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09:31 往期《闯天下》文稿 我要评论
在山东省章丘市一个叫南村的村庄西头,一个只有1亩左右的葫芦地里暗藏着巨大的财富。每天都有人从葫芦地旁经过,可引起他们注意的只是外形美观的葫芦。到底能买多少钱呢,只有葫芦地的主人马友谊最清楚。
马友谊:“你像我这一亩多地能产九百多个葫芦。”
记者:“能卖多少钱呢?”
马友谊:“能卖十八万元。”
记者:“每年都这样吗?”
马友谊:“每年都这样。”
一亩葫芦能卖18万元,按这个说法一个葫芦就能卖200元钱。在南村,别人家的葫芦也有这么高的身价吗?
记者:“阿姨,大姐稍等一下,问一下,看过葫芦吗,家里种过葫芦吗?”
南村村民 李红玲:“种了,就是长势不太好。”
记者:“那种葫芦做什么用?”
南村村民 李红玲:“我家种葫芦就是为了做成瓢。”
记者:“就是为了做瓢用?”
南村村民 李红玲:“是的。”
记者:“这东西能卖钱吗?”
南村村民 李执连:“不卖钱 就是图自家使个飘。”
记者:“那你觉得能卖出钱来吗?”
南村村民 李执连:“那我不知道。”
记者:“那你以前卖过葫芦吗?”
南村村民 李执连:“没卖过。”
记者:“卖不出去?”
南村村民 李执连:“是的。”
记者:“要说这种东西能卖200元钱,你相信吗?”
南村村民 李红玲:“不相信。”
同样的葫芦,同样在南村,价值相差那么大,这里面隐含的是致富的谎言还是创业的玄机呢?要弄清这些还得从马友谊上中学时说起。那时他在同乡的一位老人那里学会了刻葫芦。
马友谊的父亲 马京勇:“他从小就爱刻这个葫芦,你也知道,家里就这一个孩子,他乐意干啥就干啥,我也不管他。”
可让马友谊父亲生气的是,由于没有太多的葫芦用来练手,小儿子居然瞄上了家里的瓢。
马友谊的父亲 马京勇:“你看看这个瓢,这个瓢家里本来是用来舀水舀糠的,你看看他给刻的。”
记者:“他刻的是什么东西?”
马友谊的父亲 马京勇:“刻的像是猪八戒。”
记者:“是这么看的?”
马友谊的父亲 马京勇:“这是猪八戒和孙悟空,这是他小时候刻的。”
记者:“瓢上还有福字?”
马友谊的父亲 马京勇:“对,刻了一个福字。”
马友谊能在瓢上刻画,搁在别人家没准把他看成艺术天才,可他的父亲却把他当成小坏蛋,暗自心疼自家的瓢。 家贼难防,家里的瓢很快被马友谊刻了个遍。从此马友谊刻葫芦的手艺日益精进,更神奇的是这手艺还帮他找了个漂亮的媳妇。
马友谊的妻子 李霞:“我第一次见他做葫芦的时候,非常惊讶,非常高兴,觉得这人粗中有细,还能做出这样的精品艺术品来。”
通过葫芦,李霞对马友谊产生了好感,马友谊灵机一动,对李霞展开了“爱情葫芦攻势”。
马友谊:“我给她刻了一个丘比特之剑,还刻了一个类似她的漫画像,那时候刻得不是很专业,刻得不是很好,不过她挺喜欢的。”
马友谊的妻子 李霞:“非常美滋滋的,有时候还跟挺好的女朋友在一起的小姐妹们炫耀炫耀,别人一看不错,说有空的时候给我做一个,我说可不行。”
就这样,葫芦见证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2001年,马友谊和李霞结婚了。可让两人没有料到的是,婚前给两人制造了那么多浪漫的葫芦却在婚后成了制造家庭纠纷的根源。
马友谊的妻子 李霞:“对我来说他已经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到他的葫芦事业上去了,早上起来第一反应就害怕我的葫芦苗怎么样了,中午我的葫芦是不是摔着了,雨淋了,晚上睡觉我葫芦没事吧,为什么这么响。”
马友谊的做法让李霞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更让李霞着急的是,刻葫芦不能当饭吃,眼看着家里刻好的葫芦堆满了一面墙,却看不见任何回报。面对现实生活,葫芦曾有的浪漫色彩逐渐在李霞那里消失殆尽。
马友谊的妻子 李霞:“家庭生活非常艰难,和姐妹们出去玩,那时候总觉得比别人矮人一截。”
可马友谊不管那些,只是沉迷在自己的葫芦世界里。偶尔还带着一些朋友参观他的葫芦,宣扬他所理解的葫芦文化。
马友谊:“葫芦本身就是籽多,象征着子孙延绵,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这种葫芦,这种苹果葫芦就是形状比较喜庆,然后我在上面刻了五个蝙蝠,中间刻个寿字,这叫五福捧寿。”
与此同时,马友谊还在自家的地里种葫芦。村里人都觉得葫芦是没用的东西,可马友谊却把葫芦当成宝儿,小心莳弄。等到这些压腰葫芦和瓢形葫芦成熟后,他还亲自采摘去皮晾晒,最后用来雕刻。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改进了很多工艺。
马友谊:“这是我兑的盐酸,把葫芦往里一沾,然后就像这样拿出来就可以。”
记者:“过多长时间会变色,变成什么样的颜色?”
马友谊:“过半个多小时就会变色,变成这种金黄色,它有一定的色差。”
金黄色出来了,马友谊又调制出了富贵色,葫芦色彩越来越亮丽,越发显得马友谊和李霞的生活黯淡灰色,他俩在该不该刻葫芦的问题上争吵的次数越来频繁。在夜里,从马家院落里经常会传出马友谊父亲忧愁的二胡声。
马友谊:“你看他喝了酒,比方说我们家里有高兴的事,他就拉那个喜洋洋,生气的时候他只拉二泉映月,表情你都看得出来,那一次我和李霞吵架以后,他在房里就拉那个二泉映月,低着头拉。”
父亲的忧愁和妻子的争吵都没能让马友谊放下刻刀。终于有一天,李霞一怒之下回了娘家。在那里,李霞和马友谊做了最后的谈判。
马友谊的妻子 李霞:“我说你的葫芦到底能卖钱吗,要是真能卖钱我陪你一起干。”
马友谊:“她说如果我再看不到希望你能把你的葫芦给做起来,她说我们就分手。”
马友谊很清楚,要想让妻子同意自己刻葫芦,他就要证明一个事情,葫芦不只是个人爱好,还是能赚钱的。
马友谊:“那时候就是说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提前给我哥打了一个电话,我在济南有五个表哥,给我二哥打了一个电话,我哥告诉我,他说你如果拿着葫芦来济南,你就去英雄山化市场。”
英雄山文化市场位于济南,是古玩,玉器等文化物品的集散地。2001年6月的一个周末,从没卖过葫芦的马友谊带着三个葫芦去了那里,很快他被周边的人围住了。
马友谊:“当时大伙儿看的时候感觉非常新奇,说压腰葫芦有这样大的吗,有人说我见过小的,再说这样雕功他们也没有见过,感觉挺新奇的。”
就在大伙都围观的时候,马友谊听到人群外传来了生硬的中国话,随后进来了一高两矮三个外国人。
马友谊:“然后那个高个儿就说,这两个葫芦我挺喜欢的,我都要了,你卖多少钱,就问我,然后我告诉他,我说刚才那个我卖了三百元,你如果要的话这,两个葫芦我卖四百元。”
让马友谊没有想到的是,外国人爽快地掏出钱来,而且是400美金,这个架势让周围的人惊讶不已,也就在这个空儿,马友谊被一个人盯上了,这个人叫韩琦。
英雄山文化市场商户 韩琦:“那时候有几个外国人相中他东西了,相中他东西吧,我从后面看着,挺高的价格卖出去了,我当时看了以后他东西不错。”
韩琦是英雄山文化市场的老商户,他想和马友谊谈谈合作的事,碍于市场里人多耳杂,也就没有声张,而是一路尾随着马友谊进了路边的小饭馆。
马友谊:“我这人不喜欢喝酒,当时挺高兴的,要了一瓶北京二锅头,一下子喝大醉了,喝醉了以后等我醒来的时候,一个喝茶的人告诉我,他说小伙子,我是刚才那个看到你卖葫芦的人。”
就这样韩琦和马友谊搭上了线,韩琦和马友谊约定,在英雄山市场他专营马友谊的葫芦,进货价格每个不低于100元,首批进 7000元的货。带着订单和400元美金,马友谊高兴地回了家。可对这些事情,他的妻子压根就不相信。
马友谊的妻子 李霞:“他说卖这么些钱,一个葫芦卖三百元,我觉得压根儿不相信,觉得他是不是在骗我,结果第二次我们两个人一起去的。”
这一次李霞才不得不对马友谊另眼看待。也正是在这次,马友谊在卸葫芦的过程中又碰巧遇到了一位大客户。
马友谊:“第二趟的时候回来拿葫芦,然后就是说常经理吧,挎着一个包过来,他说小伙子这个葫芦是你做的吗。”
问话的人叫常晓强,陕西西安人,主营出口贸易。常晓强对马友谊的葫芦非常感兴趣,在济南,我们正巧碰到了常晓强的弟弟常国强。
常晓强的弟弟 常国强:“他应该是先收藏这个东西,喜欢这个东西,再到后来的时候他才觉得葫芦里面有商机。”
马友谊:“我记得当时他让我演示了一个钟馗相,就是钟馗纳福图,当时我记得最后是刻完那个蝙蝠的时候,常经理当时就跟我订了一批货,然后说这批货下个星期交货,当时定了一百个。”
常晓强把葫芦主要发往美国。在美国有一个葫芦协会,会员之间经常交流收藏各种葫芦作品。根据常晓强的要求,马友谊推掉所有杂事,专心地刻起了葫芦。可没想到的是,马友谊表哥的到访给这单生意带来了波折。
马友谊:“我刻的葫芦上面有刻痕,当时我也不懂,他也是好心,我表哥说你这个东西图案什么的都没有问题,刻得挺不错的,但是你拿刀刻的刻痕挺粗糙的,是不是把它给搞平呢,搞得和葫芦皮一样平。”
马友谊的表哥 雷东:“我认为咱想法太好了,葫芦磨平了这个价格肯定能上去。”
听了表哥的建议,马友谊的心里很是热乎。这些年来,家里人不是泼冷水就是阻挠,惟独表哥把葫芦当回事,还帮着出主意。于是马友谊开始按表哥的建议重新刻葫芦。就在刻到30个的时候,常晓强来查看进度。当他看到磨平刻痕的葫芦后,一下子火了。
马友谊:“人家常经理就说,就说你这个东西把它搞平,完全失去了手工艺的特点,和机器做的一样,他说这个别说出口了,你在国内也卖不掉的,人家没有要的。”
马友谊这时才发现表哥纯属好心办坏事,这个结果让他哭笑不得。
马友谊的表哥 雷东:“那个时候我一看,这一批葫芦亏损了,我就害怕我弟弟埋怨我,我赶快开车走了。”
有了那个小插曲,马友谊更加注重葫芦制作中的中手工做法,传统题材。一个多月后,马友谊按时交货了。
马友谊的妻子 李霞:“才一个多月的时间给他完成,就挣了万十来元钱,一两万元钱,那时候觉得欣喜若狂,那时候上班的话好几年也挣不来两万元钱,结果现在一个月就做到了,觉得非常高兴,出去大餐一顿。”
从那以后,马友谊的葫芦订单越来越多,附近的一些乡镇和企业都把他刻的葫芦作为当地特有的礼品向外馈赠。这两年,马友谊每年刻出的葫芦都在1万个左右,每天他要雕刻几十个葫芦,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有些葫芦只需几分钟就能刻完。如今,马友谊父亲仍旧喜欢拉二胡,不过曲子中再也听不到忧伤,取而代之是欢快的喜洋洋。
编导:李松峰 摄像:陈沛强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