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阉割以后(2006.3.1)

2010年02月24日 13:53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正月初九,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的时候,黄牛经纪人施政清一大早就到养牛户毕光武家收购黄牛,他在查看牛的牙齿的时候,不小心让牛跑了。

  

    施政清:“这个牛不是1对牙,有6颗牙,牙已经长齐了,1对牙的牛价格高,牙长齐的牛跟老母牛一样了”。

  

    检查完牛的身体情况后,施政清开始和毕光武讨价还价。

  

    施政清“3千元卖吗?”

  

    毕光武:“不卖。”

  

    施政清:“3千5卖吗?”

  

    毕光武:“不卖。”

  

    施政清:“不卖嘛我俩生意就不成了,生意不成仁义在”。

  

    


毕光武对自己两头黄牛的要价是4千2百元,由于价格原因,今天双方的生意没有谈成。

  

    南涧县大歇厂村村民 毕光武:“他不买我也无所谓,我又不愁卖,小牛长后更值钱”。

  

    养殖黄牛,使地处高寒山区的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大歇厂村村民的年纯收入,从2002年前的7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万元,尽管这样,2002年当南涧县根据与之相邻的巍山、景东等地区,回族群众多,黄牛需求量大,而大歇厂村山高林密,草场宽阔的特点,号召村民养殖黄牛的时候却没人响应。

  

    南涧县大歇厂村村民 自荣祥:“为什么群众接受不了,我们也不重视,过去没有赚过什么钱,特别是老品种牛价格太低,长得又缓慢”。

  

    其实,大歇厂的村民一直以来都零星养殖黄牛,因为卖不上价,他们只能把牛当作一种生产工具,用来耕地,让村民把养牛当成产业来发展,难怪他们有顾虑,县畜牧部门的干部只好挨家挨户做动员,让他们转变观念,不是黄牛不赚钱而是养的不对路。

  

    


村民 自兴强:“不服,我不同意养,我没有见识过,不同意养”。

  

    自有一套养牛经验的自兴强对畜牧干部的说法不服气,很快镇里决定,组织他们到外地市场参观学习。同时,县里又对养殖黄牛的村民每户给予5千元的贴息贷款。

  

    村民 自兴强:“到外面的市场上看一看,看到牛价真的好,我回来后他们再主动来找我, 我就喜欢养了”。

  

    在外市场自兴强看到,黄牛不仅价高还好卖,受此启发,回村后便和15户村民带头养起了黄牛。

  

    村民 自兴强:“刚开始我养了3头”。

  

    


然而,就在自兴强买回3头黄牛,准备养殖的时候,县里却出台了一项让他们十分不满的硬性规定。

  

    南涧县畜牧局长 沈文荣:“我们的做法就是对本地公牛强制阉割,让它不再具有生育能力”。

  

    记者:“要做什么?”

  

    南涧县无量乡兽医站站长 杨思峥:“阉割,把牛阉割了,为什么要阉割呢,劣杂品种, 我们要搞冻精改良,先把劣杂品种阉割了,这样就没有生育能力了”。

  

    为什么要阉割本地公牛,让它绝育,村民们不明白也不理解。

  

    


大歇厂村村民 自荣祥:“在我们这个地方,把公牛阉割了就不好去耕田了,它的力气会小了”。

  

    大歇厂村的传统做法是,公牛用于耕地,阉割后会削弱它的力量,影响生产,村民说什么也不愿意。

  

    杨思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的农户它不愿意阉割公牛,他就要吃农药, 威吓我们”。

  

    那么,南涧县为什么非要强制阉割本地公牛呢?

  

    原来当地黄牛一直卖不上价的原因就是,这里的公牛个头小、出肉率低、生长缓慢,针对这种情况,南涧县引进了出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西门塔尔牛的优质冻精要对本地黄牛品种进行改良,但村民还是想不通,改良跟阉割本地公牛又有什么关系。

  

    


沙乐乡畜牧站站长 周本金:“如果不阉割公牛,农户在放牛上午时候,没有掌握好母牛的发情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发情,放出去跟劣质的老品种公牛交配后,下一代都只能是老品种牛”。

  

    在乡村畜牧干部的再三劝说下,自兴强才又同意将自家的公牛阉割了,之后他尝试着请畜牧局的技术员用冻精改良黄牛,2003年产下了1头小公牛,养到1岁,拿到市场卖了2500元钱,比本地品种价格高出1倍。

  

    村民 自兴强:“1头老品种牛,现在只能买1千多元钱,这头它生的儿子,小花牛,能卖2千多元,翻了1个倍,小花牛再生的这头,又能比1代种再翻一个倍”。

  

    看到自兴强的改良牛真的卖出了好价,原本一直观望的村民也动了心,现在大歇厂村80%的农户都养起了黄牛,为了防止母牛与本地公牛交配,又自觉自愿的将年满1周岁的公牛送去阉割,确保改良,2005年大歇厂村村民靠养殖黄牛户均增收6000多元。

  

    大歇厂村村民 自荣祥:“当时大家的意识还没有提高,但现在年满1岁的公牛, 村民会主动向兽医站汇报,兽医站的人也不需要做工作,他们自动的会把兽医站的人,请他们来把公牛阉割掉”。

  

    


村民 张本惠:“大牛大嘛小牛也就大,如果是小本地母牛长三四个月,只有这么大 ,我们这头才生了3天,那种本地牛养1年才卖1千多元,我们这种只要养三四个月就能卖二三千元”。

  

    目前,养殖黄牛已成为南涧山区农民的主要产业,为进一步推进黄牛改良,全县各乡镇都设有改良站,方便群众。2005年南涧县畜牧业产值达到2亿4千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而其中黄牛产值的比例占又70%。

  

    宝华镇拥政村村民 陈朝华:“当时的老百姓养本地牛,苦死苦活养本地牛,小小的那种牛 苦到1年到头,1件好衣服都买不起,现在我们可以穿得起皮衣了”。

  

    2006年大歇厂村由过去的10多头牛发展到了300多头,养殖规模扩大后,黄牛的饲料供应又成了村民发愁的问题,南涧县又引进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的黑麦草发动群众种植,目前,全县共种植牧草2万亩,在有效解决黄牛饲草供应的同时又使黑麦草种植形成了当地的一个产业。

  

    村民:“不种草的时候,牛养得少,只养了几头牛,饲料不够,现在养了5头,卖出去了4头”。

  

    


南涧彝族自治县常务副县长 徐伟:“作为一个山区县,我们把千家万户能从事的养殖业, 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促进了畜牧也的发展,现在农村盖房子,娶媳妇,小孩上学多数的收入都是靠养殖黄牛”。

  

    编导:李爱平 摄像:沐伟 苏建华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