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0年02月23日 08:42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欢迎收看中国财经报道。今天,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对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其中,特别提到了一点,就是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确保农民的长远增收,而这一提法也成了会后各界热切讨论的焦点。那么,为什么在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国家还要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指的是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就从一个典型的农村和一位普通的农民讲起。

  

    肖四方是江西省重点农业生产基地樟树市的一位普通农民,说起今年的日子,他告诉记者,在国家粮食直补和农业税减免等一系列好政策的鼓舞下,他家今年的种粮面积已经从2002年的330亩增加到了1008亩,加上天气帮忙,今年他家的收成和收入都格外地好。肖四方特意拿出了自家的卖粮凭证给记者看,今年早稻和晚稻加在一起,他家总共卖了90万斤。

  

    江西省樟树市洲上乡村民肖四方:全年总产超量过90万公斤

  

    记者:那您今年纯收入多少?

  

    肖四方:除去各项开支,纯收入近60万元。/004150粮食这个价格问题对我今年利润(增加)有相当大的作用,因为这个粮食价格,就拿今年来讲,每百斤比去年多了20块钱,全年这么多田,每亩可以多增200元钱。

  

    肖四方说,今年村里很多农民都和他一样钱包鼓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不仅在江西, 2004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创出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彻底扭转连续4年的减产局面。而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2110元,增幅11.4%,预计全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将达到1997年来的最高点。采访中,肖四方告诉记者,今年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国家对种粮农民的关心,当地政府为了奖励他种粮,在他购买农业机械的时候,还给了三成的优惠。新添了两台联合收割机的肖四方打算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但他眼下最担心的就是,明年的粮价还能不能有这么高。

  

    肖四方说“作为我们种粮户来讲,我承包的面积也有这么多,当然也担心这个粮食价格会下滑,如果一旦粮食价格下滑,就会影响我们种粮户的经济收入。

  

    肖四方提到的问题,也是眼下不少三农问题专家考虑最多的事情。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温铁军也告诉记者,农民的这种担心很正常,因为从他的观察来看,明年以及今后的粮食价格并不一定会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温铁军:“手里有粮的这些大户,他们在粮食批发市场上出价的时候呢,接盘的人好像并不太踊跃,这也就是说一方面可能是我们还有一定的库存量。另一方面,新的增量部分大概已经入库了以后呢,库存可能会得到了一定的补充,那也就说呢,可能会对明年的粮食市场的价格平稳产生一些作用,那么不排除会有稳中趋升的这种可能,但也不排除/稳中趋降的可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程国强也告诉记者,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可以说是对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最好的概括,但是,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未雨绸缪:“2004年我们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好形势,但实际上在这样一个好的势头背后呢,还隐藏着一些比较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说,从农民增收的角度来看,明年的气候条件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如果老天不帮忙,那很可能呢,我们的粮食不能够维持今年的增产的好形势;如果是市场条件发生变化的话,也就是明年粮食没有一个好价钱的话,对农民增收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面对可能出现的挑战,肖四方说,他已经做了准备,不管怎样,种粮食的初衷是不会改变的:“如果是这个粮食价格下滑,如果下滑的幅度不是很大的话,我们对这个粮食生产还是有信心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可以从引进优良品种,可以增加产量,再一个还可以加强管理,那么有了产量就像我们农民老俵只有手中有了粮,心里就不慌。

  

    主持人: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民们总是在用最朴实的方法,尽全力规划着自己的未来,抵御可能出现的风险。采访中专家指出,其实像肖四方所说的,靠增加优良品种,靠管理增加产量,已经涉及到了国家提出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问题。不过,这还不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和关键。那么,要想确保农民实现长远增收,到底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资金又从哪儿来呢?稍后,咱们接着来看记者的报道。

  

    在江西的采访中,当记者向种粮农民肖四方询问,现在让他最头疼的生产难题是什么,肖四方指着天说,咱们种粮农民要“靠天吃饭”,最怕的就是老天变脸。比如说今年出现的旱灾,就差点让他家一千亩田大规模减产,要不是当地政府及时想办法,今年还能不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就不好说了:“拿今年来讲,我们樟树当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旱灾,我汇报了这个情况,要求政府给予扶持,汇报上去之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樟树市园艺场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他们给予了资金上的扶持,也派人给我们挖了几口抗旱井。”

  

    樟树市农业开发办主任李勇平告诉记者,尽管樟树市在江西中部算是农业大市,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差。由于地处丘陵和平原的结合部,旱涝灾害经常发生,再加上当地大部分农田属于中低产田,一旦遭遇灾害,农民甚至有可能颗粒无收。就算是在今年这样的好年景,樟树市也比较缺雨,今年有1万多亩农田干旱,这部分农田每亩粮食减产约在100斤左右。不过,由于今年樟树市争取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的改造项目,已经有不少农田被彻底改造,确保了安全生产。

  

    江西省樟树市农业开发办主任李勇平:“整个全市04年,我们标准化农田改造是达到一万亩,低产田改造这一块是5万亩,通过这个标准化农田改造以后,能够确保我们的粮食生产安全。同时,能够确保农民在大旱之年不减产,就是大灾面前不减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程国强:“按照有关的统计部门的数字,大概在我们的整个耕地中有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那么对于粮食生产来讲,它既是潜力呢、更重要的是挑战,如果不在目前的现有的耕地质量的基础上,来大力改善这些中低产田的话,那对今后的粮食增产的话,应该说是压力比较大的。”

  

    采访中不少专家指出,目前在我国农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普遍存在,因此帮助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应当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而这也是实现增产增收的下一个突破口,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应该说我们在水利基础建设方面欠账太多,现有的设施大概都是50年代到70年代修建的,那么八九十年代在这方面基本上建的很少,那么现在实际上我们今年的粮食的增产是靠老天帮忙带来的,在很多的地方呢可能旱涝不能保收,抗灾能力非常弱,只要有一个气候条件的稍微的变化,可能对我们整个粮食生产形势就有一个比较大的逆转。今年的粮食增产形势到明年如果遇到突发性的灾害的话,就转变为减产的形势,因此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是迫在眉睫。”

  

    在江西樟树记者看到,虽然这几天天气寒冷,但很多村民都在清淤、修渠和整堤,参加劳动的村民杨明华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原来不是旱就是涝,为了能保障明年粮食有和好收成,他和其他村民们都是义务来帮忙,希望这些农田水利设施能早点建成,投入使用。

  

    江西省樟树市皮则村村民 杨明华说:“搞这个冬修冬造有利于农民今后的生产,我们机械作业加上劳力现在已经搞了一个多月,工程都比较大。还要搞几个月,到年前年后差不多要搞到春耕生产左右。”

  

    据介绍,江西樟树市进行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采用了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配套措施,改造、建设后的高标准农田,可以使水田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51%提高到85%,排涝标准也将由一年一遇,提高到三年一遇。专家提出,除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也迫在眉睫。由于多年来我们农业科技储备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差,优良品种的普及率也很低。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农业科技对粮食的增产、对农业的贡献率应该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而我国只有百分之四十。这次国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

  

    中央党校研究室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实力的一个标志,也是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构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的因素或者要素主要有土地、农田基本建设设施、农机装备,农业投入、农业科技以及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等等等方面。”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资金的投入至关重要,那么,资金从哪里来呢?在江西樟树,农业开发办的李勇平告诉记者,他们当地1.9万亩中低产田的改造项目就需要1053万元资金,这笔资金除了乡里自筹的100万,和以劳筹资的237万以外,其余全都是财政资金。

  

    江西省樟树市农业开发办主任李勇平:“就是财政资金包括中央、省、市,宜春市以及我们本级的配套总共1053万元。现在资金都能够确保到位,确保这项工程如期完工。”

  

    有关专家指出,以前我国对农村的投入70%用在了诸如大江大河的治理等方面。十六大以后,国家越来越强调政府对农业的投资要更多地沉到县以下,村以下,投入到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上,尤其是道路、水利等农村最为短缺的小项目上,而对这些项目的投资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并拓宽资金渠道。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对于长期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这种基础性的投入呢,往往是不可能靠着农民一家一户去完成的,到基层到乡镇一级大概得有超过50%甚至60%左右的传统农区的乡级财政是入不敷出的,所以指望着地方政府加大地方投入显然是不够现实的,2004年(中央)财政增收5000亿元,在明显增收的情况下,加大对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这个方面的建设应该说是非常符合现在客观需求的。

  

    中央党校研究室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资金从哪来?主要应该从投资体制改革着手,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社会鼓励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投资农业,通过增加农业效益,来获得回报。

  

    主持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明年各项支农措施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这无疑给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强有力的推动和支持。我们相信,随着各地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理解和落实,农民的长远增收也将得到有力的保障。好,这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您继续关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其他节目,再见。(完)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