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致富经 首页
>>本期节目视频
>>更多节目
2009年5月16日,鹤峰县五里乡的吕良奎等人早早吃过饭就急忙往十里开外的一座人迹罕至大山赶去,凭借多年上山放牧的经验,何定规判断眼前的这座大山一定隐藏着自己期待已久的东西,如果自己还耽误几天时间再上山,那么自己要找的东西也许就会被别人抢先发现而使自己痛失一次赚钱的机会。
吕良奎:我们早晨6点钟就出发,多的时候,我们全乡有几千人在山上找。
何定规:就是说在人多的时候大概有五六千人,全部都上山找这个东西去了,也比较辛苦。
据当地人介绍,在这些云遮雾绕的大山上,既没有值钱的矿藏,也没有名贵的药材可采,一个乡每天就有几千人上山,那么如此多的人上山到底寻找的是一种什么值钱的东西呢?
吕良奎:每个山上都有,只分多和少,有的多有的少,要自己去找。
何定规:老百姓能够从山上得到的可能在一个亿左右,据他们统计的可能全县的山上这个东西可能找得到两个亿。
每年能挣一个多亿,还有一个多亿没有拿到手,这些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山上到底隐藏着一种什么诱人的财富呢?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端午节都有吃粽子的习俗,而粽子的制作,离不开这些叶子,这种叶子不仅能够保鲜,而且还具有一种特有的清香。在鹤峰五里乡张嫦娥的家里,她正在用这种叶子包粽子。
张嫦娥:叶子也光滑,筋也细,软度好,有清香,那么包起粽子就好吃。
原来鹤峰的这些大山上就生长着用来制作粽子的箬叶,箬叶都生长在箬竹上面,这些野生的箬叶一般可卖两三元一斤。
吕良奎:每天一个人能够采,就是这个鲜叶能够采一百多,几百元钱。
记者:一天能够卖多少钱?
吕良奎:卖一百至两百多块钱。
原来何定规他们一大早上山寻找到也就是箬叶,由于箬叶都是野生的,所以人人都可以上山采摘。在鹤峰,象这样生长野生箬叶的山地至少有三十万亩以上,不需要一分钱的投入,当地老百姓就能从这些山上捡回来一个多亿。然而对些这唾手可得的财富,有的人却做出了让人惊讶不已的举动。
王先福是五里乡紫荆村的村民,2003年年初,他作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砍掉了经营多年的九亩茶园,然后开始从山上挖来野生的箬竹移栽到地里。
张太华:当时都以为他发癫。
王开红:发疯了。
佘中华:都说他是个神经病,什么山上到处都是箬叶叶,你在地里种这个糯叶是个什么意思,我说你的钱是狗屎,花这笔钱。
山上到处都是野生的箬竹,王先福却要砍掉茶园花钱来移栽在熟地里,那么王先福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在别人的质疑的目光中他每天都要到地里去看移栽的箬竹,然而结果却让那些冷嘲热讽的人看了个大笑话。
王先福:第一年搞了9亩,花3000多元钱,只搞活了9根。
既然荒山都能生长箬叶,为何熟地还不能生长呢?通过自己检查每一个移栽环节,他终于找到了九亩地只存活九棵箬竹的原因所在。
张太华:刚开始栽的时候,就是每单株栽下去的话它没有根系,就把它弄坏的,这样弄下来了,它就栽不活。
第二年,王先福请人从山上把箬竹连根带土一起移栽到地里,原以为这次移栽一定能成功,但是事实又出乎自己的预料。
王先福:当时搞了以后,它这个叶子当时种起来以后它就跟这个一样的,它就慢慢变黄,变黄以后全部都死了。
第二年再次移栽失败,原本已逐渐消散的嘲讽声又开始在王先福的耳边响起。那么王先福为何不顾大家的非议,非得花钱请人来移栽漫山遍野都有的箬竹呢?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其实王先福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而促使他作出这个看似荒唐决定的,是2001年的一个订单。
王先福:衡阳外贸的一个总经理叫李小青,他们来找我们定那个9公分,当时价格在2001年的时候就是涨到1.4万了,1.4万一吨,当时就说有多少要多少。
当时每斤箬叶的价格卖到了七元钱,由于对方给出的价格高,当年原以为可以大赚一笔的王先福接下订单后,才发觉自己根本收不到多少九厘米宽的箬叶。
王先福:这种大叶子在我们开始收的时候,总的比例达到30%、40%,现在山上基本上没有这个东西了,现在山上像这种9公分的特别少了。
原来这些山上的野生箬叶由原来的四五角钱一斤逐年上涨到三四元一斤,价格逐年看涨导致老百姓争先恐后上山采摘,往往还没有等到箬叶长到足够宽大就被采摘下来卖给了经销商,而在市场上叶面越宽的箬叶价格越就越高,现在九厘米宽的箬叶一般在八九元一斤,但是在山上九厘米宽的箬叶很少见了。
王先福:9公分出口的这种东西,市场上是有多少要多少,价格又高,但是现在这个生意我们看到的生意做不了了。
王先福当时算了一笔帐,当时茶叶鲜叶的收购价只有五六角钱一斤,一亩茶园的收入也就一千元左右,而箬叶要是等长到九厘米宽再采摘,鲜叶的价格就达到了五六元一斤,每亩到产量也应该比茶原要高,所以王先福决定砍掉茶园移栽箬竹。
然而两年的移栽都以失败告终,王先福后来通过分析,觉得自己第二年移栽的时间已经临近夏季,因为天气热使箬竹很容易失去水分而死亡,那么什么时候才是箬叶的最佳移栽时间呢?王先福只有靠自己不断地尝试。
佘中华:他春天种,种一批,不活,他冬天又种一批,冬天种一批不活,开年又种一批,他通过反复试验,三年之后才试验成功。
2007年,历经三年的尝试,花掉了十多万元的积蓄,王先福的这九亩地的箬竹终于长出了大部分都是九厘米宽的箬叶。
王先福:8元钱是一市斤。
记者:我一直以为是公斤。
王先福:现在是赶鲜肉的价,我们现在的这个箬叶,现在赶上鲜肉卖什么价我们箬叶收什么价。
以前一亩地茶园最多只能收入一千多元钱,现在这一亩箬竹的收入远远高于茶叶的收入。
王先福:我们原来就是说按保守点说,免得别人骂说个三四千块钱,实际上绝对不止。
佘中华:长的好的那一块箬叶,要是它一年的话远远不止,就按照他讲的这种估计最低都是在5000元钱以上的。
现在全县箬竹移栽面积达到了五千多亩,而地里长出来这些九厘米宽的箬叶大部分经过加工后就卖到了日本马来西亚和欧洲的一些国家。
高跃生:收老百姓的一片叶子在一分,一分钱一张,然后我们通过深加工,把那个掉下来的这些叶子除开以后卖出去这一张叶子的话,在一角钱左右。
出口到国外的箬叶除了包粽子以外,象这种经过加工的箬叶能卖到一元钱一张,企业能加工多少就能出口多少。
农产品加工企业总经理张长友:现在我们这个产品处在什么呢,处在一个长期都在赶货,生产不过来。
由于箬叶市场需求大,效益好,当地扶贫开发部门已经把箬叶野生转家生当作一项富民产业来推广。
湖北省鹤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玲:进一步的把我们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脱贫奔小康的步伐,真正的老百姓带来实惠,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记者:你现在每年产量有多大?
湖北省鹤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玲:每年产量有1万吨。
编导:杨健
摄像:王浩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更多精彩致富招数<<
>>返回 致富经 首页<<
责编:刘岩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