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4月06日 15:51 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 我要评论
为代表的海外市场上涨的刺激,清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双双高开,但是由于地产股出现全面回调,受其影响,银行股也冲高回落,使得大盘呈现逐步走低的态势,从盘面上看重庆板块受政策利好刺激,表现良好,但是卖压较重。煤炭板块是相对坚挺的板块。而前期涨幅较大的电子科技股则列于跌幅榜前列。经过前期的上涨之后,后市大盘还需要整固,但下跌空间不大。(专家咨询组 陈炜)
新华社连发6文痛批高房价
近期,楼市出现“小阳春”,图为4月3日一名小姑娘随家人在南京房展会看房新华社/图
高地价高房价近期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日前,新华社连续发表了6篇聚焦房价的“新华时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系列评论刊出后,立即在网上引起了重大反响,一些重点门户网站争相转载。
观点
土地财政实际上是预支未来
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为开篇评论,连续6天播发评论,对房地产当前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4月1日发表的题为《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的新华时评指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安排上弱化地方‘以地生财’的冲动。”如何遏制冲动?文章建言,“给予地方更多的资金支持。”评论指出,土地财政实际上是预支了未来若干年的土地收益总和。
近日,记者联系到了新华社国内部评论室主任张建高,张建高告诉记者,自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到北京工作,已经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了将近30年了,对于北京房价的过快上涨有亲身的体会。
解读
系列评论可能为推物业税开道
不无巧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近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撰文说,政府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谢旭人这一题为《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文章指出,在统一税政前提下,研究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培育地方支柱财源,从而尽可能通过增加地方本级收入。再联想起不久前国土资源部关于物业税试点推出在即的表态,市场的浮想联翩已是理所当然——眼下多数市场人士坚信,在不增加地方财政支配权力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以地生财”这一局面很难由调控二字解决。而物业税则被视作增加地方政府收入的当然选择。
另据统计,上海、北京和深圳房屋的空置率已达到40%,也就是说,将近一半房子是没人住的。
调查
逾四成北京买房族推迟购房计划
近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对北京市城镇居民购房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投资性购房居民占比创近两年以来新高达到23.1%,而41.58%的买房族纷纷推迟购房计划,一年内的购房意愿环比下降近5个百分点。
央行营管部的调查显示,居民一年内购房意愿下降明显。仅16.9%的居民在一年内有购房意愿,比上季下降4.6个百分点,一年后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30.8%,比上季上升3.9个百分点;没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比52.3%,较上季上升0.7个百分点。
在有意购房的居民中,41.5%的居民看好政策对于房价的抑制作用,表示推迟购房计划,等待房价回落;27.9%的居民表示按需购房,不受政策影响;26%的居民表示政策作用不明,暂时持币观望;其余的居民则认为政策难改房价上涨趋势。
分析
中国房价明年可能将下跌20%
日本野村(香港)公司研究中国房地产的分析师李伟烈认为,虽然中国政府自今年年初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减少对房地产的需求,但这些举措尚不足以扭转当前的势头,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房价仍将上涨。
他说,“由于当前住房的供应量有限,房价还会再上涨15%,不过交易量会有所下滑,今年可能会减少5%到10%。”
李伟烈说,长远来看,目前正在建设的一些项目增加了住房供应,而且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投放市场,再加上政府可能进一步出台更加严厉的举措来遏制房价,预计房地产市场在2011年会经历剧烈的调整。李伟烈预计,今年房价出现的上涨会促使政府采取更加严厉的遏制举措。
他说:“这样一来,明年房价的下跌幅度可能高达20%。”
上月,中国房价的年化上涨速度达到10.7%,是近两年来最大的涨幅,让人担心中国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正在形成房地产泡沫。(综合《重庆晚报》《新京报》等)
相关阅读: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