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往期查看

打车生意经

    两个小小的打车APP,目前盈利路径尚不清晰,为何却引起两家互联网大佬的如此重视,不惜砸进数亿元人民币来互殴?在“滴滴”和“快的”这两款小小的APP上,腾讯和阿里究竟在争夺什么?[详细]

最新报道

打车软件“烧钱战”:是双重利好还是双重风险?

    近期,“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两款打车软件推出了向司机和乘客返现的优惠,宣称“请全国人民免费打车”。面对打车软件的“烧钱”架势,有网友调侃:“请继续!”有人则质疑,本来过年期间打车就难,这么一来,不会使用打车软件的人岂不是更打不到车?[详细]

记者观察

“嘀嘀”和“快的”:司机眼中的冤大头

  1月26日晚十点,何先生打车回家,司机问他有没有“快的”,何先生说有,司机又问有没有“滴滴”,何先生说没有,司机建议他下载一个。“我们一起赚这两个冤大头的钱。”就这样,司机与何先生一番互动,一单生意就当成两单来做了,司机本人赚到了双份奖励。

  虎嗅网的一篇文章分析说,“理论上司机载客一次载4个人的话单趟最高可以挣80元,四位乘客同时使用嘀嘀和快的,嘀嘀返10元,快的返10元,10×4+10×4=80元。”不过据央视网记者了解,这一能被钻空子的技术漏洞目前已被弥补。尽管如此,“滴滴”和“快的”竞争,受益最大的还是出租司机。但砸下重金的腾讯和阿里似乎并不为意。

  手机支付打车费用,从技术操作上非常简单。乘客使用支付宝付费时,只要扫一下由支付宝帮出租车司机打印的个人工牌二维码,手机就会自动跳转到付款的页面,支付成功后司机会收到短信提示。而使用滴滴打车或通过微信平台打车,乘客同时获知司机的姓名和嘀嘀个人账户,结账时候只需用微信支付给司机账户付钱。嘀嘀打车通过支付方式与微信捆绑。

  出租司机当然十分乐意每天这份相当于白送的一百块钱,还不必上交出租公司,于是出租司机眼前就有了这样的景象:至少三个智能手机的微信、“嘀嘀”和“快的”叫车信息提示音不断。对于司机来说,同时拥有两三个APP的理由十分简单--司机不能保证所有的乘客只用“滴滴”或只用“快的”。打车软件也因此在出租司机群体中有了惊人的高覆盖率。

  但两个对擂的主角,各自成绩如何呢?易观国际对去年第三季度打车APP市场的监测报告显示,“快的”打车的市场份额为41.8%,“嘀嘀”打车为39.1%。如此看来,“快的”似乎略有胜出。

  不过,这个数据似乎与两家公司分别提供的数据有出入。“快的”数据显示,目前其在全国用户数已经达到2300万,每日订单量超过30万笔。而“嘀嘀”的数据显示其全国用户数已经达到3000万,每日订单量超过50万笔。如果这一数据无误,则“滴滴”显然胜出“快的”。

  出租司机眼中的“冤大头”“滴滴”和“快的”究竟谁高谁低,没有第三方权威数字可以证明,唯一可以判断的是,目前这块市场,只有这两家可以相互PK,而且都野心勃勃。“嘀嘀打车”CEO程维向外界宣称,2014年“滴滴”将布局100个城市,计划每天提供出行服务达100万次;而“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则称其业务量在新的一年或将获得10倍的增长。

  不过,尽管“滴滴”和“快的”的竞争火力十足,却只开拓了打车移动支付不到1%的市场份额。如此说来,即便是再加入几个打车APP软件,目前能够占领的市场空间也不过百分之二三。在此态势下,“滴滴”和“快的”为何要苦苦相争呢?

“挥金如土”只为圈地抢人?

  在腾讯和阿里不惜重金为打车“埋单”的背后,实际上有着更为重要的考虑。“滴滴”和“快的”目前开拓的市场份额如此之小,并非两者不努力,而是因为目前国内出租车行业运营体制整体上相对落后。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出租公司组织非常松散,管理效率相当低下。另一方面,既然打车APP有着巨大的潜在盈利空间,出租车公司和城市的监管者当然也不会轻易放手这个机会。

  事实上,这一轮的布局中,腾讯比阿里出手晚了好几个月。2013年5月,当“快的”主动找到阿里后,几十分钟内就获得了阿里的投资,之后的半年内,随着“快的”合并了打车APP“大黄蜂”,阿里便继续跟进投资1亿元。

  腾讯虽然晚到半拍,但是市场的敏锐度还是很高的,很快就参与了“滴滴”的两轮融资。今年1月初,嘀嘀“一夜暴富”,获得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等公司共同出资的1亿美元,而“嘀嘀打车”则宣布其客户端实现微信支付功能。至此,两家对垒的格局形成。

  对于“滴滴”或“快的”这样的打车APP而言,无论是与阿里还是腾讯合作,都是为了打通支付环节。而对于打车这样一个高频率的消费行为而言,其消费过程和收费都是标准化的,非常适合移动端支付。而且,实际上只有打通了移动在线支付环节,打车APP的真正价值才能得到发挥。

  对于合作的另一方即支付平台来说,“挥金如土”当然有其深刻的战略意图。从直观的意图来看,无论阿里还是腾讯,其投资滴滴和快的这种APP,显然是为了培养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尤其是阿里,在微信启动支付功能之后,更是有点着急上火。

  腾讯和阿里的意图仅仅如此吗?尽管目前打车APP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只能是一个持续烧钱赔钱的平台,但只要深刻理解互联网消费行业的内在逻辑,就有理由对这种烧钱行为的前景保持乐观的态度。

  打车APP对于商家的意义不仅止于支付,这一消费通过软件完成的过程中,软件本身也记录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启用并加以分析,盈利模式便会自动呈现出来,因为无论对于乘客还是司机而言,其可以提供消费指导和服务的空间是很大的。当然,这只是业内的分析--用户离不开了,你就有钱赚了。

  打车软件深受司机欢迎,也倒逼乘客使用该软件,有调查称,没装打车软件的乘客打车更难,同时也出现了司机按路途远近挑客、以有人预约为由拒载等现象,这一由于工具使用差异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对其他乘客显然是不公平的。

  有专家指出,在这一轮腾讯与阿里的抢人头夺地盘竞争中,出租司机实际上为微信和支付宝等扮演了促销员的角色,但却给出租行业监管带来新的难题。更有法律人士指出,两者的对抗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不正当竞争。也有分析指出,阿里、腾讯打车软件的血拼,可能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噩梦。以前银行也曾经推出相应的公共交通支付手段,但推广并不成功,而打车软件却能做到急速增长。包括打车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强力布局,将大大冲击传统金融服务空间。

北上广深等地曾叫停打车软件

  “接上你这个单,我已经白赚了20元。”司机老赵乐滋滋地向记者透露,从东风东路到天河公园,本来按正常这趟打车只能赚23元的车费,但由于安装了某打车软件鼓励司机接单,老赵像中奖一样多收入了20元。

  不过,这只是2013年上半年的一幕。那时候,打车软件正在积极开拓广州市场,对于每个使用软件接单的的士司机,奖励5元、10元甚至20元不等,以鼓励的士司机积极接单。“后来就没这么好了。”司机林师傅透露,去年10月,广州市交委叫停了这一现象。由于交委的介入,打车软件不得不取消了相当于小费的“加价”功能。有数据显示,仅仅一个月时间内,的士司机使用该软件的接单成交率下降了10%。

  记者了解到,当时广州市交委的解释是:广州市出租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出租车司机不得在里程运费之外向乘客加价收取任何费用,即使是乘客电召的士上门服务,出租车司机也是不能收取任何服务费的。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手机打车软件也不能例外。

  实际上,广州并不是唯一一个叫停打车软件“小费”行为的。虽然并没有直接叫停打车软件,但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南京等城市齐齐对“小费”行为说不,打车软件不得不进行了修改——以某个软件在广州为例,司机再也不能通过抢单获得小费了,而是以一周内接满10个单,或者每天承诺在线6个小时,方可奖励50元话费(流量费)。

  一时间,打车软件又冷淡了下来,广州的的士司机渐渐开始卸载打车软件。“我们领导也说了,司机路上老‘玩手机’不安全。”林师傅透露,他曾眼睁睁地看着有一位开着的士的同行,为了伸手按手机接单,差一点撞上了一辆公交车。“一边开车一边还要听着这些呼唤,再伸手去点击,确实不安全。”林师傅还说:“有的司机手机比较落后,为了这个软件再去买一个新手机,加上平时的流量费,好像也不划算。”[详细]

媒眼

“打车软件”莫成“拒载硬件”


    受两大打车软件的刺激,北京的马路上挂着“暂停牌”的空出租车越来越多,或是奔赴“抢单”后约定的接客地点,或是停在路边等着“抢单”,对于身边的招手拦车则熟视无睹。

  “打车软件”已化为“拒载硬件”,堪叹。从各地实施情况来看,虽然满足了少数乘客的“特殊需求”,却增加了市民出行成本,加重了路边打车难,并成为行业监管“灰色地带”。当“打车软件”背离了化解打车难的初衷,反而成为助推打车难的一种“工具”时,其可行性就值得考量了。更何况,各地出台的《出租车汽车管理条例》中均有明确规定,司机不议价、不拒载。而“订车软件”的兴起,虽然可给订车提供方便,却打了议价、拒载的“擦边球”。

  “打车软件”的尴尬现状,值得各方反思。有关管理部门和出租车行业,都忽视了出租车的基本属性——其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补充,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也享受政府一定的补贴。既然政府提供了补贴,就表明政府在向出租车企业花钱买服务,出租车也承担了一定的公共服务职能,就不能一味地以牟利为目的,理应向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可见,出租车司机拿挑客、议价、拒载等低劣手段,去伤害市民,已经背弃了向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责任,理应受到监督和惩戒。

——广州日报

打车软件吃香考验政府适应力


    从技术引领社会的层面来看,大数据、云计算的兴盛,再加上GPS技术、智能手机的普及,都导致了寻常人的社会形态必须跟着发生深刻的质变。正如全国已经有五六亿人使用微信,微信所创造的包括社交、传播、沟通、支付的新方式也必然席卷城市大多数人群。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不使用智能手机、不会用微信软件,那么只会越来越被云技术浪潮所遗弃,这已经是一种非常残酷而明显的现实。

  以前老人家可以通过穿街走巷买到便宜货,而如今各种电商营造的平台,已经能将线上和线下的购买方式打成一片,为消费群提供更惊人的低价。就像打车软件一样,其目的就是用前期优惠来抢占用户份额,让用户最终形成在自己的平台上花钱的习惯,进而长年裹挟大量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只要这个平台锁定了海量用户,那么就能进一步提高对上游商家的分账能力。道理也很明显,如果一个手机客户端是所有人每天必用的,且最后是能达成海量交易的,那么这种“刚性应用+兑现能力”就会形成强大的优势,依靠一个几亿人用的平台,横扫商界,重塑商业形态,令传统消费模式萎缩,进而重塑人们的生活形态。

  相比之下,处于信息鸿沟另一端的老弱群体,本来就不在电商们的商业视野中,如今支付平台连最民生的出租车服务也“绑架”进去,这就意味着所谓“落后”人群会进一步被剥离、被甩出这个社会的主流。最后,老弱群体不但打不到车、买不到更便宜的货品,还可能插不上队挂号看病、买不到折扣更高的机票、买不到优惠的剧院门票。移动互联带来的随时随地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二维码链接等的威力,已经不只是上网买还是上街买的问题,还成为当今社会群体分化的分水岭了。

  在传统电子商务中,人们还是得通过上某个电商网站,选购商品再进行下单购买,然而到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二维码扫一扫”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短路一般的迅速链接上身边的商家、服务、出租车,再加上你的定位,完全可以做到了即时比价、随处下单。人们的生活成本不但极大降低、购买效率极大提高,而且还挑战着传统政府那种自上而下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和其他节点迅速发生关联,每一台出租车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运营的“企业”……这种强大的分布式计算的力量,考验着政府对时代浪潮的适应力。

——羊城晚报

  往期回顾