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收发展民生三者的相互联系

2010年03月29日 10:18  portal.gd-n-tax.gov.cn 我要评论

  税收是国家的产物,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分配的手段。社会主义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社会主义税收更加会促进社会发展,更加能改善民生。

  回顾我国开放改革30年的历程,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税收的发展。但从某种角度上说,税制设计的科学,税收负担的合理,和税收征管的公正,又是税收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80年代的“利改税”,到90年代的大规模“税制改革”,都是为达到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正是税改的成功,经济的发展,才使我国的税收收入才出现了快速的增长。1994年至1999年,税收收入平均每年增收1000亿元左右;1999年至2004年,税收收入都有一定的增收额;2005年增收突破5000亿元,到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49449亿元,增收额已经突破1万亿元,增速达到了30%以上。税收收入的增速快了,说明经济发展的增速也快了。

  而在这改革开放的时期,我国也出现过“税收”干扰经济的情况,那就是国门洞开、税收征管不力,出现了走私偷税的泛滥。如“福建远华集团的走私案”,“汕头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等,都严重地打乱了我国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税收的负担失去平衡,国家不能公正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经济发展出现畸形。使当时的税收收入减少,国家财政困难,财政储备锐减速。为此,国家更是无能力改善民生,物价飞涨,失业率上升,人民生活无保障等。都是因税收收入减少,财政困难所至。可以说,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发展则税收收入增长,民生有望改善。反之,经济呆滞、畸形,税收出现负增长,则国家困难,民生艰苦。

  只有经济发展税收收入增加了,才能更好地安定民生、改善民生。“皇粮国税,自古有之”,自古以来农业税收都是我们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是国家赖以改善民生的主要财源。而开放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这十多年税收的增长,我们国家财政的富裕,财政储备充足了,有了改善民生的保证。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如不但免收了农业税,而且对农业生产者还实施奖励,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学费全免,大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封建时名臣魏征说,“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党中央为改善民生,可谓积累了无穷的“德义”。

  另一方面,民生又与税收息息相关,税收负担的高低,税收起征点的大小都与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而由于开放改革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国家为使广大民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又采取了一些改善民生的税收政策,如2006年7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从1000元调高到1600元;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又通过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从1600元调高到2000元;这些税收免征额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收入分配,免征额调高了,就意味着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国家税收的收入相应减少了。这一政策大大缩短民众高低收入的差距,促使广大民众大支支持税收。

  所以,经济的发展是税收发展的原动力,经济发展促进税收的发展;税制的科学,税收征管的公正又反作用于经济,也就是说,税收也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税收的增长是改善民生的财源;民生的改善和稳定,又能持续支持税收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一(11)班 杨凯贻)

责编:李艳菲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