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3日 08:46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主持人张冬:这十位声名赫赫的人物我想大家一定很熟悉了,他们在变幻莫测的商场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之所以今天他们几位能凑到一起,是因为在不久前刚结束的中国第六届MBA论坛上,他们被评为MBA眼中最具战略思维十大企业家,这几位商界领袖不但都有着各自不同的MBA背景,还是许多MBA毕业生的目标。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曾播出六集系列片《中国MBA解密》,引起了强烈的关注。眼下,又是一个学期结束了,一批新的MBA毕业生又将准备在他们事业的阶梯上再进一步,我们也重新精编了五集MBA节目,并吸取了一些新的内容和专家的意见。今天,我们先从20几年前一部曾经轰动一时的小说讲起。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国,在新时代的路标下壮志满怀。这一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探索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这一年很多中国人,都在思考国家的富强之路。当时任天津重型机械厂的车间主任蒋子龙,住院期间,在当年第7期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乔厂长上任记》小说,立即引起了轰动。
作家蒋子龙:“读者来信隔一段时间一来,差不多每天几百封,最多的时候一千封,一个大纸箱子。”
小说的主人翁乔光朴厂长,一个坚定的企业改革家。最初上任的演讲表达着国人急迫的心情:时间和数字,是两道鞭子,悬在我们的背上。要在世纪末实现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时间并不富裕。从这篇小说里,人们第一次了解了企业管理的概念,他们期盼能有更多懂企业管理的厂长把企业搞好。然而当时的企业领导人,基本上是技术人员出身,对企业管理知识了解很少。
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1977年开始我们用了八年的时间,从学大庆入手,来整顿企业。中央专门发了文件,整顿中间,我们很大一个感受就是,我们这个企业领导人素质比较低。不懂管理,更不懂管理理论,理论知识很欠缺。”
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不久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出访美国,与美国政府达成一个协议,协助中国培养管理人员。培训地点选在当时的大连工学院内,主要培训企业领导和大学教师。
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当时还不叫MBA,它就叫管理中心,管理培训中心。”
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副会长潘承烈:“当时在大连的美国老师就问国家经委,就是我怎么能够把中国人教的,按照这个中国的办法来管理这个企业,国家经委回答说,你在哈佛大学怎么讲,你在斯坦佛大学怎么讲,你在大连也怎么讲。”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再次决定协助中国培养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在大连培训中心,4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中国第一批接受MBA教育的年轻人。当时还在钢铁研究总院做技术员的藏族小伙子才让,就是其中的一员。
中国首届MBA毕业生才让:“我们看到的是盖着国家经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还有人事部这四个大红公章的文件,招这么一批学员,把任务和指标通过这四个公章国家行为分派给各个经济部门。全国728个考生招了40个人,所以竞争淘汰还是挺高的。”
9月份,才让收到录取通知书,没来得及在家过国庆节,就赶往大连报到。经过近半年的语言和管理知识强化培训,39名学员通过GMAT考试,进入由美国人全程管理的MBA学业。
中国首届MBA毕业生才让:“这个时候真正感到压力了,非常地辛苦,每晚上规定200页、300页的阅读,你哪里拉了,你可能就考试你就得不了高分,而且大事、小事课堂统统都给你加在一起,让你无时无刻不感觉这种压力,哪儿块松懈了都不行。我们每个学期考完试,楼道里有高声大叫的,有摔酒瓶子的,有狂笑不止的,这样发泄,压抑得厉害。”
1986年夏天,他们赴美国完成最后一学期的实习。39人的培训经费,几乎用掉国家经委全年出国费用的一半。去美国实习的往返机票就是2万多元,而当时才让每月的工资才55元。每一个学员都体会到期望背后沉甸甸的压力。
中国首届MBA毕业生才让:“朱镕基,当时是经委副主任,来给我们做出国动员,就对这批人的期望值是非常之高的。希望通过系统的训练,包括MBA知识的掌握,然后语言,然后国际惯例或者管理规则,回来以后能对中国的国企加以改造和完善,期望值非常高。我们的毕业典礼是基辛格来做讲演,他是美国前国务卿。”
主持人张冬:八十年代中期,那是一个变革的年代,新思潮、新名词、新时装、像滚滚而来的港台歌曲一样,很快就在神州大地流行开来。我记得年轻人最爱用“都80年代”了,来对保守和落伍表示不屑。而“企业改革”也是80年代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才让说,那时候他们被国家派往国外学习并寄予厚望,是一件非常风光的事,那么后来呢?他们学成归国后是不是真得学有所用了呢?
1987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MBA这个词。
《中国青年报》 高级编辑陆小娅:“信上就告诉我们,他们是第一批工商管理硕士,当时是怎么一个背景,国家是怎么重视,然后他说他自己在学员当中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大概回国38个MBA里,起码是三分之二或者更高的比例,回国以后感到不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那么觉得有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应该说MBA到底是什么,当时我们也不知道,也是从他们信里还有这么一个专业,然后查查英文字典是怎么回事。”
写信的就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才让,虽然他回到钢铁研究总院后不久,就受到重视,由科研部门调到政策研究室,负责起草单位改革的方案,但他的那些中国首批MBA的同学们回到原单位后,有下车间、有做翻译的,所学知识几乎毫无用途,因为是公费出国,原单位还不同意调离。他想为大家讨个说法。中国青年报采访了他。
《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陆小娅:“付出了这么高的成本以后,为什么他们回国以后他们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样一个专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专业?那么是什么东西制约着他们不能够去发挥他们的这种作用?所以后来我们报社领导下一个很大的决心,就派我们六个记者做一次覆盖式的采访,所谓覆盖式的采访就是要争取把这38个人全部采访到。”
六名记者分头出发,行程数万里,采访到了这38位回国的中国第一批MBA。几经讨论,这篇名为《命运备忘录》的文章,刊登在1987年12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文章对人才浪费的现象深表忧虑。
《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陆小雅:“报道发出来第二天,我记得应该是第二天,因为当时这个项目是国家经委主持的, 那么国家经委打电话来,说想请我们过去开一个座谈会。我记得座谈会是当时国家经委的袁宝华主任主持的,他说报纸他的孩子给他看的,而且当时李鹏是代总理,说李鹏同志看到这篇报道以后很关注。还有一个反响也是我们预料不到的,就是报道发出来以后我们收到好多电报,这些电报是什么呢?是要人的,要这批MBA的。”
一边是社会上的热烈欢迎,一边却是在自己的单位学无所用。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当时主抓这件事的袁宝华找到了才让和他的同学们。
中国首届MBA毕业生才让:“我们只要一条要无条件释放。行,就无条件释放,让我们自由流动,那时候自由流动不像现在,现在我们可以双向选择说走就走。那时候绝对不可以走的,户口卡在那,工作卡在那,还有党、团关系卡在那,走是根本走不了的。后来袁宝华听明白了,回来以后也是四个大国徽章,教委、国家教委、科委、人事部还有经委,四个大国徽章下来,就是对这批人国家花了大量的时间,如果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允许他们流动。”
不久,近1/3的中国首届MBA,先后流向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留在原单位的,也大多在系统内找到合适的岗位,写信反映情况的才让,也由于在企业改制方面表现出卓越才干,很快被破格提拔。首届MBA学无所用被浪费的事情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由此,人们开始发现,沙漠中,再高级的汽车可能还没有骆驼管用,企业管理同样必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才能真正有用武之地。
主持人张冬:应该说,中国首届MBA的经历是有着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当大多数领导干部还不知MBA为何物时,这些人才不被重用是可想而知的,这与一个国家大的经济发展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其实,既使在MBA教育的发源地美国,它最初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MBA教育,1908年诞生于美国东部名校哈佛大学,当初的建造者只是将它作为一个普通的商学学科来设计的。以他们100年前的眼光来看,也许并没有预测到MBA会对今后的世界,特别是学生们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哈佛商学院副院长Warren McFar Lan:“1908年的时候,我们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只有五名教授,非常少,由于哈佛大学意识到,他们可以有好的法学院,可以有好的医学院,所以他们相信在商业界也同样需要这种学位,应该说这是给商业界的硕士学位水平的职业教育。”
哈佛商学院在成立了许多年后,即使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20世纪初期,仍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到1918年的时候,学院只剩下了18名学生和三名教授,甚至没有合适的人选出任院长。
哈佛商学院副院长Warren McFar Lan:“重要的改变是从1924年开始,从那个时候我们引入了这种案例教学的方法,从那个时候开始MBA的教学更强调实践的那一方面。”
以实践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给哈佛带来了生机。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一批退役军人进入哈佛商学院学习。伴随着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这批人在毕业后几十年的工作中,让美国的商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哈佛商学院1949届的 为例,其中的毕业生超过1/3成为大企业的CEO,从此奠定了以哈佛为代表的MBA在商界不可动摇的地位。
哈佛商学院副院长Warren McFar Lan:“一个世纪以来,哈佛培养了许多商界领袖,他们改变了所在的企业,甚至改变了美国的历史。”
哈佛的调查报告显示,从他们商学院毕业的MBA,25年后,有30%的人成为企业的CEO或公司合伙人,20%的人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即使在美国失业率高达7%的经济萧条时期,哈佛的MBA毕业生,每人手头都拿着好几份聘书,从容地挑选着年薪10万美金以上的工作。其他名牌大学的MBA们,情况也大抵如此。
主持人张冬:有人说,哈佛大学的MBA教育,让哈佛大学锦上添花,也促进了战后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然而MBA教育在我国出现,到目前为止也仅仅只有20年的时间。MBA的主旨是培养出即有管理理论又有实际经验的企业管理人才,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急需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可是我们总不能都去美国学MBA吧?于是,在经济转型初期,那些MBA教育的先行者们便开始艰辛播下MBA火种,然而在他们推出MBA教学的过程中,却是一波三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
主 编:李洋
文字统筹:张菁 薛宝海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22:05——22:25(首播)
周五: 23:15——23:35(首播)
周一至周五:09:38——09:58(重播)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