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道]寻找太阳能的阳光(2009.10.17)

2010年02月23日 09:24  节目文稿 我要评论

  

>>>>点击观看节目视频

首播时间:20091017 

《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弗里德曼曾形象的把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称为“天堂能源”,而把石油、煤炭等当下大量使用、成本较低、我们的后代子孙必然要为其买单的化石类高污染能源称为“地狱能源”。事实上,过去的几年,被称为“天堂能源”的太阳能的确也将很多身处这个产业之中的人带入了财富的天堂,层出不穷的资本英雄、拔地而起的太阳能电站、全国超过一半的省份在打造新能源基地……在节能减排已近变成一种道德力量的时候,我们为新能源的发展叫好,却也为其一哄而起背后的盲目和无序而担忧。那么这个产业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机会和陷阱?能否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在这场有关新能源的全球博弈中,如何掌握主动?我们将在接下来两周的节目为您逐一打开这些问号?

一、争享盛宴

青海省阳光灿烂,日照充足,有着极为丰富的光能资源。从这幅太阳能资源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红色的区域是太阳能资源一类区,也就是中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年平均日照时长达3200-3500小时,青海就正位于红色区域之中。全年平均日照3500多个小时,如果按每天12小时的日照时间来算,就相当一年300天都是大晴天,是著名的“阳光地带”。阳光充足是青海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先天优势,也是众多资本抢滩青海的主要原因。

青海省招商局招商处处长宋民浩说:“现在这个大的企业至少这个国字号这些大的企业基本上都来了,全来了。像福建三安、福建均石这些企业也都来了,大型的这种就是说行业领先的企业至少七、八家。”

作为青海省招商局招商处的处长,宋民浩最近几个月陆续接待了十几家国内的大型企业。他们不约而同的到青海,为的都是同一个目的,就是要在青海投资建设光伏电站。何建是国内一家知名白酒企业的西北战略投资部负责人,这次到青海也准备投资太阳能电站。从白酒到太阳能,行业跨度如此之大,何建对此却并不担心。剑南春集团西北战略投资部负责人何建告诉记者:“之前我们已经在招商局做了全面的那个了解,招商局也给我们全力地推荐太阳能的这一种朝阳产业它的后劲,我们预见将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宽松,将来国家一定会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扶持这么一个产业,这就是我们要投资能源太阳能这么一个方向。”

对于何建而言,投资太阳能目前还只是一个计划,但对于其他一些企业来说,太阳能光伏项目申报和建设已经箭在弦上: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公司,分别与青海格尔木市签订总投资40亿元,装机规模为20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与乌兰县签订总投资25亿元,建设 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

叶东,是国内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董事长,他所在的公司以清洁能源作为主要投资方向。这几年,投资太阳能早已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2006年,叶东投资的太阳能企业江西赛维LDK,在美国上市后让他在获得了将近6倍的回报。因此,他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个行业的投资机会。过去几个月,他发现全球风险投资的触角正在发生改变。

青云创业投资公司总裁叶东说:“从这个图上来讲呢,这个所有的投资领域里,加起来是100%,这边列出了7个投资领域,从太阳能、生物质能、交通、风能、绿色建筑、智能电网,到水和废水处理,以及农业类这8个大类的产业分布。从分布上来讲呢,你会看到一枝独秀的产业就是太阳能,占到了整个投资额度的40%。叶东给记者看了最近中华创业投资协会针对100多家风险投资基金所做的一项调查,调查的内容是风投未来一到两年将重点选择哪些行业进行投资,问卷调查的结果让叶东十分意外。青云创业投资公司总裁叶东说:“环保及新能源,占到了所有投资行业的第一位,79.5%,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是在过去12个月之内急剧发生的一个现象。”

发展新能源的热浪如今早已遍及全球。在德国,政府规划到2020年清洁能源占整个能源的比例要达到30%;西班牙政府目标是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20%。此外意大利,法国,葡萄牙,希腊等国家今年以来也都出台了太阳能发电鼓励政策。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就把开发绿色能源列为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称为“关乎美国未来的蓝图”,2009年6月26号美国众议院以219对212票,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A)。法案要求美国各州电力公司到2020年,清洁能源要满足20%的电力需求;而对于新清洁能源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7月14号,美国商务部和能源部两位部长同时访华,其中主要的议题就是新能源。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说:“作为世界上两个最有生产力和创新力的经济体,美国和中国都有着独特的地位,来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各种全球急需可再生能源技术。”

为什么世界各国会如此的重视新能源呢?故事得从上世纪说起,1968 年,正当工业国家陶醉于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来自西方不同国家的约 30 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罗马,这批人士的聚会后来被称为罗马俱乐部。俱乐部的几位成员合著了的一本名后来十分著名的书籍——《增长的极限》,这本书第一次对人类高消耗、高消费、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认真反思:地球上的资源是否还够使用,人类会不会陷入能源危机?

几十年前罗马俱乐部对能源危机的预言似乎正离我们越来越近。根据英国石油(BP)发表的2008年度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还能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还可以供应67年和164年。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迫人类必须摆脱对地球资源的依赖,而人类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可再生能源的探寻。

杨立友博士说:“像中国或者印度的人口大国的崛起,它的GDP迅速增加所带来的能源的需求,而造成了真正的能源的一种危机感。所以现在即使给你这么多的化石能源,你敢不敢去用,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这两个因素,实际是造成了最近5年新能源很快地一个发展。”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了旨在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共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其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石定寰说:“新能源这个事情不是在中国热,而首先是在国际上,特别是《京都议定书》签定以后,很多发达国家都承担了减排的义务,在这样一个完成减排任务当中,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家共同的战略决策。”

在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议题下,发展新能源的必要性已无需证明。加上国际金融危机,传统行业的增长乏力,全球各国的政府和投资家们纷纷投身新能源产业,并对其寄予厚望。看上去,新能源产业俨然被当作世界经济未来的希望。但真的是这样吗?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