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做独门生意的翁来英(2006.01.17)

2010年02月24日 09:16  往期《闯天下》文稿 我要评论

  

    


翁来英的老家是浙江省舟山市的一个小渔村,2005年9月的一天,在城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他回到了村里,他的举动却让村里人迷惑不解。

  

    渔民 王贤州:“每户人家东瞅瞅西看看,不知道干什么。”

  

    渔民 翁惠东:“觉得奇怪,坏船板有什么用?觉得很奇怪,干什么去?他需要多少拿多少。”

  

    破船板在渔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平时都当柴火烧或者是扔掉,翁来英来了专捡看起来比较破旧的或者形状比较奇怪的船板,看上了就装到车上,用车拉了回去,村里人纷纷猜测。

  

    


渔民 王贤州:“我们还以为是他把那个木板做古董呢,以为可以卖大钱呢。”

  

    翁来英:“这么高档的轿车,来捡几个烂船板回去,真傻,这个人太傻了。”

  

    翁来英把旧船板拉回来没有做别的,而是做起了木匠活,他把船板锯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又把船板表面松软的一层刨掉。

  

    翁来英:“经历过坎坷,经历过风雨,经历过海浪打击,船板表面上比较软,然后拿过来把它处理掉,里面的板就很硬了,因为他做船板 的话,这个木料都是上好的木料做的。”

  

    


原来一文不值的破旧船板经过加工后就就变成了一件工艺品。翁来英的海洋文化产品展示中心毗邻舟山国际沙雕广场,每年有100多万的游客。在2005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翁来英几十万的收入中,仅通过加工旧船板就卖了近十万元,翁来英怎么会想起来对旧船板进行加工呢?这缘于2003年春节后在舟山市文联工作的一个朋友找他。

  

    舟山市文联秘书长 石林:“我们想搞一个渔民画的延伸产品,就是旅游工艺品,所以我就打电话给翁来英这个朋友,我把我的想法给他一讲,他非常感兴趣。”

  

    


2003年以前翁来英在舟山市经营旅游纪念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不少渔民转产后为了寻找新的就业渠道,逐渐兴起了画渔家风情卖画的风气,画这些画不需要任何美术功底,往往越抽象越写意越受到游客的喜欢。到2003年,已经有了一批成熟的渔民绘画队伍,但还仅限于作画,舟山市打算举办一届渔民画艺术节,靠艺术节推出一些和渔民画有关的旅游产品。35

  

    舟山市文联秘书长 石林:“因为创作一幅画很不容易的,一幅画卖了就一幅画,如果说把这个画的里面的元素里面的内涵用到其它地方去,那这个旅游产品的市场就非常宽广了。”

  

    


翁来英的店里渔民画卖得也不错,他也觉得开发渔民画的延伸产品应该有利可图,但一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就跑到了宁波市他一个做工艺品的朋友那里。

  

    翁来英:“一看到他做的布贴画,我说,哎呀,这个色彩好,烂布头拼起来色彩很好看,我们渔民画的色彩不是跟它很相近嘛。”

  

    从布贴画受到启发的翁来英从宁波回到舟山后,并没有去做布贴渔民画,而是找到了他的做沙发的朋友。

  

    


翁来英的妻子 翁舟红:“就是沙发厂里有几个朋友,到他朋友家去看看,有些废料蛮好的。”

  

    翁来英:“碎皮特别多,人家下脚料都是作为垃圾扔掉的,那么我给我一个朋友讲,用碎皮做皮贴画不是更好,我说我做渔民画。”

  

    模仿布贴画的做法,先在底板上画上渔民画的轮廓,再把碎皮剪成相映的图形,包上纸板和海绵软垫,粘在底板上,富有立体感的皮贴渔民画就做成了,但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也很费功夫。翁来英做出来的软塑渔民画没有马上拿出去销售,而是直接拿到了艺术节期间的一次慈善拍卖会上。28

  

    


翁来英:“一拍卖价格抬得很高,大家都说漂亮漂亮,你说漂亮他说漂亮大家都想要,卖了一段时间,软塑渔民画做了以后,我就把自己的渔民画的延伸产品的整个开发思路就打开了。”

  

    舟山市文联秘书长 石林:“他也开始认识到这个渔民画是我们很大的文化资源优势,他开始慢慢地介入到这个行业上来了。介入以后呢,他设计了很多的产品。”

  

    一幅软塑渔民画《温馨小岛》不仅在渔民画创作大赛上得了奖,还在拍卖会上卖到了1000元,被当地媒体报道后,当年翁来英的软塑渔民画就卖了5万多元。翁来英意识到渔民画延伸产品的潜力,相继开发出了黑陶盘渔民画、丝绸渔民画等几十种渔民画的相关产品,但大部分产品一推出很快就被人模仿。

  

    


翁来英:“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有一阵风,开始好的时候,大家你说好他说好,跟得很快,他们好多人跟着你看着你,你做什么,只要你做好了,他很现成的马上把你来模仿。”

  

    翁来英的妻子 翁舟红:“创作一个新的作品比较难,但他要模仿的话就很容易了。”

  

    从2003年起,翁来英第一个从海南批发了很多海螺,后来舟山各景区卖纪念品的摊点上都卖起了海螺,2004年3月,翁来英听取一些游客的建议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翁来英:“有时候游客也讲,这个海螺如果能吹响就好了,我也在琢磨着,小时候有一种长的海螺能购吹响,这种海螺能不能吹响,我就搞试验。”

  

    


翁来英边学开孔边学吹,几十个螺号都报废之后他终于摸出了门道。

  

    翁来英的妻子 翁舟红:“后面打孔稍微打得大一点的话,吹出的声音就不好听了,有时候海螺就打碎掉了。”

  

    海螺经销商 马宝元:“没有几个人会开孔的,以前老渔民可以吹的,现在年轻人吹起来要学一下,没有学就不能吹。”

  

    翁来英:“打个比方里边的节如果是实心的,打不开,我第一次弄的时候也是这样子,一打开,掏空很难掏,一掏一个大窟窿,吹不响了,打开以后不是实心的,边上敲敲,一敲就开了。”

  

    


海螺开孔以后,螺号独特的声音成了他吸引游客的法宝,第一次拿到市场上一吹就震动了全场。

  

    翁来英的妻子 翁舟红:“看到游客多就尝试一下,吹了一下,游客一下子都转过头来,这是什么声音啊,这么好听,一下子就围过来了。”

  

    翁来英:“东海螺号,这个螺号也是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获得银奖的,一个还可以吹响,很响的。如果你们不会吹,我吹给你们听听。”

  

    游客:“那个渔船要起航了。”

  

    


翁来英:“那么,这个螺号的声音有许多讲究,我现在吹的是长声,长声一个是起航的意思···”

  

    2005年四月,翁来英又把渔民画画到了螺号上,带着它去杭州参加了国际手工艺品博览会,他的彩绘螺号获得了博览会银奖。而在博览会上一位陕西的朋友送给他的两件小小的纪念品又让他有了新的灵感。

  

    翁来英:“这是陕西民间社火戏里面的脸谱,这个是雷公,这个是翎冠,那么我想,这个脸谱画的这个颜色色泽效果跟我们舟山渔民画的颜色效果差不多。”

  

    翁来英的妻子 翁舟红:“他有时候灵感往往是一瞬间迸发出来的,像这次船板渔民画也是这样。”

  

    


在妻子翁舟红眼里,丈夫的灵感总是层出不穷。翁来英的朋友丁顺风画画画得好,翁来英把他要对旧船板进行利用的想法给丁顺风一说,丁顺风也有些不敢想象。

  

    翁来英的朋友 丁顺风:“这可以做些什么?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做的?这里的村民烧饭用的,或者有什么地方可以扔掉的也扔掉了。”

  

    翁来英看丁顺风觉得奇怪,就叫着他一起来到了渔村里。看了几处渔民堆放的旧船板。丁顺风也觉得真的发现了宝贝。

  

    翁来英的朋友 丁顺风:“这是加工不出来的,加工是加工不出来的,全都自然的,在海水里泡的,几十年了,越粗糙越古老的感觉,也就是我们稍微加工一下,越像一间艺术品。”

  

    


翁来英:“每一块的画面都不一样,一块板是一件作品,是单体的,都是单一的。”

  

    翁来英的朋友 丁顺风:“这块板可以画些什么东西,做些什么东西,我们看了心里也在计算,也在想。”

  

    翁来英和丁顺风两个人都觉得饱经风浪的旧船板经过稍微加工,海洋特色就会更加突出,肯定能更好卖,他们拉了一些船板回去,忙碌了一周的时间,才加工出来十几块船板,就先摆到了翁来英的店里。

  

    舟山市美协副主席 王敏杰:“他把这个利用起来,化腐朽为神奇,我觉得一个非常符合当代人的返璞归真的那种文化理念。第二个本身他取材也非常有地方特色。”

  

    


游客:“没见过,从来没见过,真的很好,看上去真是很舒服。”

  

    不到一周时间,翁来英和丁顺风加工过的十几块船版画就卖掉了,再加工更多的船板却并不那么简单,既要去渔村搜集合适的木板,又要对木板进行加工。正当翁来英忙得不可开交时,普陀区蚂蚁岛乡的妇联主席找到了他。

  

    蚂蚁岛乡妇联主席 陆怡君:“渔民画有一批固定的几个作者,他们有心想画,就是怕自己画不好,所以我想专门邀请他来搞一下培训。”

  

    讲座现场。翁来英:“本身在海里边被海水浸透了好多年了,这个船板是不会腐烂了,它该烂的都已经烂掉了,该朽的都已经朽掉了,它不会再腐烂了,那么这个船版画,结合渔民画更能凸现出舟山渔民画的风味。”

  

    


翁来英的船版画推出后,不仅是游客,舟山当地的宾馆等不少涉外单位都买回去作为单位的装饰品。近几年,在舟山也只有翁来英结合渔民画不断地推陈出新,这使他在舟山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相继在东极岛和蚂蚁岛等乡镇组织了300多渔民,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使船板渔民画的产量不断增加。2005年11月,又有两家当地的公司慕名找到了他.33

  

    宾馆销售部经理 周芬菲:“我们这边的客人都是外地人,有外宾什么比较多,他们都比较喜欢舟山的渔文化,所以我们今年找翁经理设计一些渔民画什么的。”

  

    翁来英:“好多单位都讲,最好有我单位的个性化的礼品,我的思路就是这样子,你这个单位你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你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你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我就专门为你这个地方做。”

  

    翁来英开始为各种单位定做兼具单位特色和当地海洋特色的纪念品,他的经营思路和销售思路都有了变化。

  

    翁来英:“那打个比方,走到桃花岛,这个礼品只有桃花岛有,走到朱家尖,只有朱家尖有,其他地方不好销售,那么我做的产品其他地方就不供应了,反过来等于他们帮我做市场了,像好多宾馆它自己有商场的,它一边作为礼品赠送,一边还可以自己商场里面销售。”

  

    


2005年12月,翁来英和一家拆船厂建立了联系,他又把一些比较大的旧船板设计制作成一些海洋工艺摆件。2006年1月8号,在浙江省农家乐旅游成果展示会上,翁来英和上海一家外贸公司签订了50万元的工艺船板出口合同。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