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3日 08:46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1986年,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袁宝华,率团赴美考察,人们发现,由经委系统官员中组成的考察团中,多了两位中国顶级大学的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学院的赵纯均、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邵韩青,他们此行随团的主要任务,是对美国MBA教育进行全面的考察。
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回来以后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了。人民大学开始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清华的经济学院也把重点放在工商管理。”
1988年的12月份,国内六所大学管理学院的院长和一些教授聚集清华大学,论证在中国举办MBA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这个会议结果报告到了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和教委,等待批复。1989年下半年,关于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争论升级。MBA,作为西方市场经济管理学科的产物,究竟要不要办,一时拿不定主意。大连的中美和北京的中欧管理培训中心相继处于停顿状态。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郑绍濂:“在90年我跟清华大学管理院长赵纯均我们两个人在闲聊。就是吃不准我们将来会不会恢复计划经济,所以我们两个开玩笑,如果恢复计划经济,我们两个学院都拉倒了,他回去搞自动化,我回去搞数学,那就不要了。”
1990年批复终于下达,有关部门同意在清华、复旦、人大、南开等9所院校试办MBA。1991年,这几所大学的决策人聚集南开大学,统一协调了各自的办学方案,管理教育第一次从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经济学教育中独立出来,探索MBA的中国之路。但报名的学生却出乎意料的少。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赵纯均:“在一开始的时候,九所院校1991年正式招生,全国总共只招到了84名学生,人数非常少,有的学校只有几个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郑绍濂:“社会上包括企业界对MBA是什么东西,不清楚,所以我记得第一次我们招收MBA的时候,我们还举行个新闻发布会。有的报纸就把MBA,误登成NBA,就是他就知道有篮球赛,不知道有MBA。所以很不了解,而且我们费了好大的劲,第一届学生只招了七个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杨亨:“作为欧方提到这个想法,应该说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最欢迎的。也最愿意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因此我们作为欧方决定搬到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翁史列:“办这样一个专门培养MBA跟EMBA这个学校,可以各个渠道引进欧洲的甚至是美洲的办学的思路,我认为是非常非常好,非常需要,而且非常及时,所以我很积极的态度参与了这个。”
水到渠成、一拍即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式成立,在浦东开发区建起了新的校舍,以欧共体、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建董事会的方式,独立运作。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开设全日制MBA 和EMBA课程的商学院。但是,创办之初,招生情况仍然是决定他们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问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张国华:“当初我们请了不少,工业局改改制成集团公司,是走访了很多的公司,以前归在工业局管。而且走访了很多银行,这一圈走下来,可以跟你说当初没有一个公司,没有一个银行送一个人到我这里来学习,当初我们是怎么样一个定价呢,我们国有企业到我这里读书,是外资企业的学费的十分之一,但是当初还是很少有人来。”
主持人张冬: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于1994年,在那个时候,我国的高校生毕业时还是包分配的,而且学费也普遍不太高。这种情况下,一个跟外国合办的学校,专业又是大家没怎么听说过的工商管理,学费也不便宜,去的人不多也是自然的事。尽管当时的许多企业已经发现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但那个时候最受重视的仍然不是管理人才,因此MBA的社会需求量并不高,那么MBA在我国究竟是如何快速发展的呢,这又是跟一封信有关。
1994年,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对MBA的认知程度开始提高。获准试办MBA的大学扩展到26所,为了整体提高中国MBA教育水准,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学校多了,招生名额增加了,可以放开大干了。但习惯在传统课堂中讲解经济学的老师,对MBA的教书方法依旧陌生。想邀请国外的教授来培训教师,可经费从哪来呢?当时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郑绍濂想到了一个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郑绍濂:“我想办法找正大集团的董事长谢国民先生,我写了一封信给他,讲清楚我们中国现在开始搞MBA,这个事情怎么重要,现在碰到的困难是培养教师,是不是请他慷慨解囊啊,我们准备考八门课,每门课我们预算需要十万块钱,能不能支持我们80万块钱,把我们这件事情做起来。大概两三天之内他就回信,就是同意这个事情,而且很快把这笔钱汇到中国来。”
利用这批捐款,MBA试点院校的许多老师得到了系统培训。艰难中前行的中国MBA,也开始思考与市场接轨的道路。然而由于MBA是一种职业培训,各学校单独招生,没有统一的考试,一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招收标准开始有所松动,于是MBA是花钱买文凭的说法流传开来。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赵纯均:“1994、95年不断有告状信在上头。不止是MBA了,别的BA也差不多。别的什么M也差不多,不断有告状信在上头,那告一个状纪委就下去查,那你工作量多大啊,所以后来才为什么联考,所以历史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要举行联考,恰恰这个联合考试把这条路给堵死了。”
主持人张冬:1996年我们国家决定对MBA入学进行统一考试。除政治理论课由各校自行命题外,外语、数学、管理、语文与逻辑全部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然而这个联合考试却越来越受到质疑,许多人认为,表面上看联合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更严了,但这个严要求其实并不适合MBA,一个在学业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并不意味他就更适合念MBA,能够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而现在MBA的招生考试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就革后的MBA取消了政治和管理笔试,由综合考和英语组成,再由综合面试来定夺。而笔试成绩可以在2-3年内有效,同时,采取每位考生同时报考多所院校的政策。这是后话了,可在1996年,MBA面临的还不仅是联考的问题。
1996年推出的MBA全国联合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招生不严的问题,然而还有尴尬问题摆在眼前,那就是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中欧国际商学院,一直悬而未决的学位问题。按照国家学位规定,合作办学必须是依附中国大学的二级学院,国家才承认学位,而中欧是独立法人,又没有本科,是不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教育部是承认我们学校的,承认我们作为一个特区的,也给我们很多帮助的,但是学位按照原来的规定就不授予。”
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如果不作为交大的二级学院,他们就必须自己解决学位问题,那中国就不能承认,我觉得这也是合理的,不能因为说你作为一个国外的学校进来,我们就把国内的学位条例破掉了。”
很长一段时间,中欧MBA的毕业证,只有4名教授的签名,用他们个人的声誉,保证学生的质量。直到2001年,教育部以特批的方式,专门下文承认中欧的学位,这时的中欧已经被国外机构选入世界百强商学院。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完成国企三年脱困的目标,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国家经贸委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从国企管理人员,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在职攻读MBA,这些学员中处级以上干部高达70%。从使用者的角度,肯定了MBA教育的成效,同时这在我国,也首开MBA在职培训的先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我觉得MBA的发展迅猛这是市场本身的需求决定的,由于我们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企业需要大批的管理人才,另外我们对外开放,国外很多投资进来,国外的大公司也纷纷进入中国,他也需要寻找中国本土的管理人才,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本身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起来了,民营企业在他成长的初期,他对管理他是不够重视的,主要是凭经验,但是他成长到一定阶段他就感到,专业管理人和专业管理知识的需要。”
1997年,MBA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报考人数增至3、4万人,各学校相继提高学费。于是,MBA就是高阶层、高学费、高收入的说法开始在社会上流传起来。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李维安:“客观地讲,这些年来我们商学院,或者其它的管理商学院从实力和办学效益和收入上都是应该持续增长的。这样来说,在持续增长过程当中这是全国性的。”
尽管对于MBA的怀疑一直就没断过,但各个院校对于MBA教育的办学方式却始终在探索中。1987年,天津财经大学为了培养管理方面的教师,与美国一所大学合作办学,成为国家批准的第一家联合办学项目。天津财经大学可能没有想到,他们的这次试验,探索出了MBA办学的另一种模式,就是在中国读书,拿国外文凭。1996年后,不少商学院都开办了这种合作办学项目。1997年,国内顶尖经济学家云集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办的国际MBA项目,更是将这种方式的含金量,推向极至。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其它的有国内自己的大学办的,他没有那么多外面的教授来教,也有不少的是跟国际合作的,他当然有不少教授从国外来的,但是他们一般没有这么多人专门来研究中国经济的教授也来教他们的课程。”
当MBA成为时尚,成为需求时,当公办大学招生的联考,成为许多人难以逾越的门槛时,一些教育机构开始利用各种方式,瞄准市场,捕捉商机。各种民办的,联合的MBA教育不断地出现在人们面前。MBA办学的急剧扩张,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各种名目的MBA教育,不但令许多学子们感到茫然,就连MBA的教育者们也颇为头疼。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这当然牵扯到整个社会的管理,不是一些商学院的事情,教育部应该管理,教育部门应该把那些野鸡的,我们往往是外国人来了,外国商学院来的,不管它是正规的,还是名牌的,还是野鸡的,只要外国来合资一下,合作一下发两个文凭,这是不行的,MBA就是看你是哪个商学院毕业的。”
主持人张冬:资本追逐利润,这是经济学上不变的真理。而百年树人是中国的古训,在追求短期利润和保持教育的本质的博弈间,赚钱还是育人,有时已经超越了教育的本身。 MBA办学如何走向良性发展,我想不管是商学院还是学生,都要更理性一些。就在MBA走入中国不久,在目前MBA还没完全成熟之时,被称为“贵族俱乐部”的EMBA也敲开了中国教育的大门,它的出现为何受到众多企业家的欢迎?EMBA究竟有多大含金量? 我们明天一同打开问号!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再见。
主 编:李 洋
文字统筹:张 菁 薛宝海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22:05——22:25(首播)
周五: 23:15——23:35(首播)
周一至周五:09:38——09:58(重播)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