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4月02日 15:05 新京报 我要评论
位于澜沧江的小湾水电站,其双曲拱坝创世界最高纪录。资料图片
本报讯 4月2日至4月5日,首届湄公河峰会将于泰国著名旅游胜地华欣举行。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四个委员会成员国将有高层与会。作为观察员国的中国和缅甸也将派代表出席。其中中方的代表为外交部副部长宋涛,此外农业部和水利部等相关部门官员也将与会。
区域大旱促成峰会召开
湄公河流域遭遇的20年来最大规模干旱成了峰会召开的背景,而峰会召开前数周,中国在上游修建水坝引发下游干旱的传言则不绝于耳。
泰国一个名为“拯救湄公河联盟”的环保组织3月17日发表的声明,批评中国的声音最为响亮。声明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中国境内的澜沧江)兴修水利导致了湄公河生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了下游国家人民的生活。而越南媒体也曾谈到,1986年以来,中国在湄公河上游至少建设了8座水电站,这是导致下游干旱的原因。
但针对上述说法,并没有得到召集本次会议的湄公河委员会高级官员的确认。委员会不仅表示,并未对中国水坝是否影响湄公河生态做过结论,相反委员会在近日发布的新闻公告指出,当前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国北部和老挝干旱所致。柬埔寨方面也明确表示,不认为湄公河水位下降与中国水坝有关。《金边邮报》3月29日引述柬埔寨外交部发言人Koy Kuong的话说,虽然有些国家认为这与中国大坝有关,不过柬埔寨认为这是气候变化导致的。
即将出席峰会的柬埔寨国家湄公河委员会秘书长Pich Dun也表示,“一些无知的人才会将责任推给中国的水坝。”
中国水文数据与邻国共享
针对质疑,外交部发言人秦刚3月30日明确表示,“近来一些媒体报道湄公河水位下降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中方在湄公河上游的一条河流,即中国境内澜沧江修建水坝、发展水电造成的,这种说法完全与事实不符。”他说,第一,中国西南的省份和湄公河次区域有关国家目前都在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造成缺水的根本原因在于气候灾害。第二,澜沧江仅占湄公河水域总流量的13.5%。
实际上在秦刚发表讲话前,中国政府就在上周致信湄公河委员会,宣布将定期公开漫湾和景洪等澜沧江上水坝的数据,和本流域国家共享,以解疑释惑。
■ 专家声音
“指责中国水坝多民间说法”
本报讯 “其实,认为中国水坝造成影响的论调,主要是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说法,湄公河流域国家的政府对这个问题相对谨慎。”北京大学东南亚问题专家张锡镇教授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之所以产生这个说法,一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具体数据,人云亦云;二来也不排除带有偏见和其他政治、经济的目的。“比如,有些组织想当然的认为,水坝要是给下游带来经济影响,可以以此为依据向中国提出补偿要求。”
张锡镇还给出记者一个数据,也不支持“中国水坝威胁论”——中国上游澜沧江的水量只占湄公河总水量的13.5%;老挝境内流入湄公河的支流水量占37%;其余的是泰国和缅甸等国的支流水量。“显然,说中国水坝造成湄公河干旱是不确切的。枯水位主要还是由于降水量偏少和雨季提早结束造成的干旱所导致的。”
“邀邻国参观水坝消除疑虑”
本报讯 “解决纷争的最好办法是提高透明度和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北京大学东南亚问题专家张锡镇认为,中国将邀请湄公河委员会国家参观水坝,并提供水文资料的做法很好,从而消弭某些组织的不实之词。
目前中国和下游国家只是对话比较多,还没有建立一个针对湄公河水域共享、利用和开发的完善机制。但张锡镇认为,从长远来看,在保障主权的前提下,建立并完善这一机制是必要的,里面甚至可以包括一些合理补偿的问题。这有利于化解争端、共同发展。“比如中国在上游发电,如果影响到下游的话,可以考虑向下游提供电力,大家共同受益。”
张锡镇还特别提到美日对湄公河开发非常热心,这其中的政治考虑很明显。“日本参加了亚行在当地的项目,表面上是经济活动,实际上是扩大政治影响。美国的政治动机更强,已经扭转了小布什时代忽视东南亚的政策倾向。”
相关链接: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