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张]迷局——车轮战(2010.3.23)

2010年03月23日 21:04  CCTV-消费主张 我要评论

进入[消费主张]>>

   

    关于蛐蛐罐的车轮战

    小贾喜欢养蛐蛐,也就是蟋蟀,平常在家里没别的事,就是搬盆弄罐的伺候蛐蛐,时间一长,不仅养蛐蛐颇有心得,就连蛐蛐罐也成了他研究的对象!长此以往,五湖四海的虫友聚到一块,除了交流养蟋蟀的经验,又多了一个收藏蛐蛐罐的话题。

    既然已经上升到收藏的层次了,那他家里这些用来饲养蟋蟀的新罐,就显得太稀松平常了!都发烧友了,怎么也得有一两件拿得出手的罐儿值得显配显配吧?——看,他手里把玩的这件,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蟋蟀罐!

    说起来这也是缘分。小贾把玩的这件宝贝,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他夏天在当地花鸟鱼虫市场上偶然碰见的,罐子的造型一眼看上去就招人喜欢,一问价,吓他一哆嗦——张嘴就是一万多,还是一口价!小贾本想扭头就走,可听完店主的一番介绍,他的态度一下来了180度大转弯!店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店主给小贾讲了一个故事——话说明朝的时候,宣德皇帝喜欢养蛐蛐儿,但他觉得瓷罐不通风、不透气,让他心爱的蛐蛐住起来太委屈了,于是就把瓷罐改为泥罐,泥和瓷相比,从材质上好像档次低了点,其实不然!皇上养蛐蛐用的东西,档次能低吗?人家用的是澄浆泥,要采用山青水秀、风水好、土质好的沼泽地中的泥,当在那个年月只有河北易县和山东临清两个地方的沼泽符合条件,而且泥挖出来以后要放上三年时间祛除火气,新泥变老泥,再经过反复澄筛,然后请有名的制瓷匠人设计成型,最后入窑烧制而成!

    烧出来的蛐蛐罐你侧着光看,一丝金属光都没有,工艺堪称炉火纯青,不是瓷器胜似瓷器,有瓦中玉、水晶盆的美称!而店主准备出售的这只罐儿,虽不是明朝的罐子,但也是清朝的老玩意,是真正用澄浆泥传统方法做出来的!老板还说了,像这样的罐儿,是坏一只少一只了,因为如今再也找不到几百年前那样的澄浆泥了,退一步说,即便有澄浆泥泥,也不会再有人费那么大工夫去做一只蛐蛐罐儿了!所以现在这种老罐,绝对是存世绝品,简直就是活化石啊!至于价格,由于蛐蛐罐儿通常讲究成对儿的卖,现在只剩孤零一只了,所以也卖不上价儿去,只能卖个一万多就便宜出了!这要是成对卖,价钱不翻个几倍您都甭张嘴问!

    故事听到这儿,小贾彻底迷上这只老罐儿了!能碰上这只罐儿,那说明自己和这只罐有缘,岂能轻易放过?于是,小贾一咬牙掏了一万多元钱请回了这只老罐儿!

    其实小贾也算老玩家了,和蛐蛐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肚子里关于蛐蛐罐儿的收藏行情也确实装了不少,淘宝贝光有钱还不行,还要靠缘分!他相信自己的眼力,玩了十几年蛐蛐,这还真是头一次见这种造型和纹路的老罐儿,物以稀为贵,请回来就不后悔!

    自从淘回这么一个宝贝,小贾和逢人就念叨这只老罐儿如何如何好,却从不肯拿出来给人看,弄得还挺神秘!玩蛐蛐这圈子里的朋友,几乎都听说小贾淘弄回一宝贝,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所以各种各样的议论自然都有,说买了假货的也大有人在!听多了,小贾心里也就犯嘀咕了——要说自己养蛐蛐绝对是行家里手,可收可收藏蛐蛐罐这算古玩行了,这里头可是水深火热,自己这只老罐果真如店家所说的那么有传奇色彩吗?

    这时候,小贾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住在城外的一位资深虫友老徐!提起这个老徐,收藏蛐蛐罐那可有年头了,对收藏蛐蛐罐儿的行情可谓了如指掌,绝对专家级的,而且远近闻名!看来这回要请他出山了。

    按理说,搞收藏的人只要一听说有好玩意,就恨不得第一时间先过过眼,唯恐被别人抢了先,这属于职业本能反应!可大大出乎小贾意料的是,老徐在听完小贾详细描述玩蛐蛐罐的来历之后,居然只是轻描淡写地应了句——“知道了,有时间过来看看”,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更让小贾郁闷的是,打完这个电话过了很多天,老徐连个影儿都没露,就在小贾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盼老徐上门的时候,这一天却等来了一位陌生的虫友,说是上门交流交流养蛐蛐的心得。像这种慕名而来的人小贾平时见多了,司空见惯了,来了就是客,里屋请吧。

    寒暄了几句,小贾突然感觉这位嘴上说自己是登门求教的新手,但似乎对小贾聊的如何养蛐蛐的话题并不感兴趣,而俩眼却一个劲儿地往小贾手边的宝贝蟋蟀罐上溜,莫非这人另有所图?

    没聊几句,这位就把话题转到小贾的宝贝罐子上来了。一听对方要上手看自己的罐子,小贾心里老大不乐意了。收藏圈里有规矩,瓷器、陶器之类的东西忌讳生人上手摆弄,你毛手毛脚地万一给磕了碰了,算谁的呀?!

    蛐蛐罐胖子刚拿上手,小贾赶紧找了个借口又接过来撂桌上了。这边小贾的悬着的心刚放下,胖子突然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小贾落下的心一下又提了起来。这位敢情是来买罐子的!而且这价格一出口差点没把小贾鼻子气歪了,三千。

    这是哪来这么一位不懂装懂的愣头青啊?自己一万多请回来的老罐儿,这位张嘴才三千,这胖子也太没文化了,这不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成心拿我找乐吗?得了,看来以后这罐子也不能摆外边了,耽误不起那工夫!

    自从素不相识的胖子一走,小贾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才仅仅是刚开了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像这种不约而至的门客差点踏破了小贾家的门槛!

    这不,胖子走后两天,又来了个瘦子。主客双方没聊几句,话题迅速从养蛐蛐转到蛐蛐罐上了,瘦子开门见山说要看看小贾新淘弄的宝贝蛐蛐罐儿。

    怎么地球人都知道小贾收一蛐蛐罐的事了?这位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聊蛐蛐是假,看蛐蛐罐是真,可这位到底是真懂还是假懂呢?人不可貌相,万一来的是真佛呢?小贾磨磨蹭蹭地拿出了自己的罐儿,谁知这位看了几眼当场就评论上了:这个东西我见过,这现在高仿做旧赝品多了。

    这瘦子的口气比上回那胖子还不客气,而且话更不中听!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小贾心里这叫别扭啊,哎,真后悔自己多嘴,把自己宝贝罐子的事满世界都嚷嚷出去了,一下招来这么多低价骗宝的主,这不成引狼入室了吗?

    可烦归烦,客人上门你也不能拦着呀?这天,家里又来位白白净净的胖子。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小贾迎宾待客时话里话外都提防着,他倒要看看今天这位不速之客想唱哪一出。

    通过察言观色,小贾觉得这人看来是实心实意来交流心得的虫友,人家提出让自己看虫,小贾就从对方箱子里摸出一个罐来,定睛一看顿时傻了——这罐怎么和自己那宝贝罐子一模一样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看来这位来头不小,这罐会不会就是传说中和自己那罐正好配对的吧?

    白胖子说:这个盆的样子挺好,自己特别喜欢这个仿古的盆,是前一阵儿上石家庄,从一个贩子手里边,花一百二买的。听完这段来龙去脉,小贾可沉不住气了,他急忙拿出自己的那只宝贝罐子一这么一对比,哟?果然分毫不差!

    白胖子猜测说:这两个罐子确实挺像的,是不是一炉出来的。哥,你这个罐子也从石家庄买的?

    来客说得是有鼻子有眼从容不迫,小贾听得是心乱如麻坐立不安—— 一只是自己奉若至宝的藏品,另一只人家当破罐烂养的地摊货,信谁的?是自己买了假,还是对方不识货?

    这时候的小贾,是真不乐意相信自己买了高仿的假货!现在唯一的希望,只能把宝押在老徐身上了,是真是假,就听老徐一句话了!于是,小贾是天天追着给老徐打电话!

    又过了几天,救星一样的老徐终于光临寒舍了!经过对器型、包浆、泥质、刻花等诸多方面的辨别分析,老徐给出了鉴定结果——小贾花一万多元买来的这只稀世珍宝,实际上就是一高仿的假货!

    自从老徐鉴定完蛐蛐罐,小贾还残留存一丝侥幸的心理——会不会胖子买的那个是高仿的假货,自己那只是真的呢?还有,这老徐毕竟是半路出家,算不上真正有资历的古玩鉴定专家,万一老徐看走眼了呢?但俗话说的好,“君子不立于危樯之下”,事已至此,小贾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是阿Q精神,纯属自我安慰,太不靠谱!靠谱的是,趁鉴定结果还没从老徐嘴传出风去,自己赶紧把老罐给卖了,能捞回几个是几个吧!可问题是,一只以假乱真的罐子卖谁去呀?

    还得说小贾见过市面经历过风雨,懂得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的道理。买主倒也不是没有,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第一个来家里不懂装懂开价三千那胖子,就他出价最高啊,三千卖一高仿,让他凑合拿去玩吧!

    可没想到,胖子直接杀价到两千五,最终,小贾花一万多元买来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蛐蛐罐,又以两千五百元的价钱转手卖给了胖子。

    现在,翻回头再想想整个事件的经过,也又很多让小贾匪夷所思之处!自从收了那只宝贝罐,家里接二连三走马灯似的不速之客,难道真都是闻风而来骗宝的玩家?最后那胖子带来的和小贾一模一样的罐子,真的是从石家庄地摊上淘弄的?这一切难道真都是巧合?还是幕后另有高人操纵?

    骗局揭秘

    自从老徐在电话里听小贾对自己那只宝贝罐子的描述,凭着多年收藏罐子的经验,老徐马上判断出这只罐子绝对非等寻常!因为这宝贝市面上别说真货了,连假货都不好找,压根仿都不知道仿谁去!所以老徐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暗自窃喜!喜从何来呢?

    原来这几年,老徐一直在找这只罐子的下落,因为恰巧老徐手里就藏有这么一只罐子,和小贾的那只正好是一对!只要能凑齐这一对,一倒手价格至少能翻上十倍!找了这么多年,没想到小贾自己撞上门了,这情报太重要了!老徐下定决心,要不择手段地把小贾手里那只罐子给收过来!

    假如直接和小贾把话摊桌面上说收,肯定不划算!一来小贾一旦知道了这东西这么金贵,未必舍得出手,说不定还想反过来收老徐手里这只呢!二来即便出手,肯定也是狮子大张口,还不知道跟自己要多少钱呢!

    怎么办?经过深思熟虑,老徐决定导演这么一出戏。

    他找来几位亲近的朋友,先让胖子到小贾家里放话,假装不懂装懂开价三千要收;然后让瘦子到小贾家递个话,说他那只罐子是高仿的,也就值个千、八百块;最后一步要走一步险棋,就是拿自己心爱的藏品作诱饵,冒着磕碰损毁的风险,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尽可能保护好自己这只罐子,还特意准备了个一只结结实实的工具箱。

    随后,老徐往自己这只宝贝罐子里放养上蛐蛐,从朋友中挑出办事稳当牢靠的白胖子,让他拿上这只苦心包装设计的真宝贝去冒充假货!老徐料定,小贾见了罐子百分之百要问罐子的来历,到时候就让白胖子说,这是他花120元从石家庄地摊上买来的高仿货色,所以养上蛐蛐也不可惜!

    这招最终果然奏效,老徐拿自己的真货冒充假货,让精明多疑的小贾确信自己手里的真货也是假货,当小贾急不可待地再次请老徐帮着鉴定的时候,时机已到,老徐这才亲自出山到小贾家里给了对方一次沉重的打击!而小贾最终将罐子卖给第一个来客,其实是卖给了老徐,将两只罐子凑成了一对儿!

    其实老徐这招并不是自己煞费苦心独创的!早年间老古玩行里常见这种欲擒故纵的骗术:一些心怀叵测的古玩商,当知道哪家宅门里突然有什么宝贝要出手时,就约上三五个同伙,走马灯似地轮番去宅门人家看货砍价,出价当然比实际价格低很多,上门开价的人一个比一个低,就抓住你急于用钱的心理,最后经过一番车轮大战,让你觉得还是第一个出价的最高、最实在,这才拱手想让!

    老徐是收藏老手,对这个典故了如指掌,于是就如法炮制地在小贾身上活学活用了一把!而小贾并不知道古玩行里地这些经典猫腻,稀里糊涂地就中了老徐的招!其实当初小贾要是一直保持侥幸心理,对老徐保留一点怀疑,或者自认倒霉死活不肯把蛐蛐罐出手,老徐的这场苦肉计也就枉费心机了!
这类骗术看似复杂多变,其实应付起来并不难!不管骗子的演技多高明,只要自己早早地找一位货真价实的专家,或者多去市场上转转看看行情,勤寻价多对比 ,这骗术也就不成立了!

    假设您家里有个宝贝,自己又不懂行情,如果遇到几个人要买你的东西,而且一个比一个开价低,那您就要警惕了,是不是有人在合伙上演车轮大战呢?如果有几个人手里有同样的东西要卖您,也是一个比一个开价低,您同样也要警惕了,因为这很可能是另一番车轮战,无非一个前转一个后转,或者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   

    在古玩骗局中,车轮大战是一种常见的高级骗术,也是比较迷惑人的骗术。本来车轮大战不是什么高明的战术,它也叫人海战术,古时候多用在冷兵器时代打仗场合:两队人马阵前对峙,交战双方各出一员大将,上前一通厮杀,其他人观敌瞭阵!假如一方大将太强了,弱的那方就来个人海战术,轮番上阵跟你打,打不过你也能把你累趴下,恶虎不敌群狼嘛!

    可车轮大战被引用为骗术以后,就没那么简单了,它由武斗改文斗了,虽说还是打持久战,但斗的是心眼、斗的是机灵、斗的是鬼点子,而且一个比一个能装,一个比一个装得像,就好像摆了一座迷魂阵,让你钻进去就不好出来了!

    其实甭管这车轮往前转还是往后转,反正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咱们都要学会辗转腾挪,记住三“不”:

    一是不能急功近利。碰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先不要盲目出手,总想着这东西能如何升值,如何一倒手就赚个盆满钵圆,甭想这美事儿,只要您喜欢上这东西了,对方开的价自己又能接受,觉得值,那就买回来!您可得明白,咱们平时总把收藏与投资相提并论,其实这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收藏的目的,不一定是投资;而投资的目的,也未必是为了收藏;所以您要是光想着投资,东西到手了还没焐热呢,就过手倒腾出去了,那收藏的性质也就变了!
二是不能偏听偏信。首先不能轻信卖东西的,特别是碰上爱讲故事的卖家,您就当听故事大王讲故事还行,要是把自己听进去了,那可就真有点幼稚了。传说终归是传说,无凭无据、无从考证的东西,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听个乐,决不能成为您买这件东西的依据!其次不能轻信身边那些所谓的行家玩家,那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主,与其听这些人一知半解地一通瞎评论,有那工夫还不如去找个资质的专家,注意啊,是“资质”,不是“资深”,像片子里老徐那号人,就属于资深玩家,但没有资质!

    三是不能轻举妄动,也就是说即便听了专家的话,最后的主意还得您来拿,毕竟这件东西归您,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仅仅是供您参考,要留要出,一定要自行定夺!比如小贾最后听完老徐的鉴定结果,他要是就把蛐蛐罐自己留下死活不出,那老徐导演的这出戏也就枉费心机、前功尽弃了!

    记住这三“不”,车轮大战在您身上就不好使了,任凭它车轮滚滚,咱也不可能被车轮碾着,您琢磨琢磨是不是这道理?


 

责编:刘岩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