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0年04月14日 09:57 我要评论
珠三角、长三角,拉响新一轮用工警报,透视新一轮“用工荒”,究竟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目前在珠三角、长三角,甚至是内地的很多企业,招工难成了困扰他们的一个最大的难题,根据统计,目前仅广东一个省用工缺口就大约有90万人,新一轮的用工荒出现了吗?今年的用工荒和以往相比,呈现了哪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呢?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又该如何应对?今天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评论。
我们现场的两位评论员是霍德明和张鸿,电视机前的各位也欢迎您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腾讯今日话题来发表您的观点,稍候的节目当中我们将会给予关注,首先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目前各地的用工短缺的情况。
长三角缺工人,珠三角缺工人,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似乎在拉响新一轮用工警报,一边是堆积的订单让不少企业提前开工,另一边却是人员短缺使得企业开工不足,这是浙江一些民营企业老板招工图片,在招到工人后,他们直接开车就把工人送到工厂,而在宁通高速的匝道上,多家企业把招工的牌子直接放在路边,希望能找到适用的工人,在天津首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现场100多家用人单位在现场提供了两万多个岗位,而现场求职的农民工仅有近万人次,天津一家大型合资企业挂出了两千多人的操作工人需求量,可当天只招到约一百人,而仅由天津市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代理的300家企业,今年的用人需求缺口就在10万人,很多企业面临有订单没人做的局面。
企业招工负责人:我们今年主要招熟练工,有工作经验的,我们标到4000块钱,都没有招到。
今年招工比往年吃紧得多,尤其是操作工和服务业缺口非常明显,用工荒也迫使企业提高待遇三到四成,在广州很多企业直接到火车站广场上招工,主要是瞄准一些刚下火车的农民工兄弟。
企业招工负责人:因为业务的发展,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测算,目前企业缺工约90万人,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一轮用工荒究竟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农村劳动力资源经过20多年的持续输出,是否真正从过剩转向紧缺,新信号又该如何思考?
主持人:说到用工荒不久之前我看到一个媒体的报道,说有老板直接开着车,天天到劳务市场去转,看到有合适的工人直接就拉回厂里,张鸿我想问问你,在你的观察中,现在的各地用工短缺的现象到底有多严重?
透视“用工荒”
张鸿:你要看一下传统的那些用工聚集的那些地方的媒体的话,发现这个情况还是挺严重的,宁波有一个记者同行,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务工人员,然后在一个招聘会上,20分钟找了6个工作,没有技术,没关系,只要你能愿意来干,然后很多企业想出什么办法呢,就是老员工,你在我这儿打工,你如果能带来一个新的老乡到我这儿来的话,300块钱。
主持人:奖励。
张鸿:一个人300块钱,但是这样也招不到,你看有一个数字,就是广州在节后第一个招聘会,它的企业来了多少,比去年同期多来了一半,但是人来了多少,工人来了多少,少来了40%,所以这个供需的这个矛盾就一下加大了,在义乌很多企业打上横幅说,你这个没有技术不要紧,进来现学也来得及,就是过去我们会觉得有一些技术型的工人,可能会短缺,现在连普通工人都在短缺,所以那些手拿着订单的那些老板,可能心里确实是很慌。
主持人:但是今年的这个用工荒跟以往相比是不是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或者说新的趋势呢?
霍德明:的确,用工荒,我记得从2003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就已经产生了“用工难,民工荒”这个口号就已经出来了。
主持人:对。
霍德明:2003年、2004年、2005年到今年为止,用工荒这个名词基本上还是蓝领荒,白领不荒。
主持人:是。
霍德明:当然了,仔细再分析一下,这个用工荒这次不仅在沿海地区用工荒,而且在内地地区它也产生了用工荒,我给你看,比如说河南、四川、安徽、湖南、湖北这几个大省,原来都是劳力输出的大省,去年开始这五个大省,都已经晋级成为亿万GDP的这种省了,也就是说它省本身它的经济规模就已经需求它的劳工,以至于它对于劳工的需求原来是供给方,我说现在变成是一个用工荒省,这一点我想是一个很大的区域调整,调整下的一个用工荒的结果,所以这次用工荒,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持久的趋势,而我们必须要面对它,必须要正视它。
主持人:那么这一轮的用工荒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也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来听一听,场外的一位专家,他是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所长蔡昉先生的观点。
蔡昉(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我觉得就是说首先这一轮用工荒和我们在金融危机之前,也就是说2004年,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我们听到的用工荒,其实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说和我们几十年看到的情形不一样,也就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在逐渐减缓的。那么在本世纪的这一段时间里头,迄今为止十年的时间里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的增长率每年大概只有1%左右,那么临近这几年这个速度进一步下降,那么我们随后会继续下降,一直到2015年就会是零增长,从那儿以后就是负增长,也就是说我们劳动力绝对数量就会减少,因此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主持人:好,谢谢蔡昉先生,蔡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的研究,所以在今天节目的稍候时间呢,我们还会就其他的问题和他继续来探讨。
马上我们来看一看,网友有着什么样的一些观点表达。署名“麒麟”的网友他说,“是不是真的用工荒,还是某些工种的用工荒,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低技术含量的工种不论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时候,肯定仍然是低工资,模式的转变呢,只能是说是科技技术力量在进步了,因此用人模式必须要改变,适当的提高民工工资,首先是劳动力价格的自我调整。另外也符合减低社会贫富悬殊的要求”
在一些分析的文章当中,我看到过这样的一个说法,就是如今的外出打工人员和前些年相比,他们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一些变化,那么对于今天的这些外出打工人员来说,结构性的变化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他们的需求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我们在下面这个短片当中一块来了解一下。
在2.4亿人的中国农民工中,80后农民工群体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部部长韩俊,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数字。随着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80、90后,进入农民工群体,当下的农民工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着悄悄的转变。20岁的小胡是来自云南的求职者,他在学校学过机电维修等课程,希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活。
胡东方(90后求职者):带一点技术,然后工作环境要稍微好一点的,一个月2000左右差不多了。
时下的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劳务大军的主流,与父辈打工挣钱回家盖房的务工轨迹不同的是,这一代的农民工消费型务工特点突出,而且更重视权益和今后的发展空间,有了崭新的发展诉求。
乔鲁(90后求职者):工作环境相对舒适一点,整个感觉可能会好一点。
90后求职者:最好用人单位必须买保险的那种。上班时间最好要实行5天8小时制的,其它就是按照《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来办。
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改善生活,开拓眼界,融入城市,有学者指出,民工荒也是民工权力荒,单纯依靠提高工资尚不足以解决当下民工荒的难题,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能否得到市民待遇,直接决定着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作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作用正与日俱增。
主持人:我想对于刚才我们探讨的结构性的变化,可能这些真正的打工者是最有发言权的,那马上我们通过连线的方式来请进这位署名叫“80后农民工”的网友,你好。
网友:你好,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来,跟我们介绍一下你今年多大年龄?
网友:21岁,1989年。
主持人:21岁,在什么地方打工呢?
网友:广东省肇庆市。
主持人:在那儿打工多长时间了?
网友:快两年了。
主持人:你在广东工作已经有两年了,对你们来说,对当地的这些工作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要求,或者是期望呢?
网友:第一,我对这边的工资待遇,感觉不是很满意,这边的工资待遇,基本上都是在两千左右,如果这样一个工作在家乡,都基本上能达到一千五六的工资,而且也不能经常跟家人团聚,差距这么远,而且这边生活的消费水平也比较高,所以我对这边的工资待遇不是很满意,而且这边的一些工厂,都很少为员工办理社保,医保,养老保险这些保险。所以说对于这些工厂里面这些未办理这些保险的,员工基本权利都的不到一些保障,所以对于广东省的一些工厂,作为一个新生代来说,不是很满意的。
主持人:那如果这种现象没有在很短时间得到改善的话,你还会选择外出到广东,或者是其他的地区打工,或者说选择就在家里?
网友:我可能会选择在家里。
主持人:从你的内心来讲,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企盼?如果说你还能够选择外出务工的话需要哪些条件的改善,你可能会心满意足的快快乐乐的去外地工作?
网友:第一就是应该为这些农民工办理了相关的一些保险,社保,医保,养老保险这一些,第二就是对于员工工作的强度,应该适当地减少,基本上这边的工厂的强度都是12小时,这些强度应该至少减少到8小时,然后工资待遇也应该有适当的一些提高。
主持人:谢谢你参与我们节目的讨论,我们也希望你的这个愿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很好的实现,好,谢谢你。
其实通过刚才我们这个连线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很多这个农民工朋友,就像刚才我们这位80后农民工网友一样,他们的知识水平,其实提高了很多,所以他们可能在工作方面,在待遇方面都有了很多的要求,有人据此分析,这可能是现在造成用工荒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会按自己的想法来提自己的要求了,不像以前怎么样都行,你给我一份工作就可以了,在你们二位看来,这是不是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张鸿:用工荒了嘛就是短缺,短缺就是少了,所以首先还是人少了,《瞭望新闻周刊》引用了一个数字,说全国农村30岁以下的劳动力,其中80%已经进入到非农领域,就是该出去打工的已经都出去打工了,你像广西它是广东的第二大劳务输出省份,但是现在最近几年,他们已经不太能招到人了,因为该在广东打工,80%都已经在广东打工了,所以说这已经,人的这种劳动力的供给,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一个顶峰,那达到顶峰以后他稀缺了,稀缺了以后他就有讨价还价的权利,所以这才是第二点就是我可以挑了,我不愿意去你那儿,过去之所以你沿海吸引我,是因为你那个地方,比我这儿能挣得多一点,我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洼地,我挣得很少,在家务农,那我到你那儿呢,一个月一千多块钱,我觉得它是一个高地很好,现在并不是说你这个高地更高了,你没有跟上,而我这个洼地现在在填平。
主持人:所以你的吸引力降低了。
张鸿:对,我这个现在,我在本地可能不一定能拿到一千五百块钱,但是我能拿到一千二百块钱,我能减少三百块钱,我在你那儿,还要多花三百块钱成本呢,新华社一个记者在福建一个著名的服装类上市公司采访说,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月一千五百块钱,一千五百块钱,这个在内地现在很多已经开发了,你看中部崛起呀,振兴东北呀,包括京津环渤海呀等等。
主持人:其实他们也可以有这样的收入了。
张鸿:对,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所以说你那个吸引力已经没有那么强了。
霍德明:80后的一般来讲,现在应该30岁最大的了,而这个年纪的人,基本上都有比较完整的所谓的基础教育了,至少初中毕业嘛,我们说这个教育程度比较高,他本身的人力投资就比较高一点,他当然希望比较高的汇报了,比上一代的农民工,是要求养家糊口,他现在是要发家致富,这是非常自然一件事情。而正好这和经济学里面要有个叫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是一个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他在50年他就提出来了,刘易斯拐点我简单来讲,就是当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他从农业部门有很多劳工,他要转移到工业部门去,起初的时候是人找事,所以他既然是事很少的话,人就不能够要求太多了。
主持人:对。
霍德明:可是当这个经济发展到了某个阶段以后呢,它慢慢转变成为事找人了,工作在找人了,当你这个事在求人,事在找人的时候,这个时候人就像张鸿刚刚讲的,人是稀缺的资源,尤其是他越有知识的这些人,是稀缺的资源,这也是难怪为什么我们这次产生了用工荒,它是全国性的,事找人,这个趋势既然是永久性的话,我们可能要针对这种事找人,如何把它能够配在一起,才是真正要研究的对象。
主持人:在今天这样的一个用工环境当中,劳动力的结构到底发生了什么样一些变化,它和我们今天看到的用工短缺之间到底会有什么样的一些关系?我们再来听一听蔡昉先生的观点。
蔡昉:当你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那么很多企业对劳动力结构就会提出一些自身的需求,那么比如说他挑一挑年龄,挑一挑性别,挑一挑教育水平等等,那么当他的需求越来越得到满足过程中,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呢,他可能就会相应的降低了教育水平、年龄的要求,等等。那么因此呢,这也是成了一个劳动力供给一个结构的新特征,但是与此同时,因为我们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到劳动力市场上,他们的教育水平是比较整齐划一的,大概是以初中为主,还有一部分高中生,那么实际上虽然企业对这个教育水平这个门坎是放低的,但是实际上教育水平整体上,农民工教育水平还是提高的。
主持人:那么新一轮的用工荒到底呈现了什么样一些新的特点?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来应对这些新的局面?稍候继续我们的评论。
新生代农民工有哪些新的发展诉求,劳动力资源是否从过剩转向紧缺?用工荒释放怎样的新信号?《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回到节目现场,在今天的《今日观察》当中,我们和大家关注的是新一轮的用工短缺的现象,来,我们看看网友刚刚传来的这两幅漫画,描述的也正是用工荒出现时候的人们的心态。我们来看看第一幅漫画。
张鸿:就是饭碗其实它不光是有这样的裂缝,就是工资待遇不好,其实它还是个泥饭碗,回想起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有的玩具企业,说破产就破产了,然后很多人就欠了钱就不给了,所以他们很多时候是季节性招工,对于这些农民工来说他当然,现在我短缺了,你现在得求着我了,所以我就不愿意让你召之即来麾之即去了,你当然招不到人。
主持人:没错。再来看看第二幅漫画,劳务输出省和劳务输出地,他们都出现了民工荒了。
霍德明:这个漫画真的很传神,输出省跟输入省都基本上都产生了民工荒,而中间这位女士带了一个小孩希望她老公在家创业。
主持人:大家有新选择了其实。其实现在各地出现的这种用工荒也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的广泛的关注,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分析和评价这一现象的。
如何透视新一轮部分企业招工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部分地区和企业出现了招工难,是对去年就业困难时期的一种扭转,于去年大量农民工返乡失去就业岗位相比,当然是个好事情。于法鸣还认为,新一代农民工和上一代相比,已经有所不同,上一代农民工过去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来打工挣钱,现在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特别是90后,他们的要求已不是单纯的挣钱,而是更注重自身的发展,更意识到自身权益的保护,希望企业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政府也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支持。
热门话题,媒体也在热议。新华社文章说,“换个角度看,“用工荒”对沿海地区来说,是棘手的问题,对内地不少地区来说却是发展的机会,劳动力资源流动的背后,是区域经济的深刻善变,和经济格局的调整。
《上海证券报》文章指出,本次民工荒发出的经济信号,已远远超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老观念,正在对“调结构”形成三重倒逼,很耐人寻味。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钟仁耀说,长三角等地区要留住农民工,一方面需要切实提高务工者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需保障他们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平权益,使外来务工者作为一个市民,而非简单的劳工力,全面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
主持人:显然,我们现在看起来在用工市场上劳动力的结构是发生了一个很明显的改变,那对于政府而言,或者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来看待或者说面对这种用工之间的矛盾关系?
张鸿:谈到用工荒,很多人会紧张,说,啊呀,企业招不到员工了,这可怎么办呢,这不利于经济发展了,但是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如果我们站在农民工的角度来说,这是个好事对吧,农民工值钱了。所以《经济参考报》它的评论标题就是“用工荒是个好现象”。《文汇报》评论说,“农民工选择性就业是进步”。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要求企业和沿海过去不愁用工的这个地方政府要转换一下思路,过去是中西部这些城市要到你这儿来招商引资,现在你要学会到那个地方招商引工。
主持人:对。
张鸿:就是引这些工人到你这儿来,那企业能做是的什么,企业就是你别那么抠了,你该给他的钱,该给他的福利待遇得给,我认识一个沿海的一个制鞋企业的一个老板,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他没有裁一个人,当然他也没有那么多钱,他就保证这些人基本的社会保障,然后还有基本的工资能够发放,但是这些人基本上放假了,当他的订单,圣诞的订单和春节订单来的时候,一下这些人就真的是召之即来了,因为我确实把,你这企业对我是好的,当然我不能要求所有的企业都这样,能要求地方政府你必须得做一个事情,那是一个配套的,就是单个企业是没法形成的,你比如说你户口问题,你的这个子女教育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那你地方政府如果想吸引人家来的话,就得拿出招商引资那个劲头来,你得去引人家工人到你这儿来,把你这儿变得有吸引力才行。
主持人:除了张鸿刚才提到的这些做法,霍教授在您看来,面对劳动力这一对供需矛盾我们如何做?
霍德明:劳动力结构的改变,逼着,倒逼产业升级,就是中国原来是个廉价劳动力或者劳动力密集行业这一个国家,但是现在很显然,产业升级了,这种廉价劳动力是不是能够持续下去,这个第一个我们要思考的;在产业升级这个道路上面,我们已经有很多经验了,欧美的产业转到日本,日本的产业转到港澳台,港澳台产业慢慢转到内陆来,这个都已经非常习惯了,各个省份不管是沿海或者是内地,它都需要在做产业升级以及找到对应的合适的用工的人,尤其在这一点上面要下点功夫。
主持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蔡昉所长有着什么样的看法,我们马上来听一听他的观点。
蔡昉:其实我想我们并不需要为这个企业从微观的角度给它提什么政策建议,我想他们自己能够找到出路的,或者是在竞争中进行调整。那么从政府来说呢,我想其实一些地方政府,也已经开始这个感受到用工荒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他们也尝试用公共服务,用规范劳动力市场,那么执行各种《劳动法》等等方面呢,去增加本地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如果说我们发现用工荒作为一个转折点的话,在这个转折点之前,地方政府可能更多的精力是用在说如何让投资者进来,创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那么从出现这个用工荒这个转折点之后呢,我们就会发现地方政府,越来越多的会考虑说,如何创造好的就业环境,生活环境来吸引农民工留入本地区。
主持人:听完了蔡昉先生的评论,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有什么样的一些看法。
马上我们来看看这位网友,他的署名叫“思想泡沫”他说,“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很多偏远的小城镇也日益发展起来,比较起来在家跟出去打工的薪水是差不多的,当然会出现用工荒,想留着人才你就得多花钱。”还是刚才我们这位农民工朋友提到的,薪水的问题。
再来看看下面这位网友他说,“我家县城都架设了很多的包装厂、零件生产、配件生产等等,再一个就是我家乡这次被征地去做长安试车场,拟建设西部最大的试车场,大约是3600亩左右,那么肯定有部分人就留在家里在当地就业找工作了。”
好了,看完了网友的我们也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对于各地纷纷出现的用工荒,有着什么样的评论。
李强(清华大学人才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整体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大概是将近有8亿人,从劳动量上看,供量还是在比较大的时期,但为什么东南沿海一些单位招不到工人,我觉得还不是劳动力总体不足,就是劳动力的供给本来没有问题,这里面问题是出现在结构上了,比如我就缺这种技术人才,而这种技术人才就是找不到,其他人来了,来了也没有用处,所以这个涉及到将来在整个就业方面,既然是市场导向,那将来确实得有一些和市场导向相配合的,怎么使得劳动力能够得到急需就业岗位的就业培训;第二个就是农民打工积极不积极,这是一个核心问题,最近这几年给农村的补贴还是比较多的,工业的工资水平,确实应该有一定的提高,才能吸引民工到就业岗位上来,但是这也就告诉大家,中国可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恐怕要上升了,我们国家在特别是给外来流动人口、打工族、民工,他们的工资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也有可能中国到了一个很重要一个关键点,就是应该提高劳动力用工的工资水平。
主持人:各地纷纷出现的用工荒,当然是需要相关部门和我们的企业去面对的一个问题,那么两位评论员,你们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样一些好的建议吗?
霍德明:我觉得对于解决目前的用工荒,第一个要认识到它是一个比较持久的现象了。而这个持久的现象里面包括两件事情,我刚才已经提过的,一个是产业升级,一个还有区域经济的平衡,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个民工荒当做是一个逼使着我们国家在做政策制定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到全国的均衡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外,还要把基础的这个劳力密集原来非常便宜这个行业,是不是还要留在国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如果说是能够把产业升级的同时,把各个区域中西部都能够同时带起来的话,这才是我们这次民工荒用工荒能够得到最大的一个好处。
主持人:张鸿你的看法呢?
张鸿:谈到用工荒,很多媒体都提到一个观点,就是要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有家的感觉。
主持人:对。
张鸿:怎么才能有家的感觉呢?就是我有地方住,然后得有家具,得装修,我过得得舒适,我安居才能乐业,那这个就要求我们现在城市,整个城市一些配套的措施,包括户籍制度等等这些改革,因为现在农民工已经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一个倾向,就是流动人口他倾向于不流动,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现在不愿意忍受过去那些两地分居,留守儿童那些代价,我举家到一个城市来打工,我希望能够安在这里,那安在哪个城市,这成为一时间需要……
责编:庞帅
相关链接:
声明: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所载视频、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