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5月11日 14:51 《对话》10周年 我要评论
嘉宾: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任学安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副总监
李军 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
刘丽娟 长影集团的董事长
尚琳琳 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
吴文辉 盛大文学总裁
于春迟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社长
祝伟民 浙江世纪风采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陈伟鸿:
现场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感谢各位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人间四月天齐聚在美丽的杭州,一同来出席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杭州国际动漫节展览办公室,以及浙江传媒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文化产业领袖人物的论坛。在今天论坛一开始,大家看到了在《对话》节目当中出现的一位又一位的嘉宾,十年的时间当中,我们和他们曾经面对面地关注过经济领域的每一个热点话题。虽然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天看到他们,我觉得依然有很多的感动和亲切在我的心间,不管这些领袖人物他们在历史当中留下的是或深或浅的足迹,但今天看到他们的面容依然如此地清晰,看到他们的表情依然如此地生动。十年当中我们见证了许多的发展和繁荣,在十年过后的今天,我们再一次请到了许多重量级的嘉宾,共同来关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我想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词是中国文化产业领袖人物论坛,真是名不虚传,因为各位可以看到,今天我们请到的都是在这个领域当中,最具分量的领袖人物。我们一一地来认识一下他们。
首先为各位介绍我们的第一位嘉宾,他是博鳌亚洲论坛的秘书长龙永图先生。龙先生一直被大家当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功臣,因为他是中国加入世贸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第二位嘉宾,他是来自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的长影集团的董事长刘丽娟女士。
接下来各位认识到的是有着中国迪斯尼乐园称号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的打造者,来自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尚琳琳小姐。
前两天是世界读书日,所以我们接下来这位嘉宾可能会让大家感觉到更多的亲切,他是来自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也是规模最大的外语出版机构,来自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的社长于春迟社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寻找文学的魅力,接下来我们介绍的这位嘉宾是来自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领军者,被称为全球话语小说梦工厂的盛大文学总裁吴文辉总裁。
下面我们介绍的这位嘉宾,他是很多大型演唱会和文化活动的幕后组织者或者说是策划者,来自浙江世纪风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祝伟民。
下面的这位嘉宾是培养了非常多传媒界精英的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副院长李军。
下面要介绍的是,来自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副总监任学安先生。任学安先生是所有新闻从业者心中的一个骄傲,因为他获得了我们全国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最高奖,就是第十届长江韬奋奖,同时还要给各位介绍大家看到的《复兴之路》,看到的《大国崛起》总导演就是任学安先生,谢谢任总来到我们的现场。
今天我们也很高兴,有现场的各位能够共襄盛举,一同来关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今天我们请到了有很多来自各大媒体的朋友。他们是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浙商》、《扬子晚报》、《钱江晚报》、杭州电视台等传媒界的朋友,还有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我们在这里一并用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谢谢大家。
我们今天会请我们的领袖人物依次来到这里,来发表他们对文化产业的一些见解,让我们来感受到他们的智慧的思想。首先我们要请到的这个人,她和电影有关。说到电影,我想很多人现在业余爱好当中一定少不了电影这一项,但是我们今天要请到的这位电影人,她应该说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者——长春电影制片厂目前的领军者,来我们用掌声,请出刘丽娟女士,来听一听她对今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和观察,掌声欢迎。
长影集团的董事长刘丽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面对的是专家、学者,各位有识之士,还有新闻界的朋友们,有些紧张,有些压力,我也是深感有些责任,同时我更感觉到有信心和力量,因为三年前,我有幸在央视的《对话》栏目当中介绍了长影改革的有关情况和取得的有些成效。三年后,长影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深深地知道,与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长影的希望和要求差得还很多,但是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不断地开拓进取,奋发图强,把长影建设好,发展好。
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影业在开拓进取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呈现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也迎来了我们电影人重大战略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知道,中国的电影产业起步比较晚,底子比较薄,可以说产业经验和水平还是处在初级阶段。无论是在优秀影片的创作上,还是管理和运营的体制上,还是电影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及我们的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上都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那么就在这特殊的阶段里边,我们长影人以他清醒的头脑,把握住自己的定位,发挥了自己长影人的优势,明确的发展的大方向和主攻的目标,使长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长影是新中国的第一家电影制片厂,人们称之为新中国的电影摇篮,曾经为新中国的电影史上创造过七个第一:第一部纪录片是《民主东北》,第一部科教片是《预防鼠疫》,第一部木偶片是《皇帝梦》,第一部动画片是《瓮中捉鳖》,第一部长故事片是《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译制片是《普通一兵》。这七个第一,都是出自于长影,长影是1945年至今拍摄的故事影片是800多部,译制世界各国影片是1000多部。在大家的记忆当中,我认为可能还有记忆犹新的一些影片,像《五朵金花》、《刘三姐》、《咱们村里的年轻人》、《创业人》,尤其是拍伟人的作品《开国大典》也是出自于长影,还有《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
译制的世界各国影片,像过去大家看到的《流浪者》、《复活》,去年的译制是《马达加斯加》等等,这些影片都为中国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长影人也承担了半个世纪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这是属于长影的过去,那么长影的过去可以说是辉煌的,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它在发展当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到了1997年的时候,它就出现了连续6年亏损,濒临倒闭,那么这个时候长影是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是退缩还是等待?我们选择了改革。因为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来,使长影才能有出路,使长影才能有活路,所以从1998年开始,我们历经8年在中国电影业第一家率先完成了改革,理顺了体制,转换了机制,调整了产业结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的重新的整合和有效的剥离,使长影于2005年完成了改革,是改革使长影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是改革使长影又进一步地发展和繁荣,是改革使全国人民以及电影业内的人看到的长影新的希望和曙光。尤其是在2009年,长影可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年,也是改革后,后发效应比较明显的一年,完成故事片是60部,从数量上来说,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有几部也是非常有影响的影片。比如说《斗牛》既获得了台湾金马奖的两项大奖,一个是最佳影帝奖,一个是最佳剧本改编奖,同时也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地平线单元奖,也走进了市场,票房收益也很可观。还有一部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腊月雪》,还有一部被列为60周年献礼影片《云上学堂》,这也是创长影的一个历史新高。从经济效益上,从改革前的连续六年亏损,到去年的最后利润是改革前的10倍。从固定资产上,由改革前的固定资产的1.7个亿,现在已经翻了7倍,达到了20个亿。
在电影创作上,我们推出了用我们的思考是一定要走差异化和特色之路,建立新型的电影创作机制。2008年,根据国内电影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经过我们反复论证,我们决定发扬长影的多年来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的优良传统,立足服务三农,申请设立中国第一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财政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于2009年的7月获批。这个基地批准之后,我们是按照高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探索并推行了三多两控一精的运作机制和新型的电影创作机制。三多我们也就是说多方面地去联系摄制单位,多渠道地去征集剧本,多元化地融进资金。两控就是制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一精就是要抓精品。去年一年我们在全国征集剧本1000多个,完成故事影片是60多部。近几年来我们还推出一些主旋律影片《任长霞》、《小巷总理》、《耳朵大有福》,也有一部比较有影响力的商业大片《导火线》。这些影片可以说是比较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欢迎的。
2009年的8月,根据中央领导的批示,中央的主要新闻媒体对长影的建设新型的电影创作机制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宣传和报道。同时我们也培育和发展相关产业,构建电影产业新的格局,在长影的改革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几千人围绕着电影转的模式,已经属于过去进行时,根本无法使长影走出困境,更谈不上长影的发展,我们的发展必须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走产业化之路,多业并举。于是,我们推出了电影主业与相关产业发展两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也就是主业创品牌,产业谋发展,主业是上游,产业是下游,由上游带动下游,由下游获得的经济效益反哺上游和主业创作的发展。于是我们建设的长影世纪城,发展了影视旅游业。电影是精神产品,具有无限的价值,如果仅仅要观众在影院,或者是通过音像制品欣赏电影,是无法实现电影的全部价值的。必须有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来实现电影的价值链。经过数十次国内外的考察和论证,我们2000年初提出的依托长影的品牌,突出电影主题,以特种电影、电影特技、电影特效为载体,类似于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的模式,按照中国独有,世界一流的这样的标准,打造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的电影主题公园。在没有资金,没有土地,没有技术人员,没有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发挥长影人敢打、敢拼、敢闯、敢赢的精神,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攻克了一个一个难关,战胜的一次一次的挑战,于2005年的5月份,投资15亿元,长影世纪城仅用17个月建成并在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现场演唱会的祝福声中拉开了运营的序幕。
长影世纪城的建成和运营,不仅是从旅游业上填补了中国没有电影主题公园的空白,而且也从电影产业上了一个新的探索,成为转变电影产业发展方式的成功实践,更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别致、丰盛的新型的电影大餐。长影世纪城成功运营五年来,通过完善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30多位,接待国内外游客400近500多万人,特别是还得到了国际旅游业专家和国际电影业同行的高度评价。曾有位日本友人,看了长影世纪城之后,评价说长影世纪城是全世界的梦殿堂,我们深知这是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同时对我们也是一种鞭策。
随着长影世纪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企业实现跨区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不断有一些省市提出请长影到当地去建设电影主题公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和酝酿,今年下半年与一个南方省市正式启动这个项目。建立新型经营机制,激活企业内在的活力。长影洗印厂是经过改革建立新型的经营机制,由于我们把我们这个洗印厂是作为我们长影在改制当中的鸡肋,现在已经北京了蛋鸡。2009年洗拍量在全国是位居第一位,可以说已经蝉联三年全国市场份额第一位。
长影还有一个乐团,这也是中国唯一存在的电影交响乐团。几年来在全国各地演出500多场。2009年、2010年的春节先后两次走进国家大剧院演出,可以说深受首都观众的欢迎。目前的长影已建设起电影创作、影视文化旅游,影视加盟制作,影视传媒,影视演义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新格局。2008年、2009年长影被中宣部等四个部委分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进企业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优秀企业。2009年的4月份,《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长影的文化体制改革也进行了全面的报道。
长影的改革发展取得的一些成绩,主要是各级党委,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是各方面对长影的酷爱,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也仅代表长影集团全体同仁,对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对长影的多年关系,表示衷心的感谢。长影将努力打造中国电影也的航空母舰,为中国成为电影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长久属于过去,未来仍需拼搏。下一步长影发展的战略方针是32个字:繁荣主业、做强品牌、扩张产业、壮大规模、推动上市、提升实力、吸纳人才、促进发展。具体我们要在四个方面去做努力,去下工夫。第一是实施精品战略,创作和拍摄出更多较好又叫座的优秀影片。电影是长影的根,电影是长影的魂,抓好电影创作是长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今年,我们为迎接建党90周年拍摄一部农村题材,献礼影片《生生不息》。为纪念新华革命100周年,我们将作为第一出品单位,联合四家有实力的制片单位,要打造一部有影响,在全球发行的一部巨作。这部作品的编剧是《建国大业》的编剧,是王兴东,同时还有陈宝光和王浙滨。导演聘请了《走向共和》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张黎,现在有63个一线明星加盟我们这次电影的拍摄。同时,我们还将以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为依托,全力抓好农村电影创作生产。有一部影片5月11号在四川开机《新康定情歌》等30多部作品,今年将陆续推出,开机,明年可能问世。同时长影今年还参与了《倾城》和《新少林寺》的拍摄。五年内,我们每年将推出一部或者是两部走向国际市场的大制作影片,为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二,就是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扩大产业总量,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今年我们将启动4个大的产业项目,一个项目是大家都知道长春电影制片厂历史悠久。他的老区人们有一种怀旧感,也有一种情节感,所以我们今年将把长影的老区打造成为外地人来的一个情节地,长春人的一个归宿地,电影人的一个朝圣地,今年5月份将破土动工,2012年将问世,欢迎大家能够去参观。二是建设长影世纪城的二期项目,作为长影世纪城一期内容的延伸,还是一个于是项目。今年将投资建设一个世界顶级的,一个与电影有关的一个项目。这个可以说今天是一个悬疑,我们明年五一将问世,更欢迎大家能够去参加我们的特殊的心目。不用把国出,就能看好莱坞,竞选迪斯尼,荟萃好莱坞。三是建设影院项目。今年我们将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启动长影的院线建设,目前定的目标是立足于东北,辐射全国。四是建设特效电影基地项目。通过长影世纪城的建设,我们已经成功探索了特效电影的创作和制作模式。前不久我们又研发、开发出一种全事业的特种电影,今年将投入使用。我们这个特效电影基地,我们将在世界上去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但是版权都属于咱们民族的版权。
第三是积极争取上市。经过改革,长影解决了体制和机制问题,具备了上市的基本条件,现在各项工作都在稳步地推进,如果进行顺利,明年上半年我们将申报有关资料。第四是广纳人才,为我所用。电影竞技就是人才竞技,我们将采取紧密型的、松散型的、顾问型的、会议型的和走访型的这样多样化的人才管理手段,开放式地吸引人才,通过政策吸引,机制吸引、项目吸引,使一批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投身到长影的大发展之中来,里新形的人才机制并培养出一批既熟悉电影艺术,又懂得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们将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和社会各界的心往。为弘扬民族文化,为我国的电影生产大国走向电影生产的强国迈进做出应有的贡献。三年后,一个创作上多片种繁荣,产业上全面发展,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电影文化企业会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谢谢各位。
主持人陈伟鸿:
好,谢谢,谢谢刘丽娟董事长。三年后的这样辉煌发展,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其实我们现场也可以帮上这个忙,三年当中,我们一定会拍很多的大片,所以现场这么多的俊男美女,你一定要从中条几个男一号、女一号,好不好?说到这儿好多俊男美女都挺直了腰板,相信刘董事长待会儿一定会当好伯乐这个角色,不会错过在座的任何一位千里马。今天现场,我们还看到中国网络电视台也正在全程记录着我们的高端论坛,我们也谢谢各位媒体同仁的积极参与,很努力,谢谢大家。
其实说起日本的公司——索尼,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在文化领域,他们已经开始了大展拳脚。但是最初他们是从电子产品起家的,收购了米高梅和哥伦比亚之后,开始了文化产业领域当中的长袖善舞。在今天的中国,也有一家非常类似的公司,他们同样也是做电影产品起家,如今他们希望历史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家公司来自深圳,他的名字叫华强。 下面我们有请来自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尚琳琳为我们来演讲。
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尚琳琳: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来自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今天很抱歉,本来我们的李总应该赶过来的,因为临时有事情,所以我代替他来参加这个论坛。这个题目是为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个是我们一个宣传语,其实也正好代表的华强的一个产业特色。 因为主办方给我们的一个要求是对文化产业升级的这样一个思考,所以希望今天能够在这里把华强的一些思考和我们的一些做法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今天讲的应该是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文化加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的一个发展模式。第二部分应该是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一个发展。第三部分是规模化的一个发展,第四部是国际化的一个发展战略。
文化加科技,这是华强的一个发展模式最好的一个总结,是我们的一个核心理念。那么我们也认为华强对文化产业思考得出来的中国文化产业,我们认为是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科技的融入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文化产业提升的附加值,提升了他的竞争力。 这是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讲话,我记得大概的内容,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创新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是高科技的这样一个融入。因为这段讲话当时我们看到之后,华强很兴奋,也很激动。因为我们觉得这段讲话正好代表了中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正好也是华强这十年来自己思考得出来的一个结论。所以我们叫文化科技集团,其实我们取这个名字的时候,正好就是印证的我们自己对文化产业的一个思考。具体来讲,文化加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的一个发展模式,我们坚持原创,坚持自由创意,坚持自由知识产权,坚持文化产业的一个中国制造。
我第二点想讲的是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一个发展方式。文化产业中有很多非常小的领域,包括像刚才刘董讲到的电影产业,包括我们今天大家来到这里,动漫节的动漫产业,包括了网络游戏,包括出版发行,包括了影视,包括了文化产业的衍生品等等。那么大多数的文化产业是聚集在其中的一个领域去进行发展,那么各个产业是鼓励的、不相关的。华强经过对文化产业的一个思考,我们现在所采取的一个模式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我们现在所涉及到的业务领域包括了主题公园,包括了频道网络,包括了影视出品,包括的文化产业衍生品等等四个板块、十六个业务方向。
我们看下面的一个图会更加清楚一点。我这边没有办法指到,我大概来讲吧。这个图是我们为了表述的方便,我把主题公园放在了最中的一个位置,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这个图想表示的一个关系是文化产业的各个链条是相互勾连,互相支撑,互为上下游的。比如说我打个比方,主题公园和动漫产业,动漫的一个形象,我可以把它放在主题公园里作为一个主题项目,进一步提升动漫产业的一个附加价值。那么反过来说,主题公园里的主题项目,我也可以把它衍生成动画片,那我动画片的播出会进一步宣传我主题公园,为我主题宣传带来这样一个宣传的价值。那反过来同时讲我动漫产业可以发掘到海外的市场,我可以做动漫产业的衍生品。我这里还画到的很多其它的产业,都是这样勾连起来的。包括我的特种电影,我特种电影本身就构成了主题公园里的一个核心项目,同时我的主题公园也为特种电影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的场所,同时我的特种电影又可以作为单独的设备的销售,影片的租赁,还有很多包括游戏产业、文化产业的衍生品都是这样勾连起来的。其实不光是它们和主题公园之间相勾连,它们各自之间也会相互勾连。比如说大家最熟悉的动漫的原创可以跟衍生产品发生勾连,那我的动漫和我的特种电影,和我的网络游戏都可以发生勾连,那么在华强的产业链当中,所有的这些产业领域是互相支撑,互为上下游的。我们这样的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一个发展,它是拉长了产业链,提升的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点想讲的是规模化发展,提升整体实力。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了,我们刚刚还成为了世界银行的第三大股东国,但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思考,我们认为,可能也不光是华强的思考,很多的专家都在讲,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我们首先还要成为一个文化的大国。那在现在这样一个经济领域,文化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们认为中国首先要成为一个文化的大国,这样就必然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升级概念。中国要成为文化大国的话,我们认为中国缺少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综合性的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去支撑起文化强国的这样一些品牌。众所周知,美国之所以是文化强国,文化大国,他有众多的文化产业,众多的文化品牌在那里支撑,大家熟悉的迪斯尼、环球影城、米高梅太多了。
华强我们目前向着这样一个大型心文化产业集团在努力。我们认为要实现规模化的发展,我们采取的一个方式是,不但在深圳设立总部基地,而是在全国各地,利用全国各地的人才资源,再建立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我们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文化科技的创意区,一个是文化科技的体验区。文化科技的创意研发区包括了像特种电影基地,数字动漫基地,文化产业商品基地,包括了网络游戏软件基地等等。那么我们的文化科技体验区其实就是一个主题公园,那我们现在有三种类型的主题公园,第一个是科幻体验区,我们已经开业的方特欢乐世界,相信有一些朋友已经去过。我们第二个类型的主题公园叫做方特梦幻王国,是我们中国文化包括动漫的一些体验的展示区。我们今年叫芜湖的第二个公园,也就是方特梦幻王国马上就要开业了,这里面有大量的中国文化元素为背景的主题项目。包括大家熟悉的水漫金山、盘丝洞、兵马俑、十二生肖,那这样的一些中国文化元素的项目在我们的主题公园里都有展示和体验。第三个类型的主题公园是影视文化的主题公园,我们叫做方特影视乐园,这是我们三个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下面这是一个我们下来在全国的一个布局图,从最上面的沈阳、青岛、湖南、郑州、芜湖。这是我们现在在全国布局的一些文化科技的产业基地,每个产业基地都是包括了我们上次说的一些文化科技的创意研发区和文化科技的体验区。因为我们正好是在前天,我们在泰安的一个主题公园开业,所以我昨天晚上把那边的照片发过来,这是开业的一些照片。这个主题公园是我们在泰山脚下,这是它的一些鸟瞰图,这是里面的一些项目。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项目的造型和外观都非常新颖。
最后第四点是国际化发展。那么我们认为产业的发展,产业要升级,那么我们离不开必须要走国际化的这样一个发展道路。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如何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认为有两点,首先的一点就是企业的领导者,企业的决策者要有世界的一个视角和世界的一个眼光,你要把决策的目光放在全世界。另外一点,你要有拳头的产品,依靠拳头的产品来打下这个国际市场。华强现在里打国际市场,我们是拿出四个全套产品,一个是特种电影设备,一个是特种电影,一个是主题公园,一个是动漫产品。这是我们的特种电影设备,我们是中国第一家开始研发特种电影的这样一家公司,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在全国40多个国家都有我们特种电影的影院,我们每年都向他们租赁影片,每年大概提供25部特种电影。
这是我们的主题公园,我们除了刚才提到的在国内大量建设的主题公园之外,我们也把主题公园带出了国门,走向了国外。我们在伊朗伊斯法罕的主题公园预计是在明年开业。还有我们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主题公园,包括我们在乌克兰克里米半岛的主题公园。华强也应该是第一家带动主题公园走出国门的这样一家企业。
这是我们的动画片。动画片的话,华强去年的产量已经占到了5000多分钟,占到了广东省的第一位,全国的第六位,我们还逐步提升我们的产量。那我们把国际份额也上得非常重。我们大量的动画片在国内还没有播出,我们在国际上就已经播出了。包括国际知名的频道,包括现在最大的频道,甚至包括俄罗斯今年1月份也开始播放我们的动画片,我们现在动画片覆盖的领域大约有63个国家和地区,那我们进一步地在拓展。包括今天早上,我碰到一个海外的客户,还在跟他谈芯片的这样一个购买。
好,我讲的就是这些,非常感谢大家,如果我讲的有不正确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主持人陈伟鸿:
好,谢谢尚琳琳小姐。我们看到,两位女性领军者都在着力打造主题公园,当然他们的风格各不相同,稍后如果你对两个主题公园的特点需要有更多的了解的话,你可以直接向两位来提问,甚至如果你只有一天的时间,你只能选择一个地方的话,你会选择哪呢?待会儿有机会,希望听一听在座各位的心声。
其实在文化产业这个领域当中,出版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中国是一个出版大国,每年有数量繁多,丰富多彩的出版物,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当你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尤其是在读外语书籍的时候,是不是留心过它是哪一家出版社的出版物呢?现场有没有谁愿意跟我们互动一下?
观众:我是来自厦门青鸟动画的代表,我姓林,我平时买书,我看的第一就是出版社,第二才是作者。
陈伟鸿:出版社对你来说那么重要吗?一定要先选出版社?
观众:它代表了一个组织的品牌。
陈伟鸿:那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今天现场其实就有来自出版领域的领军人物,有没有读过他们出版社的书籍?你可以告诉我哪一家出版社?
观众:外研社的。
陈伟鸿:外研社的。
观众:因为我上班看女儿,我而所用的英语的课本还有相关的辅助教材都是外研社的。
陈伟鸿:那今天你看到外研社的于社长坐在这儿,心中有没有有如滔滔江水一般的景仰,许多表达,你可以对于社长说两句。
观众:其实因为我们自己是一家动画企业,那我们动画节目它也会有延伸的图书,曾经有朋友热情地向我们提建议,要是外研社能够跟你们合作就好了。
陈伟鸿:于社长,您听到了,选人就选您这样的人,这是她的前台词。好了,那我接下来要把舞台让给他,希望你可以听到于社长发字内心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
观众:谢谢。
陈伟鸿:谢谢你参与,掌声欢迎外研社的于春迟社长。
外研社社长于春迟:
我向大家保证,我们俩以前没见过。
说到外研社可能在座的各位朋友有的熟悉,有的不熟悉,没关系,我有一个产品,你们大家一定都熟悉——《新概念英语》。
今天和大家要探讨的是,因为我是来自出版社,要探讨的是我们中国出版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式,这就是我今天的一个题目:我们的融合。
自2003年以来,我们中央大力推广文化体制改革,随着文化产业的升级,尤其是在强有力的外部政策以及转其改制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推动之下,我们中国的出版业兴起了兼并重组和结构的大调整,各出版主体通过产业、资本、媒介、市场等不同层面的融合,实现规模扩张,提高竞争能力,应该不难看出,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出版产业升级的一个发展趋势。
首先我要讲到的就是产业的融合,出版产业的资源重组和解构调整。第一个方面传统产业链的内部融合,就是我们大家通常认识到的出版、印刷、发行企业的重组,目前国内的出版产业做大做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破原来的出版分工和产业链内部的环节障碍,对资源进行重组,扩大出版规模。现在很多的出版集团旗下既有出版社,也有新华社,或者民营书店这样的发行渠道,虽然我们业内有很多人士对此仍然持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这已经是很多出版集团的实际运作方式。第二个就是关联企业的延伸与融合。比方说我们的教育、培训、动漫、游戏产业与出版产业的融合。这个是出版企业寻求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也是我们国际上的合作伙伴,他们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国际上一些大型的传媒企业,为了实现迅速的扩张,均实施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的这样一个战略。比方说大家熟悉的培生出版集团,贝塔斯曼出版集团等等,都是这方面多元化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我们中国出版业的竞争,正是从单一的靠自身积累的滚雪球的方式,现在是进入到了一个规模化竞争的时代。与出版产业关联的教育、培训、动漫、游戏等产业如何有效地和出版产业互动,出版企业的资源整合等成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比方说我们的新东方教育出版集团,他已经进入了出版领域,而外研社提出了以出版为中心,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为两翼的战略,建立起大出版的理念,相较于培训领域和数字出版领域延伸,我们建立了多语言、多模态,多环境的网络教育系统的北外在线,我们打造出版、培训、网络的产业链,做教育服务的提供商。
第二个融合就是资本的融合,这包括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的进入。第一个就是民营资本的进入,今年的1月1号,我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通常我们在业内把它成为我们的一号文件,首次让民营资本从国有出版社之间的合作,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力求实现体制上的突围。大型出版集团和民营的优秀的策划企业的资本合作的成功案例已经很多,比如说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比如说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等。第二个就是国外资本进入中国的出版。大家在PPT上应该能看到,我们实际上是从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一直到现在,不断地有国外的资本进入到我们的出版领域。截止到2008年年底,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中外合资,合作,或者是外商投资书报刊发行企业和印刷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500多家。此外,我们中国还在图书出版报刊等领域开始了合作的试点。我们通常的外研社我们的合作伙伴,比方说培生教育集团,哈珀?6?1科林斯、斯普林格等等国际出版机构,实际上都一直在试图曲线地进入我们中国的出版领域。另外,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外出版机构,开始在中国开展电子图书市场,远程教育体系,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新兴业务,国际出版巨头,他们有着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管理水平。他们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出版领域,必将对我们中国的出版领域构成巨大的挑战。在座有的同志可能会关注到在去年和前年有一个国际的出版机构,他们和我们国内的大学出版社之间的一场纷争,这已经表明我们的海外合作伙伴,他们实际上不但已经进入,而且已经控制了国内试办领域的谋一个细分市场。所以上市融资、整合并购是中国出版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中外出版企业的合资也将成为一个追求的发展方式,资本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出版企业的竞争格局、走向。
第三个融合就是我们的新技术催生全媒体的出版。在这个全媒体的出版时代,意味着传统的图书出版、数字化出版,影视传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传统出版社的概念,已经逐渐向传媒集团过渡。在国外,各大出版集团,均把扩展的目标发展到了广播电视、网络、娱乐甚至是物流等相关产业的资源。贝塔斯曼公司从一个单一的图书印刷出版公司,发展成为囊括电视、广播、书友会、音乐娱乐部、电子商务,线上增值服务等众多业务领域,以及7个子集团的跨国传媒机构。几年以前,我们还在讨论是什么造就了哈利波特的作者罗林的成功,仅仅是出版社的功劳吗?或者仅仅是她的经济人的功劳吗?其实都不是,西方文化产业中各个环节对那种资源的深度挖掘,是共同造就了这个人的一个成功。
第二个是数字网络出版的高速增长。2009年对于国内出版行业来说,一个比较引起大家关注的数字,就是我们的数字出版产值已经达到了750亿。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从汤姆逊公司分离出来的,圣智学习出版集团,他们是全球领先的电子数据和教育服务商。通过推进各种类型的大型数据库和在线平台的建设步伐,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数字产品,它旗下的Gale这一个公司创建和维护着600多个数据库,服务于图书馆、学校和商业领域,提供精确、权威的参考文献、报刊、杂志的内容,目前世界上大的出版传媒集团都十分重视数字出版技术的应用。通过收购一些高新技术公司,建立成熟的技术平台,加强同业的并购。并且扩大数据库内容,并提供增值服务,他们在数字出版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收益。比方说汤姆逊集团69%的收益,艾森威尔集团70%的收益,培生教育集团50%以上的收益都来自于数字出版和网络出版的相关业务。
在我们国内,刚才已经跟大家说过,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出现的“井喷”状态,就是我们2009年的数字出版产值是750亿元,跟8年前相比是增长了35倍。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化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技术,也不在于资金,而在于能否把握数字出版的本质和特点,能否把握和引导市场需求,建立起相应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这一个就是我们目前外研社在做的一个数字出版的规划。稍微有一点保密,所以很快就过去了。
第四个融合实际上就是一个全球视野下走出去的一个国家战略,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一方面我们要走出去,另外一方面,实际上别人已经走进来了。第一个,国外出版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不断地提到了培生集团,我们不断地提到了贝塔斯曼,施普林格等等这些公司,实际上他们在80年代、90年代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而培生教育在中国大陆,通过原版书的销售和版权贸易的销售,他的每年的增长额都保持在35%到50%的一个增长率。麦克米伦出版集团通过和外研社的合作,已经进入了我们的中小学教材的出版领域和大学教材的出版领域。刚才那位女士说的他们的孩子学习的就应该是我们和麦克米伦教育出版集团出版的中小学英语教材。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这一个是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话题,因为全世界现在非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的人数已经是达到了3000多万,将近4000万,全世界都兴起了中国热和汉语热,这为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一个战略机遇。我们如何走向世界市场,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和机遇。实际上在这儿列了几个方式,一个借船出海和满船出海等等都是不同的实现手段。而外研社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我们是把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出版作为主要的内容,利用我们长期的第二语言的出版经验和丰富的国际合作的经验,提出我们有一个口号做最中国的国际出版社和最国际的中国出版社这样一个目标,利用我们目前数字技术的力量,构建我们的多媒体汉语平台。在今年的春节期间,我们是由国家汉办授权,我们外研社的汉语分社策划制作的汉语教学电视系统节目,空中孔子课堂在凤凰卫视欧洲台正式与其外观众见面。另外我们空中孔子课堂还专门设立了学习网站,为外研社的国际汉语新业务铺设一个海外的营销高速公路。同时我们还在北美和欧洲设立了我们常驻的信息中心,这些分支机构希望和我们的电视,和我们的网站等等新的媒体的应用,形成一个多渠道、本地化、立体化和一个全范围的汉语学习的推广网络。
那么在这个快速变革和发展的时代,通过产业、资本、媒介和市场这四个层面的融合,出版业已经一步一步地走出传统的单一纸媒出版的一个狭小的天空。在传播理念、产业规模、技术手段和盈利能力上在进一步地实现我们产业升级,使我们未来更有实力参与我们的国际竞争,全面实行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而外研社本身我们也希望不断地融合,尽快实现我们做教育服务提供商的这样一个核心目标,成为一个知名的品牌,谢谢各位。
主持人陈伟鸿:
好,谢谢,谢谢于社长。
我们在外研社的探索当中,也看到了中国出版正在从大国到强国的一个转变过程。其实当越来越多的出版物走进世界的时候,也让世界看到的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点。其实我想今天邀请到的嘉宾当中有一位,他一直都致力于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形象,他在许多的场合发出了来自中国的最强音,我想大家对他也是非常熟悉,他就是龙永图先生。今天我们特别希望听到龙永图先生对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他,掌声欢迎龙永图先生。
龙永图:
大家下午好,其实我对文化应该说是一个外行。但是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在今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尽量模糊文化产业和其它产业的界线。如果太强调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恐怕文化产业很难真正地发展起来。
今天,原来伟鸿叫我第一个发言的,我就怕我今天唱的调子完全和大家讲得不一样。实际上后来我听到三位的讲话以后,我觉得他们今天在做的,实际上正是我想建议的一些观点。因为过去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搞文化产业好像是文化部门的事情。实际上5年前我参加了云南的文化产业的一次会议上讲,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产业才会也钱,我们的文化产业才能有人才,我们中国的文化产业才知道怎么来经营,我们的文化产业才是一个可以盈利的产业,任何一个盈利的产业都是一个不断持续发展的产业,不管他的政治上是多少正确,这一点是我对文化产业的基本看法,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是这样子做的,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我觉得在我们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今天的时候,我们中国确实是有一个增强软实力的问题,我觉得在我们所有的产业当中,都有一个增强我们中国的软实力的问题,就是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对全球影响力的问题,这个并不仅仅是一个电影的作用,或者出版业的作用,当然它们承担很大的作用。
比如我们的服装,比如说我们的玩具,在我们中国出口的玩具当中,人们玩具当中体现很多的中国文化,因为玩具是会影响一批一批评的各种不同年龄段的这样的孩子。如果我们的服装也有很多我们中国文化的元素,那我们中国服装的出口本身就影响全球,因为我们中国现在真正影响全世界的就是我们像服装玩具这样的制造业,如果不打中国的文化元素融化在这样一些我们中国最有竞争能力的商业产品当中,那么就像我们通过电影的出口,或者我们书的出口来影响全世界,我觉得我们还要等很长的时间,虽然对我们中国的电影产业和我们中国的出版产业也寄予厚望,我觉得我们首先要依靠中国经济产业当中一些强项,把我们中国文化元素融化到这些强项当中,让他们把中国文化全代表到全世界。
所以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为什么想,我要把文化产业和其它产业界线划得那么清楚。所以这样子我觉得我们才是按照市场的规律来发展我们中国的文化产业。比如说今天早上我看了一个动漫产业的,杭州的一个动漫产业,它实际上是一个搞建筑业的,搞房地产,然后他成为杭州最大的动漫产业的这样一个企业。因为他利用他自己在发展其它产业当中所积累起来的实力,然后一些人才,然后他有非常好的经营理念,所以他才能搞起来。如果要靠我们自己这些文化人来搞的话,是肯定搞不起来的。就像刚才我也讲到时候,比如像我们这位小姐讲到的,他原来也是电子,他们就是搞制造业的,搞其他一些产业,然后积累了资金,积累了人才,特别是一些经营人才以后,他们搞这个文化产业,才会有很强大的动力和潜力。
另外,刚才外研社的这位同志讲的非常好,现在我就觉得找任何产业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融合,而不是强调界线。这个融合变得非常重要,因为我觉得现在整个的竞争,可以说不是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的竞争,是一个产业链和一个产业链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打造一个很长的上游、下游的产业链,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是一个孤军奋战的企业,这个企业注定是要失败的。就包括我们最早拍的长影,他也已经现在要搞促进工业,他也知道要搞他的上下游,他如果只搞电影,他肯定是搞不过其它搞电影的企业。因为其它电影企业都在搞很长很长的产业链,他自己只搞一个电影,所以他注定是失败的。
所以我就觉得现在我们中国搞这些产业的人,已经学会了怎么样来搞我们的文化产业,也就是把我们的文化产业变化我们整个经济和整个产业发展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我强调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样的话,我们的文化产业才是进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资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以及其它分析的支持,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的文化产业才有很好的发展。所以我今天原来准备讲的几个建议,实际上已经大家都在这样做了,所以我就觉得我们的文化产业也要搞上市,也要搞并购,也要搞国际上的融资,也要和国际上的合作,实际上和其它的产业是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亲自这样一些共性的东西,强调我们过去,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我们中国的其它产业成功的要素,使这些要素成为我们中国发展我们文化产业的一些现成的经验,这样我们才能把它做好。当然文化产业有一定它的特殊性,它有的时候可能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民主的文化特点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确实要进入高度的敏感。所以这方面我并不想否定这些方面它的特殊性,但是不能因为它的特殊性,而否定文化产业是作为一个和其它一般产业有很多的共同性,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是这样一个产业,如果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情,这个产业是肯定做不成,作成了也长不了。
所以我今天就想强调一点,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把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把它融合在我们所有的行业当中去,特别在我们中国和文化产业有直接关系的一些行业中去,这样会加强我们中国的软实力,我觉得我们中国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们中国的硬实力已经是有了一定的基础。据高盛的估计,我们大概在过17、18年,也就到2030年左右,我们会超过美国,在GDP成为全球最大的强国。但是GDP成为全球最大的强国,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因为我们还必须具有强大的软实力。什么叫软实力?我认为基本上就是这两条,一个是对外的影响力,就以我们中国开放、积极向上,还有那样一种宽容、慷慨,这样一些积极的形象来影响全世界,使我们中国在全世界有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形象。实际上我们那么多年,我们要做的也就是使我们中国人形象好起来,使我们中国成为一个开放、负责任的一个大国,这是对外。对内就是要有凝聚力。什么是我们的凝聚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些优秀的东西,把我们中国人凝聚起来,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我们中国优秀文化的传统影响,使他们真正地成为一批在全世界素质上最高,最有文化修养的、最文明的一代人。这样的话,我就觉得我们中国的软实力才能真正地征服全世界。因为一个国家只有它的硬势力,他是不能征服全世界的,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丑陋的民族,丑陋的人民。只有他的影响力、只有他的凝聚力能够征服全世界,那么这个国家才能不可战胜的。
所以今天我听了我们几位来自搞文化产业的同志的发言,我刚刚非常兴奋,我觉得我们中国搞文化产业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只要我们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我们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的大国,谢谢大家。
主持人陈伟鸿:
好,谢谢龙永图先生。
我们特别想请您稍稍留步。刚才您特别提到的软实力在我们《对话》十年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很欣慰的是,我们也一直做到呈现中国软实力的一个最佳的平台,来自中西方的理念,在深度交流和碰撞的过程当中,是相互的学习,是相互促进。今天在《对话》十周年的一个特别活动现场,我们请到了龙永图先生,其实龙永图先生跟《对话》有着不解之缘。我刚才坐在台下细细地数了一下,至少参加了四五次我们《对话》的录制,每次都给我们贡献了非常多精彩的观点,今天我们特别想听一听,龙先生您作为我们《对话》的一个资深嘉宾,作为大家非常尊敬的一个嘉宾,您对《对话》在十年新起点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一些建议,或者是思考,我们可不可以听一听您的看法。来,我们掌声欢迎一下龙先生。
龙永图:
我觉得我们《对话》这个栏目从开始的时候,特别强调我们中国的经济怎么样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规则相结合。所以我们的《对话》节目实际上在过去十年当中,成为一个宣传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宣传我们中国对外开放,宣传国际规则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因为正是靠改革开放,对内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进一步和全世界能够进行一个大的全面开放,这才是我们中国经济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另外我觉得我们的《对话》节目应该沿着这样一个方向继续走下去,就是继续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我认为这个是我们中国今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变的永恒的主题。
当然我觉得在今后宣传我们对外开放方面,我觉得更应该注意,要使我们中国的民众在我们中国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不要浮躁,我觉得在取得一些成就以后,我们的国民当中,有一些浮躁的情绪,有一些盲目自大的情绪,在这样一种基础上,也有一些排外的情绪,觉得我们中国已经了不起了,实际上我们中国要走的路很长很长。所以我们在中国取得了一点成就的下,我们就在我们的民族之中宣传一种我们中国可以不靠任何人,我们什么都干得成,我们对其它国家不是那么尊重,特别是对一些小国,对待一些发展中国家,是一种非常轻蔑的态度,那么我们这样子的国家,我认为不会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家,就是这一点,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我们国民的心态,我们国民的对外态度,我认为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这些微妙的变化,使这些变化不至于影响我们国家的形象,也不至于影响我们进一步地往前走。这一点希望我们《对话》栏目能够更好地引导我们民族、我们民众对国外的一种态度。这实际上也是营造一个更好的对外开放的氛围。因为如果一个民族满足了,一个民族对其它国家不尊重,各民族就不会再向其他国家学习,这个国家就不会再前进了,这个人民就不会受到尊敬,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从改革的方面讲,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改革并不会停止,我们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改革。实际上我们那么多年来不靠一次又一次的改革的话,我们中国是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的,那么现在可以说改革那么多年以后,已经涉及到我们改革当中最困难的地方,在困难的地方,我觉得应该勇于启发大家对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一些看法。一些看法可能会有争论,但是这种争论,只要不涉及到我们根本的政体,不涉及到我们根本的政治改革,争论是允许的,只有在争论当中,才能使改革的方案越来越完善,才能使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确,所以我还是希望我们的《对话》栏目能够在新的形势之下,能够办得更好,能够真正使我们《对话》栏目成为一个思想交锋的一个平台,而且能够在这个交锋当中闪出很多思想的火花,使这些火花能够燃烧成熊熊大火,照亮我们中国继续前进的道路。谢谢。
陈伟鸿:
谢谢,谢谢龙永图先生。
谢谢龙永图先生对我们《对话》十年未来新发展的一番寄语,我想在未来这样的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一定会成为我们节目当中的一个主旋律。十年的时间真的变化很大,十年前高端访谈节目只有我们《对话》节目,十年后的今天,高端访谈节目还有龙永图先生主持的《论道》节目。越来越多的竞争,其实给了所有的受众更多的接受信息的方式,就仅仅拿出版领域来说,刚才我们看到了外研社他们的做法,从传统的出版物到数字出版物的转变,那今天大家阅读的方式其实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了,拿看小说来说,以前我们必须是到市场上去买一本小说,捧在手里来读,这才有阅读的感觉。但是今天很多年轻人他们已经有了超前的阅读习惯,像今天的现场,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我们也来问一问大家,读小说,除了捧纸质的出版物之外,大家还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读小说呢?有读小说爱好的朋友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阅读习惯,好不好?有吗?来。我们找一个最年轻的人。
观众:我所知道的有一个小说阅读网,还有一个叫红袖添香的网站。
陈伟鸿:你现在开始在网上阅读小说,是吧?
观众:对。
陈伟鸿:有同样爱好的还有谁呢?来,我们还看到一位女士在举手。
观众:像我们一般还会去榕树下,还有像起点中文网,还有像晋江文学。
陈伟鸿:都会上这些网去读小说?
观众:没错。
陈伟鸿:你在网上看小说,买一本小说来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
观众:眼睛会比较痛。
陈伟鸿:眼睛会比较痛,但是你的阅读速度也许会比较快。实话实说型的,前面还有一位女士在举手。
观众:会用手机来阅读小说。
陈伟鸿:会用手机来阅读小说,那一般会上什么样的网?
观众:如果是在线的话,一般都是移动的小说阅读的网站,还有移动梦网,或者就是直接电子书下载下来。
陈伟鸿:那现在看一本书,如果到市场上去买,可能需要二三十块钱,你通过这样的方式读完一本小说,大概要花多少钱?
观众:几块钱吧。
陈伟鸿:几块钱就可以读完一本小说了?
观众:有的甚至是免费的。
陈伟鸿:好,谢谢你告诉我们现在的全新的阅读习惯当中有各式各样的特点。那么在网上读小说,除了眼睛比较痛一点,除了花钱比较少一点之外,还有什么样的一些特点呢?我留意到刚才很多人列举的这些网站,其实他们都属于一家,就是盛大文学。所以今天我们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来自盛大文学的总裁吴文辉先生,让他告诉我们现在的数字出版和网络阅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特点。来,掌声欢迎。
盛大文学总裁吴文辉:
今天非常荣幸,也非常惶恐,因为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或者说从我们公司来说,其实它是非常年轻的,它在很多的业务模式上,还有很多的工作方式上,其实都是属于比较新颖,我们公司走过的历史也不过才5、6年的历史,所以在座的有很多是我们的前辈,有很多是我们的学习者,所以我想在这里通过对我们公司的一些介绍,还有我们发展的一些思考,希望给行业内其它的一些朋友,能够给提供一些我们的经验。我今天所讲的是盛大文学从微支付OPOB(一人一书)这样一个话题。
我首先先介绍我们盛大文学的结构,刚才下面读者中说了各种各样的网站,其实我们现在盛大文学的整个规模也是因为去年经历了一系列的收购案,我们应该去年是整个中国,我觉得很可能是收购频度,我觉得应该是比较前列的这样一家公司。经过去年一系列的收购,我们现在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首先我们7家收购的网站,包括刚才所起到的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晋江文学网、潇湘书院,还有榕树下、U17总共是7家文学类的网站,或者是阅读类的网站,基本上他们都是以原创为主的,还有四家以出版为主的公司。 可以说我们可以占到90%左右的份额,主要是作用我们从百度小说关键词上面有90%以上的小说是来自于我们旗下的这些网站。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我们的一些数据,我们目前盛大文学几个网站加起来的话,从用户商来说,我们每天的日访问人次高达4亿人次,最高的时候达到过5亿人次。我们上面拥有的内容量总字数超过500亿字,而且每年仍然以6000万字以上的数字在更新当中,而且完全是原创的,而且是有版权的,不包括古典名著,不包括之前的一些图书馆的内容,它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网络原创,或者网络作家的创作为主的。这个是我们的一个商业模式,我们的商业模式其实从最开始简单的商业模式到现在为止,走上的一个多元化的道路,当然我们仍然从核心上来说是以版权为核心的,我们通过从互联网上,从各个作者拿了获得版权,然后通过对于版权多元化的运作,完全我们一系列的商业模式,包括在线阅读,包括传统出版,包括改编,游戏改编,包括海外出版等等之类的方式。还有推动网站的广告,以广告的方式来获得我们的利益。所以我们现在的整个商业模式已经从简单的内容到内容的分发,到内容的推广是一系列的商业模式。
我下面可能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特别介绍这样几本书。一个是《大悬疑》,是我们去年到今年所举办的盛大文学大奖里面获得头将的作品,它是从悬疑到历史,到考古等等之类一系列课题的这样一个悬疑类的小说,非常受欢迎。《我不是精英》这个是以都市白领为主角的一个作品,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子从农村出来,慢慢走道大城市,慢慢成长为一个高级白领,他所走过来的一系列的心理路程。《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是一篇军事类的小说,它是一篇非常具有男性阳刚色彩的一个军旅类的文学,它能够通过讲述军人之间的一些战场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与情感,来描述我们当代军人的一些独有的思路和想法。以上就是我们的代表作之一,当然其他更多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三部作品,向大家来传达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非常具有特质的一系列的原创作品。
我介绍一下我们从最开始发展到现在的一些经历。最开始的话,起点中文网是微支付模式,因为是盛大文学是从2008年正式成立的,在这之前首先是起点中文网,它是微支付阅读模式的一种开创者。从2003年10月份开始,起点中文网首先创立一种新的模式,就是通过微支付的手段在网尚复费阅读电子书,在这之前的时候,大部分的文上电子内容,电子书基本上都是免费为主。但是之前很多人在谈到收费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置疑或者意见。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我觉得可以说是一个破天荒的举措,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大部分都认为,互联网充斥着盗版,而且充斥着免费的一种思潮,你怎么能通过收费的形势来进行内容的销售呢?但实际上,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我们通过包括把图书按字数进行定价,我们按照两分钱,三分钱这样的一个定价价格 策略打破了原有按本进行阅读购买的这种方式,然后我们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支付,包括通过信用卡,包括通过购买的年卡的支付渠道等方式,完成了一整套从作家到网站上传作品,直接销售给读者,读者通过银行卡或者年卡进行支付,进行购买,购买完了之后,直接进行阅读,其中所支付的费用,推动稿酬的方式返还给作者,这样一整套应该说是一种电子出版模式是一个出行,通过这样的模式,迅速起点中文网获得了一个非常高速的成长性越来越多的读者和作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文学网站走向这个道路,包括红袖添香,晋江文学网,一系列网站都是慢慢地从这个模式开始发展起来的。之后是盛大文学,盛大文学现在从2008年正式成立,之后有陆续收购了红袖添香、晋江文学网,小说阅读网,潇湘书苑,还有包括刚才所提到的四家设计出版公司,一家无线公司,已经形成了一种以版权为中心的纯版权的商业运作模式,而不再是单单的单独的电子阅读的商业模式,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图,它是一棵树的结构,它的主干就是一个版权,我们从一个网站所获取的原创文学的作品,我们与作家进行签约,获得版权,然后帮助他们进行分销,但是整个的结构,就像一棵树一样,它慢慢地上面长出了不同的枝叶,从最开始的消费,到后来的传统出版,到后来的海外出版,到后来的无线,影视改编,游戏改编各种各样的模式,它其实是根植于原创版权为核心,将它进行深耕发掘,最后变成一个版权的多元化销售的这样一个方式,我想这个也应该算是一个,也可以算是符合我们今天这样一个论坛一个主题,就是文化产业的升级,从单一的一个内容的一个简单销售到后来内容的包装和多元化销售。
这是我们的一些案例,我会介绍一些我们具体的一些案例。首先一个案例是我觉得是我们2006年发掘出来的,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从2006年最开始在物联网进行发布,在我们网站上发布,被我们编辑发现的时候,推动我们一些宣传、包装、然后把它进行全版运作,到后来的时候,它的整个销售除了,应该说延伸出了十余种渠道,包括网上电子阅读,包括它的图书的出版,包括台湾地区、越南地区、韩国地区的出版,然后包括它无线版权,它游戏版权已经售出,并且游戏已经上市,无线游戏已经上市,它还延伸出了漫画产品,我们还把它的影视产权进行了出售,它实际上就是很典型的全版运作的方式。另外一个方面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小说的游戏改编方面也取得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成就,我们的两部作品,《星辰变》在2008年以100万的价格出售给盛大网络,到2009年去年的时候,我们下一部作品《盘龙》以300万的价格也出售给事纳游戏公司,退市我们还出售给了很多外国公司,包括我们出售给了,包括神木等等一系列这样一些作品,也是出售给外国的一些游戏公司,我相信从未来的网络游戏上,越来越的作品奖被我们改编成,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最终会从我们的网络的小说,我们网络文学中取材。
这个是出版市场,因为我们刚才也谈到,他们基本上我们用传统出版社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其实是他们正在从传统出版走向电子,我们正在从电子走向传统出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应该说我们觉得是一个产业融合的一个过程。它从传统出版社来说,它们从作家出版到图书出版,然后会把图书发到网上进行销售,或者以电子的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延伸,而我们是从网上直接到作者,获取他的版权,通过电子的形式在网上进行输送,然后我们会跟各种各样的数板公司合作,把内容变成纸制图书。我们从2006年开始,每年它的图书的出版量都在不断增加,到去年我们开始涉足收购了一图书出版的公司,也希望在今年进一步扩大。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盛大文化的OPOB(一人一书)计划,就是我们下一步的一个计划。这里还有一个是关于我们这个整个企业的一个未来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主流化、社区化和多元化,这样的一个长期战略,主流化是从内容方面,目前来说,我们原创文学取得了非常大的一个成绩,毕竟它的发展时间还是非常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还存在着各种各样幼稚的地方,应该是2000年、2001年榕树下开始,到现在为止,才大约十年多一点的历程,它的整个内容还是处于一个,我觉得还是比较稚嫩的一个极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它还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还存在各种各样幼稚的地方,所以我们通过我们与主流文学的不断的融合和交流,然后慢慢把整个的网络文学向主流文学进行一种融合。我们通过与主流文学的不断的融合和交流,然后慢慢把整个的网络文学向主流文学的这样一个进行融合。第二个社区化是从网站上面来说,我们从几个网站,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上面进行创作作,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上面阅读作品,我们希望通过社区的方式,让他们能够在上面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我们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我们能够提高促进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程度,而且我觉得这个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就是说,由于这两者之间的交流的进一步的密切,实际上对于作家写作创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在之前图书出版的时候,只有在图书出版完之后,作家们才会收到读者的反馈,而现在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作家们立刻知道它的所有的读者对它的意见反馈情况是怎么样的。还有就是多元化就是说我们将继续把我们全版的运作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开拓和拓展,因为今天谈到这个产业,这个文化产业的升级,我觉得作为我们文学来说是文化产业的基础的东西,因为文字是各种各样创意的最底层的一个体系,在上层会根植出来各种各样的文化载体,包括电影、电视、游戏、图书之类的,我们随着中国文化产业不断的升级,不断的扩展,我们作为它一个内容提供商,我们会去努力地切入到越来越多的文化领域,希望把我们的内容提供给更多的文化产业中人。
我给大家提到OPOP计划,也叫一人一本书计划,刚才下面有观众也提到,电子书在电脑上阅读可能会有伤眼睛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可能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可以得到一些解决,因为大家现在越来越进到市场上关于电纸书这样一个产品的出现,所以美国亚马逊公司,在对这个产品不断地推广,现在电纸书在国内国外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反响,在国内以汉王为代表的电纸书厂商也在不断地向大家推广这样的一种产品,它实际上是一种,应该说是一种非常环保,非常不伤眼睛的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它可以直接阅读各种各样的内容,而我们一人一书计划,就是主要微电子厂商提供内容和提供服务的这样一个计划。我们的这个计划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开放,我们开放内容,开放渠道和开放平台。开放内容是指扩大我们所有的内容全部开放给电纸书厂商,我们把所有的电子书聚集到图书馆,然后把我们图书馆的内容开放给所有的电纸书厂商,而使他们没有缺乏内容的后顾之忧。因为在中国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很多厂商,他们制造出了电纸书之后,由于内容上的缺乏,通过我们的图书馆,通过我们OPOB计划,把我们的内容输出给他们,让他们能够提供给用户,能够解决,一方面解决内容的问题,一方面希望能够解决盗版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开放渠道,开放渠道是说我们从市场文学我们可以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包括支付的渠道,包括其他一些,我们所拥有的,巨大的用户推广等等之类的,也可以向所有的电纸书厂商进行提供。第三个是我们平台开放,这是他我们所有这些所拥有的这些内容,还有我们这些所拥有的一些资源包括我们之前所做的软硬件上面的一系列研发解决方案向所有厂商进行公开,希望他们能够使用。
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梦想,因为就是说,我相信从未来,也许不久的将来,大家会习惯使用一些电纸书代替传统图书进行阅读,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每个人只要手持一本电纸书,就能阅读到成千上万百万的内容,而不需要非常麻烦地去找不同的地方购买,也不需要身上背负沉重的包袱。
最后向大家表达我们的愿景,在全球化语小说的梦工厂,谢谢大家。
陈伟鸿:
谢谢,希望华语小说传媒的梦工厂能够给很多寻梦的人带来一个美好的前景。
我想文化产业的繁荣其实也催生了演出市场的繁荣,所以现在我们会看到各式各样的演出,真的是在我们的视野所及当中璀璨而缤纷,那么在所有演出的背后,其实都少不了一个团队,他们要策划,他们要组织,他们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今天我们请到了来自我们浙江的一家非常优秀的传媒机构的负责人,他将会给大家来介绍整个活动策划到底如何来举行,我们掌声有请祝总。
浙江世纪风采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祝伟民:
各位尊敬的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浙江世纪风采文化传播公司,主要从事大型演出和大型体育比赛。我们成立于1999年,到今天刚刚是10年,我们的公司在2007年的时候,在全国市场上做了张学友和刘德华的六场演唱会。2009年我们在全国市场上做了曼联中国行、音乐剧《猫》、纵贯线、五月天等等一共二十六场大型演唱会。在2010年,我们准备在全国市场做三十多场演唱会。比方说欢乐中国行,比方说五月天,比如说刘若英,比方说梁静茹等等等等。那么从数量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全国同行业占据比较领先的位置,我们在2009年曼联足球俱乐部给了我们一个曼联亚洲行的优秀奖,亚洲篮联给了我们一个斯坦科维奇杯的优秀组织奖。张学友公司给过我们一个内地优秀演出章,我们浙江省的文化促进会曾经单独给我们公司发了一期简报,说我们早日打造世纪风采演艺品牌。刚刚前面的十几年,我们杭州文化促进会、杭州品牌促进会、杭州品质生活、文艺生活点评机构,把我们公司选为2001、2009年杭州品质生活的年度品牌。我们公司应该说这个十年的成长,与我们今天这个主办方的主题是吻合的,我是看着这个十年长大的。应该说这个十年是变化非常之大。
在十年前,我们的朋友问我,你从事什么行业,我说是做文化的,他们表现出来的感觉就是很迷茫,做文化,文化能挣钱吗?但是十年以后,同样的问题问我,我同样的回答,他们可能就不一样了,有的会值得称赞,做文化了不起,这就是十年巨大的变化。包括我今天能够在这里,站在这个舞台上跟大家回顾、总结一下十年我们大型演出乐的一些经验,在十年前也是难以想象的。总的来说这十年我们大型演出行业,从无到有,原来是非常非常少,现在已经相对较多。我们杭州去年一整年,体育场馆以上的大型演出和体育赛一共有32场。我们的歌迷爆发式地增长。自从2005年我们的超女比赛之后,年轻人现在在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3000万。我们的政府机构原来对我们大型演出行业是尝试和控制,现在我们已经把它列用为,国务院已经颁布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纲要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纲要,把它作为我们准备的国家经济升级转型的一个战略的产业和方向。我们的一个产业链,在十年前我们都是自己做,我们灯光音响舞台都是我们自己做,现在我们的产业链已经建立起来,我们从亿灯光、音响、舞台、舞美制作,软件到整个销售等等比较成熟的一个产业链,我们整个一个欢迎的整个大型演出行业,整个一年的销售大概在6个亿左右,纯商业的大概在60亿左右,这个市场也在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我们十年前,一些大的品牌,根本就不会进入我们的演出行业,现在我们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包括可口可乐,百威啤酒等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经非常看演唱会和体育比赛的价值,已经投入越来越多的钱上去。应该说这个十年我们演唱会的春天已经到了。
我们既要肯定我们的发展,但是事实上我们还只是起步,我们的发展是远远不够,从量的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杭州、上海市160场,一年,包括演出和体育比赛,但是一个香港,香港的一个体育馆它一年演出的量大概是280场,整个美国它一年文艺演出的,体育场以上的量大概在五千多场,我们现在还只是很小的想,我们大量的是集中在上海、北京。这几年开始发展到像杭州、成都附近等等一些地方,但是我们大量的商业城市,县城和广大的农村几乎还没有,我们去年曾经在广西一个主要的城市做了一场综合性的演唱会,当地已经三年没有演唱会,所以当地的政府是非常重视,它三万人的体育场要我们场租费是五千块钱,它出动了两千个警察,它要的费用也是五块钱,而这个费用要是放在我们东部城市,那肯定得七八十万,为什么呢?因为对方要支持。我们整个一个产业链应该说已经初步形成,但是没有形成规模,特别是我们的延伸产品,我们的延伸产品我们在一些重大演出当中已经尝试,做成产生,但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习惯,我们在上海,我们去看展示演出,所有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外国人,但是外国人他不会穿着,他在不同时代演出的T恤去看演出,他们觉得谁年代最久的T恤,他们觉得是最有分量,最有价值,而我们中国这个概念还没有。我们现在虽然在网络上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我们能够在网上订票,能够在广州订票,能够去看,但是我们还不方便,我们的支付系统还不方便,我们整个体系还不健全,我们有大量的假票,我们有很多假票的团伙,我们还在跟他们做斗争,在国外,这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的政府机构现在是非常重视我们的大型演出比赛的,他们觉得这个能够提升我们整个城市的形象,但是他们又怕发生很多的事情,我们一个大型演出需要13个部门的审批,应该说,方方面面的一些影响会对我们带来很多的利益,我们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大部分已经买票,大家已经形成的买票的习惯,这个票是越来越少,但是在我们广大的内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假票、赠票等等,都是时有发生。这样一个环境的一个变化,我觉得我们还说明我们现在这一个行业,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
以后发展的十年会是什么样呢?我觉得香港从它的模式可能是我们以后要发展的模式,一个香港红磡体育馆它是一万两千五百,他要做演唱会,它每场演唱会的价格都非常低,它也没有什么审批部门,也没有什么赠票,它只有两个警察,任何一个赠票它都会受到廉政机关的追诉,所以它的成本非常低,它的一个演员做一场演唱会,它会连续二十场,连续三十场这儿做,香港的老百姓已经把演唱会当成像看电影,或者到剧院看演出一样这么简单,而我们中国演唱会还是一个高端的产品,这是我们富裕起来的阶层,我们城市的白领偶尔才去尝试一下,我觉得十年以后的发展,演唱会必定深入到民间,演唱会必定会回归到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的老百姓也能够看得起我们的演唱会。十年以后,我觉得我们国家对演唱会会有一个标准出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标准,我们也没有一些比较大的一些企业,大资本也没有进入,说实在话,在整个市场上占份额1%的企业都很少,但是我相信以后的十年会有10%、或者20%的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会出来,一定会出来,以后的十年我觉得国外的精品的演出也一定能够到我们中国,比方说像杰克逊,如果他以后的十年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到中国,我相信以后的十年麦当娜、LADY GAGA,世界经典的演出也一定能够到我们中国,我们中国一些经典的演出也一定能够会出去。这是十年大致的一个展望,我觉得以后我们公司一个梦想,什么梦想?就是要做中国大型演出业,大型体育比赛的航空母舰,我们要做演出界的国美,我们要在全国十余城市占有我们的据点,我们在每一个城市我们要做很多的演出,我们在每一个城市,同一个演出我们要做很多场,我们要让老百姓都能看得起演出,我们的演出,我的梦想是让乡村父老都能看我们的演出,这样我们的市场就能够非常非常地大,谢谢大家。
陈伟鸿:
好,谢谢祝总,你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你要做很多的演唱会,我们也希望看很多的演唱会。
其实刚才每个嘉宾从不同的角度都阐述了他们严重文化产业的繁荣。其实在这片繁荣的背后有一个要素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人的因素。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嘉宾是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副院长李军先生。他在教书育人方面,颇有心得,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在文化产业的繁荣当中,人究竟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来,我们掌声欢迎李军先生。
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李军: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下午听了我们龙永图部长和业界经营的精彩报道,我很有启发,获益匪浅,我想从我自身职业的一些体会来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我的题目是:科技与人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取向。
我们在这里讲文化,首先我们想文化曾经是什么,它的出身是什么?我们说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是牛骨龟甲上遗留的裂纹、曾经是钟鼎器皿上镌刻的铭文。曾经是四书五经,曾经是皇家和贵族的权威,曾经是文人和绅士的谈资。总之,长期以来,文化一直是一位高雅华贵的大家闺秀。但是大约在20年以前,文化开始走出未阁绣楼,走出政治殿堂,走出学坛大院走向社会大众,走向市井之地,当然我说走出并不是它不能走出去,它还可以走回去,但是它确实走出来了。
大约在十年以后,刚才我们祝总也讲到十年的变化,十年以前,我想也就是今天我们讲《对话》节目发展十年历程大概跟这个基本上是同步的,大概在十年以前,文化与一个人结婚了,这个人是谁,是一位商人,它的名字叫市场经济,而且他们很快产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叫文化产业,所以我们说在这个文化产业的个人表格的出生一栏上写着商人,刚才龙永图部长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文化产业它不应该跟其他的产业,比如说机械制造业,纺织业不应该区别,它是一个商人,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我们现在在文化产业的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在这个观点上还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这也是影响文化产业升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具体我就不展开了。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他是一位商人,十年来文化产业茁壮成长,现在它已经出落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我们之所以说他茁壮成长是因为它的名分已经确立了,我们现在把它确立为朝阳产业,经济引擎,这两年我们知道国家正在调整产业结构,我们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当然我们今天想把文化产业自身也有调整产业结构,也要升级,因为它的体量在增加,我们知道文化产业有九大门类,我们在坐的几位精英,产业的精英,实际上代表的九大门类里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些方面,这九大门类在我们国家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为它的身价上升,它得到技术的支撑也越来越强,于是政府的支持也越来越大。
我们现在讲文化产业升级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个是产业素质和效益的提高,这样回到刚才我们的故事,也就是说,这个少女它现在需要一个人生重大的抉择,中国文化产业升级它应该去寻找个什么伙伴,我们说出身和婚姻可能是一个女性很重要的人生的两个转折点,现在我们这个文化产业它需要一个新的选择。我个人认为,文化产业的如意郎君应该是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际上我今天下午听他们讲,我突然觉得我要讲的是我们业界精英的一个注释、注脚,我是在注释他们的观点,他们实际上是在用他们产业发展的现实,来印证了这么一个规律,所以我觉得文化产业现在需要与科技联姻,来发挥它的在我们当今社会上发挥它的特殊作用,同时它自身的层次、素质、结构都能够得到提升,我想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就是前一段时间热播的《阿凡达》,实际上这个电影,我们现在感到它一时轰动,但是我从电影发展史角度上看,也许我们今后对它的认识会更深,也就是说,我个人认为在电影发展史上我们可以分为前《阿凡达》阶段和后《阿凡达》阶段,《阿凡达》给我们电影业提出了一个什么命题?也就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它同样跟数字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战斗一种革命性的变革。我们说现在导演拍电影,也许一百个导演里边九十个导演它是用机器拍成电影,其中有九个导演他会做一些小的创意,在后期制作方面做一点小小的创意,但是只有一个导演他不是受机器的限制,而是说我要制造什么样的画面,我要发明什么样的技术来拍我的电影,也就是说技术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是成为它电影本身的一个目的,这个人就是卡梅隆,这种革命的结果就是《阿凡达》电影。
所以我们说,本来这些摄像机也好,这些技术也好,本来都只是一些手段,但是电影发展到这个时代,它是需要给观众制造你们在生活中没有看多过又很想要看到的一些画面,这个时候他并不在电影本身的内容市场,而是我要用这些技术展现画面给观众,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是一种目的与手段的一种转换。所以看到这个现象,我想起我们传播学界的一个先知预言的人物,他说媒体即信息。实际上今天我们几位嘉宾讲到的,给我很深一个很强烈的印象,就是市场现在的技术它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它本身就是信息。所以我们的文化产业,事实上跟技术的结合这是一个变了的趋势,而且技术要从文化的一种手段要上升为一个文化合二为一,所以我说文化产业与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结合,这是它的第二次婚姻,这是文化产业的婚姻,因为我们这个故事当中的第二次婚姻,他们必将会产生一个数字媒体文化。而且我们还将迎接数字媒体文化更加迅猛的浪潮,包括在线的,在线出版,在线阅读,包括在场的,也包括在地的。我们刚才讲到这个主题公园,这些市场也都是在地,在场的,也一直在地,也一直在场的,主题公园是在地的。在地、在场、在线都是我们数字文化这个新生儿施展手脚的一个很好的空间。
当然我现在要讲到的另外一个问题,也由此让我们想起了,我们作为创作者也好,作为受众也好,我们怎么样来提高自身的素质,来迎接这个时代。因为刚才主持人也讲到,事实上我们人才在这个产业发展当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数字文化产业无数个千万化身,这种化身也就是数字文化产业的经营者、创作者、创意者它的基本素质是什么,它间兼具文化和技术两种能力,所以我们说,卡梅隆的魔力在什么地方,卡梅隆和其他导演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卡梅隆他把文化和技术集于他一身,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哪一个人把文化和技术掌握到他自己手里,他一定是未来文化产业,特别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佼佼者。实际上刚才我们几位嘉宾已经给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情景。
事实上我感觉到现在我们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可能还在于我们教育形式方面,很难培养出既具有很有文化创意的这样一些头脑,同时又兼具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最难找的,是未来文化产业升级的最值得依赖的,所以我想我们浙江传媒学院事实上也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很深刻的思考,我们在招生,在教学,在推荐学校就业这些过程当中,我们非常注意培养这样的人才。事实上现在在我们中学里面,选择艺术类的学生,由于现在这样的教学体制,不利于他既掌握艺术的素质,同时具有数理化很好的功底,所以这样的人非常稀少。我们想我们今后要向这个方面去努力,我们要把招生的过程推前到中学阶段,在中学里培养这样的人才,在大学里给他们提供这样一种符合人才成长的权利和机会,我想这是今后我们培养中国,培养出无数个像卡梅隆这样也素质的人的非常重要的前提。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再从人类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它的一个特征跟其他产业特性上的一个不同在于文化的产品它的消费者事实上同时也是生产者,我们在消费其他的产品的时候,我们消费者是在使用它,但是我们在看电影,在读小说,我们在观赏一些文化作品的时候,消费者本身是参与到他的解释、理解、诠释,甚至自我的再创造这样一个过程。这样的过程就决定了文化产业它的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必须是一种共同的创作。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文化产业的升级它不仅仅是产业经营者的升级,还有应该包括我们消费者自身的升级,这个消费者自身的升级包括消费者文化素质的升级,以及消费者在素质技术、互联网机制这些方面能力的提升,所以我想我们未来应该要培养我们的大众,我们的消费者兼具这样两种素质。如果没有这两种素质,我们很多数字出版也好,我们很多在线阅读也好,我们很难推广开来。所以这是我想对文化产业升级,从人的角度,从技术的角度来做一个简单的思考,非常感谢大家,谢谢大家。
陈伟鸿:
好,谢谢李军先生。
前面各位嘉宾阐述的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这样一个主题,对于我来说,对于我所主持的《对话》来说都是一个特别亲切的话题,因为在《对话》十年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一直持续在关注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转型和升级。从我们节目创办之初的2000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对于互联网有着强烈的关注,从那个时候开始,这样的关注几乎涵概了文化产业的许许多多的分析,包括的电影、电视、出版、发行,以及动漫、主题公园等等。
那么作为我们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一档高端的演播室的谈话节目,我们今天特别也把财经频道的负责人任学安副总监请到了现场,我们接下来一块儿来分享一下他对于文化产业繁荣的深度解读。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副总监任学安:
大家很辛苦,一下午,我在这儿用简短的时间,大概在10分钟之内,把我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通报,我们共同来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之所以在这样一个四十年以来最寒冷的春天里面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温暖的阳光,我想就在于因为实在是我们不太希望,我们的生活中间,始终充斥着像房价这样的疯狂的现象。因为作为一个人,我想我们除了物质的需求之外,我们还有别的要求,这是我们基本的态度。
因此,回过头来看,我们今天来谈论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哪些让我们振奋的事情。其实我们还是挺幸运的,有下列数据能够告诉我们,我们在这个领域里边,我们走过了怎样的一个路程,我们走了多远。这些数据这样的,2009年我们国家的电影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数字,突破了60亿大关,那么跟去年比,同比增长了40%。我们的新闻出版产值达到了1万亿,单位是人民币,跟同期增长,同比增长了20%。其中有两个数字实际上我们是不太清楚,至少我是在这之前查找资料,才第一次知道。有两个数字我们是居于世界前列的。首先第一是报纸,就是我们的日报的发行的量和我们的营业额连续9年在世界是,我看到的数据是,不是营业额,是发行量是排在全球第一的。我们的网络游戏市场达到了858亿,同比增长了40%。我们还有我们的动画片制作,跟在座的我们的很多学友都相关的,总共是322部,一共是17万分钟,比上年,比2008年,这个数据是2009年的,增长了31%。出资出版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年增长50%。
这些数据确实是,我觉得让人非常振奋,但是在这个数据的背后我们盘道的是什么呢?我们还有一组数据,能够回答前面这组数据,那么这组数据是什么呢?我们全国现在是123家文化系统的国有文艺团在过去的2009年基本上全部完成了转企改制。我们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转企转制的步伐明显加快,24家转制的电影制片厂,需要转制的电影制片厂现在已经完成的22家,29家需要转制的省级电影公司已经完成了26家。还有我们再来看全国18万家印刷单位和30家省级新华书店系统也以后全部完成了转企改制。580家图书出版社,除了要保留少数事业单位之外,在今年年内要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所以就是说这两组数据一对比,一个答案就非常清楚,其实跟刚才李院长说的是一个概念,跟我们龙部长说的也是一个概念,那就是市场化。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市场化的选择和改革这是必由之路,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基本的观点。
我想讲的第二个事情,其实回顾我们身边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像我们这些四十岁以上的人来将,其实非常羡慕我们在座的很多的80后、90后有那么多娱乐的方式。我们过去几年,或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边,我们回顾一下,我们有多少种娱乐的方式,我们走进电影院,我们除了看《阿凡达》、《2012》,我们也能够看到《建国大业》。我们打开电视机,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浙江卫视非常棒的《我爱记歌词》,我们能看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当然我们能够看到央视的《对话》,我们还能够看到《潜伏》,还能够看到《蜗居》这样的节目。那么我们上网,我们可以在榕树下发发呆,这都是我们非常幸福的一些事情。我们如果说想去逛公园的话,有华强的主题公园,有长影的电影公园,这一切,当然了我们现在还可以用手机来达到,实现各种各样的娱乐。
这是我们今天生活中间的一个基本的途径,这个背后其实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给我们带来的这样一些基本的享受,但是这些享受又是怎么来的呢?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繁荣呢?那么我想一个答案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思想解放。如果没有思想解放的话,那么我们的《蜗居》、我们的《建国大业》、我们的《阿凡达》和《2012》可能都不会这么轻易地跟我们在一起。但是思想解放,解放什么,我想不是被人的身体解放,它也更不是我们对服装产业的一种挤压。怎么说呢?思想解放我认为首先是对人本身的解放,是对包容,是对创新的追求,那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我们文化创意产业才有了灵魂,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就是说正是在思想解放的指引下,沿着产业化的道路前进。我们今天,我们的文化具有了更经济的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在这个同时,我们的经济也终于挤进了世界大国的前面。但是一个问题就来了,我们刚才龙部长前面实际上讲的文化软实力的问题,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拥有让我们自己的文化也能够成为世界闻名遗产中间,或者世界经济发展中间,能够长期形成支撑的精神家园,这实际上是现在在繁荣,或者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进行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一个思考来,当我们的文化更经济的时候,那我们的经济什么时候更具一种文化感,更具一种文化的魅力呢?刚才李院长也在讲,就是说我们人才、技术,那其实我想说的是,我想延伸一步来看,他说的后《阿凡达》时代。《阿凡达》这样一个电影他们都看过,我想大家都为他的技术所迷惑,为他的创意所震撼,但是我们想一想,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技术的产生,是什么拥有了这样的创意的出现?可能停留在技术上面可能还不够。创意从哪里来,好像这是个问题,今天我们在电梯里碰到我们央视,我们青少频道专门负责少儿节目的负责同志,他是连续几年都来参与动漫的活动,他很感慨,说每年都在说动漫,动漫,动漫创意产业,总是发现优秀的作品还是很少,是什么,是创意匮乏。
为什么创意匮乏呢?我个人的观察是创意的匮乏是因为我们思想力的匮乏。如果卡梅隆没有那样深入的对人、以及对人所赖以生存的地球那么深入的、那么敏锐的洞察,那么深入的思考,会有《阿凡达》这样的作品吗?因为这样的技术,在美国这样一个好莱坞的电影工厂里面,是随时可以创造出来的。所以我想这个问题留给我们大家共同来思考。
回到我们今天《对话》这样一个主题上。我想《对话》从2000年开始创办以来,其实也是走了这样一个市场化的道路,我们从最初的投入1000多万,零广告,到现在9000万的广告收入,然后每年的投入稳定在600万,成本在逐年下降,收入在逐渐增加,而我们总的播出期数永远都是52期。如果说没有市场化这样一个选择的话,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市场的收益。但是同样的,如果没有思考力的提升,我们的成本也不会这样下降,我们的营业能力、盈利能力也不会这么强。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会看这十年来《对话》唯一不变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对我们这个栏目的一句话的坚守,那就是——给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因此,我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切都很重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这样一个道路上,那么我想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对于价值本身的坚守和遵循。谢谢大家。
陈伟鸿:
好,谢谢任学安先生和大家的分享。
我想在这个领域当中,大家对价值的坚守也迎来了今天我们看到文化市场的一片繁荣。今天我们非常感谢这么我多的人带着对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关注来到了现场,我相信大家也会有感兴趣的问题跟台上的各位嘉宾交流,所以我们把时间交给各位,抓紧时间来提出你们感兴趣的问题。好,有一位举手了,看到了。
观众:主持人你好,各位嘉宾好。我平时对《对话》这个栏目非常感兴趣,今年的《对话》是十周年,我想问一下,之后《对话》这个栏目还有什么另外的活动?
陈伟鸿:好,交给我们的副总监仁学安先生来给你最权威的解答。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副总监任学安:
为了节省时间,就不往那走了,谢谢你。
在这个地方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是这样,《对话》一个是我们除了完成每周的周日晚上10点追的正常播出之外,我们今年会有两个,应该说是三个比较大的重要的活动,一个是我们 会在9月份,我们今年会举办我们的市长论坛,因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们城市的管理者,他们的思考能力,他们的执政能力,他们对于城市化的这样一个方向,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另外就是在今年的6月份,我们会跟财富论坛,它是由《财富》杂志和《时代周刊》共同举办的一个在南非的论坛。我们会举办一个我们自己的采访舞台,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我们会做出我们有《对话》栏目举办的中国公司榜的这样一个围绕着中国商业力量成长的这样一个评赏活动,谢谢。
陈伟鸿:谢谢任先生的回答,希望我们的努力也能够迎来你更多的期待。来,继续我们的提问。大家都在踊跃地参与。请我们的工作人员把话筒递到观众手中。
观众:嘉宾好,刚才听到大家对中国文化创意的发展,我想有个更深刻的思考,我想问问大家,可以跟你们一起分享一下,就是创意的枯竭。实际上创意刚才讲它是源源不断地,所有的文化产业的来源,那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缺憾,它是一种应试教育,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得大部分都是努才,天才少,我们需要天才,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制度是不是能够改一改,能够让更多的天才站出来为我们的文化创意,文化的产业,包括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海外思想的飞扬能做出共享,我想你们是不是能够做做这个工作,谢谢。
陈伟鸿:谢谢你的问题,李院长,创意人才。
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李军:
这位嘉宾提的问题很尖锐,但是确实也是我们很多人在思考,特别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作为家长,我们对这个问题都有亲身的体会,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是偏重于一种应试教育,在学校里把更多的时间是在一些知识传授的科目的考试方面。我刚才也讲到了,实际上我们现在大学招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我们需要招很有艺术修养,同时数理化又很好的这样的同学,但是这有时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我先不说他们思想上的一些,您刚才讲的是否很解放,是否有创意。实际上在个文化艺术和科技这一块儿,包括我们现在的文理分课。我刚才表达了一个观点,就是说这两者之间如果要产生一个文化产业的升级,必须是要结合的,而且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做法的难度非常之大,我希望今后在这方面,我们能够培养文武双全的这样一些人才。
至于讲到有些思想上可能会有一些束缚,我觉得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但是我想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孩子们,他们自身的这些素质是非常好的,有时候我惊讶,我们的孩子他们的创意,他们的想象力,事实上是超过了我们,所以有时候我们感觉到教育,有时候你甚至不需要教育他们什么,而是说你不要束缚他们什么,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可能比你想要给他们更多的东西,可能更重要。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我们今后教育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当然这一点我还想在这儿说明一点,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即使这种现象存在,我也觉得它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教育,在于一个整个社会的一个大的氛围,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观众:各位嘉宾好,我里来自江西专门从事艺术教育的,就是达芬奇艺术学校,我现在就是想问两个电影界的精英,我感觉我们的电影和电视剧里面,好像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不是警匪片,就是谍战片,然后就是历史剧,我觉得像我们在这个现实社会中,在商场里面的竞争更多,所以我觉得我们有一些类型,像商场类型的影片能不能够多拍一些,像《杜拉拉升职记》取得很好的效果,我的建议就是在保持那些原有影片类型的基础上,仍然商场类型的这个影片能够多拍一些,谢谢。
长影集团董事长刘丽娟:
您提出这个建议、问题都非常好,我觉得对我们从事电影工作的也是一个重大的提示,因为电影需要多题材的,多类型的,可能像有的总是现在追求的一些都是属于爆炸式的,幻想式的,警惕式的,但是可能忽略了我们的市场真正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样的影片可能会少一点,下一步我们从长远这个角度,我觉得会珍惜您今天提这个建议,在我们寻找剧本的过程当中,或者是要我们的主创人员往这方面去思考。
《光明日报》记者:大家好,我是来自《光明日报》的记者,我这里有一个问题,也是想要问一下刘丽娟董事长,就是浙江大学传播学的李思屈教授,他对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提出过“三力”战略,就是影响力、创新力和转换力,刚才已经有观众提问关于创新力,我想问一个关于转换力方面的问题,是这样,就是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转换力这方面非常缺失,像《木兰从军》这样的中国元素的作品却被美国人改编成他们的作品在好莱坞大放异彩,像《功夫熊猫》,这些也是中国元素,被美国人改编成了他们自己的作品,像中国人也在担心像创意枯竭这样的问题,我想问一下刘董事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长影集团董事长刘丽娟:
谢谢这位嘉宾提出的问题,我觉得你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就中国而言,我觉得与国有的电影体制可能有直接关系,与它的体制,它的机制,它的人才结构,它的思维理念有关系,因为我刚才介绍了长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上影的过去是有辉煌的,过程当中,他又遇到过困难,尤其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过渡这个区间,80年代末、90年代,甚至到20年代初,中国的电影业当时这个市场是处于低迷的。业内有一句话说是拍电影是找死,不拍电影是等死,这是整个当时的环境,所以我觉得刚才您关心这个问题,在中国电影业下一步的发展过程当中,它会随着市场的转型,我认为这个也是指日可待的。谢谢。
观众:主持人好,各位嘉宾好,我是来自杭州民乐俱乐团队,我想问一下盛大文学的吴总,大家都知道《鬼吹灯》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文学与动漫相结合的案例,其实我感觉文学和动漫实际是相辅相成的,就是《鬼吹灯》是被许多读者了解以后,被制作成动漫漫画的,其实有很多不知名的那种作品也可以通过动漫作品来让更多的读者相认知的,我想盛大文学有什么计划,加强这种联系,加强这种相辅相成的联系?
吴文辉:是这样的,非常感谢对于这方面的关注,我先说几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过去我们主要还是以版权输出为主,当时我觉得主要是我们把版权转让给了上海的一个漫画公司,由他来改编出版,但是之后的话,其实市场反响非常不错的,但是,愿意对这方面进行内容改编的公司还是比较少,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早早做这样的事情,就是说我们也从外面招募了一些团队,聘请了一些专业人士。
陈伟鸿:再次感谢所有的朋友来参加《对话》十年:中国文化产业领袖任务论坛,希望在未来大家和《对话》一起,共同来为我们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鼓掌喝采,谢谢各位,谢谢大家,再见。
责编:肖成迪
相关链接: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