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补贴,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建议

2010年03月02日 15:50  人民网 我要评论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我国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目前尚有部分边远贫困地区由于教师工资水平低,又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导致这些地区教师人才匮乏,师资严重短缺,基本的教育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些问题不解决,必将影响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最终亦将阻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在很多边远贫困地区,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资源严重匮乏,校舍建好了没有师资,有些贫困地区仅有的教师亦要承担“一师一校”的“全科教师”的任务,即一个老师要负责大多数甚至全部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和压力较其他地区教师更为繁重。

    除了工作任务重、条件差、压力大之外,贫困地区的教师待遇亦较差。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其财政经费仅能保运转,根本无法解决教师津补贴,亦就使得不少贫困地区即使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教师津补贴政策,亦无法真正落实。这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城镇教师的待遇得到较大改善,但是贫困地区的教师收入与城市教师的收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这样艰苦的条件一方面使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亦使得这些地区教师分不进、留不住,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来从教,形成恶性循环。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亦提出了要“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扶持贫困地区教育……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等要求;最近,中央亦提出今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方面转变,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最终需要依靠教育的发展。综合以上因素,为了改变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现状,建议:

    1、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使贫困地区教师的收入高于城市教师收入。

    建议国家要提高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设立专门的贫困地区教师补贴政策,从国家和地方财政中予以拨付,不仅要使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基本收入得到保障,而且要使他们的收入高于城市教师收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年轻教师、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教学一线工作,吸引更多的人才充实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才能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2、贫困地区地方财政无力拨付教师津贴的,建立国家单项补贴政策。

    对于一些因地方财政乏力,无法兑现地方教师津贴政策的贫困地区,建议国家建立单项的教师津贴政策,从国家财政中予以拨付,切实保障贫困地区教师的收入按时、按量、足额发放,从而避免师资力量的继续流失,使那些条件艰苦的学校有教师可用,并留得住教师。

    3、鼓励大学生到贫困地区支教,建立制度保障,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与倾斜。

    建议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贫困地区支教,尤其是要建立师范院校和贫困地区扶贫帮困对接工程,规定师范院校大学生毕业后要到贫困地区支教服务2-3年再返回大城市,国家亦要为这些到贫困地区支教服务的大学生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在支教服务回来后在择业、考公务员、考研究生甚至是住房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并将其支教服务工作成绩作为回城择业的考核指标之一。这样既能带动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到贫困地区服务,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又能解决贫困地区师资力量不足问题,推动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责编:张恪忞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