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109

往期查看

银行暴利 是否生财“有道”?

资本回报率已达实体经济20倍,行长为何依然狡辩银行业不是“暴利”行业?

    银行业高利润的讨论在两会期间再度升级,在中国经济的增速逐步放缓的今天,为什么只有银行业是一枝独秀呢?面对质疑,银行行长们纷纷针对高利润进行辩白,银行业到底是不是高利润?如果是,那么高利润又来自哪里?中国的银行业需要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更加健康?

银行“被高利润”了吗?银行“被高利润”了吗?

一说高利润 行长就急了

    今年两会以来,对银行暴利的拷问总让银行行长们难堪。

    3月10日早上9点,全国政协经济组的小组讨论是在委员们关于“银行利润”的话题中热闹开场的。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抱着一台电脑,指着新闻稿念道:“银行挣钱如何让大家心服口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称,中国银行业巨额的利润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

    许善达还没念完,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就急了,他大喊:“不对!她不清楚情况!”“商业银行就一个责任:是不是把经济搞活了,国家还有股东的投资是不是增值了。银行的利润给了政府,财政就有钱做事了!”

    在另一个会场,本报记者向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提及上述话题时,他的语气也急促起来:“这都是不太了解情况的说法。在世界上范围来看,中国银行的利差是不高的,是偏低的。为国家为股东挣钱有什么错?”[详细]

中国银行业究竟是不是暴利行业?中国银行业究竟是不是暴利行业?

周小川:对中国银行业用暴利这个词有些过分

    周小川认为对银行用“暴利”这个词恐怕有些过分了。银行业系统今年恐怕还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还有一定的缺口。银行业的利润存在很大周期性,高利润和金融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市场准入有关系。但高利润究竟是不是完全是利差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多家银行行长称利润高是误解 政府拿了利润大头

    多家银行行长表示,银行的利润并不高,目前银行业的高利润主要得益于资产规模的扩张,其实总体资产回报率并不高。“银行业利润没有与工业企业背离,并不是价格提高带来的。”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认为,“银行每年新增贷款7万亿,要按12.5%资本充足率,银行一年的利润才1万亿,8千亿补充资本金了,剩下的还有分红还有成本,大头都给政府拿走了!”

真实情况:银行资本回报率已达实体经济20倍

    截止到2011年第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净利润率达到42.36%,其中北京银行最高达到51,79%。综合2007年到2010年四年间各行业的利润总额可以看出,四大行利润总额已经接近两万亿,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油企的利润总额不足四大行的一半,为9927.77亿元。烟草制品业四年的利润总额为2705.75亿元,还不到四大行的四分之一。

    在高额利润下,银行业的丰厚薪酬和年终奖同样令其他行业“望尘莫及”。据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职工收入排名第一的为民生银行,人均发放薪酬高达19.07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半年收入达到17.89万元;在16家上市银行中,除了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北京银行没有超过10万元外,其余10家银行上半年人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是什么让银行业利润“鹤立鸡群”?是什么让银行业利润“鹤立鸡群”?

主要利润被指来自利差保护

    利差无疑是中国银行业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胡宇认为,利差保护是银行利润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是市场利率充分竞争的话,相信利差会降低;此外,牌照的稀缺性也是重要原因,很多资金无法经营银行,能够在全国布局的银行数量有限。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中国的银行业巨额利润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存贷利差相对较高,某些收费不透明,准入门槛高。

    深发展行长理查德·杰克逊认为,中国的银行业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渠道,中间收入比重不高,跟收费模式有关,比如在香港等亚洲地区,银行代销共同基金,佣金是5%,而中国内地银行代销费率则在1.5%以下,两者的差距比较大,这造成了内地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不高。

为何公众不能容忍银行高利润:不公平感是不满的来源

    当前实体经济不景气,按理银行的收益应当受影响,但是客观上并非如此,银行收益不但没有受到影响,且业绩相较过去更好。究其根本,舆论对银行业高利润的不容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种改革成本分摊和利润、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判断。

    国家政策给银行以巨大支持和保护。除了经营特别好的大企业外,其他企业不可能以基准贷款利率贷到款,一般都要上浮30%以上。银行利率管制政策“劫贫济富”已不合时宜,限制利率的政策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其严重的副作用对未来经济发展步伐构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银行高利润如何才能让公众口服心服银行高利润如何才能让公众口服心服

银行高利润应来自高竞争力

    银行要改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不应将盈利目标定在不切实际的高收益、高利润上,不应该盲目的扩张。银行业应通过利率市场化为实体经济服务,通过鼓励竞争来降低银行利润的收入水平,防止资本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

    另外还需要加大对直接融资的比重,对银行业逐步放开,管制存贷款利差,通过这些方式,来加强整个银行业的竞争。

结语

    我们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银行?银行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应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银行业的利润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同时,银行应认清与企业唇齿相依的关系,履行好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在眼下实体经济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不应该趁火打劫,只有适当“哺乳”实业,才能促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事件背景

<!--TITLE-->

    2月17日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按此计算,商业银行去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

调查投票

1.就您所知,您认为银行高利润吗?
必然高利润
不算高利润,收支比例协调
2.您觉得银行目前的状态需要改善么?
需要
不需要,没有必要
随便

媒体观察

银行挣钱如何让人心服口服

    必须全面客观地看待银行利润,银行业存在经营风险,严重受制于经济波动。应引导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如果让大银行乐于为中小企业贷款,必须提高它们的呆坏账冲销自主权。同时也需要正向的激励机制。比如,给发放小微贷款多的银行以税收减免等,将会转变银行的行为。

银行取财有“道” 又何惧高利润?

    在公众质疑银行暴利的背后,是对银行业累计而来的不满。银行虽然轻松赚取了高额“利息差”,获得了高收入、高福利,但还想着法子私立条目将收费项目从规定的300多种增加到近3000种,而在服务过程中,却嫌贫爱富。银行的高利润并不可怕,怕的是整个行业的道德被金钱淹没。

银行“负利息” 生财“无道”

    准垄断体制前提下,银行的“爱财”主要建立在负利息基础上,便不能说“有道”,只能说“取之无道”。要改变银行业现状,必须在以下两点上有突破:一,迅速改变负利息状况,利率必须在CPI之上,普通民众才存钱;二,与国际接轨,将国企上缴红利的标准一次性提高到50%以上,专项用于民生。

银行行长 你的逻辑错矣

    多家银行行长否认高利润,在讨论具体问题时,动辄以“国家”的名义来宣示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从逻辑上讲,是“偷换概念”之举。银行的动机和目的的正当,并不代表也不意味着实现动机和达到目的的手段与途径的正确和正当,也更代表不了财政具体支出项目的正当。国家不是挡箭牌,“为政府和股东挣钱”当然不是商业银行或国有商业银行唯一“一个责任”。

微博

 往期回顾

留言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