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2月25日 15:47 羊城晚报 我要评论
“美食译名大征集”结果昨出炉,老外揾食不用再“蒙查查”
本报讯 艇仔粥———SampanCongee、老婆饼———SweetHeartPastry……以后,老外们到西关揾食不再“蒙查查”了!历时两个多月的“西关美食译名大征集”结果昨日新鲜出炉,64种西关名小吃、西关名老字号从此有了自己的“洋名”。相关负责人表示,荔湾区将在区内的餐饮店和小吃店逐步推广这些西关美食译名,如果效果良好,将向市有关部门推介在全市加以推广。
参赛者多为“海归”
“过去很多小吃的英文译名大多由酒楼随便译,多数用拼音直译,就算服务员手脚并用,也很难向老外解释清楚手里的美食到底是什么。”据荔湾区旅游局副局长梁东介绍,为了让西关美食迈向国际,尤其是亚运期间能更好地让外国游客了解和传扬西关的美食文化,荔湾区旅游推广中心于去年11月组织开展了“西关美食译名大征集”活动,向广大市民和网友“求计”,为64种西关名小吃、西关名老字号起“洋名”。
据悉,此次征集活动得到了市民的热捧,短短一个多月,就征集到了近4000个有效译名。旅游局专门请来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英国的老师和在广州生活多年的“美国佬”食家,还请了翻译公司做评委,经过多轮意见碰撞,终于在近4000个译名中为64种西关小吃选出了较为合适和规范的洋名。
“此次评选,借鉴了北京奥运餐饮界写实为主、写意为辅的做法,多数简单的音译都被淘汰掉了。”活动评委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老师石静介绍,此次为西关美食起洋名的市民中,有很多是国内的“海归”,提交的很多译名不仅准确,还贴近外国人的使用习惯,如有参赛者把奶黄包译成“SteamedBunwithCustardFilling”,“Custard(黄色的奶油冻)一词在国内虽然用得不多,但与‘奶黄’意思贴近,而且该词是外国人的常用词,老外一看就能明白。”
老婆饼“洋名”甜到心
据悉,艇仔粥是此次最多参赛者翻译的美食,最终市民温演红起的洋名“SampanCongee”脱颖而出,成为评委们的心头好。
“Sampan的中文是‘舢板’的意思,旧时老西关的艇仔粥正是在小艇上卖的,我们都觉得这个译名有心思,非常贴切。”石静说,此次很多西关名小吃的译名都令人印象深刻,她最喜欢的是老婆饼的“洋名”———SweetHeartPastry,“一看到SweetHeartPastry这个意形俱备的名,我就心都甜起来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译名都令评委们满意。对于非常直白的“萝卜牛杂”(WhiteRadishandBeefOffal),石静就觉得有点不妥,“Offal一词有‘unwantedrubbish’的含义,即所谓‘碎屑、残渣、废弃物、垃圾’的意思。这个词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和美味的牛杂不太相符,但目前还没找到更加贴近的翻译。”
美食“洋名”或会推广
“此次征集活动得到很多市民的支持,像‘佛跳墙’的翻译甚至在网上掀起了热潮,‘发疯的和尚’(TheMadMonk)颇受网民及市民喜爱,大家都觉得它够好玩。”梁东说,虽然该译名非常受欢迎,但在征求了民族宗教部门人士意见后,这个译名无奈被弃,换了一个中规中矩的“Buddha-Jumping-Over-Wall(StewedShark Finswith AssortedSeafood)”。
“为了让老外们更加一目了然,我们还在很多小吃的洋名后面附加一段食材介绍,让老外们一看就知道这个点心是什么,又可以学到正宗西关美食的叫法。”梁东透露,这次活动评选出来的译名将用在即将推出的迎亚运版《西关揾食图》上。春节后,荔湾区旅游推广中心还将制定出译名的使用指引,并广泛推荐给荔湾区内的餐饮企业和小吃店应用,“如果效果良好,我们将向市有关部门推介在全市推广。以后,老外们来到广州‘揾食’就再不必‘手指指’或亲自走到厨房了”。
链接:
最简短的译名——艇仔粥:Boat Porridge;Canton Porridge
最长的译名——娥姐粉果:Steamed Dumplings Stuffed Fried Pork,Shrimps and Mushrooms by a Maid Named“EJIE” in Past;
最搞笑的译名——状元及第粥:being boss;佛跳墙:The Mad Monk;烧卖:Show me
最少人翻译的美食——糯米饭,咸煎饼
责编:季晓婷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