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大跌 市场僵局如何打破?

2010年02月23日 08:41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主持人:今年全国棉花大丰收,种棉花的广大农民都盼着今年能好好赚上一笔。然而,自打棉花开秤以来,棉价就一直往下跌,广大棉农叫苦不迭。为了稳定价格,保护农民利益,11月1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决定公开收储部分2004年度生产的棉花。半个月过去了,棉花市场有没有新的变化?目前种棉农民和涉棉企业的情况又怎么样呢?我们的记者近日赶赴山东、湖北、河北等棉花主产区进行了一番调查。

  

    一到山东德州,记者就直奔当地的一家棉花现货交易市场,这里也是国内棉花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尽管有了国储棉收购价,但来卖棉花的农民还是不多。

  

    记者谢昆在现场报道:“我现在是在夏津棉花现货交易市场,当地人告诉我们,在往年的这个季节,周围的棉农都会把棉花送到这里,每天送棉花的车辆都会把这条街堵得水泄不通。而现在我们看到,整个街上冷冷清清,没有什么交易。”

  

    记者在市场上转了一大圈,终于遇到了几位来看行情的棉农,他们说,虽然国家定了储备棉收购价,但这个价格每吨还是比去年的市场价低了近7000元。

  

    当记者问起目前的棉价时,棉农们都不由自主的拿去年的市场价做了一个对比:“比去年比起来偏低不少了,去年一般那时候都在每斤3.5元到3.6元,现在今年这时候收购价格都在2.3元。”

  

    记者问道:“家里面棉花卖了吗”“没有咧。”

  

    “一点也没卖吗?”

  

    “没卖。太低啊价格,承受不了啊。”

  

    


在这几位棉农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离市场最近的黄官屯村,这个村的村民们多年来一直以棉花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一进村,记者就被闻讯赶来的村民围住,他们纷纷向记者反映,今年的棉价实在低得有点悬乎。

  

    一位老棉农告诉记者:“今年特别低。去年叫我说也偏高一点,今年就很偏低了。”

  

    黄官屯村有5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在种棉花。虽然多年的种棉经验让大家习惯了棉价的波动,但今年农民们却怎么也不甘心按低价格出售。

  

    看着炕头上堆得高高的棉花垛,村民告诉记者:“价格都贱,价格跟头年相差一块七、八,谁卖,都舍不得卖,都等着涨涨钱再卖。”

  

    记者从当地农业局了解到,目前当地的棉花采摘已进入尾声,由于近期棉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初步估算仅棉花种植一项今年夏津县全县农民就要少收入近3 亿元。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湖北,湖北省钟祥市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市有9万多户棉农。和棉花打了10多年的交道的刘从贵是村里公认的植棉能手,他告诉记者,去年他家种了25亩棉花,收了籽棉8000多斤,收入相当不错。

  

    说起去年的收入,刘从贵还是一脸的兴奋:“每斤籽棉当时的销售价是3.6元左右,总收入将近3万元,种棉花去年跟我们增加了收入,觉得种棉花有搞头,增加了种棉花的积极性。”

  

    尝到了甜头的刘从贵今年又多种了2亩棉花,可是今年一开秤,价格就在每斤2.4元左右,和去年相比,每斤籽棉价格下滑了1块多钱,跌了三成还要多。

  

    刘从贵苦笑着说:“眼下,我的棉花收入也就一万八千元左右。今年跟去年比的话,收入要减少一万多元,也就是说,多种了两亩田,实际收入还减少了一万多元钱。”

  

    


刘从贵一再告诉记者,这样的价格对棉农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如果价格再不上扬,当地一些产量低的农户恐怕连人工工资都赚不回来。据钟祥市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近5万亩,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了6000吨,但是棉花收入却比去年少了一个亿。目前棉价已经低于农民的成本。

  

    湖北省棉花协会秘书长张建源在电话中也吐露了他的担忧:“一直到10月下旬,大部分地区的收购价格在2.1元一斤,这个价格就低于了棉农的植棉成本,据湖北省的有关农业专家分析,籽棉的收购价格在2.4元一斤的水平上就能保证农民植棉不亏。”

  

    刚刚从新疆棉花主产区调研回来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杜珉告诉记者,她在新疆看到的情况更是如此。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杜珉向记者描述了她在新疆的所见所闻:“我在新疆的阿瓦提去采访一个维族的植棉老乡,我去他家的时候,看见他的房子里面堆了很多棉花,我说你怎么不卖,他说我不卖,我说你为什么不卖呢,他说他去年就卖早了,去年卖早了,人家卖晚的人都赚钱了,他没有赚,我说那你今年要是卖晚了,人家卖早了赚钱,你要不赚,他说我认了。”

  

    主持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我国棉花产量预计将达642万吨,而消费量则要在690万到7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从统计上看,棉花供大于求的状况并不存在。那么,棉价一路走低,是不是因为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手里有棉,心中不慌”,打压了市场价格呢?

  

    为了了解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状况,记者对山东夏津棉花现货交易市场周边的轧花厂进行了调查。在这条不足500米的街上,门挨门的开了十几家轧花厂。记者跟着几辆运棉花的农用车来到其中一家轧花厂,经理秦高安告诉记者,现在生意不好,尤其是棉花收不上来。凭着22年的棉花收购经验,今年他和一些棉农提前签了收购合同。尽管如此,现在每天收上来的籽棉也仅能勉强维持运转。

  

    看着厂里收来的棉花,记者向老秦打听现在厂里一天能收多少籽棉,老秦说:“一天收万把斤。”

  

    记者接着问道:“如果按往年正常情况,一天应该收多少?”

  

    “一天三十万斤到五十万斤。”

  

    老秦说,往年这个时候,厂里要三班倒二十四小时开工,现在只能是一个班干一天停两三天。比起老秦来,其它轧花厂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一位姓王的经理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厂剩下的籽棉,还不够厂里一天的用量。

  

    王经理指着院子里一对一米多高的棉花垛对记者说:“那些个有五万斤,那一垛,就那一点。”

  

    “那能够厂里生产多长时间的?”

  

    “8个小时。”

  

    价格低,棉农不愿意卖,轧花厂天天过着“等米下锅”的日子。那么,为什么不提高收购价,把棉花收上来呢?

  

    面对记者的疑惑,老秦说:“提高价格,销售价上不去啊。销售价格低,皮棉卖不了。”

  

    王经理也告诉记者:“亏啊,我现在就是收一批亏一批,收一批亏一批。实际上周围那些加工厂都不干了,好多厂都停着。我们厂现在是维持生产,为什么维持生产,把工人招上来了,你不生产工人也跑了。工人也没人给你干活了。”

  

    一个私营轧花厂老板也告诉记者:“咱们当地200多家轧花厂,今年停产的、不收的就有150家。”

  

    棉农卖的是籽棉,而棉花加工厂则要把收上来的籽棉加工成皮棉后才能再销售,目前皮棉价格的下跌直接影响了籽棉的收购价。棉农不认同这个市场价格,籽棉的收购也就陷入了僵局。河北沧县棉麻公司的孙经理告诉记者,他们那里的棉花加工厂也面临同样的难题。

  

    回想这些年来的棉花收购情况,河北沧县棉麻公司经理孙敏杰告诉记者:“今年就是种得棉花特别多,老百姓不愿意交。我觉得这二十几年来,我自己的体会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个现象。”

  

    按照棉花加工企业的说法,目前皮棉价格低是造成籽棉价格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不是因为纺织厂对皮棉的需求量降低,压制了棉花价格呢?在河北,记者恰好遇到了两位前来采购皮棉的棉纺厂经理,他们告诉记者,今年厂里的原料需求一点也没有减少,现在他们也在为买不到足够的皮棉而发愁。

  

    邯郸第二棉纺织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处的石景祥告诉记者:“今年这个状况,又是丰收了,买棉花还是不好买,这也是头一次。”

  

    “这也都在意料之外,今年这棉花应该好采,到处都是棉花,可是今年老农民他不卖。”原料供应公司的刘振岱经理接着说道。

  

    这两位经理说,虽然棉价下跌降低了棉纺厂的采购成本,但他们并不希望看到棉价大幅波动。

  

    石景祥解释说:“对于纺织厂来说,它希望这个棉花价格稳定,稳定以后我才好算我的成本。我成本是多少钱,因为你棉花价格稳定了,棉纱价格才能稳定,所以纺织厂不希望棉花降价。棉花一降价,随着纱价就降价,它中间有个时间差,我库存棉花等于还是高价进来,可是纺出来纱,纱价已经降了,纺织厂无形中又亏损了。”

  

    主持人:即便有了国家储备棉花的收购价,但由于远远低于去年市场价,棉农依然不愿意把棉花拿出来卖;而收购企业则是宁肯停工、亏本也坚决不提高收购价;棉花收不上来,纺织厂更是比谁都急。市场各方似乎都陷入了一个僵局。今年的棉价为什么会比去年低了这么多,棉花市场为什么又会同时出现既难买也难卖的状况呢?

  

    记者在河北沧县的棉花产区采访时了解到,去年的高棉价让当地不少农民动了心,许多原本不种棉花的农民今年也纷纷改种棉花,陈凤云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问:“您家种了多少亩棉花?”

  

    “五亩。”

  

    “打上来多少斤?”记者继续问道。

  

    河北省沧县棉农陈凤云回答说:“打上来的棉花,现在所有的棉花是1000多斤。”

  

    陈凤云告诉记者,原想着今年棉花能挣钱,可现在一斤只卖了2块钱,今年已经亏了,明年就能再种这么多了。

  

    “合算合算不如种玉米棒子了。”

  

    记者问到:“您明年准备种这么些棉花吗?”

  

    陈凤云说:“明年我就种一少部分。”

  

    而在山东夏津,棉价也让大家伤了心,棉农们告诉记者,今年各家各户都扩大了棉花种植面积,没种多少粮食,吃的口粮得靠卖了棉花,再到市场上去买。现在粮价涨、棉价跌,看来明年得改种粮食了。记者看到,不少原先种棉花的地里已经种上了冬小麦。

  

    一位棉农告诉记者:“棉区的百姓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反正经济上,要光依靠这几亩地,种棉花是不行了。今年把棉杆拔了,种成麦子了。”

  

    对于农民们只依靠上年价格来安排来年生产的现象,专家提出,影响新一年度棉花价格的因素非常多,如产棉区生产状况、信贷政策、纺织品配额,以及全球棉花供求状况等等,只看上一年的棉价是极不准确的。专家指出,今年棉价走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今年全球棉花产量增加到2433万吨,增幅18%;但需求仅增加到2241万吨,增幅不到5%。全球棉花供大于求,使国际棉价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的我国棉价也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

  

    其次,收购资金严重短缺,导致棉花收购企业无力提高价格,也是造成今年棉价持续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一年国内棉价的大起大落,让国内不少涉棉企业在市场运作中吃了亏。而涉棉企业的亏损也让银行把信贷卡得较死。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杜珉告诉记者:“我所了解的很多企业在去年的棉花经营中,尤其是在后期,它在做棉花的时候亏了,因为它收就收得很高,可能企业棉花都砸在手里,所以今年呢,从企业来讲它非常谨慎。”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的史建伟局长也兼任着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的职务,他认为资金相对匮乏对今年的棉花收购的确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比如说,去年新棉上市刚刚开始,在新疆,就聚集了70多亿的预付货款,但是今年可以说一点都没有。今年的收购贷款将主要依靠农发行的资金。”

  

    专家指出,配额对供求状况的影响也是棉价走低不能忽视的一个要素。去年没用完的配额约有50万吨,加上今年近90万吨的配额,2004年度的可进口量就达到了约140万吨。加上今年国内棉花丰收,市场供应量实际上已经与需求趋于平衡。一些市场人士和专家提醒棉农一定不要单纯地把今年的棉价与去年相比。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杜珉分析说:“去年是我们很多年不遇的一个特殊年份。为什么说它特殊呢?是因为去年我们冀鲁豫地区在棉花生长的后期,连阴雨。连阴雨造成棉花的大幅度减产,这使得我们原来预期的产量,590到600万吨,结果只产了400万吨,所以使得去年棉花价格上升的幅度很大。那么今年我想它应该走一个正常波动的价格。”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史建伟局长也认为:“我觉得最终的选择应该是市场机制,需求决定价格,到最后总是纺织企业和下游产品它所能够承受的价格回过来,才是棉花的收购价格。所以我们是希望广大棉农和流通企业应该加快收购进度。”

  

    采访中专家普遍提出,虽然棉花期货6月份刚刚上市,在这次棉价波动中发挥的作用还不明显,但它却是今后应该被广泛使用的发现市场价格的工具。

  

    郑州商品交易所市场三部部长姬广坡向记者透露:“目前,已经有500多家涉棉企业在我们这里先后开立了交易帐户或者交易席位,现在每天都有涉棉企业在介入,由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整个棉花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都感觉到经营的危机和风险,他们都试图通过期货市场来规避现货经营的风险。”

  

    主持人:目前业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随着国家棉花收储行动的展开,棉价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不会有太大波动。在这里,我们也想建议各级政府,能不能为广大农民兄弟建立起他们的棉花合作组织,就像纺织企业有纺织工业协会,棉花企业有棉花协会那样,帮助种棉农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价格。真正帮助他们规避风险,帮助他们增收。

  

    记者:谢昆 潘敏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