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直击内黄河防凌汛(2010.3.30)

2010年04月06日 18:14  CCTV-聚焦三农 我要评论

     进入三月以来,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和包头市数十万干部群众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北京军区某集团军也奉命派出一个炮兵旅参战,空军某部也随时准备增援。不过他们面对的不是凶恶的敌人,而是滚滚而来的黄河凌汛。

     在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黄河大堤的南吴祥段,凌晨一点钟,室外的温度接近零下10度,但是在大堤上巡查排险的人员依然在认真地巡查。巴彦淖尔市防凌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武银星告诉记者,他们主要的巡查任务就是排查管涌。哪个地方耗子盗个洞了,一发现哪个地方流水得赶紧给它堵住。如果要不堵住,用不了一个小时就是几米决口,等到一个半两个小时以后就是二十多米,根本挡不住。

     目前黄河内蒙古段的大堤上每隔50米就有一堆备用的砂石,每隔一千米就有一顶帐篷供巡查人员暂住。抢险车辆也已经就位待命。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能私自离开大堤。巡查人员24小时不能睡觉,不停地在换班。

     采访中记者发现,晚上在黄河大堤上彻夜守候巡查的大都是河域内镇村的领导干部,在大堤附近居住的村民们则在白天被组织起来巡查排险。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炮兵旅也奉命从山西开赴内蒙,负责协助10多个险段的防凌任务。

     据了解,除了昼夜巡查、军队备战外,黄河北岸河堤乌拉特前旗沿线的119个村庄,3万多户村民还接到了迁安救护明白卡,被告知紧急状况下的撤离路线。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办公室副主任李跃飞说,一旦出现险情以后,村干部通过警喇叭通知村民,随时撤离。群众听到报警喇叭以后,将按照规定好的路线,撤离到安全的地点。

     从3月以来,昼夜巡查排险、炮兵训练备战、随时撤离就成为内蒙古黄河两岸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工作重点。那么,黄河凌汛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究竟能给两岸群众带来多大的威胁,黄河两岸最终能否将危险消除呢?

     黄河流域大致呈几字型,每年冬季黄河上许多河段都要结冰封河。由于黄河在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下游河南、山东河段,都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当低纬度地区已经开河河段的河水流向高纬度地区封冻河段时,受河道冰封影响,易出现卡冰结坝、水位急剧升高现象。内蒙古段720公里黄河流域是纬度最高的区域,历年封河最早,开河最晚,因此也是凌汛威胁最严重,灾害次数最多的区域。

     内蒙古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郑春茂告诉记者,开河期间,由于弯道的地方过水段面比较小,上游的冰块过来以后,在弯道的地方容易产生卡冰,把冰块都接起来,这时候如果不及时把冰块消除了,在弯道里产生冰堆起来,堆到四五米高的时候,有时候三四米高的时候,形成冰坝,这时候,河水就从两岸的堤防内漫游出来了。防止冰坝的形成是最重要的一件工作。

     历史上,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俗话“凌汛决口,河官无罪”,就是用来反映解放前黄河决口之多,防凌之难。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93次。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黄河两岸修建加固了堤坝,但是凌汛决口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2008年3月20日,黄河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段堤坝发生溃堤,共造成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和杭锦淖尔乡11个村、1个镇区被洪水淹没,水淹面积达106平方公里,受灾群众涉及3885户、10241人,3800多户民房不同程度被水浸泡,其中相当部分房屋倒塌。水利、交通、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2001年12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黄河凌汛发生决堤,河水淹没了乌达区桥西镇和乌兰乡5个村,3个养殖场、养鱼场;2所学校,13个加工厂,受灾面积近50平方公里。其中受灾农户近900户,人口4000余人,大量房屋倒塌。

     面对严峻的防凌形势,从3月上旬开始,黄河内蒙古段的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组织了近10万护堤人员日夜巡查,以保护黄河流凌期间的堤岸安全;尤其是北岸的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与南岸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因多年来河床淤沙抬升给河堤造成严重威胁,是黄河内蒙古段防凌除险最关键的河段。130公里的河段内有60多公里是堤防的标准最低,险情最大的,特别是管网和漏洞方面可以说是险象环生。黄河的河床比地面要高接近两米,这个地方一旦决口,可以说黄河之水往下倾,是这种状况。

     从3月中旬起,内蒙古防汛抗旱指挥部每天都通过直升飞机空中观察的方式,准确了解黄河开河凌汛的状况。

     内蒙古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郑春茂说,看河水颜色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主河道的冰色已经全部变过来了,变成发黄了,这个就标志着主河道很快就能开通了。

     为迎接大规模的凌汛到来,3月22日,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炮兵旅首先接到命令,在黄河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险要河段进行炮击破冰,力求将淤积在河道中的冰坝炸碎,以疏通河道。

     在黄河内蒙古包头河段,历年都是封河早、开河晚的河段,现在虽然已经部分开河,但是有大量的浮冰堆积在河的中心,形成冰坝。一旦上游有大量的河水下来,往往就会对河的两岸的河堤造成严重的威胁。

     据了解,黄河流域包头段历来是卡冰结坝现象最严重的河段之一,两岸有大量的居民和企业,一旦发生决口后果不堪设想。前几年人们多采用飞机轰炸或者炮击破冰分凌的手段,现在由于新建造了黄河大桥,指挥部决定利用气垫船通过人工爆炸破冰的方法来疏通河道。

     执行爆破任务的是鄂尔多斯军分区达拉特旗人武部民兵爆破分队。三个队员乘坐气垫船将16公斤TNT炸药分两次埋在冰坝上,然后进行遥控爆破。

     随着两声巨响,主河道里的冰坝终于被炸开,大面积的冰凌排山倒海般地向下游涌去。

     十万名干部群众的昼夜巡查排险,炮击、爆破手段的及时运用,更主要的,开春以来,内蒙古没有出现骤冷或骤热的天气,多种有利因素使得今年内蒙古凌汛至今没有出现严重情况。但是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内蒙古的防凌工作越来越艰巨,黄河两岸群众身受凌汛之苦也越来越严重,个别河段已经给沿岸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眼下正是春耕备播的季节,但是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水桐村农民郭玉刚却是一脸的无奈。因为他家的8亩耕地全部被黄河水给淹没了。他向记者介绍,河水是从坝外淹过来的,那边水位高。

     原来,水桐村南面几百米外就是黄河大堤。由于河水的大量阴渗,村里有上千亩的耕地变成了沼泽无法耕种。

     比耕地被淹更揪心的是村民黄七。他家由于在村里的最南端,院子里满是淹渗出来的水碱,踩在上面软绵绵的。院墙也被淹渗出来的河水泡得倒塌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位于黄河北岸的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和先锋镇,很多村民的住房都因河水的阴渗而成危房,有的河水是从屋里阴渗出来的。黄河堤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阴渗现象呢?当地群众告诉记者,内蒙古境内的的黄河大堤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为了防凌防汛而修建起来的。河套平原的地层是细沙和粉细沙,修建堤坝用的也是这些材料,当时又没有将地基处理、坝堤夯实,这是造成目前阴渗和管涌隐患的根本原因。

     每年12月份前后的封河期,次年3月份前后的开河期,防范凌汛都成为黄河两岸干部群众和部队例行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某种意义上说,防凌已经成为内蒙古黄河两岸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沉重负担。加高、加宽、加固堤坝,提高堤坝的防汛抗洪能力迫在眉睫。

     近年来,防凌成为内蒙古黄河流域常态的新闻事件,形容黄河内蒙古段防凌形势最多的词语是“严峻、异常严峻、依然严峻”。什么时间沿岸干部不再被命令“昼夜巡查、严防死守”,什么时间两岸群众能够安心生产生活,不用再随时准备撤离,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力的增强,这一天终会到来的。据内蒙古防汛抗旱指挥部最新的情况显示,经过十万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的努力,目前黄河内蒙古段的凌汛已到达山西境内,没有出现大的险情。好了,感谢各位的收看,我们明晚再见。

 

责编:程振宏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边看边聊

登录 | 注册

内容 

验证码:
视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