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要覆盖“夹心层”

2010年03月19日 14:42  首页 我要评论

  3月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的发布会上,记者们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进行了轮番“轰炸”,问题自然还是“两会”会场内外都关注的焦点——住房问题。

  去年深受高房价之苦的购房者无疑对今年的“两会”满怀期望。而政府工作报告不负众望,提出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更是加大力度,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

  这无疑为众多既是中低收入者又是楼市“夹心层”的购房者带来了福音。业界人士指出,房价不断升高,购房者的购买力就相对被削弱,各个梯次的住房价格和对应的购买力都产生了背离,因此出现了许多两边条件都达不到的“夹心层”。比如,经济适用房本来是为解决中低收入者购房问题制定的保障性措施,但是一些地区定价过高,许多购房者只能无奈地弃购。

  出现这种“夹心层”,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分析说,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住房体系还不够健全,尤其是住房保障制度无法覆盖全部的中低收入群体。通过大力发展廉租房,则会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那就是能够保障占城镇总人口5%-10%左右的低收入和居住困难群体有房住。

  姜伟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要鼓励一些地方把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房往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逐步过渡。

  若是根据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提出的目标计算,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若按户均三人测算,2007年年底全国城市总户数为19793万,1540万户将占全国城市总户数的近8%。

  但是,仍然还有10%-20%左右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包括外来人口)或者不符合廉租房准入标准,或者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杨红旭分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夹心层’,政府应该通过公共租赁房解决其居住问题,其租金补贴标准要比廉租房低。”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覆盖这些“夹心层”成为实现保障功能的应有之义。由于“夹心层”也分了很多层次,比如能买得起经济适用房但不符合条件的购房者,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等,因此有不少“两会”代表、委员呼吁,探索多元化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应是地方政府着力的方向。

  事实上,除去传统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之外,许多城市针对居民特点已在探索建设五花八门的其他类型保障性住房,以实现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这些地区的人大代表、委员也把成功经验带到了“两会”上。

  全国人大代表、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在江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市民公寓是赣州市探索保障性住房体系方面的一个新项目。具体操作方式是,按照经济适用房标准来进行建设,提供给进城务工者购买或租赁,原则上保本微利。“其实赣州市在保障性住房方面比较有特点的是建设廉租房,我们还建设了一批大学毕业生见习公寓,提供给刚毕业的学生租赁,这样一来,做到了保障性住房针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

  “就这些属于现在讨论的公共租赁房范畴来讲,主要是用来解决‘夹心层’或暂时有困难的人群居住问题”,杨红旭对记者说,这些种类的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比较大,不仅包括本市的居民,还包括刚毕业的学生,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实现了产品多元化,是对住房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此外,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无疑能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市长夏耕“两会”期间就表示,三年来,青岛市由于新建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的比重占全部新竣工住房总量的近一半,中低收入者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充足房源,使青岛住房供给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不仅实现了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难题,同时对住房价格快速上涨起到明显抑制作用。未来三年,青岛将每年确保建设保障性住房1.2万套,进一步增加保障性住房面向社会公开租售的比例和规模。

  但是,保障性住房建设要靠中央财政资金拉动,杨红旭表示,因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大部分都是中西部城市,这些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而廉租房基本上完全靠政府投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意味着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去年我国新建、改扩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万套已经超预期完成目标,今年相信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进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责编:辛逸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