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3月02日 16:04 人民网 我要评论
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亦将统筹城乡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将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党中央的决策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认为中央决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决策是英明的,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从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实现社会和经济现代化、走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许多欧美发达国家近五十年来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正是以大批城市工业、居民从大城市中心迁往市郊和农村地带,从而形成以政治、金融、文化为中心的大城市和以工业为中心的中小城镇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二元结构。
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化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再加上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化政策,乡镇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根本无法消化这些剩余劳动力,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大城市,特别是东部、南部城市打工,造成了许多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交通拥堵、房价攀升、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劳动就业压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而农村劳动大军在城市与乡村以及各个城市之间的无序摆动,不仅导致了劳动力这一重要社会资源在迁徙过程中的巨大浪费,也增加了社会成本。同时,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农村劳动力亦无法长期在大城市生存,亦就实现不了真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变不了乡镇依然落后的现状这一国情。而发展县域经济,在中小城镇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就能够就地吸收农村劳动人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现将加快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目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动员工业企业下乡,大力发展县城经济
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议,国家放宽了中小城市和城镇户口限制,鼓励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城镇转移,但如果中小城市和城镇没有就业岗位,这些人又如何在中小城市和城镇生存呢?因此仅有工厂从大城市搬到中小城市才能创造就业机会,让大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返回就业,工业就业人多了,又刺激了当地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中小城市生活成本低,而且就近家乡,一人就业可以全家迁居,真正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
二、为推进城镇化进度建议采取几项政策
1、控制大城市工业用地指标,迫使企业迁移到地、县。
建议国家采取减少,甚至不给大城市工业用地指标,迫使企业必须建在地、县市与乡镇,让企业逐步下乡,同时迁出多少企业国家就降低迁出地的税收任务,这样才能鼓励大城市地方政府放企业下乡,促进企业自主下乡,将大城市逐步发展成为政治、文化、科研开发、金融、商业中心,将制造业逐步从大城市迁移到中小城市与乡镇。
2、对迁移到中小城市、乡镇就业定居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补贴
对迁移到中小城市、乡镇就业定居的农民特别是全家迁移的农户,若已有固定职业的农民实行交回土地,给予适当的住房补贴,参加社会保障体系,这样既能让他们长期定居,实行劳动力真正转移,同时又可以将土地集约化经营,逐步发展成现代化农业。
3、进一步鼓励乡镇民营企业与乡镇企业的发展积极扶持乡镇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及为大企业加工配套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就地消化部分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发展。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的农村繁荣富裕的现状都是靠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应该已有成功的经验,可以予以借鉴并发扬光大。
4、发展乡镇医疗、文化、教育事业,改善居住环境。
国家可将资金投资到乡镇上,发展乡镇医疗、文化、教育事业,一方面可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同时亦能改善农村乡镇的居住环境,逐步将农村乡镇发展成为人们向往的居住地,缩小地域差别、城乡差别。
责编:张恪忞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