桃,只要是猪走过的地方,你在捡的核桃,那核桃里头都没有那个瓤了,就那个果实,那个是瘪子,是空的。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主持人)野草可以替代饲料解决松辽黑猪吃饱肚子的问题,树木可以遮阴,解决中暑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水,你可能问了,那些野草不就含有水吗?殊不知,这些野草里所含有的水分,远远满足不了松辽黑猪过夏时对水的需求。
我们在野外生活需要大量的水,在长白山里水并不是随处可见,而是在特定的区域里,为了让我们喝到水,技术人员就把我们的散养地建在了有山泉水的地方。
(采访)张全:选择放养地的时候,水源非常重要,像我们这个水是满泉子,它越汇集的,这几个泉眼汇集到底下之后,这个水量就非常大,流量也非常大。
技术人员就在水源的附近建起了简易的房屋,让我们有家的感觉,当我们感觉口渴的时候,就会回到这里找水喝了,但是,我们对山泉水也是很挑剔的,并不是什么样山泉水我们都喝,只有符合条件的我们才能喝。
(采访)张全:这个水必须得是优质的,应该采样进行化验,经过化验之后确实是优质的这种矿泉水。
这些水除了保证我们正常的饮用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供我们洗澡,我们之所以爱洗澡,是因为我们的被毛是黑色的,容易吸收紫外线,吸收热量,所以我们靠洗澡来防暑,靠在泥里打滚来降温,打滚还能清除身上的虱子和寄生虫,所以在炎热的夏天,不洗澡是不行的。由于我们的四肢非常的强壮有力,能攀山越岭、喜欢到处走走,技术员最担心的就是怕我们走丢了。
(采访)张全:这种防逃网就是咱们最早做的,也是用于做实验的,看看这猪能不能钻出去、跑出去。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这点当然难不倒我们,我们最擅长的就是拱,而且我们还有一个特点,只要脑袋能过去,就拼了命的往前钻,这个窟窿就是越钻越大的,现在,我的同伴大部分都能钻过去。
(采访)张全:这样就是用这种细的铁丝非常软,然后经过实验,这个就不行,这个猪可以从这个地方窜进来,拱个窟窿就可以跑掉。
为了防止我们跑出去,技术员将铁丝网做了改进,把铁丝加粗了。
(采访)张全:最后围栏的时候就开始采用这种低炭、非常有钢性,低炭、热镀锌这个不生锈,非常有钢性,然后粗细程度也比以往加粗了,这种网子使猪就逃不出去了,现在看效果非常不错。
技术员把铁丝网做成拧花状,这样的网非常牢固,拉都拉不动,我们也就钻不过去了,另外,技术员还在铁丝网最底层安装了一根带刺的铁丝,刺与刺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左右。
(采访)张全:这样刺它一拱的时候,都能扎到猪的嘴巴,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它再就不拱了,所以,咱这个你看,猪也来过,但是这个地线它一直都不坏,扎到它了。所以用这种网是最科学、最合理的,成本也是最低的,现在看的效果是非常好,就是这样。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主持人)别看现在松辽黑猪不往外跑,又能吃、又能喝,舒舒服服的生活着,可是刚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胆子小的不敢往远处走,胆子大的走远了又不回来,这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这得从我们刚来的时候说起,我们来到这个新的环境,就得在简易棚舍里住上三个星期的时间,第一周主要是适应环境,让我们住在简易的棚子里,给我们吃从原来场里带来的料,不让我们出去活动,防止出现应激反应。
(采访)张全:第二个礼拜就是整个的驯化。
所谓的驯化就是告诉我们,这里是我们的新家,驯化的方法很简单,比如说,在给我们吃食物的时候,饲养员一边撒饲料,一边吹哨子,这样,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我们一听见哨子,就会来到这里吃东西,在到新家的前两个星期里单纯靠饲养员给我们的食物,我们就能够吃饱。
(采访)张全:开始来的时候补料多一些,大约每头猪在2斤左右玉米。
可是到了第三个星期的时候,饲料的量突然减少了。
(采访)张全:等到第三周的时候已经给它降到半斤左右了,就是让它能有一种饥饿感。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半斤多的饲料,这怎么够我们吃呢?没办法,只好自己出去找吃的了,可是我们的胆子还很小,不敢往远了走,只好都聚在家门口,吃家附近的植物,我们可着这一个地方吃,草还没长起来,就被我们吃光了,草没了,植被也就被破坏了,所以在放养的时候,要给我们多设几个休息点,免得我们聚在一起。
(采访)李兆华:就是它的饮食和临时休息的地点,它们分散开,不能混在一块。它可以在这个沟里头设个点,在那个沟里头设个饮食点。
每一个休息点就是一个群,每一个群里,我的同类都不要超过300头。
虽说我们具有了一定的野性,但是跟真正的野猪比起来,我们野外的生存能力还是很低的,比如说,我的一些同伴即使远处有好吃的,他们也不愿意往远处走,这也给技术人员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采访)李兆华:这个猪就需要人做出更多的工作,比如说就是领着,就是说我们把这帮猪领到一个别的地方,在这个水草比较丰美、肥美的地方让它吃,吃完之后人得给他看着,一直看着,这样的话略微有点费劲。
虽然饲养员辛苦了点儿,毕竟我们可以经常到新的地方去吃东西,当一个地方的草吃完了,我们就换另外一个地方,这样一来,草地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休养生息,我们也就不愁吃的了,当然了,就算是这种轮牧式的饲养,如果我的同伴过多,也会对植被造成破坏。
(采访)李兆华:就是根据它的对植被的,它吃也是破坏,对它的破坏情况,以及它植被的自身生长情况来说,如果要是密度太低,当然植被没问题了,但是我们效益有问题,我们的猪养的少,要是密度过高之后,它这个猪的采食或者对地的祸害之后,已经超过它自身的修复能力之后,植被就被破坏了,就是说数量必须得控制好。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技术员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总结出了,在一公顷的林地里,能养活我们几个同伴。
(采访)李兆华:家猪散养的话,每公顷放个三五头应该没问题,就是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它就是把林下植物都吃完了,就露出黑土了。
所以说,在一块散养地里,即使植被非常茂盛,种类繁多的地方,每公顷林地只能放养我的5个同伴。这样保证我们每天都可以吃到丰美的水草,而且还不会破坏植被,白天,我们吃了一天的东西,明明感觉吃饱了,可是到了晚上,怎么会有饿的感觉呢?
(采访)李兆华:就是采食山上青绿饲料,应该说它有饱腹感,但是猪为什么还回来吃东西呢,就是说它这个饱腹感不耐消化,很快就没了,青绿饲料吃到肚里之后,到晚上还饿。比方说采食一天了,它也累了,它当时感觉吃饱了,但过一会儿,一会儿就消化没了,它就饿了,就得补饲一些。
补饲就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能量饲料,最常见的就是补充玉米,每天下午的5点左右,只要饲养员一吹哨子,我们就会从森林的深处跑到补饲点来吃东西,瞧见没有,我们在森林里自由自在的生活,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那么,跟把我们圈起来养相比较,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呢?
(采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 金鑫:我们曾经做过对比性实验,它的影响肉质综合指标的肌内脂肪含量在放牧条件下能达到4.5%左右,在舍室比较为3.4%左右,实际上就是整个品种猪,本身它肉的风味就是说肉质的一些指标。
(主持人)原本这松辽黑猪的肉质就不错,再加上自由的吃,自由的玩,品质当然是差不了了。不过,在这儿,还得提醒一下养殖户,要想在森林里散养猪,千万别忘了一定要经过当地的相关部门审批,咱可不能光顾了养猪而破坏了植被呀,毕竟在森林里养猪,只有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