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在金融危机中向“中国创造”转变

2010年01月28日 10:20  新华网 我要评论

  一年前,当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人们普遍担心,作为“中国制造”最大基地,广东能不能经受这一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挑战?广东会不会为了短时期内的保增长,走上一条铺摊落后产能、盲目投资扩张的老路?

  一年过去了,记者调查发现,“中国制造”不仅没有在南中国退潮,相反,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广东抗击金融危机、保增长、促转型的旗帜。广东在“危中寻机、变危为机”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措施和政策。从长远角度看,这些措施对经济影响更加深远。

  制定实施《广东自主创新规划纲要》。通过开展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建立增强广东核心竞争力的开放型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深圳、广州已成为中国自主创新最活跃的地区,吸引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风投资本和资本与技术密集企业,今年1-11月,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

  制定实施《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广东提出要高标准建设高科技园区,发展高端创新集群,使之成为广东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今年上半年,广东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3.4%,远高于全省4.4%的平均水平,出口逆势大幅增长27.5%。

  继续推进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到今年9月底,广东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达31个,吸引全国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高校200所,企业7000多家,4年来累计实现总产值7000多亿元,新增利润近1000亿元。

  完善自主创新政策和体制。广东落实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和企业研究开发税前扣除等政策,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2009-2012年科技专项经费34亿元一次性安排。

  此外,广东还通过金融创新,大力支持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深圳,已拥有16家小额贷款公司,200多家担保公司,4000多家私募基金公司。这些新兴金融企业的出现对珠三角乃至全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现在,一个面向世界的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南粤大地呼之欲出。

  自主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今年1-10月,广东汽车、船舶、医药、生物及生化制品等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3.8%、28.8%、18.3%、38.2%和18%,远高于全省经济平均增速。一大批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崭露头角。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在自主创新中并没有抛弃传统产业,而是在“双转移”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促进传统产业迅速转型升级。主要举措包括在珠三角地区启动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制定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行动方案,省财政拨出22亿元扶持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1—10月,广东三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9.5,大大高于各产业投资水平。

  “危中寻机、变危为机”大大推动了“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时代到来。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共关停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85.5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536万千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9379.8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42%。广东经济发展中的“地租经济”比重大大下降,在今年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中广东位列全国第一。

  广东的科技产业地位也不断提升。据资料显示,去年以来广东发明专利数量居全国第一。2008年,广东发明专利数量7604件,排在第二位的北京为6478件。在深圳,涌现了华为、中兴和比亚迪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大批企业;华为的发明权拥有量以企业为单位已经名列世界第一。

责编:曹树彬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