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读报2010年4月13日

2010年04月13日 09:55  CCTV-第一时间 我要评论

进入[第一时间]>>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欢迎您第一时间听我读报。

    昨天是北京实施错峰上下班的第一天。《新华社》就说,这次涉及的人群大约有81万人之多。从北京市交管局指挥中心的数据来看,交通高峰时段全市道路交通总体运行平稳,整体交通状况有所改善。早上七点到九点之间,北京城区主要道路流量环比降低了1.5%,车速环比上升了1%。7时至8时城区主要环路联络线速度提升6.3%,流量高峰出现时间推后30分钟。总体上看早高峰依旧“凶猛”,晚高峰平缓过渡。

    其实,错峰上下班早有先例可循。《新华社》就说,“错时上下班”和“弹性工作制”是欧美发达国家大中城市普遍采取的做法,在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城市就实行了错时上下班,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而在国内,从2002年开始,哈尔滨、重庆、大连等10个城市就开始实行错时上下班政策,从这些城市的执行效果上来看,高峰期人们的出行时间普遍减少了10分钟以上,错峰效果比较明显。

    那么北京首日错时上下班为什么没有太明显的效果呢?今天的《北京日报》说,家住天通苑的王先生,以前是8点半上班,现在改成九点上班了,但他还是按照往常时间出门,习惯了,总怕迟到。而且大部分外企、民营企业,和一些商业单位,上班时间都是9时。机关单位错峰上班可能把两拨高峰合在一起,变错峰为凑峰。所以有市民建议,错峰措施不如改推迟半小时为提早半小时。这样一来既错开了高峰,又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因为学校上学时间并没有变化。

    别说,市民的建议还真值得有关部门考虑。不过错时上下班只是综合措施中的一项,北京市今年还推出了差别化停车费等10个方面的政策,加大对交通拥堵的治理力度,希望能够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下面是读报留声机。

    简约泼水节,吉祥不打折。

    这是今天《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标题。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佤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而西南大旱让今年的泼水节不同以往,为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不少地方采用循环用水,节约泼水,把节日活动的重心转移到欢聚、采花仪式、取水、祈福等活动上。泼水节,不在泼水多少,心意到吉祥照样到!

    房价地产股价严重背离,楼市调控可能进一步升级。

    这是今天《中国证券报》的一篇文章标题。3月中旬以来,一线城市迎来房价的新一轮上涨,北京、上海等地七成以上项目开盘价格同比翻番,整体均价环比涨幅超过25%。同时,沪深股市地产板块经历短时反弹后又陷入调整,申万地产指数在5个交易日内连续下跌,累计跌幅接近10%。业内人士表示,房价过快上涨,可能导致楼市调控进一步升级,地产股危险,只能回避了。

    不给投机购房者放贷,不如停止二套房贷。这是《证券日报》的一篇文章标题。《证券日报》说,银监会一句“银行有权不给投机投资购房者发放贷款”,打碎了炒房客利用银行贷款获得杠杆收益的美梦。不过还有一招更狠,与其让银行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去判断贷款者是否为“炒房客”,不如果断停止发放二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全力以赴保障购房者的首次置业需求。是剂猛药,就不知道能不能治病。

    姚明有多高,股价就有多高。这是一个股民说的。《广州日报》报道,由篮球明星姚明持股的合众思壮亮相深圳中小板后首日就大涨147.3%。上周三这只股票成功的戴上了百元股的王冠。许多人买入仅仅是因为以为明星持股肯定有内幕消息,保赚不赔,因此对明星持股情有独钟。听消息炒股说明我们的股市没长大。

    开工人淘汰的机器,种农民撂荒的土地,录高中落榜的学生。这是民盟云南省委一份调研报告对云南农村中职教育的描述。《中国青年报》报道,云南全省有50多所农村中职学校没有通过合格学校评估验收,基础设施差,校舍不足陈旧老化。农村中职学校教育资源贫血,根子是农村教育营养不够。

    前天老虎昨天羊,猜猜今天谁上岗

    这是《河南商报》的文章标题。说的是20年前,郑州动物园的50亩土地被政府划拨给了河南省体育局,至今没有归还。最近,动物园听说本来属于自己的地还要用来进行商业开发,不干了,于是带上狮子老虎来讨债。让动物们轮番在体育局的门前站岗。到现在这些狮子老虎已经坚持两天了,而两个部门之间的争地战还没有打完,还让这些坚守岗位的动物们快歇歇吧。

    欢迎回来咱们继续读报。

    上周六,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申请受理初审合格家庭的公示期正式结束。《广州日报》说,在为期15天的公示过程中,大伙发现了不少奇怪的现象,你比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扎堆出现、不少申请者甚至已经拥有了一套每平米售价超过5万的豪宅。还好,公示就是要接受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的,在这些怪现象被大伙慧眼识出来之后,部分申请人已经自动退出了申请。当然这还只是初审,深圳市住建部还会在终审阶段对申请人的财产、房产进行实质性的审核,预计会在六月份进行第二次公示。

    今天的《新华每日电讯》有篇评论说《住房保障无法可依,“窃”保障房才无法无天》。民众都能看出来的破绽,想必审查的人也能看出来。设立审核程序就是为了防止瞒报和谎报,如果一味只能依靠申请人的诚信,那这样的审核便如同虚设。现在各地的怪象可以看出,住房保障还是无法可依以及违法成本太低,无怪乎造假者“前赴后继”啊!

    记得我们曾经给大伙说过武汉通过一个经适房的复查新政揪出了30名“李鬼”。看来,审查一次真的是不够啊!一方面是审查,一方面是抬高能申请的门槛。这不,《新民晚报》说,浙江嘉兴市建委及嘉兴市各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出了一个新的经适房管理实施细则:凡是家庭成员中拥有汽车的嘉兴市民,将无权申请今年的经适房。当中还特别指出,即使是今年1月1日后把车过户掉的,仍视为有车。这个新政出来后,叫好声一片,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有车的不一定就收入高啊,或许那辆车就是赚钱养家的工具呢?这样的门槛会不会把条件内的人选也挡掉了呢?

    要我说,现在保障性住房本来就比较稀缺,咱先保障了真正没房没车,实在很困难的家庭再说,特殊情况可以特殊说明,至少,这个门槛能保证更多低收入家庭,也能在最开始就避免了深圳乃至武汉会出现的“李鬼”尴尬!
再来说一个比较热闹的事。

    精彩每天秀 一起看天下,一会儿回来。

    《新华社》报道前天,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遗体运抵华沙。众多波兰民众继续来到总统府外悼念遇难的总统。

    波兰首都华沙总统府前的广场上,民众摆满蜡烛。卡钦斯基的独生女玛塔痛失双亲很伤心,卡钦斯基的孪生兄长则跪地亲吻灵柩,跟胞弟道别。
 
《新华社》报道,昨天,上海世博会各省市区馆布展进入尾声,将如期参加4月20日开始的园区试运行。这是西藏馆。

    “戴”着苗族银饰的贵州馆静候来宾,苗族银饰据说已有四百多年,很多反映了苗族长期的迁徙历程。这样的场馆更像一张制作精美的旅游名片。

    安徽馆的外墙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神韵,马头墙、小青瓦,“小桥、流水、人家”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吧。

    而江西馆处处体现“千年瓷都”风貌。五尺热焰,千年瓷都。瓷器是这座城市的灵魂,透过江西馆,人们仿佛能看到那凝固了的土与火的舞蹈……
 
《中新社》说,最近,江南渔民的传统节日“网船会”在浙江嘉兴市王江泾镇举行。网船会又叫水上庙会,来赶会的船,大部分都是丝网船,所以得名。

    “江南网船会”是江苏、浙江、上海渔民的民俗祭祀活动,百余年来,当地百姓通过庙会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出入平安。

    当天,60多个民俗社团、近2000渔民来到现场载歌载舞,为四里八乡数万名乡亲们带来一场“水上狂欢节”。

    《新华社》报道,前天,这样一辆严重超载的三轮摩托车行驶在广东汕头市的安澄公路上,车上满载的废旧物品高达数米。谁不在意自己的安全,不管你拉多重货物,公路都一样收费,才是超载的根源。

    江苏淮安的观众叶首卫说,在他家乡有一条公路旁绵延几公里的水杉树上都筑满了鸟巢。

    鸟儿或在巢边栖息、或飞翔觅食,成了这一线独特的风景。不过,以前可不是这样!

    这几年,随着大家对环保的重视,这里更绿了,环境也更美了,这也给鸟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更多的鸟儿也选择在这里安居乐业了!

    北京的观众唐亚丹说,最近,小区里几个家庭组织了一次摄影宝贝采风活动,地点是北京植物园。瞧,小家伙们拿着照相机有模有样的,认真的态度也绝不亚于真正的摄影师!

    虽然他们的年纪都很小,但发现美的眼睛不分年龄,只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呢!

    “爱生活 拍生活”征集观众照片

    “爱生活 拍生活”,今天的幸运观众是北京的唐亚丹和江苏的叶首卫,我们将分别赠阅给他们一个季度的《中国国家地理》和《大众摄影》,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也谢谢合作报刊的支持。

    来看其他方面的消息。

    英国《每日邮报》说,身为作家的萨曼莎前阵子开始研究女性对购物的癖好能不能克制。以前偏爱购物的萨曼莎决定自己来验证,约法三章:除食物、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外一概不买;挑战来了,她穿过大街,觉得商店橱窗都像花枝招展的贵妇,红色的打折广告充满诱惑。这让萨曼莎认识到,自己热衷购物其实只是认同一种物质上的奖励或是精神上的安慰。于是想购物时她就上博物馆或画廊;送给朋友的礼物亲手制作、日常食用的蔬菜自己种植。虽然萨曼莎说自己并不是为省钱,是为了环保。不过她一年下来共节省5000英镑,最新调查显示,英国女性一生用于购物的时间累计近3年。冲动购物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魔鬼。

    你有没有想过挂在家中的油画可能是出自一群农民之手?《新华社》报道,福建古田双坑村的老黄至今还庆幸自己十年前上深圳打工的选择。当时,老黄和一些村里的年轻人恰好遇上了外国商品油画进入深圳。打工没怎样,老黄倒迷上了油画。学成返乡后,他拉起了油画工作室,招募学生、接收国外订单。画作不少是反映双坑村风土人情、自然风光。这些土掉渣的乡土特色油画居然在海外大受欢迎,渐渐的,村里人都干上了这行。村里一年举行好几回画展,村民聚在一起,评价一番。双坑村如今已有村民画师、画工300多人,去年油画出口创汇达到了1000多万美元。脑袋富起来,钱包自然鼓起来。

    此正是:

    油画村里画家多,

    农民照样懂艺术。

    作品出口不掉价,

    头脑灵活钱包鼓。

    闽东有个小山村,

    画工画师上百人。

    出口创汇达千万,

    中国油画出国门。

    山村画家手艺赞,

    小小油画把钱赚。

    出口创汇过千万,

    农村土鸡下金蛋。

    今天的读报就是这些内容,愿你早上有个好心情。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