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4日 14:49 往期《经济视野》文稿 我要评论
小窑村的这些大妈大嫂们并不是在健身,他们都是棒球帽的业余模特,为了在四月份李哥庄镇举办的棒球帽新品发布会上多签订单,即使是彩排,大家也十分卖力,因为这里的帽子大多都要销到国外去。
高玉习:“那些图案比较花的,在哥伦比亚比较流行,像鹰头,它是属于美国的一种国鸟,在美国是比较流行的。”
刘恒:“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有很多地方,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可以向我们这个地方下订单。”
这些帽子成本不会超过十元钱,到国外却能卖出两三百元一顶。平均在世界上每十顶棒球帽中有三顶是这里生产的,李哥庄镇每年帽子交易额能达到六个亿。但仅仅在三年前,这里180家帽子加工企业却有160家濒临倒闭。
2005年以前,李哥庄镇有180家家庭作坊式的帽子厂,他们做同一种产品,靠着村里的一个经销商销往北京的雅宝路市场。为了卖的快,大家相互压价,从3元一顶降到一元钱一顶。不仅没有利润,而且经销商长期拖欠不结账。
2000年4月,高玉习看着库房越积越多的帽子,他很愁销路,决定把帽子先佘给经销商。
高玉习:“将近做了八个多月吧,就欠我10多万了,10多万这个款我一跟他要,他就说是下一个月吧,下一个月吧,一直这么推,我感觉到这个钱很危险。”
两个月后,经销商卷着高玉习的10万元跑了,再也不见踪影。不仅是高玉习,全村百分之九十的帽厂都受到损失,小帽厂直接垮掉,全镇只有20家帽厂还能勉强运转。
无奈之下,高玉习想寻找其他市场,可当他来到青岛,济南,发现河北白沟的帽子只卖1.5元一顶,早就垄断了国内市场。而自己的帽子3元一顶,价格并不占优势。找不到新的出路,李哥庄镇的帽子产业到了崩溃的边缘。
2005年10月,叶芳真成了李哥庄镇二十多个帽厂关注的对象,她的帽子生意异常红火,每天要进行二三十万元的现金交易。
叶芳真:“一周最少去银行提钱一次,我都不买漂亮的包,就是买那个大包,能盛钱的,一次能盛个四五十万元的。”
原来,一个义乌外贸商人,接到50万顶帽子的美国订单,由于自己没有工厂,就找到了叶芳真。50万顶帽子相当于叶芳真5年的订货量,她联合村里的十多家帽厂,两个月顺利完成这笔两三百万元的交易,纯赚30万元。
叶芳真:“把这个单子交完之后,就感觉任务完成了,然后应该说,这么短的时间,干了这么个单子,利润真的非常可观的。”
做完这笔交易,叶芳真想避开外贸商,直接跟美国客户联系。听说这人就在义乌,她派哥哥叶善亭来义乌联系。叶善亭发现,义乌是做外贸生意的天堂,这里每天的客流量达到20万人。其中不乏世界各国的国际采购商,使这里成为采购日用消费品的重要平台。
叶善亭:“过来一看呢,义乌这个市场确实很大,外国的客人也特别多。咱们的优势吧,就是咱们因为是帽子基地,再说咱们自己有工厂。”
虽然最终没联系上当初的美国客户,叶善亭却在这里设立了帽子摊位,结交了其他的美国朋友,签到了订单。而且他了解到,在国外人们戴帽子,不再是将它作为遮阳挡雨的工具,而是作为时尚品来消费。看电影,球赛,车展,聚会等都戴帽子,一年人均消费三至五顶。
叶芳真:“他们在买的时候都是一次性的,戴完之后从来没有洗过,然后就扔掉了,外国人特别喜欢,就是一种习惯戴帽子,就是他们每次买回家吧,像一个款式,一个图案,他们就是一个箱当中有6个颜色,8个颜色,他们就一箱一箱地买回家这样戴。”
得知叶善亭在义乌找到了市场,高玉习也想来分一杯羹。不过,这一次他吸取以前大家一窝蜂去找北京市场的教训,先派人在义乌设立了一个小摊位,把帽子样品摆上去,想寻找适合自己的客户。
高玉习:“因为避开竞争吧,对各方都有好处,对咱们自己有好处,对他们有好处,他们对方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我们呢可以想到别的出路去,我们还可以多赚一部分,多赚一部分钱。”
没想到,高玉习摊位上的绣花帽样品吸引了哥伦比亚的客户。很快,高玉习按照客户的样板图,做了一批带绣花的帽子给客户发过去,结果没有一个星期,货就被退回来了。
高玉习:“打了样品上去以后呢,他又把这个帽子又返回来,说还不够,鲜艳色还不够,他说能不能再加一点,叫它花一点。”
哥伦比亚客户希望帽子的图案上能加到九个颜色。图案不但颜色多,而且一个图案要覆盖帽檐和帽盖。由于帽盖和帽檐是分开加工的,所以颜色越花,图案拼接的难度就越大。为了提高效率,高玉习想到在帽盖和帽檐的正中心做记号,这样,拼接工直接按照记号来缝合,速度又快又精准。
高玉习:“绣花的,和这个操作工,把它配合好,定位点呢,最后我们要接到位,操作工还要把这个帽盖上正,最后呢,再下来一个定位,这里为中心,你上的时候,帽盖上也找它这个中心了。”
高玉习解决帽子绣花速度上的难题,一顶帽子能卖到8元钱,比以前高出了5角钱的利润,顺利拿下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等南美洲的客户,一年的订单在500万顶。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义乌找到市场,现在义乌1000多家帽店都卖这里的帽子。大家也都根据自己的特色,做出不同款式的帽子。叶建裕就是专门给俄罗斯客户做冬帽。
叶建裕:“俄罗斯的气侯比较冷,我们多了两个耳朵罩,戴上以后比较,放上比较暖和,要不放的时候,可以放里面,两用。”
年轻时尚的叶文文则将象征中国文化的图案,跟帽子结合起来,吸引了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客户。
叶文文:“外国人对我们中国的东西都感到特别好奇,对中国的文化特别有新鲜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感,所以他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中国式的龙那种图案,还有这些鱼这样的图案,都非常的喜欢。”
到2007年,李哥庄镇从原来的20多家帽厂发展到85家,相关的配套企业有68家,从事制帽的产业工人6000余人,帽子销往30多个国家。
李哥庄镇副镇长 张旭东:“一年的产值达到6个亿,这些产品远销到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以及南非市场。”
编导:胡丹 吴荻 摄像:孙彦峰
协拍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市委宣传部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