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创业板中小板IPO门槛提高 投行机构称尚待观察

2010年05月18日 16:38  证券时报 我要评论

  本报记者 杨成万

  “将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考察期最后一年的净利润提高到3000万和5000万元。”日前市场上广为流传着这样的传闻。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认为,如果这一传闻变为现实,那么,将意味着创业板、中小板公司的上市门槛将大为提高,对于创业板、中小板甚至对整个大盘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促使从事创业板、中小板投行业务的券商和“潜伏”创业企业的VC(即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和PE(私募股权投资)将对创业企业“优中选优”。

  二级市场:短中长多

  日前,市场上流传的关于创业板、中小板IPO门槛升高的具体“说法”是这样的:在创业板实施IPO的公司,其最近一年的净利润由原来的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在中小板实施IPO的公司,其最近一年的净利润由原来的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

  那么,上述传闻如果变化现实,将对二级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从短期来看,将主要表现为“中性”。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当然是利好。”李大霄说,一方面,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靠炒作“概念”、“题材”和“讲故事”上市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目前创业板、中小板公司过高的估值水平。

  李大霄同时表示,估计管理层出台这样的规定,还与即将对创业板公司实施“直接退市”制度有关。因为“直接退市”不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事情,更不是目的,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才是目的。既然如此,与其今后“直接退市”,还不如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以尽量减少“直接退市”现象的发生。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说,“这样的传闻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是有的。”因为创业板公司实施“直接退市”制度后,如果不相应提高上市门槛,那么,会形成“这边在大上新股,而那边又有大量的公司退市。”这不利于市场的基本稳定。特别是对于广大的国内投资者来说,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不适应这样的“大进大出”。因此,通过在“入口关”进行一次严格的“过滤”,有利于减少“直接退市”公司数量。

  不过,黄祥斌坦言,就目前而言,这样一个传闻对大盘,或者是对创业板、中小板市场的影响都有限,因为目前大家关注的对象并不在这上面,而是关注房地产新政、加息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

  投行机构:尚待观察

  银河证券资本市场部总经理夏中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示出几分轻松:“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使真有这样的规定,对我们的投行业务影响也不大,因为我们目前做的投行业务主要是针对上主板市场的大公司,今后也以大公司为主。”

  “事实上,目前由我们保荐上创业板、中小板的公司,在IPO时的净利润都大大超过了管理层要求的底线,有少数公司甚至已经达到了现在传闻的新标准。”安信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赵宇说,当然,按新标准来衡量,有些公司培育的项目达不到这个标准,前期做的很多工作都要重来,得再辅导一两年了。

  投行业务这块“蛋糕”还是很大的,而且会越来越大,只是存在各大券商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切分的问题了。据CBN统计,在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其保荐及承销费用共计5亿元,由24家券商分享。其中,有5家券商各获2个保荐项目,并列第一,各占6.9%。这5家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平安证券、海通证券、国金证券、国元证券。

  28家已发行新股,成功募集154.78亿元。按照一般保荐机构保荐及承销费收入占募集资金的3%-4%的比例计算,首批创业板项目已为这24家券商贡献了5亿元收入。券商界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一般说来,在中小板项目占比较高的券商,在创业板项目数量上也会领先。由于国信证券、平安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等广东境内的券商在创业板保荐项目数量上较多,因此,如传闻变为现实,它们可能受的负面影响要大一些。

  创投机构:优中选优

  牵一发动全身。提高创业板、中小板IPO“门槛”的传闻同样牵扯到VC和PE们的“神经”。德同资本高级投资经理许谦向记者透露,提高创业板、中小板IPO“门槛”,可能只是由监管层内部掌握。“实际上,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从目前中小板过会企业的业绩情况看,最近一年的盈利都在4000万元以上,同时,现在基本形成了共识,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如果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下,大家也就不会上报了。”

  部分近期被否的公司,可能与此相关。如4月23日被否公司金仕达卫宁软件,近三年虽业绩快速增长,但2007年-200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49万元、10740万元、11340万元,净利润仅分别为1224万元、1701万元、2616万元。即使已经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中,若以净利润做比较,就有9家公司未达3000万。而大禹节水,甚至连2000万都不到。如果按传闻中的新标准,这些公司很有可能不被通过。

  许谦说,证监会的考虑的确有其必要,毕竟很多项目2000多万元的利润,4000-5000万元的营业收入,抗风险能力确实小了些。尤其是有些公司依附在一些大公司、大项目、大客户上,风险很大。

  不过,许谦估计管理层目前不会修改创业板、中小板IPO上市规则。他说,现在的规则都是证监会不久前才下达的,不可能轻易改变。即使要改变,也应该对现在已经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的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看究竟有多少公司由于无法达标而退市,然后再作修改也不迟。这样,才能体现政策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另有创投人士认为,创业板本来就是给高成长,高风险的小公司提供的融资市场。管理层的苦心当然理解,但最重要的还是把好审核关和监管关,比如信息披露一定要客观完整,这个工作做好了,其他都很好解决。

  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总裁李万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称,不管这个传闻会否变为现实,他们在对创业企业的选择上都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只有那些项目前景,管理团队、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符合要求的公司才能进入他们的视线。

责编:王玉飞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