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票价何时才能贴近百姓?

2010年02月23日 08:42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临近年底,各地贺岁电影以及贺岁演出纷纷登台,文化娱乐市场不仅迎来了2004年最后一个黄金档期,也将迎来2005年的第一个收入高峰。然而,在票房接连突破纪录的新闻背后,我们的记者却发现,高高兴兴去看电影、看演出的百姓,也有着不少的抱怨。

  

    今年岁末,电影市场格外热闹,《天下无贼》公映一周,就超过了去年《手机》的票房,《功夫》上映第一天,又打破了《天下无贼》的首日票房纪录,而院线方面在选择贺岁电影上更是下功夫,如果这两部电影您都不爱看,还有一个卡通大人物《加菲猫》盯着您的钱包呢。接连被打破的票房大关,让电影投资方乐得合不上嘴,然而,观众们真的满意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观众最不满意的就是票价。

  

    一位观众反映:“一张票六十块钱,确实是有点高。”

  

    刚刚和男朋友一起看完电影的一位观众也反映:“大部分人应该觉着贵吧,毕竟六十块钱呢。我们两个人看了一百二。”

  

    如果说一张六十元的电影票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能力的话,那么一些音乐会、演唱会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的票价就更让人难以接受了。2005年元旦前后,仅北京大大小小演出就有几十场,其中几场热门演出的票价都在千元左右,最高2800元;上海的一场歌剧票价要到了2000元;天津的明星演唱会一张票也卖到了1280元。观众们的反映也最能说明问题:

  

    “肯定是接受不了。一般的老百姓的月工资才有多少钱。”

  

    “作为学生来说,肯定是买不起的。”

  

    “比如说,在网上订张学友的《雪狼湖》的票。我就觉得太贵了。好像现在只剩下680元以上的票,我就觉得这个消费太高了。”

  

    “一年的话,其实我觉得怎么也有十多二十场,你觉得很愿意去看,但是我们会放弃。”

  

    记者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分别随机选取了30位买票看电影或看演出的观众进行了调查,约有八成的人认为,目前电影票价和文艺演出票价过高;超过四成的人认为目前文化市场价格体系不够完善,定价随意性较大。调查中,能够接受票价定价在20-30元的观众占到了7成,而如果以港台歌星演唱会480元一张的普通门票为基准,认为票价较高的被调查者也超过了7成,表示可以接受的只有2成左右。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也对文化娱乐市场的高票价现象表示出了不满。

  

    中山音乐堂总经理徐坚认为:“实际上现在很多高的票价,可能已经到了一种不太正常的,超出中国国民承受能力的这种情况了。设身处地,我们想看一场演出,或者听一个音乐会的话,如果我们自己买票的话,承受能力是多少,这个大家应该都是有数的。”

  

    而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关峡也表示:“有些完全是商业炒作。比如维也纳来了三个乐团。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出名的就一个,这些都是临时拼凑的。实际上你真到底下看一看就明白,票你卖不出去,1800元或者怎么样的,卖不出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指出:“票价必须降。因为票价不降,原来非常大众的一个文化娱乐方式,现在变成一个精英娱乐。”

  

    如果大众娱乐真的变成了精英娱乐,文化市场就确实有些变味了。以电影票价为例,在美国,一场电影平均票价在6美元左右,只占美国人均月收入的1/210;在韩国,电影票价一般则只占人均月收的1/150。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却高出了许多,比如北京,一张电影票一般是20-40元,约占北京市人均月收入的1/40;一些条件好的影院,票价甚至占到了人均月收入的1/10。12月26日,在200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电影市场相适应的票价体系,把更多的观众重新请回电影院。为此,不少地方也做了一些尝试。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回到电影院,在成都,曾经尝试“五元票价”的峨眉院线,最近又掀起了“十元风暴”。降价后,其所属影院第一轮放映的电影票价最高不超过20元,而且每天12点以前的场次一律半价只要10元,此外,会员也可以享受半价,消息一出,大批观众蜂拥而至。

  

    一位观众告诉记者:“现在10元钱我能接受,我可以一个星期一次、两次来消费。如果20元我觉得有点高。”

  

    另一位观众更是道出了观众的心声:“当然对于我们观众来说希望电影票越低越好了。”

  

    峨眉院线东方电影广场总经理曹志澄对这次“十元活动”的解释是:“我们调整票价,就是要寻找一个老百姓所能够接受的消费水平,使我们成都的大众都能够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

  

    事实上,早在2000年,成都、杭州等地的影院就实行过“五元票价”,当时票房收入一度增长了300%。虽然上座率高了,但过高的经营成本还是让影院亏了本。再加上“5元电影”放映的一般都是二轮影片,对观众吸引力不大,几个月后,“5元电影”就黯然退出了市场。对于成都的这次“十元风暴”行动能否顺利推行,一些专家也提出了成本控制的问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对这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它是强心针似的这种救市的方法。突然把票价大幅度地下降,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轰动性的事件,会导致在短时间增加一群人看电影。这种短期的爆发不足以维持一个长期的经营。比如说,一个月以后没有电影可挣钱了,你发现影院里面找不到一个能让所有的观众喜欢看的电影,那么这个时候你的观众数目又会大幅度下降。”

  

    专家提出,要想使电影票价降到合理价位,首先应该弄清目前我国电影票价偏高的原因。

  

    尹鸿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影片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这个市场规模不够,这两方面的制约导致了电影院不敢把那个票价降低,它必须要用高票价来维持自己的利益,维持自己的利润。”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丕明也认为:“目前影院太少,影院投资的成本又比较高,所以票价很高。票价高了以后老百姓就看不起电影。”

  

    对于如何使电影票价贴近百姓,业内专家认为,实施低价策略,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收入水平,以及各个影院不同的投资、运营成本,通过市场进行调节,不能搞一刀切。

  

    张丕明局长:“像新疆的票价,乌鲁木齐市的人民影剧院,最好的影剧院的票价是十到十五元钱。大片也就到二十元钱,就到这个程度了。但是它们的票房很好。它们就是票价维持到一个合理的价格点位上,加大观众观看的人次,来提高收入。”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高军也提出了他的看法:“票价问题呢,我觉得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四个字,不在于过高或者过低。一刀切式的高票价肯定致电影于死地,而一刀切式的低价等于行业自杀,所以我认为票价最科学合理的叫做高中低档阶梯式票价体系,掌握四个不同,不同影片不同票价,不同影院不同票价,不同人群不同票价,不同时间不同票价,掌握好这四个不同,中国电影的票价永远不会成问题。”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丕明还告诉记者,形成电影票价体系的关键是允许更多的国有、民营和境外资金进入电影放映业,加强市场竞争。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影院改造、准入的多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电影业参与竞争。

  

    张丕明透露:“我们现在广电总局已经放开了外资投资影院并进行控股的这么一个门坎,现在外资可以直接到我们的城市去建立电影院,而且呢投资不超过75%,这样呢就加大了影院的铺设力度,会有更多更好的电影院,呈现在广大的观众面前。”

  

    尹鸿预测说:“2005年到2006年,应该说中国电影市场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因为市场的扩展,很多新影院在经营思路上已经开始提出我们将走低票价的道路,我们将降低票价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电影院。”

  

    票价高了,观众不买账,票价低了,又怕收不回成本。电影市场眼下正在尝试着依靠多种方法降低成本,走低价路线。那么,动辄上千元的演唱会、音乐会票价,能不能降低?降低了又会不会影响演出质量呢?

  

    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关峡,这两天特别高兴,因为12月31日,北京音乐厅在停业四年后重新开张,为乐团提供了长期固定的演出场所。关峡兴奋地告诉记者,为了让观众欣赏到更优美的音乐,乐团还专门投资3800万元对北京音乐厅进行了全面改造,这对手头不太宽裕的中国交响乐团来说可是件大事。

  

    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关峡告诉记者:这个非常关键。因为在国外优秀的交响乐团都拥有自己的演出场所。在中国来说呢,目前是只有中国交响乐团拥有自己的演出场所。我们都知道,交响乐这个门类的艺术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一个门类艺术,不管从乐器的购置,和这些高技术人才的聚集,它都是需要很多的资金来支持。

  

    关峡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交响乐是高雅艺术,票价自然也不会低,但如果按现在这样实行“团厅合一”的经营模式,也就是让乐团有固定的演出场所,那么,让普通工薪阶层也能买得起票,欣赏到高水平演出并不是件难事,而这也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

  

    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关峡透露:“让票价走低价位,一个非常通行的办法就是把观众面要扩展到大众的层面上来。比如说青年的学生,刚上班不久的年轻人。就是说不是高价而场子是空的,可以变成票价低价位,但是场子是满的。它得出的经济效果利润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将要采取的就是这么一个票价路线。”

  

    记者注意到,在北京音乐厅,中国交响乐团2005年新年音乐会的票价70%是中低价格,最低只要80元,大大低于其他新年音乐会四五百甚至上千元的票价,尽管票被一抢而空,但这样的低价位能维持正常经营吗?

  

    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关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测算了一下演出的运营成本,大概一场成本是在十万元左右。这样就使得票价能测算出来。就是平均下来每场一千个座位一千张票,十万元钱平均下来每张票的成本就是一百元钱。上座率百分之百,这一点我很高兴,并且演出票非常紧张。有一场需要同期录像的演出,我也是从别人买到的票当中,又再买回来的。否则的话,我们,包括我本人在内就看不到。”

  

    就在北京音乐厅以大众定位重新开门迎客的同时,岁末的北京中山音乐堂里也是一派热闹的景象。10年来一直坚持走低价路线的中山音乐堂,长期推出了“打开音乐之门”音乐普及活动,每场演出最低票价只有10元,来这里听音乐会,已经成为不少家庭每周必不可少的节目。

  

    一位带着孩子来听音乐会的母亲告诉记者:“如果是价格越来越低的话,我想应该给孩子听更多的音乐会。”

  

    另一位中年观众认为:“我们老百姓能接受这个票价,很多观众就能进入音乐殿堂来欣赏这些高雅的艺术。”

  

    对此,中山音乐堂总经理徐坚的看法是:“五十元钱一张的票,你让一百个人进来,是五千元钱,如果你变成五百块钱一张的票,你只能让十个人进来。作为一个演出商来说的话,他宁可让更多的人走入剧场。”

  

    记者注意到,许多观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也在这里选购音像制品。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在国外一场演出除了现场售票,还会进行同期录音录像产品的开发,收入来源的扩大对于降低票房依赖性非常重要。

  

    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关峡认为:“这方面市场需求非常大。现在大家不是说演一场就完了,很多演出单位希望演出之后能不能有唱片制造出来,有的甚至能不能有个DVD,这样的话实际上就给潜在的市场打开了一个大门。”

  

    此外,业内人士还提出,演出消费要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应该靠增加演出场次,来降低成本和票价。

  

    中山音乐堂总经理徐坚分析说:“比如说有的演出公司,可能这一年就做了两场演出,那它的票价可能定得就会相对地高一些。作为中山音乐堂来说,一年有三百场左右的演出,自己做的演出也占很大的一部分,它就不能说是我做一场我就不做了,因为这是很长线的一个运作方式。”

  

    新的一年,我们希望花同样的钱,能多看一场电影,多听一场音乐会。毕竟,只有更多的百姓走进音乐厅、走进电影院,这样的文化市场才是健康的。

  

    (完)

  

    记者:谢昆 俞萍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