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13:53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村民 朱丽兰:“我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我们做的足球.这是2006,这是韩国的,这都是国旗,做了这个球以后才看球赛的,以前都不看。”
她们制作的并不是在赛场上的比赛用球,而是一种礼品促销球。
足球加工企业副经理 俞勇:“比赛用球要国际足联指定,礼品球这是世界杯的促销球。”
各足球俱乐部和企业大多采用在足球上印制自己的队标商标的方式进行品牌宣传.
俞勇:“这是纽卡斯尔联队,给俱乐部做的,用来赠送球迷、球员签名送人的。”
俞勇:“足球加工企业副经理俞勇:今天发了12.5万个球,这是发往欧洲的.每天产量达到8000到1万个. ”
余东镇的礼品足球加工起步于2001年,当时我国礼品足球企业大多是由台商投资开办,产品也大多出口到国际市场.这些企业看好内地廉价的劳动力,纷纷到大陆寻找新的生产基地。
戴美英:“我们村30到50岁的人有600多人,特别是40至50岁的在家针线活好,过去绣花,纳鞋底都会做。”
然而不到一个月,许多人就再也不能安心工作了,纷纷辞职回家.原因是这些农村妇女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家务负担重。丁桂珍当初就是觉得到工厂上班不自由,担心上班时家里两个孩子没人照顾而回家的.
徐跃珍:“不想做了,家里没人照顾,家里有羊,有鸡。”
因为放不下家庭琐事,招来的人一个个都走了,村里除了这些留守中年妇女,其他劳动力大多在外地打工,没有足够的人手,5万只足球的订单眼看就要完不成了。这时村民戴美英的发现,使情况出现了转机。
戴美英利用自己对村里情况熟悉的优势,做起了经纪人.她接手了这笔5万只球的订单.重新召集300多位妇女,让她们将原材料带回家里缝制,然后回收上交.这样家务、做工两不误。
徐跃珍:“在家方便一点,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
戴美英:“交货时发现,少了几只球,她走亲访友去了,把球锁家里。”
没有办法,戴美英赶紧找人把那几个球赶制出来.但更让她操心的是,随着订单的增加,这种这不按时交货的情况时有发生,防不胜防。
担心完不成订单,他们再也不敢接手大的订单.过低的产量使这些企业几乎无钱可赚。
周斌:“手工球要送出去缝,有个运输成本。做球的利润很薄,要靠走量。”
俞勇:“当时人家看到这种新品种,觉得很新奇手缝球表面看不到线,因为用力拉看不到线.这个机缝球能看到线,线均匀,线细.拉力稍微差一点。”
礼品球的主要功能是商业宣传,品牌推广,对它的抗踢抗打能力要求并不很高。款式和外观设计才是最重要的。看好机缝球的市场前景。2005年,戴美英决定自己投资办个加工厂,她投入20万元建起了机缝车间。这次把招聘目标转向村里那些家务负担较轻的年轻妇女。
虽然只是100多人,但却解决了大问题
戴美英:“机缝一天一个人可做50个,是手缝的10倍。手缝球村里300个人一天做1000个,现在机缝球20个人一天就可做1000个。”
周斌:“机缝球开始只是台湾、广东的几个企业做,因为国内机缝球少,价格还比手缝球高两元一个。”
仅仅一年,国内其他厂家就很快跟进,机缝球价格也从最初的30多元一只下降到20多元.这次成功突围让他们意识到,礼品足球虽然外形看似简单,但有时一个小小的改动也能赢得大的利润.
不断推陈出新,给海门市的足球加工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2005年海门市足球生产年产足球500多万只,产值8000多万元.
俞勇:“原来早时有一两万只就很高兴了,现在10至20万,可乐100万,6月份之前的订单全排满了. ”
null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