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变脸(2006.01.12)

2010年02月24日 13:46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2005年11月底,在杭州举办的浙江农博会上,一种价格很高的干果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

  

    消费者:“味道好,很好吃。”

  

    经销商:“手剥的38元一斤,这个整个市场都差不多。”

  

    记者:“今天卖了多少? ”

  

    


销售员:“今天大概到现在为止七八千吧。”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果品呢?60多元一公斤还引得消费者纷纷出手.

  

    消费者:“35元不高的,现在30到35元的价格要的。”

  

    消费者:“临安的山核桃,它是每年都是这个价格,基本上是这个价格。”

  

    原来这种干果是来自浙江临安的山核桃, 山核桃又叫小胡桃,临安是我国山核桃的主产地,然而这种60多元钱一公斤的山核桃在以前却和一般的干果在卖价上没有多大的差距.

  

    


村民:“初期的时候,价格也就是几元钱一斤。”

  

    村民:“那个时候价格不高,几元钱一斤,三四元一斤。”

  

    从几元钱一斤上涨到如今60多元钱一公斤,山核桃的身价为何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由于对生长环境有独特的要求,山核桃树只生长于临安及其周边县市,长期以来当地农民用山核桃榨油自己食用,外地人很少认识它.

  

    临安昌北区林业站站长 胡成灿:“以前榨油呢,大部分是自己吃,很少有销售的。”

  

    村民:“因为以前的山核桃的销量市场不广,卖不掉,就自己加工榨油了。”

  

    


然而由于山核桃出油率低,产量不高再加上低价油的涌入,上个世纪末期,当地山核桃好像再也无用武之地了.

  

    山核桃加工厂负责人 施志祥:“有好多农户把山核桃树砍掉了,它认为它这个东西也不能卖钱,山核桃树又光秃秃不好看,这个树又不值钱,那么还不如种松树呢,杉树呢。”

  

    砍掉要生长十几年才能开花结果的山核桃树当地农民多少觉得有些可惜,于是有人尝试把它当作一般干果拿到市场上出售,但是由于山核桃含油率高,吃起来有苦涩味.所以少有人问津.看见生吃不行,于是一些农民开始尝试对它进行加工后出售.

  

    村民 凌长木:“简单地加工就是这样子,外面还有一层皮,皮去掉以后放到锅里去煮一煮,它也好吃的。”

  

    煮熟后的山核桃虽然没有了苦涩味,但吃起来也并不是那样香脆可口.而且价格也只有五六元钱一斤,施志祥以前家里就有大片山核桃林,为了给山核桃找出路,1999年他受炒制瓜子的启发,开始尝试把煮熟后的山核桃配以食盐 奶油等调料再进行炒制.

  

    


山核桃加工厂负责人 施志祥:“我们会按照消费者的口味,适当地调整,那么自己有自己的配方。”

  

    没想到煮熟后再进行炒制的山核桃在市场上得到了一些消费者的认可.

  

    山核桃加工厂负责人 施志祥:“江浙沪一带,浙江、上海、江苏这一带,这个消费者比较认可的。

  

    在得到市场的认可后,施志祥等人信心大增,他们开始不断完善和改进山核桃的炒制方法。

  

    记者:“这道工序叫什么?”

  

    


山核桃加工厂负责人 施志祥:“叫筛选,这个籽的大小筛选,为了以后炒出来的籽更加均匀,大小均匀一点,炒出来的味道也是比较均匀一点。”

  

    经过不断的摸索,现在山核桃的已有了一套完整的炒制方法。

  

    山核桃加工厂负责人 施志祥:“炒的话一个要看火候,就是说要凭炒的师傅的经验,他看这个籽的香度,脆度都能出来的,一般的人是炒不出来的。”

  

    加工厂技术员:“就是用柴火烧出来的,就是炒出来的山核桃解决很鲜的,鲜度很好,煤炒出来的就没有那么鲜,这个都是有讲究的。”

  

    临安炒制的山核桃作为休闲食品中独特的品种,很快就在上海 杭州等周边市场上打开了销路.而且价格也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而逐年上涨,看到加工山核桃有利可图,于是很多人也开始涉足这个行业。

  

    


临安市副市长 翁东潮:“我们临安到现在为止呢,已经有500多家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

  

    村民:“村子有十几家的加工厂,整个我们这个地方呢,大概有二三十家加工厂。”

  

    在下塔村虽然有三十多家加工场,但是有十几家是为村民做代理加工的,他们收取加工费,山核桃加工好后由村民自己拿到市场上销售.村里的郑祖平干来料加工已有4年的历史了。

  

    加工厂负责人 郑祖平:“一般我厂里都是对外加工的,就是我们这里都是很多,就是对外加工的大概是五六十万斤。”

  

    村民 胡汗平:“我们加工好以后,因为我们自己有销路的,加工好以后卖出去,价钱好一点。”

  

    


现在很多像胡汗平的农民自己找加工厂加工后直接卖给杭州的一些超市。童富春2002年开始投资建厂做加工,他的产品与炒制的山核桃不同,他以剥出来的山核桃仁为原料,再陪以奶油等调味品后进行炒制,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开袋即食,省掉了在食用时还要自己去掉外壳的环节。

  

    加工厂负责人 童富春:“这个大概45元钱一包,上海卖45元钱一包。”

  

    记者:“45元钱一袋,这个销得还可以吗?”

  

    加工厂负责人 童富春:“还可以的。”

  

    记者:现在这个东西卖到什么地方去?”

  

    


加工厂负责人 童富春:“我们主要是上海,再就是深圳,大连,兰州也有一个点,澳大利亚呢,我有一个客户的,澳洲跟我做了三四年了。”

  

    以前的油料作物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价格不菲的休闲食品,现在临安有五百多家山核桃加工企业,年产值高达10个多亿.年加工量一万两千吨,而当地年产量只有八千多吨,每年四百多吨的缺口也让原料的价格持续上扬。

  

    加工厂负责人 童富春:“每年涨每年涨,涨到去年过年的时候,最高的时候25元一斤。”

  

    家住岛石镇白坑村的凌长木这几天正在翻晒家里最后几百斤山核桃, 凌长木家里有35亩山地栽上了山核桃树,如今已有2000多棵树进入丰产期.今年是小年,所以产量没有去年高,但是价格却比去年每斤上涨了两三元.

  

    记者:“从哪一年这个价格涨到20多了? ”

  

    


村民 凌长木:“那就是大概是2002年,2002年,2003年以后价格就高了。”

  

    记者:“你最高的年份卖了多少钱? ”

  

    村民 凌长木:“我去年最高,去年最多20万多一点。”

  

    凌长木所在的白坑村山多耕地少,以前是有名的穷村,然而现在却靠山核桃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白坑村主任 李军跃:“我们整个收入的90%以上.都是来自山核桃。”

  

    


记者:“平均每户有没有算一下人均收入? ”

  

    白坑村主任 李军跃:“人均收入,我们去年2004年人均是1.8万。”

  

    临安市副市长 翁东潮:“从原来的几毛钱,到一元多一点,一直呢到现在为止,农民的收购价已经达到21、22元钱500克这样的标准了,应该说这个加工企业的发展呢,对提升这个山核桃的这个价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看到山核桃现在这样值钱,以前那些砍树的人如今在后悔之余又开始大面积栽山核桃树.如今全市已有65万多亩山核桃,它已成为当地的一项支柱产业。

  

    记者:杨健 摄像:宋洪良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