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131

往期查看

医疗机构的“围墙”内外

新意见“非禁即入”的举措能否成为民营医院爆发式增长的政策红利?

    国务院10月14日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改革的手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分析认为,这一明确的意见,预示着长期以来不利于民营医疗服务业发展的机制将被打破,民营医疗投资与发展将迎来新的重大机遇。[详细]

最新报道最新报道

国务院:2020年健康服务业规模将逾8万亿

国务院:2020年健康服务业规模将逾8万亿

    国务院14日公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8万亿元以上。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健康服务业核心的医疗服务,将在政策推动下获得快速发展。

公立医院接收90%以上患者

    目前,公立医院的定位依然是国家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质的服务机构。公立医院长期以来一家独大原因,正在于其受到“准入制度”之类的行政保护,这种“准入制度”不但区分了公立和民营医院的社会待遇差异,而且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分配,比如限制民营医院成为医保定点,不给民营医院税收优惠。单这两条,就势必会把几乎所有的患者导入公立医院。事实上,作为非营利性质服务机构的公立医院,其属性早已发生变化。由于国家的直接财政投入很少,公立医疗机构实际上都在承担着盈利的任务。2012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占GDP总量的比例,医疗卫生仅仅只有1.7%。其余的93%需要医院自己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刘忠军分析认为,政府给公立医院的投入只有10%,如果把医疗服务费、药费等所有的费用都压低,医院根本无法运营。

民营医院为何长期边缘化?

    由于缺乏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目前民营医院普遍存在着各种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民营医院起步较晚,大部分规模较小,设备相对落后,相对公立医院而言,依然缺乏对优秀医疗人才的吸引力,很难获得较好的社会评价。2013年2月,杭州一家民营医院曾开出80万元年薪的高价聘请一位当地有威望的妇科医生而未果。

    尽管如此,近年来民营医院扩张速度还是明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3月底,民营医院数量为8864所,同比增长21.23%,公立医院数量为13519所,同比减少2.41%。当季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5.6亿人次,同比增长12.5%,其中民营医院诊疗人次达5121.8万,同比增长37.62%,居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首位。

    民营医院爆发式增长的同时,政策红利迟迟不见兑现。在2009年之前,国内营利性医院的平均税率高达8%-11%,在如此高的税负下,大多数营利性医院的边际利润都是负数。在民营医院发展不健全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民营医院项目的经营状况也良莠不齐。中国医疗行业投资回报期平均要10年以上,才能形成稳定的利润回报。

政策放宽:利于民营的信号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所以被看好,是因为其释放的对社会投资产生吸引力的明确信号。同等待遇、准入门槛降低、税收优惠等政策,对于广泛吸收社会投资非常有利。

    《指导意见》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这些“非禁即入”的新举措将会使民办非营利性机构享受与同行业公办机构同等待遇,将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这或许对于我国长期以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恶疾”是一剂“良药”。

背景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占GDP10%以上的份额,我国的健康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PC_MORETITLE/>

专家观点

对于一般收入群体,国家有可能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大病保险和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增加保险覆盖的病种。对于低收入的困难群体,政府有望出资为他们购买必要的健康服务保险。[详情]

——陈伟

每个成年人或多或少的存在亚健康问题。疾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就能节约治疗成本,延长寿命。但目前许多家庭却把80%-90%的钱用在临终前的治疗上,效果并不好。[详情]

——韩小红

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对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有重要作用,经济转型需要提高服务产业,服务产业中能够看到的抓手是健康产业,研究表明,健康产业收入分配弹性较高。另外,发展健康服务业对减轻医疗机构“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也有作用。[详情]

——刘国恩

 往期回顾

留言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