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11:11 往期《闯天下》文稿 我要评论
在河北省遵化市沙石屿村,有这么一块矗立了40多年的石碑,它见证了一个特殊的时代,在沙石屿人心目中,是一座不倒的丰碑。
陈玉珍沙石屿村民:什么意思呢?就是青石板上,底下都是石头山坡子,本来不能种地,搞这一亩地,还要高产,就是这么个意思,你像外宾朋友们来,红卫兵参观来,都拿书包给背点土啥的,搞万里千担一亩田,那时候这个运动还挺大呢。
解放前沙石屿是一个“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的穷山村。解放后全村人在老支书张贵顺的带领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山炸石,挑土造田,成为河北山区改天换地的一面旗帜,1962年人民日报刊发了沙石屿愚公移山的壮举。
然而,很快沙石屿就被另外一个小山村的光芒所掩盖,这个村叫大寨村。
1964年,毛泽东主席说大寨“穷山沟里出好文章”。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表扬了大寨,把大寨精神总结了8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随即开始。
沙石屿村民李凤忠: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我们怎么办?老书记张贵顺提出来一个持久战的口号,要出门入户不空手,回来带回一把土。又提出来一个突击战,15到25周岁的这个青年,每天晚上要保证100人到往返十里的地方去担一担土,搞一个突击战。
这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沙石屿拍下的资料,真实记录了当年沙石屿人开山造地的壮烈情景。
陈玉珍当年在铁姑娘队,李风中是大队团支部副书记,他们和村里100名青年从5公里外往回担土,10个晚上就突击垫起了一亩高产田。
陈玉珍:很大的大筐,盛的嘎吱嘎吱的挑的,我的肩膀头这样,压的一层红疙瘩,红茧子,这手现在到60多岁了还有这个茧子,外来的媳妇要上我们这儿,把手打大泡了,现在我这个手不会打大泡了。那时候我们庄男的比较困难,因为那句话,有女不嫁沙石峪,光有石头没有地,谁不也去,你去就是当尾巴驴,把你使得驴似的。
尽管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十年浩劫中偏离了正确方向,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却成了中国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农民靠一双双结满老茧的大手,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改善了生产条件。
1949年-1978年,我国粮食年均增长4.13%,远远超过同期世界粮食增产速度。
沙石屿的可用耕地增加了800多亩,粮食不仅实现了自足,而且成为交公粮的大户。
沙石屿村民李凤忠:从1957年一直到1971年我们就向国家交售了40多万斤粮食,到1978年我们光麦子一项就向国家交售20万斤。
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沙石屿把当年造起的地分开承包给村民,李凤忠的地就在那块石碑的旁边。良好的土地基础加上自主经营的优势,李凤忠的日子从贫困渐渐变得宽裕起来。
李凤忠:酥油灯变成了煤油灯,再后来变成了罩子灯,再后来我们就变成了电灯,茅草房再后来变成了平房,再后来变成了水泥瓦房,我们现在变成了,大部分变成了红瓦房,还有的户变成了居民楼,沙石峪过去是野菜糟糠填肚皮,数九寒天无棉衣,现在吃的可以说不说是鸡鸭鱼肉上满席,得说顿顿都是白面和大米。
村民们过上宽裕日子之后,开始筹资筹劳改变村容村貌,80年代建起水塔吃上了自来水,90年代修通出村公路并新建了学校,尽管为此村民们既要出钱还要出力,但为自家村里做事,他们觉得理应如此。
然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他们发现一切都在改变,村里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还装上了路灯,这些没用村民们出钱;生病也有了合作医疗,住院可以报销;义务教育免费以后,如今上高中也不用掏一分学费。他们不知道,为此,遵化市政府每年要拿出将近两个亿的财政资金。
孙成海遵化市委副书记:现在的财政形势好了,有能力工业反哺农业了,城市支持农村了,有这个能力了。现在这个发展成果,你天天你把这点可用财力全用在城市建设肯定不行。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更加强劲,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大上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方略,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
2006年1月1日对亿万农民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废止农业税。这项决定在农村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农业税,还有三提五统全部取消,它最重要的一个是什么呢?过去是农村的事情农民自己在做,农村的水呀路呀,所有公共的投入是靠跟农民来收钱,那么现在取消农业税以后,跟农民不取了,不取了以后我们农村的这些公共事业还要发展,那么这样一来就倒逼着我们必须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要普照农村,我们要建立覆盖城乡的一个公共财政制度,也就是说,要不取还要多予,那么多予呢你就得改革,所以说农村税费改革最重大的一个历史意义,它是引发了农村一种综合性的制度创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资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投入向农村倾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成为各地在城乡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成都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娄进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所有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全部要投入到农村,当时就是对城内这一块,不搞锦上添花,全部投入到农村去,我们个骨干教师全部放到农村去,所有的教学设备,好的教学设备,全部放到农村去,这叫倾斜。
何军成都市卫生局机关党委书记:从2002年的投入2.8个亿到2008年的14个亿,因为有了那么大的投入,那么从2003年开始,对我们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全部进行了规范化的建设。
潘斌成都市农委副主任:我们三农投资到去年已经达到了140多个亿,支持农村的主要是基础设施,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一些建设的投入,支持农民的呢,就是直接给农民发的这样补贴,那样补贴。
成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众多举措中有这么一条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每年给每一个村庄补助不低于20万元用于村里的公共服务。这个举措在农村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马岩村是成都市邛崃县的一个山区小村,村里的公共设施还相对落后。2009年7月13日,这一天,村里有一笔修路的开支需要上账。而为了盖一个章,支书杨帮华一连叫来了5个人。原来,村里的公章一分为五,分别由5个人保管。
杨帮华村支书:这个章是我们小组的章,他们报过帐来以后,一个人揣一块,就是个人管理个人得,我们需要报帐时间把他们通知回来,如果通知一块没到,缺席了,缺席就不能报账。
彭天凯村民:正确的开支,正常开支,那正常开支我们就该盖,不合理的开支就不盖章,不同意就不盖章。
村里拿到20万元补助款,为了监督这笔款,就产生了这五瓣章的故事。同时,那20万元还激发了村民强烈的参与意识。到底20万元怎么花,村里第一次向村民征求意见,就征得1000多条建议。
杨帮华村支书:我当时想的就是,第一个是把我们全村的广播疏通,第二个是想组建一支乡村文艺队。
叶露春村民:因为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个位置上,因为进出老板来了进出不方便,没有交通,所以说这条路是最关键的,所以老百姓想的还比我想的周到。
李宇全村民:我第一条是修成这个300米的这个水泥路,主要是修了300米,我的大棚蔬菜这一块运输方便。
最后经过逐条计票打分,发现修通村内连接蔬菜大棚的水泥路是呼声最高的项目。因为这条路不仅能使村里的主街道得到改善,而且能改善蔬菜的销售运输条件。由于大伙拥护,300米水泥路很快就建成并投入使用。
王祥成都市邛崃县油炸乡党委书记:我们准备把公共服务10年的钱,每年拿出15万元,留5万元作为公共资金留着,余下的15万元10年就是150万元,这150万元钱就可以把我们全村的4公里多的水泥路全部修完,全部修完之后让老百姓,起码提前10年时间享受到城乡统筹带来的好处。
就在马岩村快马加鞭修村级道路的时候,成都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开始向这个叫红纱社区的村子延伸。红砂村如今是成都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在这里无论道路还是学校医院,早就与成都市实现了均等化一体化。而让红砂村发生改变的原因只是一次机会、一笔投资。
红砂村距离成都市只有7公里,然而在2003年以前人们去成都得走两个小时。整个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落后得让人脸红。
村民曾华玲:那个时候我们在城里边工作,然后像我们很多同事就是问我们家住哪里,那时候说红砂村吗,其实没有一个人知道的,别人问我们,我们都说是挨着川师大,那时候条件差吗,就是说也不好意思说是红砂村的。
村民曾华美:当时我们两个人还说以后一定得嫁出去,再也不回来了,像因为我在外边打工认识我先生的吗,因为他是城里边的人,当时也有一个想法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认识城里边的人,就是想自己一定要嫁出去。
村民曾光海:原来这个地方叫做什么三不通的地方,电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的地方,很多我们原来这个地方,都不愿意讲是红砂村的人,本身就是在周边来讲我们这个地方是最穷的地方。
2003年,有种花传统的成都市锦江区接受了一个任务,举办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当时成都市已经开始了统筹城乡实践。锦江区把地点选在了红砂村,并决定利用这次机会让红砂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夏勇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党委书记:怎么搞呢,那么政府投资搞基础设施,引导一部分村民,搞乡村旅游,先修路,这几条主要的道路。
可贵的是,红砂村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村民增收就业结合起来,他们一边投资500多万修路,一边还继续由政府出资补助,让村民改建房屋,开办农家乐茶馆。当时许多村民还在疑惑,曾广海是最早改造的一批。
曾广海按照村里统一设计的方案,给自己的4间平房穿靴戴帽,改造成了川西民居风格的茶馆。花博会期间,他的茶馆日日爆满。
曾华美:家里的桌椅板凳是全部坐完了,然后呢我们家的那个油漆桶翻过来也可以当个凳子来坐,就是我们自己根本没有凳子坐的,然后客人来了基本上到了两三点钟以后,就是说对不起我们这里确实坐不了了,也没有么多菜品了,确实没办法,就是已经开始拒绝客人进来了。
老曾火爆的生意首先把一双女儿从城里吸引回了村里。他把农家乐承包给了大女儿,自己享受起了清闲。
曾光海:大女儿她就是讲的我把这个房屋还是租用给她,5万元钱,5万元钱租用给她,但是我一个女儿我给他1.5万,剩下2万我和我夫人的,她们每年把这个医保社保也叫她们帮我们买了。
当初我们是定了合同是20年,但是定合同的时候呢,但是我主张就是我来给她当采购,每个月400元钱的工资,就是包吃吗,就是这样的。
这期间,整个红砂村所在的三圣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设施改善以后,吸引来了众多花卉企业。这些企业反过来给村里又带来了巨额投资,红砂村以及三圣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
夏勇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党委书记:原来我们估计政府用经济学的概念说的是投1块钱,能够撬动4块,5块钱,但是在红砂村我觉得这个效果应该是超过了这个效果。特别是一种社会资金来搞基础设施这个,所以大家你现在看到的这个,我们红砂村这个基础设施还是基本上是大家比较满意的。
如今,红砂村一共有30家花卉企业,200家农家乐。曾家花园的生意越做越好。一杯茶由几年前的几毛钱现在卖到了10快钱。他们说,其中1快钱是成本,3快钱是服务,另外两个三块是环境和空气,一年纯收入超过了10万。
然而,最让老曾高兴的则是,他的两个从前一心向要外嫁的女儿,双双把户口在成都市的男朋友接过来,在红砂村安了家。
曾华玲:因为以前当地女儿都是外嫁的,没有一个就是说愿意留在这个农村里边,现在你看我们整体的环境好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现在都是倒插门的来了。
秦代红成都市统筹委副主任:去年我们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就达到了147个亿,这实质上接近占我们总的地方财政可支配这个部分接近40%,那么通过对农村的加大投入,对三农加大投入,一方面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农村的这种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表面上看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好像是丢下去的这个钱不起作用,表面上看,但是实质上从我们这么几年的实践效果来看,城市和农村就是一个相互依存,共生共赢的,农村的发展,反而农村反过来讲,城市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这里是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进这个村子首先要经过一个公园,或者说村子本身就是一个大公园。
将相村的过去以这样一种方式留了下来。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蒋巷人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办起了企业。工业和农业一直和谐发展,工业给村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累计投入了上亿元资金。
从1995年开始,蒋巷村就率先启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由村里统一代建,按造价减半供给农户。还专门为老年人建造了100套公寓,凡60岁以上的都可以免费居住。
村民孙敬祖:你假如是叫我去买城里的房子,我不要买我买来干嘛,我不去城里,我说你到城里去还不如我们这个村。
在经济发达的常熟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近两年一项最大的民心工程,2009年计划完成600多个村的改建,其中污水处理和多项环保指标已经超过了城市。
徐永达常熟市常务副市长:我们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我们广大农民兄弟,无论是在土地空间,还是在产业方面,他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我们的公共财政得到了增长保证以后,我们政府应该让更多的公共财政收入向农村向农民去补偿。
60年风雨兼程,60年地覆天翻。
60年来,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然而,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地域差异依然很大。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投资正在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正在向农村延伸,优质的公共服务也正在向农村覆盖。城乡携手,希望在前!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