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农村消费增速首次快于城市 达4万亿元

2010年01月20日 16:27  年报 我要评论

  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建设,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让农村消费更便捷更实惠(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农村消费①)

  2009年, 我国农村消费增速自1987年以来首次快于城市:全年农村消费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5.5%;城市消费将达8.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左右。农村市场对全国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编者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重要举措就是“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

  扩内需,潜力在农村。数据显示:200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尤其是农村消费增速自1987年以来首次快于城市,增长约15.5%,高出城市消费增幅约0.3个百分点。如何进一步刺激农村的消费需求,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如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对家电、农机等进行补贴。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

  新年伊始,本报多位记者深入农村调查走访。他们带来了农村发展的喜人变化,也为扩大农村消费带来了新经验,新思考。

  关键是要继续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让人对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充满期待。

  刚刚过去的2009年, 我国农村消费增速自1987年以来首次快于城市,全年农村消费达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5.5%,城市消费将达8.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左右。农村市场对全国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促进农村消费,除了要帮助农民增收减负,最关键的是要优化农村消费环境。2009年,商务部大力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促进了农村消费。截至2009年10月底,全国已累计建成41.6万个农家店和1467个配送中心,覆盖了全国85%的县、75%乡镇和50%行政村,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为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2009年,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农业部在17个省区市支持了205个“农超对接”项目,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大幅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建立集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据试点企业反映,通过“农超对接”,农民销售农产品价格平均提高约15%,超市的售价下降15%,农民、消费者、企业三方受益。

  农村物流成本仍然偏高

  成效虽然显著,问题不容忽视。从网点上看,尽管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全国累计建设了41.6万家农家店,但相比广阔的农村市场仍显不足,传统的“夫妻店”、小卖部仍是我国农村零售网点的主体。从物流设施看,我国农村市场点多、面广、线长,我国农村流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农村商品物流成本仍然偏高。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所教授孙玉栋认为,目前部分农村地区的商业流通组织落后,流通成本过高,商业经营能力弱小、设施落后,假冒伪劣时有发生,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政府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为扩大农村消费提供便利,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供保障。同时,还应加强电力、基础设施等相关配套建设,确保农民能买就能用。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0年,商务部将把工作重心从农家店转向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在继续建设改造农家店的同时,加强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力争到2010年底实现农家店覆盖90%的县、85%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农家店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这无疑将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保障商品质量,帮助万村千乡农家店向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严重滞后,冷藏运输效率低的问题,2010年,“双百市场工程”将支持一批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若干县乡农贸市场进行建设改造,重点支持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试点范围,支持一批大型连锁超市及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通过支持配送中心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创品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构建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家电、汽车下乡等政策持续引领农村消费

  一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为拉动农村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2010年,这些政策将得到延续、完善,效果依然值得期待。

  截至去年底,家电下乡产品品种已由试点时的3类扩大到9类12个品种、6700个规格型号,销售网点近19万个,做到了全国县乡基本覆盖。根据日前财政部、商务部等联合发布的家电下乡2010年招标公告,今年家电下乡不仅每类产品投标型号大幅增加,最高限价也有所提高,农村消费者的选择面将大大拓宽。

  家电以旧换新同样成效显著。截至去年12月30日,9个试点省市以旧换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360.2万台,销售额140.9亿元,占全部家电总销售额的1/5左右。专家认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对拉动家电消费效果明显,并且提升了家电产品整体销售水平。2010年,中标企业还可以先售新后收旧,回收和销售双中标企业可采取“购收同步”,这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参与家电以旧换新的便利性。

  汽车下乡方面,去年1—11月,全国补贴下乡汽车摩托车419万辆,兑付补贴资金61亿元。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对拉动农村消费,改善农村汽车消费结构,促进农村交通工具升级换代,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汽车下乡政策将延长实施至今年年底,已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年1月31日;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按7.5%征收;实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将继续实施,并将单车补贴金额标准调高到5000元至1.8万元。各种利好政策的延续执行和不断完善,为今年农村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政策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

  

责编:杨淯婷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