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10:02 往期《闯天下》文稿 我要评论
“哎呀那个多呀”
“哎呀呵那个多”
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像这种热闹的场面,从每年的3月初到10月底几乎天天都有,每次的捕鱼量都在上万公斤。这些鱼将在半天之内运往80公里外的重庆市区,重庆人餐桌上1/3的鱼来自这里。
记者:“跳的最高的鱼是什么鱼啊?”
程文:“白鲢,白鲢跳最高。”
记者:“这是什么鱼呀?”
记者:“为什么叫翘壳鱼?”
程文:“因为它的嘴是往上翘的。”
记者:“最贵的是什么鱼?”
程文:“就是长寿湖的翘壳鱼最贵。”
记者:“现在卖多少钱一斤?”
程文:“30块钱,30元左右。”
长寿湖是西南最大的人工湖, 2004年前,长寿湖上有108家个体养鱼户,人称长寿湖一百单八将。他们都是用传统的网栏和网箱进行养殖。为了追求产量,养殖户给湖里投放大量的鸡粪和化肥,久而久之,水质严重污染,鱼肉也渐渐变味。
唐红兵:“肚子剖开过后,它的那个肠子全部都是黑的 ,108家经营户他就在市场上互相抬价,互相诋毁,我亲眼看见,最低的时候就是一斤鱼卖八毛钱一斤。”
长寿区电视台记者:“造成长寿湖水质的非常恶化。就是人还没有走进长寿湖边的时候,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腥味。”
程文:“当时我们也一样投肥料,养出来的鱼也是一样的, 00:33:49鱼就死了特别多。当时特别伤感。”
长寿湖的污染问题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严令养殖户改变养殖方法,拆除所有网栏网箱还长寿湖天蓝水清。
政府领导:“到2003年的时候,这个,我们区政府下决心,对长寿湖的水质进行整治,取缔网栏养鱼或网箱养鱼。”
政府加大了整治力度,养殖户们纷纷拆除了自己的网栏网箱,但对于未来如何在长寿湖养鱼,谁也没有答案。
吴实有:“最先找到我谈长寿湖的整体生态养鱼承包问题,我们感到很惊讶。”
程文:“不相信我们,说我们没有这个实力,没有这个能力。”
对方并没有直接拒绝程文的要求,而是向他抛出了三道难题:其一,承包者必须保证生态养鱼;其二,承包者要拿出1000万元,补偿养殖户拆除网栏网箱的损失,第三,一次性交付4年的承包费用1200万。
吴实有:“提出的三个要求,其实每一个方面都很困难,因为这牵涉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程文想,网箱虽然拆除了,但大部分养殖户继续养鱼的愿望并没有变,如果有人牵头,大家联合起来去承包应该不成问题。
抱着这种想法,他首先联系当时威望最高、养鱼面积最大的养殖户唐志伦。
程文:“当时我给他打了个电话,结果一打电话是贵州的,我说你坐飞机能不能回来,我说我们商量一个事情,挺急的。”
唐志伦:“他说我们联合起来,我说我考虑一下。”
程文:“我说你不同意我就跟其他几个大的养殖户一起搞。”
唐志伦:“我反复考虑过后,我觉得这个倡议和这个建议是很好的。”
股东2:“我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所以加入这个,原来承包的这个股金加入他这个公司,作为一个股东。”
2003年9月,程文与主管单位签订了承包协议,成立了由53位股东组成的养殖公司,程文投入了300万元,因为投入资金最多就成为公司的董事长,也就成了长寿湖水域的新主人。
程文入主长寿湖渔场以后,首先严格禁止往湖里投放化肥鸡粪以及任何肥料,接着就在捕鱼时间上大做文章。2004年2月,程文作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将原来捕鱼时间从10月到下年3月改为每年的4到11月份。
程文:“因为他夏天运不过来,他运不过来的情况下,物以希为贵,那个市场价格市场都起来了,我们的价格卖的特别好。”
通过这种办法,长寿湖的鱼具备了填补夏天重庆市场的条件,然而,由于从前的坏名声,卖鱼时依然要面对人们怀疑的目光。程文意识到,最重要的是要尽早给自己的鱼正名。
2005年2月,不少人发现,长寿一家报纸上连续半个月刊登了一则悬赏十万元的公告。
公告是程文发布的。但悬赏十万元的事件最后还是无果而终。为了让消费者相信自己养鱼已经不再使用化肥鸡粪,程文不仅悬赏公告,而且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让人们亲眼看看长寿湖和长寿湖的鱼。
电视台记者:“因为作为一个渔民要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长寿湖鱼的质量,我感到非常惊奇。”
程文:“要证明我们的产品,现在经过了生态养殖之后,没有下有机肥料,没有下鸡粪,还有化肥,氮肥之类的。所以我们让大家明白,我们是生态鱼是这样的。”
长寿湖的鱼少了污染多了顾客,程文更加意识到,养鱼要讲良心,卖鱼也不能糊弄人。
2005年5月的一天,程文装满一整车鱼准备批发给重庆市一个叫李华儿的水产批发商,没想到因为天气炎热,到了市场突然发现车上的鱼已经变味。
程文:“我们宁可拉回 去,也不能坑害朋友,更不能坑害市场,坑害老百姓,消费者,当时我们就拉回去了,损失了,当时大概有6万多元钱,一车鱼吗,将近6万多元钱。”
虽然会损失了6万元,但程文还是把所有的鱼拉回去悄悄地倒掉,第二天他采取了降温以及输氧措施,又拉了一车鱼找到了李华儿。
程文:“我又拉了一车鱼给他,我说李总,这个鱼你卖了再给我钱,这个没关系,价格多少钱你自己定吧。”
后来李华儿成了程文最大的客户,长寿湖2/3的鱼都是通过他销往西南地区。
这里是重庆市盘溪水产批发市场,每晚9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鱼商开始在这里交易。2007年10月18日晚,记者现场看到程文的一车鱼不一会功夫就被抢购一空。
男3:“你看马上就完了,长寿湖的只有20分钟就完了。”
程文的这车鱼平均每公斤卖到了10元左右,特别是翘克鱼居然能卖到60元以上。
长寿湖的鱼在重庆市场上已经畅通无阻,而此时,主人程文又有了让自己的鱼更加赚钱的新打算。
长寿湖有一种叫“鱼面”的传统小吃,程文受此启发,萌生了开发鱼面的念头。
他请来当地鱼面作得最好的师傅,用鱼肉和面粉按7:3的比例拌在一起作鱼面。经过上百次的试验,2005年底,一种和传统鱼面口味一样的干制鱼面研制成功。
做面师傅:“这个产品出来以后,我就把,我很高兴,基本上叫欣喜若狂。我就拿到办公室和程总一起,我煮两种,一种是我们干燥后的鱼面,一种是新鲜的鱼面,我就问他,这个你感觉谁是我们的产品?”
程文:“他说你尝一下,他说程总你能吃出来吗?当时我尝了一下,我确实没吃出来,这说明就成功了。”
2006年,程文的鱼面正式打入重庆的超市,鱼面加工每年能转化700吨鲜鱼。 2007年1-10月,程文共销售鲜鱼3000多吨,鱼和鱼面的销售收入达到4000万元。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