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09:26 往期《闯天下》文稿 我要评论
扬中市三茅镇水利农机站站长 张小华:“以前没人管这个地方的时候,就闲置在这个地方,长得全都是芦苇。群众已经全部迁移到大堤内侧去了,所以这边的田地,滩涂全部都荒在这个地方。”
可2004年初,一个叫景小平的人一股脑地已经在这废滩上砸下了20万多元。这对景小平这样一个普通农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把这么大笔钱投到没人要的荒滩上,他难道是着魔了吗?
景小平看中的正是源源不断的长江水,这都是因为他以前就吃过水的大亏,其实在没看上这片荒滩之前景小平一直都在外地养螃蟹。
2001年,景小平雄心勃勃地来到江苏省金坛市承包池塘养殖螃蟹,经过近三年的苦心经营,养殖规模从30亩扩大到了80亩,可2003年9月的一天,出事了。
景小平:“我发现螃蟹都爬到岸边,这个螃蟹我晓得就不得了,这个螃蟹就跑不了,因为这个螃蟹一到岸边,就是中毒或生病了。”
景小平:“那个螃蟹应该有6000斤,如果卖到市场上是多少钱,要卖到市场上就是平均下来30元钱一斤还要18万元。”
那两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景小平不断把赚来的钱都投进了水里,但这一整池塘的螃蟹就这样中毒死光了,让他损失了18万元。2003年10月,景小平只好无奈地回到老家扬中市三茅镇。
景小平的妻子 任秀芳:“一回来就沿着江边转,反正是不会来吃中饭,不回来吃中饭也不会来吃晚饭。”
景小平:“当时我看到这个荒滩,摆在这个地方也是浪费掉,就是准备把它利用起来。”
自从1998年扬中市长江大堤向内撤防以后,这片大堤以外的江滩已经荒废了六七年,当地农民都怕汛期江水涨潮都撤到了大堤内侧,而涨潮的江水正是景小平所需要的。
景小平:“我想来想去在那考虑,因为它是活水,还有就是好水,它的水质是一流,因为是人吃的水害不干净吗? ”
景小平:“我跟站长讲,我想在这个外滩上开一个池塘,你看看支不支持。”
扬中市三茅镇水利农机站站长 张小华:“是不是能开发,符合不符合有关规定。我们跟他一起向上级水利部门,咨询这个方面的政策。”
经过咨询,景小平得知只要江滩外侧的江滩堤坝低于长江大堤两米就完全不影响行洪,可以开发。景小平立刻跟亲戚朋友借了二万元钱,以每亩30至80元的价格承包了30亩江滩,雇了推土机和挖掘机筑起堤坝,在江滩上挖出池塘,通过堤坝上面的水闸把江水引进池塘里。
景小平终于又养起了螃蟹,到了2004年9月,他的螃蟹获得了大丰收,每亩产量平均在100斤左右,他想把螃蟹按照原来的每斤30元的价格推销给水产批发商孙邦祥,但从孙邦祥那得知市场上的江鱼比河鱼价格高,又打起别的注意了。
水产销售商 孙邦祥:“河水它不流动,江水是流动的,养出来的东西味道和价格有什么差别,味道不一样,味道不一样价格也就不一样,能差多少,正常鱼要高几元钱一斤。”
扬中市三茅镇农业服务中心水产工程师 孙明福:“这边是江堤外,水体里面的天然饵料比较多,江水里面出来的螃蟹,鱼它的味道都是比较好的。”
景小平突然想起在扬中,当地人把从长江里捕捞的水产品叫作江鲜,江鲜产品一般比内河养殖的水产品贵1到5倍。
景小平:“这个江鱼要比河鱼贵,我这在江面滩涂上养螃蟹,在江水里养的螃蟹就跟江鱼的原理一样。”
景小平想既然江鱼比河鱼贵,自己用江水养的螃蟹应该比河蟹卖得贵,可怎样才能让水产销售商相信他的螃蟹就是产自江水呢?景小平跟销售商孙邦祥商量让他亲自到自己的池塘去看一看。
孙邦祥在看完养殖环境以后,认为景小平养殖的螃蟹就是江蟹,因此给出每斤105元的收购价,比每斤30元的河蟹高出了三倍多,这让景小平喜出望外,当初他引进江水养殖螃蟹仅仅是为了避免污染,可没想到却养出了江鲜产品。
2004年10月,景小平的螃蟹全部卖出了江鲜价,不仅一举还清了欠款还净赚了十五万元。2005年初,他又把这15万元全部投到了江滩上,养殖规模扩大到了270亩。就等到秋天坐收上百万元的利润。
然而,还没到秋天景小平就待不住了,他在市场上发现了有一种水产品供不应求。
市场上的龙虾绝大多数都是内河池塘里野生的,繁殖能力极强。景小平从老客户孙邦祥那得知,随着近两年扬中市吃龙虾的人越来越多,这河里野生龙虾是越来越少。
水产销售商 孙邦祥:“虽然说它繁殖率比较高,捕的比繁殖的还要快,老百姓都爱吃,吃的人都比较多,像你这一天能卖多少河水龙虾?最多的一天千把斤都能卖,现在也搞不到这么多货,所以卖得也比较少。”
看到市场上龙虾价格高,景小平动心了。既然野生的龙虾越来越少,何不专门大量养殖龙虾销售呢,趁龙虾价格走高可以大赚一笔。
景小平:“它哪个部分打洞?就是龙虾的尾巴。”
龙虾能打洞可把景小平吓坏了,如果一整池塘的龙虾都不断的到池边打洞一定会破坏江堤,景小平不敢往下想了,看来必须要把龙虾和江堤分隔开,他想到了在江堤边上种植水草,这个办法果然灵验。
景小平:“非要种上三分之一的水草,有三分之二的水面,到晚上,龙虾就歇在水草上,白天它就蹲在水草地下。”
景小平:“江水养的龙虾这个肚子上的透明度是相当好,要是污水河的虾,像这个地方都是黑的。”
原本景小平只是想按照养螃蟹的方法把龙虾养成江鲜卖出高价,但是却意外地养出了透明虾,景小平立刻认识到这种虾清澈透亮的外观可以成为最大的卖点。他把龙虾带到市场与河虾做对比,立刻得到了经销商的认可。
水产经销商 孙邦祥:“颜色两样的,明显的你看到没有,他是江边的这个活水。”
这家江鱼馆位于长江边,老板陈太华只做江鲜生意,往来客人络绎不绝,景小平决定以它为突破口,借此打开这一带江鱼馆的市场。可景小平一上门就碰了个钉子。
景小平:“我就找到陈老板,陈老板就不相信我这是江水养的龙虾。”
江鱼馆老板 陈太华:“一开始不相信,以前都是河水里的龙虾。”
江鱼馆老板 陈太华:“后来他带我到他的鱼塘边看了,我才有的相信。”
从此陈太华的江鱼馆里又多了一道江鲜菜,景小平又借着客人一传十十传百,把江水龙虾推到扬中几个大江鲜馆。
到了2006年7月,景小平的30亩龙虾亩产量已经达到了250斤,他把成功的龙虾养成了江鲜,卖出了江鲜价。他估算全年龙虾每亩产量将达到1000斤左右。现在景小平把卖螃蟹和龙虾赚得得20万元又砸向了另外一处170亩的荒滩,赚取更高的利润。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