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农产品之榆林播出周(2)府谷糜子(2009.11.03) (组图)

2010年02月24日 08:58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记者张苑: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统一大漠的时候,将士们个个都随身携带一种干粮,吃了身状如牛,不生疾病,(拿起茶杯)这种干粮还能泡茶喝,您瞧我这茶杯里,不用说,自然就是那干粮了。您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它是什么?这个简单,您接着往下看。
记者张苑:看了这片山,我不知道您是什么感觉,我是觉得这里由于干旱,实在是太荒凉了,您看看这山上,也就长了些野草,连树都很难得看到!那边倒是有些不一样的东西。
记者张苑:您是不是已经认出它来了?它就是我们之前说的那种干粮,它和麦子可不一样,麦子是主粮,它是杂粮,麦子算细粮,它算粗粮,麦子归夏粮,它归秋粮,麦子讲条件,它可不讲条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它一样能长得很好,而且它的名字您肯定很少听说,在我搓之前,它叫糜子,现在我搓完之后,它就叫黄米了。

 



解说:糜子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5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农技站站长杨涛清:糜子耐旱,比如说它只要有黄墒,所谓黄墒就是说把地翻转以后,抓一把土壤,感到有一点潮湿,就可以长苗,但是其它作物是长不了的。耐瘠薄就是如果在瘠薄的土壤上,就是说土壤肥力相当差的土壤上,都可以生长,都可以有较理想的收成。但是说,如果种其它作物的话,就没有任何收成。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前梁村农民董二厚:旱的前提下,和其它农作物相比,糜子的抗旱性比较强,比其它农作物产量高一点。
记者张苑:和麦子相比,糜子对生长环境没那么讲究,但是对光照时间的反应特别敏感,如果光照时间充足的话,每天能够达到14个小时以上,您看看,它的生长就会特别旺盛,相反,它就会长得不好,穗也会小,那么,在府谷县它会是个什么情况呢?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农技站站长杨涛清:我们府谷光照,年日照时间2890小时,光照长,糜子积累的干物质多,它灌浆成熟的生育时间就拉长了。一般在秋季,在府谷,天高气爽,阳光充沛,利于糜子的光合作用,利于产量提高。
解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是糜子的优势生产区之一,2009年,府谷县糜子的种植面积16万亩。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农技站站长杨涛清:今年,农业部和科技部对府谷县的糜子进行检测,1440亩糜子平均亩产301.9公斤,20亩科技攻关田平均亩产401.9公斤,创了全国糜子高产纪录。16万亩糜子平均亩产都在250公斤以上。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培林:2009年全县的产量是1万多吨,在粮播面积里能占1/3。

  


记者张苑:糜子有一个本领:本来是一粒种子长出一株苗,当水分充足的时候,它的根部就会长出许多侧枝,这样一个“独生子女”就变成了一帮“兄弟姐妹”,这种现象就叫做分孽,但是您看这分蘖出来的侧枝上,它的穗要比主秆上的会少,这样产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了,所以现在当地的农民一般是采用密植的方式来减少糜子的分蘖,这样产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农技站站长杨涛清:我们府谷的糜子1亩基本苗达到3.5~4万株,密度大了以后,主穗抑制它的分蘖生长,它这个分蘖吸收水分毕竟弱一些,这样才能有好的收成。
解说:每年九十月份的时候,就是府谷糜子收获的时候。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前梁村农民董忠厚:这个糜子长势非常好,因为成熟早,成熟早产量也高。我这个糜子亩产最低在700斤以上,  糜子的卖价,在正常情况下,1斤可以卖1元钱,7000多斤就是7000多元钱,成本大约在每亩地200多元钱,脱了皮以后,变成黄米,可以卖到3元钱1斤。
采访榆林市府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培林:全县有15万农民,糜子这项收入给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0元钱。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