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2005年,国内的鳝鱼市场行情非常好。湖南怀化的张松,看到这里面的商机后,转行养起了黄鳝。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收来的鳝鱼苗暂时养在泥塘里,哪怕鳝鱼一点不长呢,等到年底的时候,价格也能翻上一番,从中赚取差价。可真到年底捕捞的时候,他傻眼了,投下去的鳝鱼所剩无几。
2005年,从没有养过鳝鱼的张松,把买来的鳝鱼苗一股脑地倒在了泥塘里,就等着年底的时候大赚一笔。
(采访)张松:捞的时候一看没几个黄鳝,根本就看不到,以为钻到泥土了,结果泥土翻起来也没有翻到几个黄鳝。
张松当时就蒙了,怎么也想不通。
(采访)张松:因为以前没养过,也没学过。当时找不到原因,料也喂了,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难道,鳝鱼逃跑了?
(采访)张松:我们那个虽然是泥塘,但旁边这个泥巴很厚、很好的,根本不可能逃跑。
后来,张松又咨询了一些水产专家,请他们帮忙找原因。
(采访)张松:他问我说,当时你这个黄鳝怎么养的?我就说收回来就放下去。他说你肯定没有分级,大大小小一起放的。我说是的。
黄鳝投放还要分级?这事张松还是第一次听说。为了弄个明白,他把专家请到了现场。
(采访)张松:请到现场来看,他说你这个黄鳝逃跑是不可能,应该就是大黄鳝吃小黄鳝这个原因。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原来是大鱼吃小鱼!张松这才恍然大悟。专家告诉他,为了预防大吃小,买回来的鳝鱼苗,就一定要按照大小分级,这是养好鳝鱼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目前养殖户投放的鳝鱼苗,一般都是卖鱼苗的人从野外,比如稻田啊,河流啊,湖泊边上啊捕捉回来的,大的,小的都有。
(采访)张松:这就是我们收购回来野生鳝鱼苗,当时收回来它有大有小,这个大的也就是很大,像这种,大概有2两到3两左右。小的有这样小的,大概只有15厘米左右,不到15厘米。
大小差别这么大,如果不分开,就会问题。
(采访)王立青:像这么大的黄鳝,如果不分出来的话,它会把这个小的黄鳝,这里面有这么小的黄鳝把它吃掉。
(采访)张松:这个黄鳝就是小黄鳝被大黄鳝咬过,吃过的,吃了以后,遇到它骨头太硬了,又吐出来的,这个情况非常严重,黄鳝它只要没有吃的,它就会吞食自己的同类,甚至可以吃和它一样大的黄鳝。
(采访)王立青:还有就是说,把这个一些小黄鳝的饵料全部抢食。
大鳝鱼、小鳝鱼,因为生长速度不一样,饭量上,还有抢食能力上,都有很大差别。小鳝鱼挤不到食物跟前,吃不上食,生长发育就会受影响。
(采访)王立青:这个小的永远可能都没得吃,大的永远都吃得饱饱的。这个大的永远都长得很快的,小的永远都长不上去了。
所以说,买回来的鳝鱼苗一定要进行分级。不过,您或许想不到,这给鳝鱼分级呢,其实就是分公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鳝鱼的大小,实际上是从公母的性别上体现出来的。但这鳝鱼的公母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它们身上有一个奇妙的生理特性。
(采访)王立青:它一生有两次性,第一次性成熟就是说在从胚胎到产卵之前,也就是说20厘米以内,大部分都是母的。然后它产完卵以后它这个卵巢就开始逐步变为精巢了。在卵巢变为精巢的这个期间叫为雌雄兼体。然后随着个体的增大,这个黄鳝,卵巢变为精巢以后就是第二次性成熟。第二次性成熟以后呢,这个永远都不再变回来了,永远都是一个公的了。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原来,鳝鱼小的时候,都是清一色的雌性;等发育成熟,产完卵以后,就会由雌性逐步向雄性转变。而长大后,粗粗壮壮的鳝鱼,又都成为清一色的雄性。
(采访)王立青:我们是根据黄鳝的变性这个习性来分级的。
给鳝鱼分级,说白了,就是分出鳝鱼由雌到雄,变性前后的三个阶段。
(采访)王立青:变性之前一个等级,还有变性之中一个等级,还有这个呢,变性完以后呢,又一个等级把它分出来。
那要想把鳝鱼公母准确地分开,具体的有什么方法,按什么标准来分呢?
(采访)王立青:可以根据它体长。母的话,个体比较小一些的,像这种的,24厘米以内的要把它分出来。但是呢,这个母的它还有两个级别,有的是在怀孕的,像这个肚子里面有怀卵的,有怀孕的,有卵,这个有卵粒的又把它分在另一边,没有卵的又把它另放在一个盆子里面。
怎么区分母鳝鱼是怀孕了还是没怀孕呢?
(采访)王立青:怀孕的话呢,一般在肚子里面有卵的。像肚子里面比较肿大一点,比较圆,比较肥大一点,就可以完全能看到肚子里面有一些橙红色的,黄色之类的卵粒,透明状的,都可以看出来的。
(采访)王立青:一般的没有卵粒的话,这个肚子都是平实的,没有膨胀起来的。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只要体长在24厘米以内的,就可以保证都是变性前,母的鳝鱼。接下来,就要挑出变性之中的鳝鱼了。
(采访)王立青: 25厘米到40厘米它产完卵以后,这个就是说它也不是母的,也不是公的,这样我们又分一个等级。
这个大小阶段的鳝鱼呢,基本上就处于变性过程当中,属于雌雄同体的。
而个头在40厘米以上的,就是变性之后,完全是公的鳝鱼了。
除了按个体长短来分级,王老师说,鳝鱼的公母,也可以按体重来判断。
(采访)王立青:个体比较小一些的话,我们看一下,比如说这个20克左右的,像这种的话,基本上都是母的。
稍微大一点,30克以上的,基本上就是变性之中,雌雄同体的了。
(采访)王立青:像这个呢,个体比较大的,大概是50、60克以上的,甚至到70、80克,这个我们就可以说是公的了。
王老师说,鳝鱼分级的这两种方法中,最常用的还是根据个头大小来分,因为看长短比称体重更容易,所以这种方法好掌握,准确性高。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主持人)嘿,鳝鱼分个公母都这么多道道呢。张松也明白了,要依据鳝鱼变性的习性,把公母分开。可分开后又该如何区别对待,科学饲养呢?接下来,张松能不能把分级后的鳝鱼养好呢?
依照鳝鱼变性的三个阶段,鳝鱼的等级是分好了。可分级后的鳝鱼,分别要如何饲养呢?
(采访)王立青:像这个母的话,我们就把它放在这个池子里面去养。这个是分级好了的怀孕母鳝,我们要单独饲养。
变性前母的鳝鱼,之所以还要把怀孕的和没怀孕的分开,是因为它们饲养的时间和投放的密度不一样,所以要分开饲养。
先来说说饲养的时间。怀孕的鳝鱼,一旦产完卵,就要性别转换了,产完以后就要马上捞出来,拿去催肥。所以饲养的时间长度呢,就是一个产卵的过程。
(采访)王立青:因为它准备要产卵,然后我们每天都要去观察,产卵以后我们又可以把这个卵粒再拿来孵化,变成小苗,小黄鳝出来。然后呢,这个母的黄鳝我们就把它捞起来然后放到网箱里面去催肥。
而没怀孕的小鳝鱼呢,因为还要慢慢发育,所以饲养的时间就长。
(采访)王立青:在这里面养的话,可以养到十月份,就进入冬眠了。只能等到明年清明节以后,水温升到15度以上,它才出来。养到五月份的时候,到繁殖期以后,它产完卵以后,我们再把它捞起来。
再说投放的密度。怀孕的鳝鱼,因为养的时间短,就可以投密点。
(采访)王立青:投放的密度呢,每平方米可以放两斤这样子。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而没怀孕的小鳝鱼呢,因为饲养周期长,要留出生长空间,所以要少投点。
(采访)王立青:投放的密度大概是在每平方米1.5斤到2斤左右。
那变性中和变性后的鳝鱼又该怎么养呢?
(采访)王立青:这个是分级后的过渡期黄鳝,这是完全变性的雄性黄鳝,我们要拿去进行催肥养殖。然后呢,养成商品黄鳝,上市掉了。
对于变性中和变性后的公鳝鱼来说,同样都是要拿去催肥,那为什么也要分开饲养呢?
(采访)王立青:因为它个体是不一样的,它摄食量也不一样,然后我们就要必须分开。大的摄食量就比较大一点,小的摄食量就比较小一点的。
变性后,个头稍大一点的公鳝鱼,吃得多、长得快,所以,为了便于管理呢,最好分开养。
学习了鳝鱼分级的技术后,张松明白了,原来,这鳝鱼变性前后的养法和用途是不一样的。
(采访)张松:一般的这个雌性黄鳝不是商品的,都是种苗,就是选种来的。商品黄鳝必须是性变以后,雄变以后经过催肥的,相对来说这个个体比较大的,然后市场价格也会好一些。
概括起来说呢,就是变性前瘦瘦小小的雌鳝鱼,作为鱼苗,我们要把它们养育到第一次性成熟。等产完卵以后,就算告一段落了。
而正在变性中和变性以后的鳝鱼呢,直接就可以进行催肥饲养。然后根据市场的行情,随时等待出售。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掌握了鳝鱼分级的技术以后,2006年,张松听取专家的建议,改成用水泥池饲养。他把分好级的鳝鱼,分别放到了不同的池塘当中。
(采访)张松:但改成水泥池养呢,我们为了给黄鳝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就是仿照这个野生的,这个自然的条件,那我们在水泥池里面又加了泥土。
本想着,这分级也分了,又给鳝鱼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可没多久,张松就发现了死鱼。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采访)张松:放了这个泥土以后,出现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泥土这个水容易浑浊,然后水一浑浊,这个黄鳝不容易观察,观察不到。
因为池水混浊,鳝鱼欢实不欢实,爱不爱吃食,有没有剩饭,这些都看不到。有病的鳝鱼呢也不能及时发现,马上挑选出来。所以,产量并没有提高。而且,到了年底捕捞的时候,也特别费劲。
(采访)张松:因为这个黄鳝全部钻到泥土里去了。捕捞的时候就非常麻烦,必须要把泥土全部翻起来。
鳝鱼平时不都待在水草根上的嘛,为什么会钻到泥里去了呢?原来,到了11月份以后,鳝鱼进入冬眠期,都钻到泥里睡觉去了。所以,给捕捞带来困难。可这一年当中,年底时鳝鱼的行情最好,能卖上高价,鳝鱼这一钻,就把张松的效益都给钻没了。
(采访)张松:所以05年、06年我们都是没赚到钱的,都是亏钱。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主持人)第二年,张松虽然知道了变性前后的鳝鱼要分开饲养,但因为水泥池底有泥,一方面,不容易观察鳝鱼生长情况;另外,催肥后等待上市的鳝鱼也不好捕捞。所以,这一年的养殖,又以失败告终。那第三年,张松在养殖技术上,又做了哪些改进呢?
经过前两年的失败教训,张松懂得了,没有技术可真不行啊。于是,他到全国各地大的鳝鱼养殖场去学习、取经。一打听,敢情人家现在都兴无土养殖技术了。就是池塘底不铺泥,用清水来养小鳝鱼。而催肥的商品鳝鱼呢,多是用网箱来养,这样,随卖随捞,方便省事。于是,2007年,张松就把养殖方法做了大的改进。
(采访)张松:首先是把这个泥清掉,当时我记得我们的员工非常发牢骚,把这个泥巴拉到池塘里面,结果又弄出去,他们说是胡搞,增加劳动负担什么的。
虽说费了不少事,但无土的池塘,水就清澈多了。不仅便于观察,而且水也不容易被污染。只要池水不干净,立马换水就解决了。
张松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就发现,鳝鱼养得好不好,通过观察水草和水体就能知道个大概齐。
(采访)邱天文:第一个是看它的水草,因为水草养得好,它跟黄鳝起到一个相互的作用。因为黄鳝它是排出二氧化碳,那么水草产生氧气,它们就起到一个共同相互的作用,那么还有一个就是黄鳝在这个水草里面,钻来钻去的,它可以松动这个水草根,水草透气方面都比较理想的,所以这个水草长得比较茂盛,比较好看。
茂盛的水草,不仅能给鳝鱼遮阳,而且还能净化水质,为鳝鱼提供一个栖息、纳凉,舒适的家。鳝鱼的生活环境好了,自然也就不生毛病。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另外,通过看池水,也能判断鳝鱼的生长情况。
(采访)邱天文:黄鳝有这个爱干净的习性。到了晚上活动的时候,它把一些粪便、一些残渣,推到池子旁边,所以这个水池特别清、比较爽、比较干净。
如果早晨巡视时,发现池塘边上有垃圾,而水草下面很干净的话,就证明鳝鱼生活起居正常,身体很健康。
生活环境舒适、卫生,就有利于鳝鱼的生长发育。等鳝鱼产过卵以后,就要捕捞出来,送到网箱去催肥了。利用鳝鱼的习性,张松他们还独创了一种池塘鳝鱼的捕捞技术,就是用渔网来捕。
(采访)邱天文:因为黄鳝它有一个习性,它生存在草的底下,我们为什么不拿这个网箱去捕捞?后来我们通过这个方法去试一下,这个效果真的是很好,不错。
鳝鱼平时不都呆在水草的根上嘛,所以把渔网,贴着水草下面铺过去,然后把四个角兜起来。接下来,只要把水草捞出来,鳝鱼抖下来就行了。
最后,鳝鱼都落在了渔网里面,可以说是一网打尽。省时省力,比过去的老办法效率高多了。
(采访)邱天文:过去就把水放干,放干了黄鳝在里面乱蹦乱跳的,所以捞的时候,比较不方便。这么多池子,如果我们每天把这个池子放干的话,这个时间就比较长了,劳动量也比较大,而且也浪费了很多水。
捕捞出来的鳝鱼,经过催肥,就可以变成商品鳝鱼了。有了泥塘不好捕捞的教训后,2007开始,张松就把要催肥的鳝鱼,都转移到网箱去养殖,催肥效果非常明显。
(采访)张松:关键的问题在于网箱里面养黄鳝不容易出现感冒、生病这种情况。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为什么鳝鱼在网箱里养,就不容易生病呢?
(采访)张松:在这个网箱里面养,因为这个水面非常大,水位深,那么这个温度变化相对非常小。你像7、8月这个时候,在我们湖南怀化,一出太阳大概温度在37到38度,但如果突然之间下一场暴雨可能温度会到20几度。
黄鳝对水的温度特别敏感,水温超过40摄氏度,黄鳝就会中暑死亡。
而水温低于20摄氏度,鳝鱼就会感冒发烧。
(采访)王立青:这个黄鳝,如果温差幅度超过3度以上的话,或者5度这样子,然后就导致大批量的死亡。
网箱的水面大,水位深,那么调节水温的功能就比池塘强,水的恒温效果就好。而水温恒定,鳝鱼的健康就不会受影响。身体倍棒,吃嘛嘛香,自然长得也就快。
(采访)张松:性变以后的黄鳝放到网箱养,我们这个催肥阶段一天是喂两次。早晚喂一次的,这个黄鳝长得非常快,它基本上就是一个月能够翻一倍,那么两个月可能翻到两倍。
鳝鱼之所以长得快,不仅是因为生活环境好,还跟伙食有关系。为了能让鳝鱼多吃,达到催肥的效果,张松他们想方设法地给鳝鱼做好吃的。
(采访)邱天文:通过加这个小杂鱼,或者一些蚯蚓,还有一些鱼虾都可以,还有一些螺蛳加进去,打成肉酱,加2/3左右都比较理想。
因为鳝鱼非常爱吃蚯蚓,张松他们还专门养了蚯蚓,给鳝鱼当饵料。开饭前,把蚯蚓剁成段,拌在颗粒饲料里,鳝鱼是既爱吃,营养又均衡。
科学的饮食,再加上舒适的居住环境,才使网箱催肥的鳝鱼真正获得了高产。
(采访)张松:网箱的这个效益比池塘里面的效益要提高了30%到50%,就是经济效益。首先它这个产量提高了,然后这个效益也就大了。
(主持人)一开始,张松连鳝鱼变性的常识都不懂,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了一套鳝鱼变性前后的养殖技术。也就是说,变性前放在水泥池饲养,变性中和变性后的放在网箱中催肥。这样做,不仅容易管理,而且有利于鳝鱼生长,获得高产。看来,特种养殖,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还得靠科技来帮忙 。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