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主持人)你好,欢迎收看科技苑。是什么成就了中国的菜篮子工程?是什么让我们实现了蔬菜的周年供应?这就是深刻影响中国农业60年进程的另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设施农业。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萌发,到八九十年代轰轰烈烈展开的白色革命,在中国的乡村大地上,铺开了以塑料大棚为标志的设施农业的壮丽画卷。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蔬菜供应量很少。北方的冬季,人们的餐桌上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老三样——大白菜、萝卜、土豆,很难见到其它新鲜蔬菜。那个时候,只是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郊区,一些农民利用一些简陋的设施,进行蔬菜反季节生产。
(采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聂和民:当时就是土温室、土阳畦、简易风障,还有纸帽什么的简易覆盖,就是这些设备。
为了加快设施蔬菜的发展步伐,1955年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北京郊区设施蔬菜生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总结。
(采访)聂和民:总结完了以后,在北京开了一个培训班,阳畦、温室、储藏培训班,各地都来了一些人员学习。
这也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地进行设施蔬菜技术推广。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进入 农业节目国庆特别奉献 专题
>>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事实上,我国现代设施蔬菜生产的真正发展,大致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那时,塑料薄膜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发挥出了神奇的作用并很快得到广泛应用,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农用塑料薄膜。当时的材料价格还比较昂贵。
(采访)国家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殿奎:那个的时候很有限的,开始起步阶段,我们主要做一些小拱棚,就是用农膜做一些小拱棚。
小拱棚高1.0~1.5米,宽2米,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在南方主要用于水稻春季早稻育秧,在北方则是零星地开始用于蔬菜反季节栽培,主要是春季提前和秋季延后栽培。通过这种设施栽培,蔬菜生产周期前后延长了近1个月。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塑料薄膜终于实现了国产化,材料价格降了下来,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采访)陈殿奎研究员:到了六十年代后期,大约在1968年前后,长春的英俊公社建起了我们国家第一个塑料大棚,当时的跨度是10米以上的棚。
这种塑料大棚与小拱棚相比操作更加方便,种植的品种也更加多样化。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进入 农业节目国庆特别奉献 专题
>>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采访)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那时候农业部就有一个塑料大棚研究协作组。这个协作组每年要召开专门的会议来研究各个地区的一个研究进展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再交流,把一些好的东西总结出来,推广出去。
可以肯定地说,设施农业是依靠材料的农业,而材料的品质必须借助科技这一推动力。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塑料薄膜生产的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采访)北京市华盾雪花塑料集团公司总经理倪众勤:我们从1978年以来陆续推出了这么几代产品,第一代就是以改善它的寿命为主的,使寿命由原来的4个月左右提高到18个月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塑料薄膜使用寿命的延长,大大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为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那个时期,我国的设施农业毕竟还只是局部试验和摸索阶段,总体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到1981年,我国设施蔬菜面积只有0.2万公顷,年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不足0.2公斤。
(采访)陈殿奎研究员:1984年的春节腊月三十那天北京市的黄瓜卖到26块钱一斤,而且这个黄瓜还得通过关系才能买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格局呢?就是设施面积太小了。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进入 农业节目国庆特别奉献 专题
>>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1斤黄瓜卖到26元,在那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差不多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足见蔬菜的匮乏程度与人们对蔬菜的渴求。就在这一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设施蔬菜生产引起了上层领导的高度关注。
(采访)张真和研究员:1984年12月份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万里同志有一个讲话,他在讲话里面谈到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时候,对辽南地区在田间搭大棚种蔬菜,利用太阳能这种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充分肯定了这种做法。
就是从那次会议之后,种植结构调整成了风行全国的一个新名词,随之而来的最大变化是,大棚蔬菜在全国风起云涌。许多地方都在学习辽南的做法发展塑料大棚,大棚种植蔬菜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开来。
农业部及时总结各地生产经验,对棚型结构和栽培技术进行了优化和改进,生产性能大大提高。
(采访)张真和研究员: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区应该一个跨度在10米~12米比较合适。长度在50米~60米比较合适。到了长江流域,塑料大棚的长度就要缩短到30米~40米,最多不能超过40米。跨度大约在8米~10米比较合适。
大棚使用的骨架材料不仅仅是早期的竹片,钢架结构的大棚越来越普及。这种钢架结构大棚抗风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棚内操作更加方便。在长江流域,塑料大棚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蔬菜生产设施,南方春秋冬季三个季节的蔬菜生产都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南方夏季蔬菜淡季的问题依然存在。受高温、暴雨的影响,南方夏季蔬菜产量和品种供应不足,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采访)张真和研究员:解决这个问题,南方主要是采取遮阳降温的措施,就是用遮阳网覆盖。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进入 农业节目国庆特别奉献 专题
>>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设施塑料大棚向多方位延伸,遮阳网出现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防老化遮阳网国产化以后,为遮阳网覆盖蔬菜栽培创造了条件。
(采访)浙江省嵊州市塑料厂副总经理丁云雷: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上去了,我们遮阳网销量也上去了,产量也上去了,这是同步的。
相关农用产品的开发,促进了新的栽培技术的推广。经过几年的总结试验,1990年农业部正式立项在南方大面积推广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
(采访)浙江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研究员赵建阳:遮阳网覆盖以后,这个地面土面的温度可以下降5~8℃,空气中的温度也可以下降2~3℃,对作物生长是很有利的。
另外,遮阳网还减轻了台风、暴雨对蔬菜的不利影响,减少了夏季强光对蔬菜的直接照射。有些不耐高温或者不耐暴雨,以及对光照要求不高的蔬菜,像速生的叶菜类、瓜类中的黄瓜、浦瓜都可以通过遮阳网覆盖在南方的夏季正常生产。
(采访)赵建阳:现在我们这个大棚实际上就是一年四季都能利用,我们冬季叫保温栽培,春秋季叫避雨栽培,夏季我们叫遮荫降温栽培,所以这一年四季这个大棚的作用都非常大。
设施材料在实际的需求中潜移默化地拓展着。蔬菜生产也逐渐成为许多地区的特色产业。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三围村有近2000亩蔬菜大棚,以生产芹菜为主,一年的蔬菜产量近六千吨,产值达到四千多万元。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进入 农业节目国庆特别奉献 专题
>>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经过几年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南方周年蔬菜供应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如今,即便是炎热的夏天,在遮阳大棚里,黄瓜、辣椒、芹菜、青菜,应有尽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场的需要,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主持人)事实上,南方的气候条件对于蔬菜生产来说,比北方还是要好很多。北方,到了严寒的冬季,很长一段时间,主要靠加温温室进行有限的蔬菜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很难大面积推广。因此,北方冬季鲜菜短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项新技术的开发给我国北方蔬菜生产带来了突破性的改变。
1984年~1985年冬春,辽宁的瓦房店和海城等地的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经过长期摸索,对以往加温温室进行了改进,研发出完全靠太阳能进行生产的新型节能日光温室。他们在冬季不加温的情况下,生产出了鲜嫩嫩的黄瓜,亩产超过5000公斤。
这种温室的出现,创造了北方冬季蔬菜生产的新模式,意义重大。农业部的专家敏锐地意识到这项技术巨大的推广价值。
(采访)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这个典型,我们发现以后,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很快在全国进行试验示范。
198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同志,特别批示支持发展日光温室节能栽培技术。1990年农业部专门立项正式推广这项技术。
(采访)张真和研究员:日光温室它的最大特点是用太阳能来进行温室生产,那就要求这个温室里边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保存太阳能。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进入 农业节目国庆特别奉献 专题
>>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科研人员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对原有温室结构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首先是提高了温室的高度,由过去的2.5米提高到3.2~3.6米,温室跨度8~9米,提高了棚面的采光效率。
(采访)张真和研究员:就是要把日光温室的合理采光时间,由冬至很短的12点左右,这么一个很短的时间延长到4个小时以上,这样子温室一天当中就可以大量地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保温效果,科研人员又开发了新型复合墙体,这种复合墙体和单纯的土墙相比,保温性能大大提高。
就在各地积极发展新型节能日光温室的时候,有个人也从辽宁取得了真经,他就是山东寿光的王乐义。1989年他开始在三元朱村推广,并下决心搞出点名堂。
(采访)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当时大家都对这个事情是不认识,我说开村民代表大会。去了以后讲完了,乡里乡亲说,乐义,你讲的听着很好,你说冬天不烧煤,俺一冬天烧上四五吨它长不下黄瓜来,只是折腾设备能长出黄瓜来,那除非神仙能做的事儿,咱凡间人做不到。
最后还是村里的17名党员带头,建起了17个新式大棚。
(采访)王乐义:在1989年8月13日建棚,10月18日播种,12月24日黄瓜上市,一上市我们县委书记说,乐义,太好了,你们为寿光发展蔬菜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历史上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填补了寿光山东深冬不生产黄瓜的空白,填上了市场的空白。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进入 农业节目国庆特别奉献 专题
>>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到1990年的“五一”,17个大棚的收入让村里人吃了一惊。
(采访)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德新:半年的时间,我卖了三万出头吧。那个时候三万出头,那钱很值钱,那个时候玉米一角八分,化肥才两角多钱一斤,猪肉才七八角一斤。
这个效益,让王乐义也没想到,那这项技术到底向不向外面传呢?当时有的人有想法。最后,王乐义决定毫无保留地向全县传授这项技术。
(采访)王乐义:那年我们向全县推广,计划搞1000个大棚做试验,结果这一年搞的是5130个大棚,分布到27个乡镇。
这是当年县里特意配备给王乐义的吉普车,就靠着这辆吉普车,王乐义一天跑11个乡镇,40多个村庄三天转一遍。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寿光建的5130个大棚全部获得成功,创造了设施蔬菜技术推广的传奇。
(采访)王乐义:那年县委书记在县里三干会上表扬我们,三元朱村仅这一项技术向全县推广为寿光农民增收6000多万。
节能日光温室由此在寿光市得到跳跃式发展,1992年2万亩,1995年就达到5万亩。
随着节能日光温室技术在我国北方的迅速推广,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的难题也基本得到解决。并且,这种温室在瓜果、花卉生产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也丰富了人们的果盘子,农民通过种植设施蔬菜增收变成现实。这项技术也成为世界园艺生产中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的典范。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进入 农业节目国庆特别奉献 专题
>>进入 国庆特别节目《改变》 专题
到1999年,我国设施蔬菜面积由1981年的0.2万公顷增加到179万公顷,彻底改变了我国蔬菜生产的格局。我国成为世界上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由1981年的0.2公斤提高到59公斤,增加了近300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吃饱吃好,更要吃得健康,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设施农业由此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设施农业的发展,与新材料、新技术密切相关,科技创新为生产绿色农产品创造了条件。防虫网等新材料在蔬菜生产中得到应用。
(采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舒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尚舒兰:因为啥要防虫网包起来,它主要是防虫子进去。
有了防虫网,虫子很难钻进去,自然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而新型功能棚膜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棚内环境。
(采访)北京市华盾雪花塑料集团公司总经理倪众勤:第三代就是EV类原料为主,它主要就是保温性能、透光性能更加好,使大棚在越冬的时候,能有保持更好的温度、光,越冬需要的这种生态环境。
这样,可以增加棚内光照,减少棚内湿度,蔬菜生长健壮,得病的机会就少,减少了用药。
这种大型连栋温室,它们在蔬菜育苗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蔬菜种植的栽培方式。无土栽培等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虫害的滋生。这种大型连栋温室里的环境更加可控,能够按照植物的需要,自动调节里面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水肥供应,蔬菜品质得到提升。
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为国内温室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我国的连栋温室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在降低能耗、开拓新产品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产品也开始走出国门。
(采访)北京市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周增产:我们公司的产品,一个是常规温室这一块,基本上涵盖了各种的连栋的玻璃温室、PC板温室和膜温室。同时,我们也开发一些特色功能的一些温室,比如说用于植物隔离的植物隔离温室。
如今,我国的设施农业,不仅是在种植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养殖方面,设施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从大棚养殖,到工厂化规模养殖,新工艺、新设施不断开发、应用,一个完整的设施农业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主持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过去是有啥吃啥,现在是想吃啥有啥。”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60年来设施农业的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如今我国的设施农业面积已经位列世界第一。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国家农业战略部署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进入 科技苑 空间
>>进入 农业节目国庆特别奉献 专题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