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号597的增收之旅(2006.03.10)

2010年02月24日 13:53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2000年,黑龙江农垦总局597农场的刘振山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年他开始种植水稻。

  

    五九七农场农民 刘振山:“我想种二三百亩地,就种不上,只能农场每一户平均分配七八十亩地。”

  

    为了多种粮食多挣钱,刘振山贷款15万元购进了先进的农业机械,但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刘振山一家只分配到了75亩土地。

  

    


五九七农场农民 刘振山:“机械这一块,像整地机械,宁波产四零四专职水田车就两台,而且还有韩国进口的水上漂插秧机,还得有联合收割机。”

  

    到了2000年秋天,刘振山的水稻获得大丰收,亩产达到了1300斤的高产量,可刘振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五九七农场农民 刘振山:“种75亩地也就是5垧地,1垧地挣5000多元钱,5垧地也就是2万多元钱。”

  

    


刘振山购买的农业机械有种植1500亩水稻的能力,可因为土地有限当年他只种了75亩,刘振山一计算需要7年才能收回投资。

  

    五九七农场农民 刘振山:“种小面积投入这么大,你的回收率肯定是不行的,只有扩大规模,扩大面积,你在个人算经济账上才能有利润。”

  

    不仅是刘振山,五九七的许多种粮户都遇到了跟刘振山一样的情况。

  

    


五九七农场农民 吴敏:“由于种地面积小,我们这个家庭农场在机械化的程度上是比较高的,咱们现在具有的设备具有中国一流的设备,但是一流的设备没有更多的土地,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

  

    同时由于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管理方法使粮食产量已经到较高水平,不可能大量增加。农业机械投资回收缓慢。

  

    五九七农场农民 武新华:“原来种的黄豆,一垧地4000多斤,基本上这一片产量也就这样了,再不可能产太高了,种地的人非常多,想种多呢,没有那么多土地。”

  

    


五九七农场场长 孙乃胜:“五九七农场现有土地60万亩,随着这些年来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种子的改良和科技的投入,粮食的总产量在21万吨左右,已经不可能在增加粮食生产上有更大的潜力。”

  

    照这样发展下去,农民想要在土地上增加收入空间受到限制。然而到了2003年这种情况却因为一个人而发生了改变。

  

    他叫王元喜。2003年春天,他看到养殖肉牛有利可图,就以每斤3,3元的价格从周边市县的肉牛交易市场购买了100多头500斤左右的架子牛回来育肥。

  

    


肉牛养殖户 王元喜:“所谓的架子牛是在外面抓进来的公牛,瘦。咱们家精饲料和粗饲料混合,给它喂上之后4个月到5个月就可以出栏了。”

  

    到了2003年7月,经过5个月精心饲养,买进时体重只有500斤左右的架子牛都养成到1000多斤。

  

    肉牛养殖户 王元喜:“500多斤来的,你卖的时候达到1000多斤,这一段时间就给你增加500多斤,去了人吃马喂这些都刨掉,一头牛一个月可以增加100多元。”

  

    


王元喜把出栏的肉牛买到附近市县的肉牛交易市场和屠宰厂,每头牛净赚500元的纯利润。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王元喜用100头牛就创造5万元的效益。

  

    受王元喜的饲养肉牛致富启发,五九七农场想通过养牛给农民增加收入。2004年初,一个国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在五九七农场附近建成,这家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已建成就面临着牛源不足的问题。这更坚了五九七农场发展肉牛养殖业的信心。

  

    黑龙江省红兴隆垦区牛业公司总经理 翟永胜:“我日屠宰量在将近200头左右,实际按照设计单班日屠宰量应该在320头,大产率只达到60%,我这单班屠宰年屠宰是10万头,将来肉牛产量能上来,实际产量能达到15万头左右。”

  

    


加工厂的建成使五九七农场发展养牛业有了可靠的市场销路.

  

    2004年6月,五九七农场决定大力发展养牛业,为了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养殖户修建牛舍每平米补贴75元,并且帮助协调购牛贷款。养殖户到市场上购买架子牛,养殖大户王元喜就帮助挑选有育肥价值的牛。2004年底养殖户武新华就把王元喜拉到交易市场选牛。

  

    肉牛养殖户 王元喜:“主要是选优良品种,骨骼大的,片大,前后方整,看大面,前后左右,怎么看都是方整的,这样的牛你就买没错。”

  

    


武新华曾经自己买过几次牛,可是培育效果不明显,王元喜就帮助武新华选择了西门达而改良牛。

  

    养殖户 武新华:“从外观上讲,这个有花片,这个白头,四个白蹄,然后白尾巴,白肚皮。”

  

    养殖户 王元喜:“选西门达尔,夏洛莱,立木赞,围绕着几个品种选,它回来增重来得快,它一天能长4,5斤,56斤那个样。”

  

    


2004年底,武新华购买了100头西门达尔肉牛,进行繁育。可是,他又开始为饲料发愁了,王元喜又带着他参观了自己的饲料库。这让武新华大开眼界,王元喜养牛的饲料竟是收获了的农作物秸秆。

  

    肉牛养殖户 王元喜:“有点本事的弄回家烧火了,没本事的就干脆一把火烧了,在一个,在一个有的给它秸秆还田了。”

  

    五九七农场有60万亩耕地,每年都会产生大量废弃秸秆,而这些秸秆正是饲养肉牛的好饲料。

  

    


肉牛养殖户 王元喜:“玉米秸粉碎了以后进行回来进行高温发酵。”

  

    玉米等秸秆在窖里发酵一个月以后就成了牛的主要饲料。看到王元喜德饲料库,武新华顿时不再为饲料发愁了。

  

    养殖户 武新华:“谁种玉米秸,他把玉米收走了,完了秸秆不要了,咱们就用人力物力把这些废弃的秸秆收回来就可以喂牛了。”

  

    


2005年5月,武新话靠出售西门达尔肉牛赚了10万多元钱,慢慢地,五九七农场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事养肉业,到了2005年底,共有543户农民饲养肉牛。

  

    肉牛养殖户 任景利:“2005年,我边建这个牛场,后来到年底出栏了600多不到700头牛,690多头牛,卖出去一头获利在300到500元。”

  

    2005年一整年,五九七农场出栏肉牛7326头,存栏母牛17336头。有大量人员离开了土地从事养牛业,同样的土地面积上人就少了,形成了少数人种多数地,种植户刘振山也实现了大面积种植水稻的愿望。

  

    


五九七农场农民 刘振山:“我现在就种七八十垧地,大概就是1500亩地,这样的效益就是往少处说,挣四五千元钱一垧地,我一年收入就接近30万。”

  

    五九七农场场长 孙乃胜:“畜牧业发展起来了,正适合农场发展农业现代化,提出的多数人种少数地,少数人种多数地,这样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效率作用。”

  

    编导:冯北 摄像:陈川平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